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12节

第286章 舍

  信送过去才五天,姚硕德就退兵了,从襄城郡退往弘农。

  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七千余户百姓。

  不过,他没将城池让给刘道规,而是送给辛恭靖,声称进献给桓玄。

  河东战场了,秦军多了一支生力军,西南两面夹击魏军。

  刘道规以为形势会有所转变,但姚兴还是不敢战,勒令姚硕德镇守弘农。

  熬了一个多月,柴壁粮尽矢绝,秦军被重重围困,姚平率部曲百余人投河而死,四万秦军与大将狄伯支、唐小方、姚良国被俘。

  魏军大获全胜,拓跋珪威势震天,继续进攻蒲阪。

  刘道规继续看热闹,蒲阪若是被魏军攻破,关中都守不住。

  柴壁之战,秦军损失的是四万精锐,以及姚平、狄伯支等重将,相当于当年曹魏损失了夏侯渊,刘备损失了关羽。

  秦国一战被打断了脊梁。而魏国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俘获了四万精锐……

  不过这一次拓跋珪没有坑杀他们,而是迁回了平城。

  魏军猛攻蒲阪,姚兴畏惧拓跋珪势大,主力退回河西,留下老将姚绪镇守蒲阪。

  “也不能怪姚兴胆怯,拓跋珪得天眷顾,起兵以来,几无败绩,参合陂击败慕容宝,熬死了慕容垂,攻克河北,姚兴有明君之资,武略不足,非其敌手,退缩,还能保住关中,若是决战失败,苻坚便是前车之鉴。”

  高珣的见解也算独树一帜。

  现在的姚兴跟当年的苻坚颇为相似,崇尚佛门,关心农事,体恤孤寡,安抚百姓,广施仁义。

  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关中捏合在一起。

  现在的关中不是两汉时的关中,充斥匈奴、氐、羌、鲜卑、杂胡诸族,内部庞杂。

  这也是姚兴放不开手脚的原因。

  而拓跋珪起兵于牛川,麾下部众皆是鲜卑,击破燕国,但河北也是以鲜卑人居多。

  内部相对稳定一些。

  即便战败了,只要漠南基本盘还在,拓跋珪就能凭个人威望,重新凝聚部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姚兴根本打不起一场决战,他的所有的部署,都四平八稳,试图与魏国打一场国力消耗战,只是没想到拓跋珪一上来就赌上全部身家,亲自上来玩命……

  遇上这种对手,的确非常头疼。

  刘道规道:“败了就是败了,没有那么多的理由,四万精锐被困,他手握数万大军,束手无策,还能说什么?暂时保住了关中又如何?拓跋珪迟早会攻来。”

  再多的客观理由,也不能掩盖姚兴的各种失误。

  姚兴这一次不敢救援,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前线的士卒会怎么想?

  身为君主,上了桌,就退缩不得。

  姚兴让出去不仅是霸主之位,还有秦国的国运。

  高珣点头,“那倒也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秦国惨败,姚氏父子十几年威望一朝丧尽。”

  “都督,彭城刘主簿送来急信。”沈庆之捧着一封信进来。

  刘穆之留在彭城,若没有大事,绝不会送来急信。

  刘道规赶紧拆开,原来是琅琊郡告急。

  慕容德沉寂一年后,再度出手,派大将慕容镇、慕容钟率两万步骑为前锋,自率一万精锐在后,穿越大岘山,突袭了东莞郡,侵入琅琊郡境内。

  严格来说,琅琊郡不是刘道规的地盘。

  司马元显被桓玄弄死后,司马德文成为新一任的琅琊王。

  琅琊郡是其封地,一直由琅邪内史江敳管辖,所以并未驻扎建威中军。

  刘道规也将兵力放在泰山东南的济北、泰山二郡。

  慕容德却玩了一手批亢捣虚,三万步骑从穆陵关南下,势如破竹。

  如果他的胃口只有东莞、琅琊二郡也就罢了,关键琅琊郡的旁边就是兰陵郡,刘道规不信他的胃口只满足于东莞和琅琊。

  慕容德如心思大一些,甚至可以不用管兰陵,继续南下攻克兵力空虚东海郡,然后溯泗水而上,绕过下邳,偷袭彭城。

  他手上是骑兵,没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

  东海郡曾是司马元显儿子司马彦璋的封国,刘道规对此郡的防守不做任何期待。

  刘穆之信的最后两个字是“速回”。

  “慕容德挑了一个好时机!若再晚两个月,我们就能收复弘农,说不定还能跟着魏军攻入关中,匡扶朝廷!”

  高珣满脸失望之色。

  刘道规忽然想起一事来,“慕容德与姚兴是盟友,两人关系一向不错,我们与秦国交战,他当然不会坐视。”

  就算不是盟友,面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也必然要南下。

  高珣道:“也就说慕容德是冲着我们来的。”

  “早不出兵,晚不出兵,现在忽然南下,所图非小。”

  “都督可率精锐快速返回,南阳我来镇守。”高珣主动请缨。

  刘道规却犹豫起来。

  南阳是大秦三十六郡之一,一向是大郡,又在襄阳和武昌的头顶上,以桓玄的性子,可以容忍此地被胡人占据,但绝不会允许被刘道规捏在手中。

  “已经晚了,琅琊没有刘穆之在,肯定保不住,传令,将奴户、牛羊、粮草全部运回彭城,南阳不要了!”

  “南阳乃是帝乡沃土,说不要就不要了?”

  刘道规斩钉截铁道:“南阳夹在秦国和西府之间,我们没精力经营此地,迟早会丢,还会与桓玄撕破脸皮,他桓玄不是想篡位吗?我送他上去!”

  南阳是块好地方,但天下的好地方太多了,此地距离自己实在太远。

  实力不足时,就要在战略做一定的取舍。

  高珣道:“何必送给桓玄,应该送给琅琊王才是,加剧其内斗。”

  “士族高门全部支持桓玄,司马德文斗不过他,我送南阳给桓玄,一来是缓和关系,暂避其锋芒,二来,是骄敌之计,篡位非同小可,桓玄性情浮躁,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这个时候,若桓玄忽然北上,威胁彭城之后,刘道规压力更大。

  大丈夫能屈能伸。

  一个南阳郡而已,对刘道规而言算不了什么。

  北方大地,好地方多了去。

  现在也没到跟桓玄摊牌的时候……

第287章 辱

  几匹快马从宛城南下,数日间奔至武昌。

  “南阳献给我?”桓玄读完奏疏,神色古怪起来,“刘将军识大体明事理,寄奴,你这三弟倒是个妙人。”

  桓玄对刘裕非常器重,走到哪里便带到哪里。

  经常一起商议军务。

  不过两人从不会单独见面,刘裕在的时候,桓玄身边总会有皇甫敷和吴甫之两员西府骁将。

  两人后背微躬,目光炯炯的盯着刘裕。

  仿佛随时要暴起捉人。

  相比之下,刘裕却从容镇定,一身宽衣,身无长物,“楚公威德著于四海,吾弟素来仰慕之,今既收复南阳、襄城,当速速精兵,攻克新野,引兵北上,收复弘农,以观秦魏之衅,坐收渔利!”

  一旁的卞范之立即道:“刘将军勇冠三军,区区一座新野城,当不在话下。”

  新野是块硬骨头,守将姚平都,是秦国宗室,不可能投降。

  之前桓玄曾派冯该、郭铨攻打此城,全都铩羽而归,还伤亡了两千人马。

  自此之后,只要谈及攻打新野,诸将避之不及。

  “寄奴意下如何?”桓玄满脸期待。

  刘裕沉声道:“与我五千北府精锐,十日之内,若不能攻陷新野,斩杀姚平都,提头来见!”

  “人言刘将军世之猛虎,何须五千北府精锐,依我看,一千足以……”卞范之目光闪闪。

  桓玄十几万人马屯于武昌,的确有不少北府精锐,都是从高素、竺朗之等北府老将手上收编的。

  但这五千精锐分到刘裕手上,能做的事就太多了。

  要知道他仅凭千余人马就击溃了十万妖贼。

  卞范之明显是借刀杀人,别说一千人马,就是桓玄这十几万人上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攻破新野。

  坐在左席上位的王愉冷笑道:“一介寒门贱小,猪狗一般的人物,也敢自称猛虎?”

  其他士族至少面子上客气,王愉是直接辱骂。

  即便身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在这些顶级高门眼中,依旧什么都不是。

  当年他们有多厌恶刘牢之,如今就有多厌恶刘裕。

  寒门庶族崛起,威胁的是他们这些高门的地位。

  刘裕一次次击败妖贼,越发显出高门的无能。

  王愉对刘裕的厌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刘裕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却没露出任何怒色,脸上甚至没有任何表情。

  眼见气氛转冷,桓玄主动打圆场,“茂和兄今日多喝了几杯,寄奴切莫怪罪。”

  刘道规拱手,“属下不敢,所谓猛虎,不过是军中将士戏称而已,楚公恕罪。”

  王愉鼻孔朝天的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坐在左席的王谧笑道:“猛虎也须尖牙利爪为助,两手空空,如何成事?刘将军失手是小,只怕折损了楚公声威,如今天下板荡,华夏飘摇,楚公当以大事为上!”

  一个楚公无法满足桓玄,只有进位为楚王,方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卞范之斜眼扫了一下王谧,欲言又止。

  桓玄拍手而笑:“还是王兄深明大义,拿下新野,此次北伐大获全胜,诸位当勠力同心,寄奴,我给你五千精锐,再加两万民夫,攻城器械都听你调遣,五日之内拿下新野如何?”

  “五日内,拿不下新野,提头来见!”

  刘裕拱手,大踏步而出。

  “在下亦告辞。”王谧望了一眼卞范之,拱手而去。

  其他人也识相的离去了。

  众人走后,堂中只剩下桓玄和卞范之。

首节 上一节 212/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