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给赵昀制定KPI了。
别觉得占一小块土地,延续大宋国祚,就高枕无忧了。
完不成KPI,马上弄死!
其实,就算赵昀逃到小岛上,赵朔也不怕。
正好向天下发布一道旨意,凡是找到赵昀给予重赏,掀起全民航海大时代。
接下来,现场的气氛彻底热烈起来。
医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著名工匠……乔行简等三人,不断推荐着华夏的各种人才。
赵朔非常高兴,大宋人才何其多也,如今他要大兴华夏,正好用得着。
三位宰相也非常高兴。
他们以前当然知道这些人才,但碍于大宋制度,根本就没法给予重用。现在新朝新气象,终于可以人尽其才。
史嵩之更是想到一句话“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以前大宋,真是给华夏丢脸,连西夏都要给岁币,简直是给天下万国做臣妾。
赵朔却是不但开疆拓土,而且以汉人和蒙古人为第一等人,用异域的奴隶,给华夏修河补路,这才是真正的臣妾万国,华夏大兴!
第261章 以世界万方之土,记华夏英杰之名!
史嵩之的心潮如此激荡,那点子出于“新降之臣”的谨慎之心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他忽然开口问道:“这条运河长达四百里,联通两个大海。如此巨大的工程,堪称亘古未有。臣有一事不明,请王上赐教。”
“你说。”
“苏伊士这个名字,到底有何来历?为什么王上,要以苏伊士为这条运河命名呢?”
“哦,是这样的。”
赵朔手指地图,道:“当初,埃及法老苏伊士,修建了一条运河。从这里,连接红海和尼罗河。又经尼罗河,联通到了地中海,实现了红海和地中海的第一次联通。所以,用苏伊士为此河命名。”
噗通!
史嵩之跪倒在地,道:“臣斗胆,以为王上如此命名不妥。这运河,乃是我朝修建,和什么埃及法老苏伊士有何相干?以苏伊士命名,如何显王上之功业?如何显我朝之功业?”
赵朔命名这运河为苏伊士运河,其实是叫顺嘴了,没有什么特别因素,也不是非要如此命名不可。
赵朔道:“那依史爱卿所言呢?”
“叫大赵运河如何?”
赵朔的国度,当然是有名字的。比如察合台的国度,就叫察合台汗国。窝阔台在西辽的封国,就叫窝阔台汗国。赵朔的国度,在蒙古朝廷的序列里,就叫赵朔汗国。
反正赵朔的目标是一统寰宇,也懒得再另起名号。
很显然,这“大赵运河”的名字就是出于“赵朔汗国”了。
赵朔微微摇头,道:“我国河流众多,一条运河就以国号为名,并不妥当。”
郑清之道:“按王上的意思,叫华夏运河,也不妥当了。不如,叫西征运河,或者世子西征运河,以纪念世子西征之功勋。”
“也不大妥当。”
赵朔想了一下,道:“这运河,不是要让胡榘为主,秦九韶为副,主持修建吗?如果真的建成,就叫胡榘-秦九韶运河吧。一听,就知道是我华夏人修建的。”
“王上如此隆恩,胡榘和秦九韶必将千古流芳了。”
史嵩之既羡慕又有些酸意。
他既为大宋宰相,又为新朝重臣,肯定会上史书的。但是,史书上那么多人,真正能在千百年后脍炙人口的,能有几个?
但是,胡榘和秦九韶主持修建了这条世界性的运河之后,肯定千百年后都能让世人传颂!
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了!
赵朔继续道:“其实,史嵩之刚才的提议,非常好。西方那么多地名,总按照本土命名,确实有些不妥。要不然,这些地方,怎能体现是我朝的领土?”
“那王上的意思是……”
“以后,在西方,凡是新建工程,都以主持修建工程之人命名。将士们为国征战立下功劳,可以以他们的名字,为西方的城市、小镇、乡村命名,以做纪念。就是文臣,安定地方有功,朝廷恩典,也可命名!”
“王上如此英明,华夏英杰谁不想为您一统寰宇,效尽犬马之劳?”
你想千古留名吗?去西方吧!去为王上开疆拓土吧!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
但是,你的名字,将作为地名,千古流传!
以世界万方之土,记华夏英杰之名!
史嵩之完全可以想到,赵朔这道旨意一发,会给天下带来怎样的震动。
他深受鼓舞,又建议赵朔以临安为东都。
赵朔的国都以哈尔喀贵城为北都,以燕京城为中都,以呼罗珊地区的巴里黑城为南都,以罗斯的乞瓦城为西都,还没有一个东都。
如今华夏一统,江南地区设置一个都城,实在是理所应当之事。
不过,史嵩之这个建议,赵朔没有采纳。
江南地区的确该设置一都,但赵朔理想的地点不是临安,而是建康(南京)。
很简单的道理,建康虎踞龙盘,形胜之地,真是一个很适合的都城所在,先后有几个朝代在此建都。
南宋是因为这里太靠近前线,才偏居临安,赵朔就没有如此顾虑了。
而且,建康可以通过长江直通大海,对于一个世界性帝国来说,其意义真是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当然了,话说回来,临安有现成的皇城和皇宫,有百万居民,繁华远在建康之上。
赵朔现在没有在建康大兴土木,建立皇宫的打算,只能是容后再议了。
又谈了几件政务后,史嵩之、郑清之和乔行简告退。
天已二更,赵朔命杨唯中将刚才议定的诸事,草拟旨意,待明天他看了之后用玺,再予执行。
然后,赵朔从垂拱殿出来,来到了福宁殿。
垂拱殿是皇帝处理政务之所,福宁殿就是皇帝的寝宫。
“玛格丽特和埃莉诺,已经沐浴更衣,可要招她们过来?”宦官李大节问道。
李大节是原来金国中都皇宫内的一个宦官,十来年之间,办了几件大事甚为得力,深得赵朔信重。
赵朔驾临临安之前,自然会安排大军,接管临安城防。李大节也带着几十名宦官,来到了宋国皇宫中掌控局势。
玛格丽特和埃莉诺,则是西方送来的四个绝色之一了。地球是圆的,同样的经度地区,高纬度地区距离短,低纬度的距离远。
所以,西方使者早就到了草原见了窝阔台了,但西方最美丽的四个纯洁而美丽的羔羊,昨日才到了临安城。
这玛格丽特和埃莉诺可不简单,她们是两姐妹,其父为普罗旺斯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母亲为萨伏依的贝亚特里切。
玛格丽特,是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未婚妻。
埃莉诺,是法兰克国王路易九世的未婚妻。
没办法,中世纪的欧罗巴贵族女子,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联姻,订婚极早。适龄的女子,要么是已经定婚了,要么就是不适合进行政治联姻准备进修道院孤独终老的。
另外,不得不说,这次欧罗巴人为了改变赵朔的信仰,下了血本。
既是西方最美丽的两个美人,又是西方两位国王的未婚妻,怎么样,感不感兴趣?
西方送来的另外两个美人,其实是玛格丽特和埃莉诺的妹妹。
一个叫桑西耶,一个叫贝亚特里切。
不得不说,普罗旺斯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和萨伏依的贝亚特里切的基因特别好,生下的四个女儿,个顶个的天姿国色。
只是桑西耶和贝亚特里切年纪尚小,还没有定亲。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上,桑西耶成为了罗马人的王后,贝亚特里切成为了西西里国王卡洛一世的王后。
西方总共才几个大国啊?
这四姐妹的父亲又不是什么顶级权贵,却个顶个当上了王后,其美貌多姿可见一斑。以至于,后世的西方人津津乐道,将她们称为“普罗旺斯的四位王后”。
虽然赵朔对西方历史不大熟悉,不知道“普罗旺斯四位王后”的名号。但是,光一个法兰克王后,一个英格兰王后,也足以感兴趣的。
宋国皇宫的美人,虽然赵昀只带了几个宠爱的嫔妃走了,但是赵昀已经宠幸过的,赵朔自然不会留着。没宠幸过的,赵昀都看不上,更别提赵朔了。
李大节奉赵朔的旨意,仔细清理一番,颜色好的,或者有特长的,继续留在皇宫。颜色一般,没有特长的,愿意归家的放归家中。不愿意归家,或者干脆无家可归的,可以暂时住在皇宫东北方向的德寿宫之中。
这里原来是秦桧的府邸,后来成了赵构的荣养之所,再后来成为宋国诸多太后荣养之所。杨太后已经去世,这里自然是空着的,正好用好安置这些宫女。
朝廷会继续养她们一年,一年内自择夫婿。女子嫁人总是容易的,只要放下身段,不愁找不着老公。
宦官也裁撤了一批,在临安城外的官田中分配了一片土地,又给予了耕牛、农具和种子,让他们自食其力。
就这样,原来皇宫中的五千多女人,现在只剩下八百人左右。原来的六百多名宦官,仅剩下了九十六人。
赵朔在中都已经有一个王宫了,没必要再在临安留那么多人。
所以,赵朔今晚并不打算要原来的宋国宫人伺候,而是早就下了旨意,要玛格丽特和埃莉诺侍寝。桑西耶和贝亚特里切年纪还小,在后宫中养几年再说。
李大节也就有了安排。
“遵旨。”李大节答应道。
……
……
翌日,当清晨的阳光照进福宁殿时,赵朔睁开了双眼,身旁躺着两个初乘雨露的西方白皙女孩。
左边那个是姐姐玛格丽特,昨夜那优雅的用金丝网精心包裹的发髻,已经完全散落。长可及腰的秀发,杂乱地洒地锦榻上,一部分被赵朔压在了身下。
她的肌肤并非北欧贵族那种近乎透明的苍白,而是一种健康、温暖的浅橄榄色,因为昨夜的故事,面颊上透出蜜桃般的红晕。
右边那个,就是埃莉诺了。她的头发和姐姐有些不同,不是纯黑色,而是带着母亲血统的深栗色。在光线变化下,偶尔会透出丝丝缕缕的暖棕。
埃莉诺五官轮廓清晰而精致,鼻梁挺直,颧骨的线条在柔和中透出一丝坚韧,这同样是她母系血脉的馈赠。
她的颈间是一条样式古朴的黄金细链,昨夜匆忙没来得及褪下,正和她的小脑袋,一起压在了赵朔的前胸。
赵朔昨夜,已经深刻了解到了玛格丽特和埃莉诺的不同。
玛格丽特虽然年纪大些,却优雅知性,有些逆来顺受的感觉。埃莉诺年纪小了一岁,却在单纯中带着调皮,热情如火。
“王上,您醒了!”
玛格丽特睡的甚轻,敏锐地感觉到了赵朔的动静,用不太纯正汉语说道。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虽然西方没有这句话,但道理是相通的。要想改变赵朔的信仰,必须获得赵朔的宠爱,否则一切空谈。
她们在东来的路途中,甚至努力学习着汉语,以求沟通无碍。到了现在,她们俩已经粗通汉语了。
当然了,赵朔对西方人的心思洞若观火,也毫不在意。
两个少女,涉世未深,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她们如果好好伺候,当然少不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