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47节

  “今晚,我军必胜!”

  ……

  西夏诸将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纷纷鼓噪起来。

  夜半二更,克夷门的城门悄然开启。

  两万西夏最精锐的士卒,口中衔枚,马蹄裹布,悄无声息地潜出城去。

  远处蒙古大营中,篝火稀疏,火光微弱,营地一片沉寂,仿佛全军都已陷入沉睡。

  “将士们,随我杀敌!”李承祯低声下令,声音中透着压抑已久的怒火。

  西夏精锐如同饿虎扑食,朝着篝火的方向疾驰而去。

  “放!

  随着李承祯一声令下,数百个火蒺藜划破夜空,像流星雨一般落入蒙古大营。刹那间,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而起,一个个蒙古人的帐篷被炸得四分五裂!

  “杀光草原蛮子!”

  “报仇雪恨,就在今天!”

  ……

  西夏人疯狂呐喊着,各持刀枪,狂催战马,冲入了蒙古军大营。他们一边奔驰,一边用疯狂地抛掷着火蒺藜,如入无人之境。

  嗯?无人之境?

  怎么没有人呢?

  坏了!

  上当了!

  就在李承祯恍然大悟之时,远方黑暗中的蒙古军已经完成了集结。

  六千蒙古铁骑,人人身披铁甲,默然列阵,唯有战马偶尔发出低沉的嘶鸣和铁蹄刨地的声响。

  他们的眼神如饿狼般凶狠,死死盯着前方的西夏军队。弯刀在月光下泛着摄人的寒光。

  “真是不容易啊,西夏人终于来了。”速不台骑在马上,语气中带着戏谑,“又是火光,又是爆炸,倒是挺唬人的。”

  今夜,他与术赤台各率三千精兵,负责外围防御。

  术赤台沉声道:“可惜,他们遇上了咱们算无遗策的驸马。阿朔早在两个月前就提醒我们,要防备西夏人狗急跳墙,发动偷袭。我们每晚都在外围设下假营,点燃篝火,真正的营盘却隐匿在黑暗中。西夏人再狡猾,也逃不过驸马的算计。”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速不台冷笑一声,“别让这些西夏人打扰大汗的安寝!”

  “杀!”

  轰隆隆~~

  蒙古人动了,如同一支来自黑暗中的匕首,狠狠刺向站在明处的西夏人的喉咙!

  此战,蒙古人大获全胜,李承祯率两万军偷营,结果只有三千人狼狈逃回了克夷门。

  从那以后,他彻底丧失了主动出击的勇气,只是闭门死守。

  但毕竟主力有失,半个月后,克夷城终于被攻破。

  但李承祯既肯不逃走,又不肯投降,率领残部,和蒙古人展开了残酷的巷战,他们逐屋争夺,逐街厮杀,甚至有人抱着火蒺藜冲入蒙古军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铁木真发了狠,亲自督战,一万巴鲁营全部压上。

  无论任何理由,后退者全部斩首。

  足足付出了四千巴鲁营勇士的性命后,克夷门终于全部陷落。

  绝望的李承祯,自焚于漫天的大火中。

  “西夏果然不可轻侮。”铁木真望向火海中的李承祯,心有余悸地道:“光一个克夷门,咱们就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才攻克。其国都中兴府,真不知要经过怎样的尸山血海?”

  “父汗多虑了,咱们应该用不着攻打中兴府。”

  赵朔道:“我军不到三个月,就破了克夷门,可谓兵进神速。中兴府的西夏皇帝,恐怕如阴沟里的老鼠一般,已经吓麻爪了。”

  果然!

  三日后,中兴府,皇宫大殿内。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李纯佑重重一拳砸在御案上,随即猛地一推,案上的奏折乃至笔墨纸砚散落了一地,怒吼道:“朕养你们这些大臣有何用?如今,克夷门被蒙古人攻破,中兴府危在旦夕,你们却连给朕出主意的都没有?!”

  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李纯佑粗重的喘息声。

第71章 丧权辱国的条约

  过了许久,太师仁多令庞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道::“陛下,不如……不如迁都……“

  “迁都?“

  李纯佑冷笑一声,“迁到哪里去?贺兰山?还是更远的西平府?咱们西夏就这么大点地方,到底迁多远,你们才能为朕挡住蒙古的兵锋!“

  “陛下!”

  西夏宗室、齐王李遵顼站了出来,朗声道:“臣愿率皇家侍卫军,死守中兴府,誓死保卫陛下!“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枢密使野利佐荣,冷笑道:“你齐王不怕死没关系。难道要陛下,与都城共存亡吗?“

  “就凭那不到三万的侍卫军,也能保护陛下?”三司使拓跋永年也不以为然地道:“你这是要让陛下,给你齐王陪葬吧?“

  “那也比某些人贪生怕死强!“李遵顼向二人怒目而视,“至少我愿意为大夏流尽最后一滴血!“

  野利佐荣慢悠悠地道:“到底是愿意为大夏流尽最后一滴血,还是趁机抓兵权,那可难说得很呢。”

  “你……你这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老匹夫!”

  “你这个大奸似忠的逆贼!”

  ……

  好么,李遵顼和野利佐荣吵吵嚷嚷,险些动起手来。

  “够了!”李纯佑厉声喝道,“朕叫你们来是商议对策,不是听你们吵架的!”

  事实上,他不但不是来听群臣吵架的,而且是想把责任往外面丢,听群臣说出“议和”二字。然后,顺水推舟地谁说出议和二字,就派谁为使者,答应蒙古最为屈辱的条件,去把最大的这口黑锅背下来。

  没想到,群臣一个比一个狡猾,就硬是没有一个人,把“议和”二字说出口。

  无奈之下,李纯佑也只能亲自上阵了,道:“朕心意已决,这就派遣使者,前往蒙古军营,向成吉思汗请和。务必委屈求全,以保全西夏的江山社稷和列祖列宗的坟茔为重。诸位爱卿……”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却见众人纷纷低头,避开了他的视线。

  最终,只得主动点将,道:“相国李安全,一切就都拜托你了!”

  “我……”

  李安全心里一阵腻歪:当初不是说好,克夷门被攻破后,议和之事便不再由他负责吗?怎么兜兜转转,这烫手山芋又回来了?

  但话说回来,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又是西夏的宰相,他不去谁去?

  李安全只得硬着头皮躬身道:“微臣……领命。”

  三日后,李安全带着丰厚的礼物,踏上了前往克夷门的求和之路。

  这回,不但铁木真没有再次接见他,就连赵朔和忽难都懒得和他费吐沫。

  “签了吧!”

  赵朔和忽难,拿出了三份文书,一份西夏文的,一份汉文的,一份塔塔统阿新创的蒙古文的,内容清晰明了。

  “这……这……这……”

  李安全看着合约的内容,面色一阵阵阴晴不定。

  他知道最新的合约非常屈辱,但万没想到这么屈辱?!

  其一,原本只是要求西夏与金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向蒙古称臣。如今却更进一步,不仅要称臣,还必须在成吉思汗下令时出兵助战。

  其二,原本蒙古只索要斡罗孩城,如今却连克夷门也要一并吞下。这意味着,即便和议达成,蒙古人仍可随时兵临中兴府,威胁西夏国祚!

  其三,原本的年供是黄金万两、白银五万两、绢万匹,如今却翻倍至黄金两万两、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这是什么概念?

  当年宋辽澶渊之盟,宋国给辽国的岁币也不过如此。可富庶的宋国,岂是贫瘠的西夏可比?

  这份协议一旦签署,西夏虽未亡国,但其国力大半已被蒙古一口吞下!

  “敢问驸马爷、忽难老将军,这和议……可否再商议?”李安全小心翼翼地问道。

  忽难毫不犹豫地摇头:“一字不可改。西夏只有选择签或不签的权利,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安全咬了咬牙,试探道:“那二位……能做得了成吉思汗的主吗?”

  “嗯?”忽难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不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安全连忙解释:“二位别误会。在下的意思是,若和议达成,西夏便是蒙古的藩国。无论何人做西夏皇帝,蒙古都会保证西夏的安全,对吗?”

  “呵呵……”

  赵朔和忽难对视一眼,大致猜到了李安全心中的小九九。

  赵朔正色道:“这份和议,你签完了之后,回去之后还要用上西夏皇帝玉玺才能作数。谁最能保证这份协议的执行,我们就认谁是西夏的皇帝。”

  李安全眼前一亮,道:“好,我签!”

  李安全将如此丧权辱国的协议,带回中兴府后,果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李纯佑以“罔顾圣恩,有辱国体”为由,将李安全剥夺一切职司,闭门思过。

  李纯佑想得挺好,协议肯定是要执行的。但是,没必要马上用玺。先把李安全处置了,让西夏人的怒气有个宣泄口。

  然后,等大家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再以“李安全这奸贼已经签了字了,朕也没办法”为理由,给这和议盖上自己的玉玺。

  但没想到的是,李安全可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当天晚上就入宫,秘密见了老情人罗太后。

  次日深夜,罗太后将皇宫内的侍卫主力调开,李安全带着越王府的私兵直接杀入了李纯佑的寝宫。

  “李安全,你……你究竟想干什么?”

  “哼,干什么?当然是杀了你了。”李安全满脸冷笑,道:“要是你早听我的劝告,何至于让我西夏落到如此地步!要是你早听我的劝告,我儿李承祯何至于惨死在克夷门!你早就该死了!这西夏的皇位,也早该换人做了!”

  蹬蹬蹬——

  他紧走几步向前,一剑直刺入了李纯佑的心窝!

  “王上,不,陛下……陛下,您怎么把李纯佑杀了?”李安全的心腹高良惠,惊慌失措,道:“您不是答应太后,只是废除李纯佑的帝位,不会伤害他吗?现在如何对太后交代?”

  李安全冷哼一声,道:“太后?李纯佑都死了,她还算哪门子太后?她要是自己体面,我就给她体面。她要是不想要体面,我就帮她体面!”

  第二日,罗太后下旨:先帝李纯佑,身染恶疾,昨夜暴病而亡。越王李安全,天纵英才,深孚西夏上下军民百姓之望,可继大统。

  李安全当日登基为西夏皇帝,迫不及待地在和蒙古人的和议上盖了玉玺后,又忙不迭地将西夏府库搜罗一空,完成和议所需的各种财物。

  金五万两!

  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

首节 上一节 47/1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