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79节

  随处可见堆积成丘的人头,剥光衣服的女尸被开膛破肚,丢弃在官道,任由野狗野狼随意啃食。

  沿途所见,没有一个完好的村落,全都被火焰焚烧成灰黑色,其中不乏各种扭曲的焦尸。

  河道之中也不时飘下一两具肿胀的浮尸。

  以前慕容垂慕容德还活着的时候,还算有些底限,对部众也颇为宽容,在黄河两岸举起慕容家的大旗,四方胡晋百姓纷纷前来投奔。

  而慕容超完全不一样,几乎没有什么人性,所有举动,更像是一头失去理智的野兽。

  并且这头野兽天然对华夏充满敌意。

  北面的那么大的河北不去,魏国与他有国仇家恨也不去,偏要来进攻江淮。

  算起来,自从让出邺城后,北府军已经四年多没有与胡人厮杀,一直在内部混战。

  慕容超是从西羌流亡过来的,对北府军也没什么敬畏之心。

  刘道规刚刚踏上淮水以北的土地,斥候就来禀报:“报,慕容超闻我军北伐,起国中青壮三万南下琅琊郡。”

  “看来他真想跟我在徐东决战。”刘道规摊开舆图。

  燕军还在围攻氶城,在东海、琅琊一线修筑了大量营垒,沂水之上还以铁索封锁,试图阻挡刘道规的水军。

  当初燕国拿下了琅琊郡,夺走不少船只,也组建了一支四五千人规模的水军,驻扎在沂水上游的阳都。

  “慕容超这厮虽然疯,却不傻,似乎早就在等着我们北伐。”连刘遵都看出对方的意图。

  何无忌道:“他前几仗赢得太容易了,定生出攻克江左的野心!”

  广陵之所以弄成这副鬼样子,是因为征虏将军刘怀肃惨败,让慕容超的野心膨胀起来。

  刘怀肃出自彭城刘氏,还是刘道规和刘裕的宗族,他败了,慕容超自然觉得刘道规和刘裕不过如此。

  不过刘怀肃兵败,主要是因为手上兵力不足,征虏军府早就被掏空了,重新组建,士卒战力还没起来。

  慕容超骑兵忽然杀来,措手不及之下,方才大败。

  但即便败了,刘怀肃还是守住了广陵,没让形势继续恶化。

  “别说慕容超,当初慕容德活着的时候,就有南下江左之意。”刘道规还记得几年前,桓玄篡位时,慕容德就派人来拉拢自己一同反攻江左,平分晋室。

  也就是说,攻打江左是南燕一以贯之的国策。

  何无忌道:“慕容超如此狂妄,可施以骄兵之计,末将愿领本部人马为先锋,败于其手,吸引其主力至下邳一带,将军聚集水陆大军猛攻之!”

  沂水泗水在下邳境内交汇,若能将燕军吸引至此地,便可以发挥西府水军的优势。

  “可。”

  何无忌敢主动请缨,刘道规没道理不允。

  “燕虏骑兵众多,我军皆是步卒,还请将军拨下些战马。”何无忌满脸尴尬。

  刘遵张口就来,“敢情你是来骗马的。”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何无忌说的也是实情,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没有战马,步卒顶上去,就是活靶子。

  “军中战马留在弘农,不过,骡驴驮马应有尽有,我拨五千匹给何兄。”

  “足矣!”何无忌没跟刘遵计较,拱手礼仪,喜滋滋的去了。

  刘道规引大军至彭城,大战之前,先稳住自己的基本盘。

  彭城有萧承之、檀祗坐镇,几次击退了燕军袭扰,没广陵那么惨。

  刘道规回来,城中士气为之一震,到处都在高呼“报仇雪恨”,刘、檀、徐、赵、到几家豪强没等刘道规下令,就组建了一支四千人的义从军。

  披甲率高达四成,骑兵就有六百。

  看来都将家底掏出来了。

  刘宣之、刘粹、檀祗、徐逵之、到彦之一个个披坚执锐,还有表弟赵伯符,赵伦之长子,幼好骑射,勇猛强悍。

  “侄儿拜见叔父!”徐逵之拱手一礼。

  刘道规这才想起他娶了自己的侄女刘兴弟。

  仔细一看,这些人不是亲戚,就是宗族和乡邻。

  “阿逵免礼,得诸位之助,此战必破南燕。”刘道规上下打量,能被兄长刘裕看中,自然英武不凡,出身也不错,是秘书监徐钦之之子,左将军徐宁之孙,还是徐羡之之侄。

  “我等定于白虏不死不休!”众人的声音中都带着深深的仇恨。

  慕容超这次算是犯了众怒,中原已经很多年没遇到过这么残暴之人。

  本来已经有些淡忘了胡人残暴,慕容超的所作所为,唤醒了他们。

  如今刘道规麾下将近四万人马,而且都是精锐。

  不过这场大战非同小可,关乎晋室南燕的国运,也关乎刘道规和刘裕的前程。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刘道规不敢掉以轻心,下令兖豫徐各折冲府,汇集府军,前来参加大战。

  晋室衰弱,不等于刘道规衰弱,这些年经营兖州、北豫州、北徐州,已卓有成效,粮草充足,军械精良,府兵锐气正盛。

  坐镇荆襄的一年多时间,慕容超率数万精锐猛攻,也只是攻陷了济北郡而已,其他郡县都成功挡住了燕军。

  如今刘道规回来,气势顿时为之一变。

  非但府兵自备粮草军械踊跃参战,就连奴户也扛着破刀烂剑,往彭城赶来。

  短短半个月,就聚集了一万三千人马。

  折冲府的效率让刘道规大为满意。

  远离士族高门的勾心斗角,兖州吏治清明,发展的更快。

  “报,何将军几次引诱,慕容超并未中计,固守营垒不出。”孟干之前来禀报。

  “看来这条疯狗并不傻。”刘道规一脸平静。

  刘遵一脸轻蔑之色,“何无忌这小子牛皮吹上天,真到了见真章的时候,顶不上大用。”

  “也不能全怪他,慕容超也非泛泛之辈。”

  这年头但凡能混出头的人,都不简单。

  慕容超作为一个外来户能这么短时间掌握南燕大权,本事不差。

  而这种国运之战,靠阴谋诡计行不通,最终还是要靠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

  计谋通常也意味着风险,实力碾压才是无解的阳谋。

  十天之后,各郡又赶来八千人马,刘道规手上兵马增加到六万。

  不过慕容超也从国中起了三万人马赶来,兵力也在六万上下。

  “看来他是真要与我正面拼一拼,也罢,就让他见识见识北府和西府的实力!”刘道规一拍大腿。

  刘遵扛起大刀,“跟我北府拼,他慕容超有这个实力吗?”

  强弱并不只是兵力。

  远近、士气、国力、人心,每一样刘道规都不虚。

  有时候对付疯狗,还真要上去咬它一口,不然它越发嚣张,到处乱咬……

第361章 拖

  慕容超大军聚集在氶城和郯县一线。

  刘道规驱兵,至容丘安营扎寨,此地距离下邳六十里,前汉时,曾为容丘侯国,后为王莽所废。

  沂武二水由北至南,汇入泗水之中。

  东南十里有官湖,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攻下邳,吕布命人取土以厚其墙,取土之处积水成湖。

  容丘既然是丘,地势较下邳高,不惧水攻。

  而此地有三条河流交汇,既可以防止燕军骑兵袭扰,又能方便从彭城、下邳转运粮草过来。

  慕容超选择在徐东三郡决战,若从后勤粮草看,其实是巨大失误,从青州转运粮草过来,需要翻越泰山山脉。

  徐东三郡虽然富饶,但这些年刘道规组织过多次“武拓”,根基基本被毁,百姓早就逃亡淮泗。

  慕容德和慕容超若有经营的本事,也就不会到处攻掠。

  营垒贴着泗水,控制了所有制高点。

  李大目还会定期的抽查武水、沂水的水流速。

  水攻虽然冲不到自己的营垒,却可以对粮草转运之地的下邳造成困扰。

  “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夜袭燕虏襄贲大营!”傅弘之奋然请命。

  襄贲在氶城和郯县之间,是燕军营垒的重要节点,若能攻取此地,便可将燕军一分为二,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遭到两面夹击。

  一上来就玩命,不是刘道规的风格,“傅参军勇武,此策虽好,不宜现在就用,兵法有云,勿击堂堂之阵,燕军锐气正盛,不宜强攻。”

  慕容超深沟高垒,后面还有骑兵,傅弘之所部西府精锐都是步卒,若是不胜,基本回不来。

  不过这些西府将领的勇气,不在北府诸将之下。

  胡藩、傅弘之、王修之皆其中佼佼者,文吏还有殷仲文、羊邃,严格意义上,王镇恶也是西府出身。

  这么多人才,桓玄不能用,其败亡也是天意。

  “那就不打了?”刘遵斜眼望了望傅弘之胡藩等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咱们不打,拖!传令诸军,紧守营垒,擅自出战者,军法从事!”

  刘道规下了死命令。

  己方连年征战,南燕也是如此,自从慕容德立国以来,就没有停歇过,跟北府打,跟魏军打。

  此前还被刘道规狠狠消耗了一波,若不是当时桓玄篡位,南燕撑不到现在。

  慕容超现在手上只有一个青州,半个徐州,而刘道规手上有兖州、北豫州、南徐州、荆襄三州,更有兄长刘裕举江左之力在背后支持。

  国力远在南燕之上。

  而且慕容德的六万大军中,至少两万骑兵,对粮草消耗更大。

  人可以什么都吃,战马却不行,要吃盐、吃精料。

  既然是关乎命运的国战,刘道规自然要选择最有利的方式。

  荆襄和江左的土断大致完成,后续国力只会不断上涨,而慕容超此次主动进攻,是在借外战,转移国中矛盾。

  所以着急的应该是他。

  军令既下,三军肃然,紧守各处大营。

  刘道规顺手将附近的田地屯垦起来,以为长久之计。

  自古汉家征伐,耕战一体,府兵亦兵亦农,徐州土地肥沃,虽是深秋,却也能补种一些蔬菜和豆菽。

  水军自泗水入海捕鱼,不仅正兵能吃到新鲜鱼肉,就连跟来的义从军也能喝到鱼汤。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管这一战怎么打,先让己方立于不败之地。

首节 上一节 279/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