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的守军果然疲敝了,仅有一个手持重斧的甲士,向他恶狠狠的砍来,
“开!”
这名重斧甲士的力气,比卡西姆估计中还要小上一些,他忍受着左臂的剧痛,右臂用力上扬铁蒺藜骨朵磕开了重斧,登上了城墙。不消一会儿,就连杀三人。
杀!杀!杀!
卡西姆是足够幸运的,在恰当的时机参与攻城。
再一次立下了先登之功!
吱扭扭~~
当夕阳的余晖照耀大地的时候,你沙不尔的北城门开了。
接下来,就是残酷的巷战。
很简单的道理,既然是赵朔不接受投降,城中的男丁自知必死,怎么可能束手待毙?
“巴鲁营,汉军八旗,全部压上!
赵朔果断下达了命令。
两万巴鲁营,五万九千余汉军八旗,冲入了你沙不尔城内,和七万签军一起,要将城中男丁全部杀光!
双方激战了一整个晚上,以及半个白天,泥沙不尔城,才完全落入了赵朔的掌控之中。
除了工匠外,全部男丁被斩。
老丑的女人也全被杀死。
你沙不尔城内的海量财物,以及女人,完全成了蒙古军的战利品。
在历史记载中,秃满伦公主队为了报仇,率一万大军入你沙不尔城,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屠杀和毁灭,却没有细致的搜查财物。
后来,扎兰丁复国之时,将发掘城中隐匿财物作价一年三万第纳尔,进行扑买。
所谓扑买,大概相当于后世的特种经营。
也就是说,该扑买之人,每年向扎兰丁缴纳三万第纳尔,换取只有他能在你沙不尔废墟中,挖掘财物的权力。
结果,那个进行扑买的人发了大财,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每天挖掘出的财物都超过了三万第纳尔。
你沙不尔的富庶可见一斑。
现在,赵朔却不会如此浪费。
金四十三万两!
银一百七十五万两!
各种牲畜十二万七千头!
粮食八十七万石!
珠宝两百七十八箱!
……
除了粮食略少之外,其他各种财物,竟然比当初的不花剌城还要多。
八万多年轻的女人,更是很好的战利品。
当然了,残酷的攻城战和巷战,赵朔大军的损失也不小,九万签军现在还剩下不到五万。
不过,没关系。
赵朔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有最为悍勇敢战的士兵,才能加入他的花剌子模八旗。
那些战力不强的士兵,死多少他都不心疼。
他相信,只要财富和女人发下去,签军的士气就能迅速提升起来。
然后,继续进军其他城池,扫荡村镇,会有更多的签军加入。一步步的去芜存菁,将那些最悍勇敢战的战士提拔起来。他的花剌子模八旗,会渐渐成形。
比如那个卡西姆就不错。
不仅战力颇强,而且足够幸运,这次已经可以提拔他为花剌子模八旗的百户了。
在你沙不尔休整七日之后,赵朔的大军继续起行。
依旧兵分七路,扫荡沿途乡镇小镇,聚拢签军,十二日后到达马鲁城下。
马鲁比你沙不尔还要头铁,连粮草都不送,更没有派使者和赵朔谈判,拒不归顺。
赵朔围城十日后破城,十七万军民百姓,男丁全部杀光,只留工匠和年轻女子。
又二十日后,破也里城。
至此,呼罗珊领土四大郡城,全部落入了赵朔的掌控之中。
然后,他将麾下大军,分为十路,彻底扫荡呼罗珊境内其他城市和乡村。
又一个月后,整个呼罗珊全部落入了赵朔的掌握之中。
此时呼罗珊地区的人口损失近三成,女子的人数是男子的五倍左右。
赵朔将呼罗珊地区的最悍勇敢战的战士,编为花剌子模五旗。
花剌子模正红旗万户,武仙!
花剌子模正蓝旗万户,李全!
花剌子模正黄旗万户,靖安民!
靖安民,德兴府永兴人。
历史上的河北九公之一。
他归顺赵朔的时候,是苗道润手下的得力干将,受封镶黄旗千户。
这次征战呼罗珊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靖安民受封为花剌子模正黄旗万户。
花剌子模正黑旗万户,史怀德。
史怀德当然是史家的第一猛将,但是史天祥已经长大成人了,勇猛不在其父之下。
大家族,最注重的事开枝散叶,分散风险。
赵朔要抽调汉军八旗千户,组建花剌子模万户时,史家主动让最能打的史怀德,加入花剌子模八旗。
花剌子模镶红旗万户,邸顺。
邸顺和董俊争夺汉军镶红旗万户失败,董俊做了镶红旗万户。邸顺索性报名来做花剌子模镶红的旗的万户。
总而言之,现在赵朔麾下正规军,现在达到了十三万人,另外有巴鲁营一万四千。
总兵力近十五万!
而这时候,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以及其子卢克赖丁,已经在可疾云城,聚拢了伊拉克的全部兵马,严阵以待。
第133章 山中老人,阿萨辛刺客组织!
可疾云城并不在伊拉克,而是波斯北部,里海南部的一座坚城。
很简单的道理,当初伊拉克的国相,出于想回到故乡伊拉克的建议,请摩诃末去伊拉克远避蒙古军。
但是,伊拉克的贵人们不愿意啊!
谁愿意把战火引到自己的家乡?
这时代的花剌子模虽然强横一时,但是对内部的控制是很松散的,尤其是处于帝国最西方的伊拉克。
伊拉克的地方势力,表面上服从摩诃末的命令。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接受摩诃末征调。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地盘内掌军政大权,就是一个个的土皇帝,摩诃末必须考虑他们的态度。
要真的逼急了这些土皇帝,直接跳反,投了蒙古人,那不是全完了?
就算摩诃末给他们讲什么类似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没用。
这个时代的伊拉克人,其实不理解东方的统治方式。他们土皇帝做惯了,阿拔斯王朝强盛的时候,他们归顺巴格达城里的哈里发。塞尔柱人强盛的时候,他们向塞尔柱人称臣。十年前,花剌子模苏丹强大,他们又效忠了摩诃末。
在他们的看法里,蒙古人来就来呗,不就是换个效忠的对象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摩诃末没办法,就在距离伊拉克五百里的可疾云停了下来,命令伊拉克大军来援。
他的二儿子卢克赖丁倒是听话,将驻守在伊拉克的三万花剌子模正规军,全带到了可疾云城。
伊拉克贵人们拼拼凑凑,凑出了七万私兵来援,也算很给摩诃末面子。
可疾云附近地区的贵人们,也凑出了三万大军。
所以,现在的可疾云城驻守着十三万大军。
十三万大军,丝毫没给摩诃末带来安全感。毕竟,在撒马尔罕他有着十一万大军,已经被蒙古人破了城。可疾云再坚固,能有撒马尔罕坚固?这里的十三万大军,能有撒马尔罕那十一万精兵能打?
但是,可疾云不可守,他又逃到哪呢?
说穿了,花剌子模军就是打不过蒙古军。花剌子模国土虽大,但只要蒙古军追着摩诃末打,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事到如今,摩诃末已经后悔当初没听儿子扎兰丁的建议,坚守阿姆河防线了。原本他以为,蒙古人的目标是财物和女人,狠狠的抢一把后就会退军。现在看来,蒙古人的目标,是整个花剌子模,是他摩诃末本人!
跑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
这可怎么办?
正在摩诃末愁苦不已时,忽然有人来报,赫哈剌·阿思卜求见。
赫哈剌·阿思卜,是可疾云附近统领罗尔地区的贵人。
他不仅率一万私兵来援摩诃末,而且是有名的智者,摩诃末赶紧命人将他请了进来。
见礼已毕。
赫哈剌·阿思卜道:“苏丹,大事不好。臣最新得到情报,那个“上帝之灾”赵朔,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全取呼罗珊之地。呼罗珊再往西,就是祃拶答行省。祃拶答再往西,就是可疾云地区。”
“我已经知道了。”
摩诃末满面愁苦之色,道:“撒马尔罕都挡不住蒙古人,可疾云城就更挡不住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赫哈剌·阿思卜道:“臣有三策,请苏丹思量。其一,苏丹率数百骑,秘密离开可疾云城,前往哥疾宁。那里是札兰丁王子的封地。札兰丁王子英勇善战,大概能保苏丹安全。”
“说说你的第二策吧。”
摩诃末听了这条建议,不太高兴。他大概知道,儿子札兰丁是比自己强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坚持立札兰丁为太子。但是,能强那么多?他手下十三万大军,都挡不住蒙古人。札兰丁的兵力还没他多呢,就就能挡住蒙古人?
难道,在赫哈剌·阿思卜眼中,摩诃末这个“亚历山大第二”,别说比起蒙古人了,跟札兰丁比起来都天差地别?
赫哈剌·阿思卜道:“第二策,苏丹可率十几个人,避往里海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并且严密封锁消息。十几个人,需要不了多少给养,也就没有什么踪迹显露。蒙古人找不到苏丹,苏丹岂不是就能保全性命了?”
这条建议,摩诃末就更不愿意接受了。
他天下强国之君,秘密躲在一座小岛上苟延残喘,美酒美食美人,什么都没有,比死了也强不了多少。
他又让赫哈剌·阿思卜献出第三计。
赫哈剌·阿思卜有些为难,道:“第三计,就是有些行险了。苏丹是不是可以考虑,和木剌夷国联合,共抗蒙古人?”
“木剌夷国?亦思马因人?不可!万万不可!”
摩诃末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