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85节

  胡藩拱手,带着千余部众向临朐城杀去。

  “我等亦愿同往!”檀韶、檀祗兄弟和刘宣之、徐逵之的四千义从军赶来。

  刘道规点头,心中一叹,如果他们早来一步,刘遵也不会战死……

  数千人马朝着临朐城杀去。

  刘道规坐在最高的一处尸堆上,将刘遵的尸体放平,望着战场上奋战的将士,心情逐渐平复下来。

  既然选择这条路,牺牲流血不可避免。

  北伐不是儿戏,胡人也不是乌合之众,雄杰层出不穷,击败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祖逖、桓温、谢玄、刘牢之一代代的英杰北伐,虽有内部掣肘,但正面战场上,尤其是一些关键战役,都失败了,伤亡惨重……

  不知何时,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落在脸上,仿佛女人的手一般温柔。

  战场上的煞气消退了不少。

  “报,临朐城被胡参军等攻破!”斥候飞奔来报。

  “兄弟,我们赢了。”刘道规轻叹了一声。

  刘遵脸上笑容如故。

  临朐虽然拿下,但想留下慕容超很难,他手上都是骑兵,人皆双马,厮杀至今将近三个时辰,晋军伤亡虽然不算很大,却早已疲惫不堪。

  而且车阵很难追上骑兵。

  果然,慕容超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号角声一声接着一声,燕军骑兵迅速脱离战场,向西北面朝着广固方向奔去。

  朱林和傅弘之率步卒在后追击,倒也留下了几百骑,却无法留住慕容超。

  骑兵面对步卒,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主动权在他们手上。

  不过经此一战,慕容超即便逃回广固,也改变不了结局。

  国运之战,他已经输了。

  “万岁!将军万岁!”

  士卒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冲淡了刘道规心中的伤感。

第367章 围

  慕容超想在临朐决战,城中储藏了不少粮草、牛马、军械,民夫和降军就有三万余众,战马两千多匹。

  战场上缴获了五千多匹没有受伤的战马。

  经此一战,刘道规的骑兵可以再上一个规模了。

  朱林、傅弘之各率人马去追逃走的战马,应该还能有所收获。

  如果骑兵规模能达到五千,以后遇上胡人骑兵,就不用这么吃亏了,至少不会让他们如此从容逃走。

  春雨如丝,长街上跪满了一地,迎接晋军入城。

  士卒们都沉着脸,一股若有若无的杀气弥漫全城。

  若非刘道规军令,这些人早就成了一具尸体。

  不过即便如此,气氛也异常压抑,每次血战,士卒心中都会累积戾气和杀气,需要释放。

  “冤有头债有主,杀我手足者,慕容氏也!打开城中府库,钱帛遍赏诸军,今夜大飨士卒,攻破广固后,另有重赏!”

  刘道规将刘遵的尸体放入棺木内,亲手钉上棺钉。

  葬礼一直没有办,就等着慕容超的人头祭奠。

  这一战,燕军阵亡一万三千余众,其中七成为弩车所伤,战场上俘虏将近七千众,跟着慕容超逃回去的精骑不到一半。

  南燕的国运被打掉了,士气人心必将全面崩溃。

  刘道规也不忙着进攻,而是派出斥候,传檄青州各郡,限期十日内投降,供应大军粮草,否则“自来取之”。

  南燕立国不到六年,人心并不稳固。

  底子还是当初辟闾浑留下的,而辟闾浑是前秦的青州别驾,一度在晋室和后燕之间摇摆。

  春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士卒们每天肉食供应不断,士气恢复的很快。

  到第三天,刘道规留下朱林镇守此地,其余大军继续向北,攻打广固。

  人还在半路上,各郡县的降书雪片一样飞来。

  广固以南的北海、高密、平昌、东莱、东牟纷纷投降,粮草都在送来的路上。

  以北的齐郡、乐安、长广、平原还在观望之中。

  大军刚刚兵临广固城下,就有一支千人鲜卑骑兵前来投降。

  兵马甚是雄壮,一人两马,士卒皆披铁甲,持长槊。

  “在下贺赖胜,鲜卑贺兰部,闻将军英雄盖世,特来相投!”一四十上下的红脸将领单膝跪地。

  刘道规顿时来了兴趣,“鲜卑贺兰部,贺赖卢是你什么人?”

  贺兰部在漠南实力不俗,拓跋珪借贺兰氏之力,方有今日,但成事之后,贺兰部的叛乱一直没断过。

  邺城之战,贺赖卢率一万部众投奔慕容德,是南燕的元勋之一。

  “正是在下族兄,慕容超不纳忠言,囚禁于牢狱之中,惨败于将军之手后恼羞成怒,将族兄车裂……”贺赖胜越说越气愤。

  “请起,投我军中,便要守我规矩。”

  “末将今后愿为将军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人倒也干脆,单膝换成了双膝,直接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其他鲜卑骑兵也下马跪拜,甚是恭敬。

  让周围北府和西府将领们满眼鄙夷。

  不过别人既然诚心来投,刘道规不可能拒之门外。

  以后北伐,会有更多的鲜卑、匈奴、羌氐来投奔。

  广固城厄制要冲,西靠绵桓的崇山峻岭,北控广袤的千里沃野,东瞰山水相连的胶东半岛,南制通向淮沂的交通要津。

  始建于前赵青州刺史曹嶷,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易守难攻。

  曹嶷之后,又有段龛割据此地。

  但无一例外,都被别人攻破了。

  刘道规也不跟慕容超废话,下令民夫掘土筑垒,内外三重,彻底将广固围死。

  府兵将则趁着这几场春雨,将周围沃土修整一番,种上粟、豆等庄稼,以为长久之计。

  青州以“青”为名,正是因为其沃野千里,周围水渠垄亩都是现成的。

  为了断绝广固的外援,刘道规还下令何无忌、胡藩、毛修之攻打乐安、平原诸郡,让广固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很快,广固城外热火朝天。

  民夫和俘虏们忙着掘土,府兵忙着耕种,北府和西府精锐戒备,防止慕容超狗急跳墙。

  在土垒没有围起来前,慕容超若是聚集手上精锐骑兵突围,还是有几分生还的可能。

  但自从临朐一战后,南燕的士气彻底被打散,燕军死气沉沉,士气低迷。

  每天晚上都有人从城中潜逃出来,投降晋军。

  刘道规南征北战,攻陷过江陵和襄阳这种坚城,对攻城之法早就熟门熟路。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再坚固的城池,也扛不住人心的崩溃。

  不到一个月,乐安、平原、齐郡降的降,破的破。

  胡藩、何无忌陆续送回上万俘虏,缴获三千多匹战马,粮草七万余石。

  不过广固城依旧纹丝不动,慕容超生性残暴,反而威信高,对底层士卒的掌控力强,燕军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投降。

  “报,魏主拓跋珪引十五万步骑南下洛阳!”孟干之匆匆来报。

  怕什么来什么。

  慕容超已是待宰的羔羊,吸引来一头饿狼。

  拓跋珪每次用兵都是举国之力来犯,参合陂之战,正面战场虽然只有两万大军,但南面还有拓跋仪的十万人马。

  此后攻打中山,也是二十万人马南下。

  之后的柴壁之战,也是十几万大军……

  草原部落,民即是兵,兵即是民,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蚁多咬死象,十几万魏军中大部分都是骑兵,进入洛阳,明显是冲中原的来的。

  刘道规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传令胡藩、傅弘之两部,一旦魏军侵犯中原,立即北上,杀入河北,鸡犬不留,再传令中原各折冲府,坚壁清野,聚民于城中!”

  只要淮泗河荆襄两大基本盘在手,拓跋珪即便攻下的中原也站不住脚。

  这跟刘道规攻陷邺城,最终还是让出去的道理一样。

  魏国的都城在平城,对中原鞭长莫及。

  且不论现在的中原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分田之后,人心稳固,拓跋珪想要拿下那一座座坚城,并不容易。

  许昌有辛恭靖,滑台有萧承之,弘农有毛德祖,宛城有沈庆之,守上几个月问题不大。

  刘道规出兵北伐时,就已经将魏国可能的动静考虑在内。

  “刘遵听令,明日驱赶俘虏……”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了,想起刘遵已经没了,心中顿时又是一阵伤感。

  “令孟龙符、沈田子二人明日驱赶俘虏攻城。”

  “领命!”传令兵匆匆而起。

  刘道规一个坐在中军大帐中……

  翌日清晨,战鼓声便铺天盖地。

  五千多俘虏提着刀盾扛着长梯被驱赶上前。

  孟龙符率弩手在后督战,沈田子却率一千精锐甲士混入俘虏之中一同攻城。

  俘虏们一边向城墙涌去,一边以鲜卑语朝城中呼喊:“王师已至,慕容超必亡,投降免死。”

  城上守军一阵混乱。

  趁着这个机会,沈田子扛着盾牌一马当先,与十几个甲士灵猴一般顺着长梯往上窜。

  但就在这时候,城头挂起慕容超的大纛,一阵惨叫,六七个观望犹豫的燕军被直接推下城墙,守军这才清醒过来,矢石如雨,密不透风。

  城下俘虏伤亡一大片,血流成河,其他俘虏转身就逃,被孟龙符的督战队砍翻在地,俘虏们哭嚎遍地,只得返身再战。

  沈田子刚爬上城头,被六七支长槊一同刺来,不得不退了下来。

  攻城战立即变成了苦战。

  俘虏们红着眼往上冲,但守军防的滴水不漏,死伤两千余众,俘虏们终于还是崩溃了。

首节 上一节 285/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