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86节

  太容易的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

  这么多年的经验,刘道规总结出来一个规律,越是对胡人好,胡人越是认为你软弱可欺。

  厚待慕容通,不等于要厚待他们。

  给他们奴隶身份,其实也是服从性测试,那些居心叵测桀骜不驯的人现在跳出来,正好一并解决了,以免像苻坚和慕容垂那般,埋下各种隐患。

  为了以防不测,刘道规还派遣刘遵、王仲德领着萧承之、刘怀敬、刘怀默沈庆之、曹云等人,领着鲁郡、兰陵二折冲府的府兵进入泰山郡。

  顺便检验一番折冲府的动员能力,以及锻炼这些亲信。

  还别说,真有三股杂胡跳了出来,不满成为奴隶,四处劫掠,杀人放火。

  但刘遵的四千府兵和刘广之两千中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击。

  其中萧承之最为出色,率两百府军,突袭柴县,攻打声势最大闹得最凶的段干达部,追杀至冠石山,取段干达首级而归,刘广之在公牒上称赞不已,认为他是首功。

  萧承之是舅父萧源之大力举荐的,果然非同凡响。

  段干达被灭,其他两支杂胡更掀不起风浪,被一一剿灭。

  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家诛灭。

  一场刀兵,砍了四千多颗人头,在泗水之南堆了两座京观。

  女人和牲畜全都成了府兵们战利品……

  刘道规暗暗咋舌,有些后悔派刘遵这个杀才过去,整个泰山郡才多少人?他这一刀下去,就杀了四千多人……

  不过转念一想,心不狠站不稳,若不快刀斩乱麻,其他人也会跟着造反。

  这年头无论胡人晋人,只认刀不认人。

  当初石虎穷凶极恶,在北方杀的人头滚滚,赵国却越发稳定,苻洪、姚弋仲、翟斌全都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一番杀戮,其他人立即老实了,没人再抱怨。

  刘道规遂下令将奴户迁往泗水之西的济阴郡屯垦。

  济阴那边也是肥沃之地,是中原的水陆枢纽,下辖九县。

  慕容隆三年前坚壁清野,人迁徙走了,但田地屋舍还在,就这么荒废了实在可惜。

  泰山郡的两万人口,正好填充进来。

  有人口才守得住地盘,只靠建威中军,很难控制这么大的一块肥沃土地。

  而那一千骑兵,刘道规从其中挑选了六百骁勇忠厚人,加入建威军府。

  顺手将麾下骑兵扩充到两千规模,一人双马,四成披铁甲,作为精骑,其他人披皮甲,作为轻骑。

  刘道规感觉自己也算兵强马壮了。

  土地滋养人口,人口供养士卒,打造精兵,精兵攻陷更多的城池土地,获得更多人口,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处于这个循环中的人,上至刘道规下至军户、民户都能获利,连奴户也能因为战功而获得土地和提升机会。

  每个阶层都受益,自然就有很多人支持。

  刘道规实力不断壮大,只是一直没有大规模流民南下。

  派出斥候查探,才知道慕容德放弃了邺城,率部驻扎在黎阳,阻断了流民南下的路径。

  而西面,形势也不容乐观。

  姚兴也在这个时候出兵凑热闹,想要分一杯羹,派姚崇和杨佛嵩率七万步骑,屯兵河东,也不知道他是想进攻上党,还是南下弘农,亦或是北取晋阳。

第259章 联

  姚兴和拓跋珪现在还是盟友关系,参合陂之战,秦军也参与其中。

  刘道规猜测他的目的跟自己一样,也是来分肉的。

  北国人口,七成集中在河北。

  这么大一块肉,当然不可能让拓跋珪一个人吃独食。

  “将军,慕容德放弃邺城,率部众南下滑台!”孟干之匆匆前来禀报。

  刘道规本来还想发展几年,万万没想到燕国崩溃的这么快。

  其实参合陂惨败后,燕国实力犹存,除了账面上几百万人口,各宗室、勋贵也有不少部曲和僮仆。

  但拓跋珪东进以来,除了攻打邺城不顺利,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一个个冲上去送人头。

  刘道规召集众人军议。

  “看燕国这般景象,只怕撑不住了,慕容垂英雄一世,子嗣蠢如猪狗。”刘怀慎忍不住叹了一声。

  刘道规道:“慕容垂活着的时候,燕国就积重难返,明知慕容宝庸碌无为,却念及旧情,立他为太子,燕国有今日,错在慕容垂。”

  随便立慕容隆、慕容农,甚至狡诈的慕容麟,燕国也不会这么惨。

  慕容垂在战场上固然是无敌统帅,一代名将,但作为君主,就有些优柔寡断了。

  慕容垂死后,燕国的魂魄也散了。

  高珣道:“慕容德南下滑台,必有觊觎豫、兖之意,不可轻视。”

  “慕容德现在多少兵马?”刘道规望向孟干之。

  “麾下四万余户、二万七千乘车,另有慕容麟的两万丁零部众,以及镇守滑台的五千步骑,此外还有魏军贺赖卢部投降慕容德。。”

  “这么多?”刘道规眉头一皱。

  四万户,就是十万人马,还有慕容麟和留在黄河以南的燕军。

  慕容德手上至少五六万兵马……

  几路燕军中,只有慕容德击退了魏军拓跋仪、拓跋章部,守住了邺城,实力不可小觑。

  慕容德在前燕时,就跟着慕容垂南征北战,也是一员宿将。

  “慕容德丧家之犬,坐拥邺城,却不敢守,正好解决他,拿下兖州!”刘遵对兖州念念不忘。

  刘怀慎道:“莫要忘了,慕容德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黄河两岸兵马皆受他调遣,北国大乱,他南渡滑台,避过拓跋珪兵锋,能缓一口气,收敛兵马和部众。”

  慕容德南下,私心不小。

  他若留在邺城,就成为魏军重点打击对象,能让冀城、龙城的慕容宝、慕容农喘上一口气。

  而他南下后,魏军肯定不会再追击他,而是对付蓟城、龙城。

  燕国内斗之烈,直追当年晋室的八王之乱。

  慕容德若是在滑台站住脚,对淮泗的威胁极大。

  刘道规本想趁燕国崩溃,分到一口肉,没想到燕国崩的太快,慕容德也是老奸巨猾,坚决不当出头鸟,南下以求自立……

  有他在滑台,北方流民便不会大举南下淮泗了。

  “看来这一仗不可避免。”刘道规望着众人。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一山不容二虎,慕容德南下兖州,两边迟早会对上。

  高珣道:“慕容德南下,立足未稳,人心未定,若能快速击破,则可收复黄河以南。”

  刘怀慎道:“受冲击最大的是河南太守辛恭靖和南阳太守闾丘羡,不妨联合他们,以及幽州刺史辟闾浑,东西南三面夹击慕容德!”

  “妙计!”刘道规击掌而赞。

  相对己方而言,慕容德兵强马壮,起兵居多。

  但如果能联合辛恭靖、闾丘羡、辟闾浑这些势力,慕容德肯定不是对手。

  他麾下十几万人马,刘道规馋的流口水。

  高珣道:“辛恭靖、闾丘羡、辟闾浑皆朝廷刺史、太守,可上表朝廷,请求都督之权,号令统一,方可破敌。”

  名不正则言不顺,四股势力联手,若没有统一号令,的确很难成事。

  有朝廷的诏令就不一样了。

  刘道规跟司马元显关系处的不错,私下书信来往了三次。

  如果此人不是出身司马家,倒也是一个很好的狐朋狗友。

  慕容德这么多人马南下,如果在黄河以南站稳脚,便是江左的大患。

  就像前几年的翟魏一样,横在南北之间,让谢玄的北伐功败垂成。

  戴耆之却站出来反对道:“万万不可,此事若是上禀朝廷,非但都督之权拿不到,说不定还会派人前来制约诸军,一事无成!”

  这种事情早有先例,当年祖逖北伐,收复豫州,形势一片大好,司马睿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直接过来摘桃子……

  让朝廷办成一件事非常难,但让他们扯后腿使绊子非常在行。

  妖贼之乱,本质上就是司马元显弄出来的,然后士族们一口一口喂大……

  “你说的不错,此事不必上禀朝廷,我们自己来,立即向辛恭靖、闾丘羡、辟闾浑派出使者,商议出兵之事。”

  刘道规心中也知道,司马元显并非真的看重自己,而是利用自己对付刘牢之,借以削弱彭城刘氏和北府军。

  高珣出使广固,刘怀慎出使洛阳,戴耆之出使宛城。

  建威军府兵马朝湖陵城集结。

  兖豫徐三州水网相接,荷水将泗水与济水连接起来,济水又与颍水、汴水相连,刘道规的水军能直达开封。

  而滑台就在开封西北面百余里。

  刘道规一边等待各方消息,一边安排今年的春耕。

  无论怎么打,春耕决不能荒废,粮食就是人心和道义。

  泰山郡山多地少,只有奉高周围一带是平原,重点在济阴,田地荒芜时间不长,水渠还在,田地的肥力也不差。

  去年那两万多奴户迁徙过去后,王元德将田地修整了一番,今年准备大展拳脚。

  广固的消息很快送回,辟闾浑愿意出兵三千甲士。

  洛阳辛恭靖因为姚崇、杨佛嵩在河东虎视眈眈,兵力吃紧,无法派兵,但愿意支援七千石粮草,准备派出一支疑兵,牵制滑台的西面。

  南阳太守闾丘羡最积极,他是司马道子父子的亲信,镇守南阳郡多年,与洛阳一前一后,是朝廷在豫州的战略支点和大后方。

  如今燕国崩溃,他也想立下军功,往上爬。

  遂联合宁朔将军邓启方,聚集两万大军,磨刀霍霍。

  送来的密信中非常自信,“索虏自相残杀,军心崩溃,惶惶不可终日,慕容德垂垂老矣,某麾下精锐,养精蓄锐多年,正欲克复神州,重振江左人心,匡扶社稷……”

  这人调子喊的太高了,而且明显有轻视慕容德之心。

  燕军军心崩溃,惶惶不可终日,那是对上拓跋珪的魏军,对上晋军,还不一定。

  而且他并非北府将领,麾下部众都是临时招募的流民,此前也从未有过战绩。

  刘道规赶紧回信一封,劝他冷静,一定要等到自己和青州军赶来,互相照应。

  信刚送出去,刘道规召集人马,准备从水陆西进。

  任城、高平二折冲府全出,自备粮草,甚至还有人备上了战马和驴子,军械由折冲府提供,白、赤两面大旗上,各绣一头猛虎,威风凛凛。

首节 上一节 186/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