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237节

  林十三道:“二掌柜放心。李成梁已经答应了这件事,正在赶来京城的路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朱希孝狡黠一笑:“东风?你今日来此是来借东风的吧?”

  林十三拱手:“若论皇爷的忠臣中谁最英明睿智,当属大掌柜!世间事没有一桩能够瞒得过大掌柜。”

  “属下要借的东风是一个人。”

  朱希孝问:“谁?”

  林十三答:“锦衣卫本衙画匠百户,黄以庄。”

  自永乐朝后,宫中得宠的画匠皆领锦衣卫衔。

  这黄以庄乃是裕王府旧人。因擅人物画颇得裕王、李妃赏识。

  嘉靖帝殡天,隆庆帝继位。潜邸旧人个个鸡犬升天。黄以庄也发达了,领了锦衣卫百户衔。

  老黄是裕王府旧人。自然看不惯徐阶为首的文官整日给隆庆帝添堵。

  有关整徐璠的事,黄以庄绝对会欣然应允。

  朱希孝问:“此人是我心腹。你要让他办什么事?”

  林十三答:“听闻黄百户除了擅长人物画,还擅长模仿笔迹。我需要他伪造一封徐璠写给李成梁的信。”

  朱希孝命贴身小旗叫来了黄以庄,将事情对他和盘托出。

  黄以庄拱手道:“我需要徐少卿的字迹原稿用以临摹。两刻功夫便能临个八九不离十。”

  林十三从怀中拿出几份从通政司处“借”来的徐璠公文原稿,递给黄以庄。

  黄以庄研得了磨,忝饱了笔。随后开始临摹。果然如他所言,不到两刻他便能完全模仿徐璠的笔迹,几如真迹。

  黄以庄道:“敢问三掌柜,您让我写什么内容。”

  林十三又拿出一张信纸:“以徐璠的笔迹,将信上内容原文誊抄一遍就是。”

  这张信纸的内容大致如下:李成梁老兄钧鉴。如今我徐家在朝中一呼百应,文官无不唯徐家马首是瞻。

  美中不足,军中却无我徐家心腹。我徐璠久仰成梁老兄威名。愿与你结为兄弟至好。

  以我徐家的权势,三年内可以捧你当辽东总兵。五年内可以捧你晋五军都督,跻身明军大帅之列。

  在这之前,你要在险山好好练兵。

  听闻险山出产异兽赤耳雪狐。自古狩猎如演兵,本就是一回事。

  我命你带一千险山兵,入辽东深山,以捉狐为名,严加训练。

  待到时机成熟,我会让兵部调你的一千险山精兵入京师团营,成为京畿卫戍之中坚。

  到那时,若朝中有变,一千名经过深山捉狐磨砺的精兵,便能成为我徐家在京中的强援。

  千万不要轻视我交待给你的捉狐之事。需知,汉时匈奴也好,唐时突厥也好,本朝北方蒙古也罢。皆以狩猎为军事演练

  黄以庄看完信纸内容,心中一声感叹:哎呀,我们的这位三掌柜真够阴的。

  信中内容那可是诛九族的重罪啊!

  哼,活该那徐家父子,自先皇驾崩后便嚣张跋扈,目无君父。该着他们遇到三掌柜这样阴毒的对手!

  黄以庄沉默不言,执笔唰唰刷,不多时便以徐璠的笔迹重写了一遍信上内容。

  林十三竟从腰间拿出一方徐璠的私印。信是伪造的,这方私印却是真的。

  北镇抚司中人才济济,除了擅长暗杀、绑票、打闷棍、盯梢的,还有擅长扒窃的。

  司中有一总旗,诨号“三只手”。一手上偷天,一手下偷地,一手中间偷遍人间。

  这方徐璠私印便是他混入阁老府“佛”出来的。

  林十三将徐璠的小印盖在了那封伪造的调兵信上。

  东风借到!

  林十三又道:“四日之后赏狐宴,待属下向徐璠发难,将其扣押入诏狱。届时徐阶一定会以首辅之尊,前往诏狱要人。”

  “到那时还请二位上官出马,替十三撑场面。”

  朱希孝道:“放心。你替皇爷办这么大一件事,我自然会替你撑腰。”

  刘守有笑道:“此事罢,可能通关开海便能水到渠成了。十三,到那时你便是皇爷面前的第一大功臣。”

  林十三正色道:“若事成,有功也是两位上官的。若事败,杀头也好,凌迟也罢,我林十三一人担着。与二位上官无关。”

  “到时二位上官就说对我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

  有了功劳给上级,有了黑锅自己背。这样的好下属打着灯笼也难找。

  朱希孝和刘守有心花怒放。

  朱希孝心道:怪不得先皇会重用林十三这个找猫寻狗起家的传奉官呢!真是个人才啊。假以时日,我的锦衣卫大掌柜宝座迟早是他的。

  刘守有暗想:林十三才三十多岁啊。如此会办事,今后前途不可限量。我是看着他一步步发迹的。此子.人才也。

  大明王朝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计划已经准备妥当。独等孙越带着李成梁秘密进京。

第238章 赏狐会大翻脸

  鼻饹馇即鼻屎也。

  京城城西有一条大街,走向形制如一块圆形的鼻屎,故得名鼻饹馇大街。

  鼻饹馇大街有一座狐神庙。受京中妓娼香火颇多。

  百余年间,狐神庙扩建了整整三次。其正堂贡厅足能坐得下数百人。

  这天夜里,狐神庙内外灯火通明。无数马车、官轿停在庙门前。车轿里走下来的人都是京中响当当里的响当当。

  世勋公、侯、伯,皇亲国戚,闲散高官以及他们的子嗣来了足足三四百人。

  无一例外,他们的仆人手中皆提着一个竹笼,笼中关着他们的宠狐。

  林十三和孙越在庙门口招呼着客人。

  “啊呀!定国公您老人家来啦!十三给您磕头啦!”

  “王老弟,你也来了。听说令尊刚刚高升了南京礼部尚书。恭喜恭喜啊!”

  “哎呦,老国舅。十三给您行礼啦!”

  像这种赏宠会,最重要的人物往往压轴登场。

  一众宾客几乎全部在贡厅落座。小阁老徐璠这才姗姗来迟。

  林十三见到徐璠,像一只敏捷的大蛤蟆一般蹦到地上,伏地“梆梆”磕头:“小阁老,您终于来了!小的恭候您多时啦!”

  礼多人不怪。何况给他徐璠磕头的是堂堂锦衣卫北镇抚使?

  徐璠颇为受用,他笑着捋了捋美髯:“十三,快快请起。你好歹也是朝廷的正四品武官,论官职比我官儿大。真要磕头,该我给你磕头。”

  林十三小心翼翼的起身:“小阁老说的这是哪里话。权势不在品高。试看今日之朝堂,除了阁老就属您地位高。”

  “我给您磕头是应当应分的。来啊,快通传宾客,今夜最尊贵的小阁老和他的六只赤耳雪狐到啦!”

  孙越扯着嗓子一番通传。

  随后林十三在前面引路,将徐璠请入了贡厅。

  徐璠进入贡厅。一众宾客嘴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

  这些皇亲、世勋、老闲散官儿们早就看不惯徐阶独掌朝政。

  当初徐阶与严嵩斗法,决战之时徐阶拉拢了京中勋贵、皇亲们一起上奏疏弹劾老严。

  当时徐阶许诺扳倒严嵩后向皇帝建议授予勋贵、皇亲们实权。

  大战结束,老严被贬回老家奉旨要饭,徐阶大获全胜。他却出尔反尔,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故皇亲、世勋们对徐阶恨的牙根痒。

  那些闲散官儿就更不必说了。他们之所以“闲散”,皆是被徐阁老剥夺了实权。

  林十三高声道:“诸位,宾客已到齐。今夜赏狐会开锣啦!”

  “咣当!”孙越卯足力气,敲了下铜锣。

  林十三笑道:“今夜登场的头一只宠狐,是定国公驯养的北地蓝狐。”

  一时间,一堆稀奇宠狐陆续登场。每一只都倾注了主人的骨血,哦不,心血。

  徐璠马哈着眼,一脸高傲的品着茶,时不时瞥两眼登场的各色宠狐。

  过了整整一个时辰后,林十三扯着嗓子喊:“有请肩挑两京十三省重担的小阁老所养,六只赤耳雪狐登场!”

  孙越起哄似的喊了一嗓子:“好!”

  徐家仆人将六只赤耳雪狐领上了台。这六只狐狸,嘿,那真是又沟沟又丢丢,美的冒泡。

  林十三道:“诸位请看小阁老这六只狐狸的品相。眼如宝石,身如白雪,耳如火焰。”

  “每一只都称得上是万里挑一。这赤耳雪狐不仅是天地造化之灵,又吸收了徐府的膏腴之气,夜里掌灯看刚刚好!”

  “老徐家的狐狸真是万里挑一。无论身材相貌都是一等一的!”

  徐璠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心生不悦。

  什么叫“徐府的膏腴之气”?什么叫“老徐家”?

  片刻后徐璠猜测:林十三这小崽子主持赏狐会一个时辰了,舌灿莲花喷出的吐沫星子收集起来恐怕有一坛。劳累之下有几句失言也在情理之中。

  孙越在一旁喊道:“精彩呀!今夜的赏狐大会狐王终于诞生了,就是”

  林十三却喊道:“等一等。”

  随后林十三走到徐璠面前,恭恭敬敬作了一揖:“小阁老,能否说说这六只赤耳雪狐的来历,也让十三和诸位宾客涨涨见识。”

  徐璠得意洋洋的站起身:“诸位,这赤耳雪狐生于辽东深山之中。生性狡黠,聪明绝顶。极难捕获。”

  “且,赤耳雪狐只有在滴水成冰的寒冬时,因积雪太深跑不快,才能够捕获。”

  林十三笑道:“那得多高明的猎人才能捕获这六只赤耳雪狐啊!”

  徐璠道:“那是。好在李成梁手下”

  说到此,徐璠的话戛然而止。差点说秃露嘴。

  内阁首辅的儿子跟边军参将交往,接受参将礼物,始终是有违朝廷规矩的。

  林十三面色一变,高声道:“小阁老说李成梁?哪个李成梁?可是险山参将李成梁?”

  徐璠瞥了林十三一眼:“什么险山参将?我不认识。我说的是一位辽东老猎户,名叫李成梁。”

  林十三的眼神中全无刚才的恭维巴结,满是锐利。

  林十三往徐璠面前跨了一步:“是嘛?小阁老说的是真的?”

  徐璠一愣,这林十三是吃错了药嘛?他稳了稳心神,反问道:“这等小事,我用得着跟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缇骑头目扯谎?”

首节 上一节 237/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