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又怎么说?”通天巫追问道。
赵朔道:“通天巫多次说过,长生天保佑大汗,保佑我蒙古统一草原。那么,这些只儿斤人,给了通天巫,对于我蒙古统一草原,究竟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做护卫而已。通天巫既有通天彻地之能,又受长生天宠爱,还能有人加害吗?我赵朔以为,长生天最希望看到的,是勇猛善战的只儿斤人成为我蒙古部统一草原的一把尖刀。而最能发挥这些只儿斤人作用的人,自是我赵朔!”
“对!这些只儿斤人,是应该给赵朔安答!”赵朔话音刚落,术赤首先开口赞同。
“给赵朔大哥!”拖雷大喊道。
“给驸马赵朔!”
“这些只儿斤人到了赵朔手中,才最符合我蒙古的利益,最符合长生天的旨意!”
……
诸将也纷纷响应。
阔阔出在草原有崇高的威望,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大汗。原本对于三百户儿斤人究竟是给哈撒儿,还是给铁木格,众人都模棱两可。更是有人在想着措辞,瓜分剩余的几百户只儿斤人。
不过,赵朔要争,绝大多数人就只能赞同了。
论功劳,再昧着良心,人家赵朔也是这关键两战的战功第一,大家心服口服。
论实际利益,让赵朔统领这些只儿斤人,的确也最为附和蒙古整体的利益,大家同样心服口服!
还有最关键的,草原大着呢!西部草原人口,绝不在东部草原之下。
整个草原归谁所有,尚未可知!
现在跟赵朔争什么呀?
只要统一整个草原,要多少臣民没有?还在乎这几百户只儿斤人?
就连哈撒儿和铁木格,都马上改变了态度,支持赵朔:只要不让通天巫阔阔出得意就好!
阔阔出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仓促间对赵朔所说的理由,无法辩驳,也一时间哑口无言。
铁木真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今正是需要团结的时候,无论是偏向诸弟,还是偏向通天巫,甚至直接粗暴地平均分配,都不是个好主意。
刚才叫赵朔发言,就是他知道赵朔有勇有谋,当能把这个烫手山芋顺利解决。
赵朔发言有理有节,简直说到了铁木真的心坎里。
“既然是大家公认,那本汗就宣布,只儿斤人,归阿朔了!另外,阿朔,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
“你忘了,本汗还有个最为重要的赏赐没给你吗?”铁木真笑眯眯地道:“本汗心意已决,半个月后,你和华筝,正式举行婚礼!”
“谢父汗!”
当初,赵朔和成吉思汗折折运都山的时候,华筝和众多女眷,留在了班朱泥河畔。
虽然折折运都之战后,成吉思汗已经派人报捷,但直到两天后,华筝才和众多女眷一起,来此地和成吉思汗等人汇合。
如今女眷皆归来,克烈部也完全归降,也该让华筝风风光光的嫁给赵朔了。
既为兑现承诺,也为庆祝一番折折运都之战的大胜!
第17章 洞房花烛,华筝赠鞭
蒙古汗嫁女,当然不能马虎。
足足准备了十余日后,一场盛大的婚礼,才在折折运都山举行。
众蒙古贵人不但亲自到场祝贺,还送来了丰厚的礼物。
铁木真给华筝的嫁妆,是三百匹骏马,八百头牛,三千只羊,以及五百户的属民。
本来赵朔是用一千户克烈部的子民,换了近五百户只儿斤人。如今加上这五百户部民的嫁妆,赵朔这个五千户长,才又重新名副其实起来。
当然了,现在的赵朔,已经将礼物嫁妆什么的,完全抛之于脑后,眼中全是那个身穿大红蒙古嫁衣的倩影。
双叠水、绣着繁复吉像图案的嫁衣,让佳人越发显得雍容华贵。
由珊瑚、珍珠、绿松珠、镂空银片组成的头饰,不但不显得繁复,反而越发衬托的华筝明艳娇媚,高贵迷人。
华筝睁着明亮透彻的眸子向赵朔看来,轻声问道:“阿朔,还记得,当初咱们第一次相见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那年我才七岁,刚刚凭自己的小弓小箭,猎到了一只小旱獭。正在烤旱獭吃,没想到旱獭的香味,引来了了你这只小馋猫,一下子吃了我一小半的烤旱獭。”
想到一个粉琢玉器的小姑娘,风卷残云一般吃了小半只旱獭,满嘴流油的场面,赵朔冷峻的脸庞上也不禁带上了一些笑容。
华筝抿嘴笑道:“那时候,你可不知道我是大汗的女儿,一下子分我一半,真是挺大方的。”
草原上物资匮乏,即便赵朔的父亲赵庸是铁木真的伴当,肉食对赵朔也是相当珍贵的。给一个素未貌面的小姑娘一半旱獭,的确是相当慷慨的表示了,很容易的获得了华筝的好感。
赵朔忽然感到有些奇怪,道:“以前不觉得什么。现在想来,当时我年纪小,力气不足,又没什么调料,烤的的旱獭真那么好吃?你身为我蒙古的小公主,总不会平时连旱獭肉都吃不着吧?”
华筝抿着红唇笑道:“阿朔,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当时父汗受王罕庇护,桑昆带着秃撒合来我蒙古做客。秃撒合蛮横霸道,跟我玩输了还耍赖皮。我生气地告诉父汗,父汗说小孩子家家的事他不管。气得我没吃午饭,自己出来玩,再也不要见那个秃撒合了。”
“原来是饿了一顿啊!难怪你怎么这么能吃。不过,虽然我不知道这事,后来可是为了你,和秃撒合打过一架。”
“父汗当时顾忌王罕的面子,不好拿秃撒合怎么样。你打了秃撒合,他虽然表面上责罚了你,实际上对你喜欢的很呢。”
……
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回忆着之前的点点滴滴,毡帐内充满着温情的气息。
“对了……”
华筝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道:“嫁给你之前,阿娘让我亲手交给你一样东西。”
“莫非是什么好宝贝?”
“倒不什么宝贝。”
说话间,华筝起身,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样东西,道:“阿朔,你看。”
“马鞭?”
赵朔接过了那马鞭仔细端详,道:“似乎就是一条普通的马鞭,没什么特别的。”
“本来就是一条普通的马鞭。”华筝解释道:“阿娘是斡勒忽讷惕的人。斡勒忽讷惕部的男子战力不强,一直靠着美丽的女子与强大的草原英雄联姻,才能自保。每个斡勒忽讷惕部的女子,嫁妆里都有一根马鞭。这根马鞭,妻子要亲手交给丈夫。如果自己做错了事,丈夫可以用这只马鞭狠狠地抽自己。”
“我虽然是父汗的女儿,但是既然嫁给了你,就以你为主。我是你的女人,自然应该听你的话。这只马鞭你收着,除非你不要我了,否则不要将马鞭还给我。。”
华筝温柔而坚定的说道。
赵朔注视着华筝的眼眸,一时间心中有一股热流涌动。
他自然知道,华筝送他马鞭的用意。
她是希望自己不要视她为铁木真的女儿,而是将她视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妻子一样对待。
华筝不希望因为身份,而与他产生心理上的不平等。
这支马鞭,意味着华筝放弃了公主的特权,全心全意的做他的妻子,支持他,爱护他,侍奉他。
这份爱意,赵朔深深的感受到了。
赵朔情难自禁,一下子将华筝拥入怀中。
……
草原上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
第一天,新人正式成亲。后面两天,则是招待各路宾客,大开宴席,载歌载舞。
三日后,婚礼完毕,众蒙古贵人们纷纷散去。
整个东部草原大着呢,有着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后世中原的十省之地。众贵人都有着自己的领地和属民,不能都挤在王庭不是?
赵朔的领地,被铁木真分配到了大小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海拉尔河一带,广袤肥沃的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十余万平方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大概能相当于后世一个江su省了。
从表面上看,五千户子民,总人数不过三万左右,分布在如此广大的地域上,端地称得上地广人稀之极。
但是,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也只能算是水草丰美、土地比较充裕而已。
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属民,再加上驸马的身份,赵朔终于可以大展宏图。
首先,赵朔建立起第一支自己的常备军。
虽然两百年的黑暗时代,草原上已经全民皆兵。但是在赵朔看来,一支随时可以调动的脱产常备军还是非常必要的。
之前众蒙古贵人,充其量拥有几十名贴身伴当罢了。
真正称得上常备军的,只有铁木真的亲卫。
这支亲卫总人数一千人,由箭筒士、侍卫、轮番护卫、司膳、门卫、管战马人……等组成,一方面负责铁木真的安全,另外一方面负责战场上关键时刻的厮杀。
这一千亲卫就是怯薛军的前身。
赵朔准备建立一支五百人的常备军。
其中三百人,来自原本赵朔麾下最勇猛的战士。另外两百人,则从新近获得的,悍勇善战的只儿斤人中选出。
军队有了,但是装备精良的武器就比较难办了。
第三更,求推荐票,月票~
第18章 造清弓,育良马
现在的蒙古草原,什么都缺。
经过两百多年的黑暗时代,草原上的生产力已经降到了极低的程度。
缺金银、缺布帛,缺铁器,缺工匠……
当初孛儿帖陪嫁的一件黑貂皮的袄子,能成为铁木真送给王罕的厚礼,草原人物资的匮乏就可见一斑了。
赵朔十岁那年,获得的那身金漆铁甲。到了现在,还是赵朔驸马的标志,也足以说明,新生的蒙古国在经济上有多么地寒酸。
当然了,生产力再低,赵朔还是能有一些作为的。
铁甲不敢想,铁箭头总能造一些吧?
强弓总能造一些吧?
托华筝的福,铁木真送的作为嫁妆的五百户子民,其中有两户铁匠,五户弓匠。
赵朔将记忆中清朝战弓的制作方法,教给了这些弓匠,并且让铁匠们造适合清弓的重箭头。
为什么要造清弓呢?
因为,这个时代任何一个草原男子,都堪称优秀的轻骑兵。但是,沙场打硬仗、一锤定音的重骑兵,对现在的蒙古人来说就稀缺的很了。
五百名最为勇悍的战士挑选出来了,可不应该组建蒙古最为稀缺的重骑兵吗?
在真实历史上,蒙古人是获得了金国、花剌子模大量的资源工匠后,才开始发展重骑兵。到了蒙古帝国全胜时期,蒙古本部的大军,重骑兵的比例达到了近四成。
现在赵朔虽然玩不转重甲,但完全可以先把重弓造出来。
清朝战弓的特点是大尺寸、大弓梢、大拉力,不看重射程和射速,注重的是杀伤力。在与敌军作战时,清军的战术往往是“近战射面”,利用极其精湛的射术和重型战弓的强大威力,将负隅顽抗的敌军一扫而光。
还有最关键的,清弓的制造门槛并不是特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