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89节

  虎卫军规模扩张至三万两千人。

  骑兵八千三百余众,下设骑兵五校,以刘怀敬、刘怀默、刘恶郎、毛嶷、刘平之为骑兵校尉。

  步卒两万四千众,设十五裨。

  兵贵精而不归多,刘道规若是愿意,随时可以拉起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不过这种“大军”,根本没什么意义。

  有时候兵力太多,反而是一种负担。

  刘道规设置虎卫军,其实延续了魏晋中外军制度,以虎卫军为中军精锐,府兵为外军,遇上大战,中兵精锐加府兵,再加义从军,足够应对了。

  攻灭南燕,缴获的战马和大小牲畜多达六万头,刘道规调去七千多匹战马和三万头驴骡,由新任的骠骑左司马垣尊统一管理。

  大战时,步卒能骑上战马和驴骡,增加突袭能力和机动性。

  南燕覆灭,刘道规以后便与魏国脸对脸,在黄河两岸,没有一支强大骑兵,将永远处于被动之中。

  按照惯例,青州各郡设置折冲府,并在东莱郡和泰山以南的东莞郡开辟两片养马地。

  养马需要三大条件,一是有盐,二是水土肥沃,三要靠山。

  这两郡全都符合,唯一的缺点便是气候温和,养不出凉州河套的那种烈马,战马的后代会在温润的环境中退化。

  不过作为权宜之计足够了。

  灭亡南燕,刘道规信心大增,以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出十年,一定能获得一块优良养马地。

  虎卫军虽然成了,但士卒之间摩擦不断,私下里仍在互相歧视。

  北府西府转战天下多年,都是精锐,南燕降军也不差,很多人曾追随过慕容垂,同样南征北战,将他们放在一起,问题绝不会少。

  但问题再多,也打消不了刘道规的决心。

  现在处理不了,以后更难。

  后燕、南燕,能将晋夷诸族合为一军,刘道规也能。

  索性每一火中增设一名督长,进行更彻底的思想改造。

  “将军何不效仿汉军蹴鞠、角抵?一则可以增进袍泽之谊,二则训练士卒。”封恺献上一计。

  “大善!”刘道规一拍大腿。

  霍去病征讨匈奴时,就常以蹴鞠来训练士兵,激励士气。

  越是精锐的士卒,越是好斗,力气和戾气总要有个发泄之地,不在女人身上,就在敌人身上,蹴鞠和角抵,也是一种发泄方式。

  刘道规令封恺制定一个详细的章程,正准备推行,北面的急报传来。

  长孙嵩引五万大军突袭枋头,目前正在围攻黎阳。

  达奚斤率两万骑兵化整为零,侵入黄河两岸的平原、乐安、济北、济南诸郡,烧杀掳掠,毁坏田地里庄稼。

  洛阳的拓跋珪分兵攻打虎牢、轩辕、伊阙诸关。

  刘道规看完各种军报,略一思索,对众将道:“蹴鞠、角抵延后,大军随我北上,杀入河北!”

  垣尊道:“洛阳拓跋珪十五大军,若是突破关隘,中原危矣!”

  他是南燕旧臣,对拓跋珪怀着恐惧心理。

  但魏国都城在代北平城,注定魏国在中原站不住脚。

  刘道规审视舆图许久,心中萌生一计,“中原早就被我打造成铁桶,拓跋珪就算攻破关隘也无妨,正好,我想将他锁在黄河以南!”

  堂中众将都惊讶无比。

  刘道规指着舆图上蜿蜒的黄河道:“洛阳孤悬河南,下游渡口全在我军掌握之中,上游渡口为毛德祖挡住,只有孟津渡和小平津,我军以骑兵、水军快速快速穿插,自濮阳杀入黎阳,先破长孙嵩,再攻河内郡,便可关门打狗,将拓跋珪永远留在河南。”

  以前总想着防守,如今灭亡南燕,获得骑兵,攻守已经易势了。

  虎卫军中的南燕降军,对魏军有刻骨之仇,这一战不怕他们下死力。

  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自此以后,关中子弟为汉高效死力,屡败屡战。

  战争是凝聚军心,融合虎卫军的最好方式。

  不过这个计划实在太大胆了,数千里奔袭,北府和西府诸将一向稳扎稳打,从来没这么激进过。

  步军有步军的战法,骑兵有骑兵的战术。

  如果在平原上,胜负犹未可知,毕竟拓跋珪手上的十五万大军实力也不差。

  但在战场挨着黄河,刘道规优势太大了,西府水军天下无敌,水陆并进,成功的几率极大。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我为骠骑将军,自当追效霍去病,纵横天下,何惧之有!”刘道规声逐渐激昂起来。

  “将军乃真英雄,大丈夫,末将愿为前锋!”

  果然,段宏最先站出来。

  参合陂之战,段氏鲜卑死在拓跋珪手上的人同样不少。

  另一方面,这些南燕归降将领,也想争夺出头的机会。

  “可!”刘道规当即同意。

  其他将领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追随刘道规征战这么多年,从来就没错过。

  “胡藩、韩范、垣苗留镇青州,其他人马,三日后水陆并进,出兵河内!”

  “领命!”众将纷纷拱手,各自下去准备了。

  不过何无忌却留了下来。

  刘道规一见他脸色就知道有事发生。

  “末将出征已久,既破南燕,麾下将士归心似箭,皆无战心,强令出征,恐耽误将军大事,是以特来告辞。”

  何无忌乃江州刺史,一方大吏,他的三千部众没有归入虎卫军中。

  刘道规踱了两步,淡淡道:“可是南面出事了?”

  何无忌脸色一僵,“刘毅遵奉朝廷之令,以抵御妖贼北上为名,率军入豫章。”

  讨伐桓楚,江州成了何无忌的势力范围,与刘毅的豫州一南一北,夹在荆襄和江左之间。

  两家如果一条心,对建康和荆襄的威胁极大。

  而现在刘毅率兵入豫章,等于将手插入何无忌的家里……

  这已经坏了规矩。

  而且刘毅是什么人?贪得无厌,豫章落入他手,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刘道规心中暗暗佩服兄长刘裕的手段,一个精于樗蒲之术之人,必然精于算计,这一手直接瓦解刘何两人联手的可能。

  “既然是朝廷诏令,朝廷必不会亏待何兄,不如留在我军中,他日定会为何兄寻一个说法。”

  何无忌有勇有谋,也算一员良将。

  虽心怀晋室,忠于司马氏,但同样也是真心实意北伐。

  刘道规挽留他,其实也是给他一个机会,以他的性情,不适合回去尔虞我诈。

  何无忌犹豫了片刻,却还是拒绝了,“多谢将军美意,然如今朝廷危难,帝室飘摇,我受司马氏大恩,不能不以死报之!”

  拥晋势力之中,真正忠于晋室的恐怕只有他一人。

  其他人都是打着司马家的招牌,争权夺利而已。

  “既然如此,何兄多多保重。”

  “在下还有一事相托……”何无忌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神情异常严肃。

  “何兄请说。”

  “他日在下若有不测,还望看在一同北伐的份上,照应我家眷一二,不使其流落街头即可。”

第372章 空

  刘毅既然进入豫章,必然取得了拥晋势力的支持。

  也就是说何无忌被他们抛弃了。

  他主动跟着刘道规北伐,其实已经犯了这群人的忌讳,如今夹在两股势力之间,这次回去,凶多吉少。

  刘道规想劝,却又无从开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何无忌显然已经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何兄放心。”

  “告辞!”何无忌转身就走。

  不知为何,刘道规竟然觉得他的背影有些苍凉。

  三天之后,大军集结。

  果然,只要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北府、西府、南燕降军同仇敌忾起来。

  旌旗遮天,战马如云,覆盖大地。

  灭了南燕之后,军容鼎盛,士卒的士气达到顶点。

  “出兵!”刘道规一声令下,令旗挥动。

  千军万马涌动起来,气势恢宏。

  八千精骑在前,两万余精锐在后,烟尘滚滚。

  骑兵与步军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就像摆脱了某种束缚,地域不再是限制,天地越是广阔,心中越是振奋。

  行至历城,步军上船,沿济水进入黄河,直扑枋头,切断长孙嵩的后路。

  八千精骑在傅弘之、毛修之、沈田子、孟龙符、段宏的率领下渡过黄河,自东向西,横扫河北诸郡。

  刘道规的楼船还未到濮阳,河北就传来捷报,沈田子、孟龙符、段宏三将一马当先,以三千精骑,击退达奚斤的九千步骑,阵斩两千余众。

  解除青州以北的威胁。

  刘道规读完战报,心中不禁感叹这群人的凶猛。

  以前晋军没有马,只靠两条腿,与胡人血战,如今这些汉家男儿有了战马,更是纵横无敌。

  骑兵并非胡人的天赋。

  战马配上中原的物力,汉家男儿的勇武,更胜胡人一筹。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几年间便大破匈奴,开拓漠南,设置代郡。

  汉朝霍去病,八百精骑就敢深入漠北,斩杀匈奴单于的祖父,俘虏单于叔父,后来更是以一万骑兵直取祁连山,转战河西五国,大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开拓河西四郡。

  比起胡人动辄十几万步骑,汉家男儿的骑兵才是真正的骑兵。

  胡人的骑兵,更多的是牧民而已。

  不过魏国已经改制,从游牧变成农耕,以后骑兵也会越来越强。

  “报,长孙嵩放弃进攻黎阳,退守枋头!”刚在濮阳补充粮草和军械,斥候就来传来消息。

  “他倒是逃得快!”刘道规有些郁闷。

首节 上一节 289/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