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83节

  居庸关才是天下第一雄关,守护着燕京的安全,地势险恶,易守难攻之极。

  这次是哲别任先锋。

  哲别没有动用巴鲁营,而是率一万蒙古军诈败,丢弃了大量财物逃走。

  居庸关守军大喜,出关追击。

  哲别使了个回马枪,将追军全部歼灭,顺势取了居庸关。

  然后,十四万蒙古大军全部涌至燕京城外,铁木真的金帐设立于龙虎台(昌平南口的一座高山)。

  此时,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领的一万蒙古军,也从西方赶来,和铁木真会师。

  他们这一万军的进军非常顺利。

  金国的西京留守胡沙虎率领麾下七千精锐以及三万签军,与术赤等人战于安定(后世甘肃定西)之北。

  血战一日后,胡沙虎自知不敌,不但放弃了阴山防线,连西京大同都不要了,率仅剩下的三千精锐连夜逃往中都。

  术赤等人连破云内、东胜、武、朔等州,并且攻入了大同,大肆劫掠一番后,向东而行,和铁木真的大军会师于此。只是术赤三人连战连捷,不重视巴鲁营,现在军队的总数还是一万。

  现在蒙古人的大军达到了十五万之众。

  不过,现在金国的中都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蒙古人通过审问居庸关的俘虏,得知了中都的防御情况。

  野狐岭之战后,中都全面戒严,任何男子不得出中都城。

  金国皇帝完颜永济连番下旨,调兵遣将,加强中都的防御。

  秦州刺史术虎高琪,带领麾下三千飐军,紧急来援,驻于燕京通玄门外。飐军主要是契丹人,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金国的精锐正规军,都是一人三马的骑兵。

  胡沙虎带着残兵败将逃回中都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反而升了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完颜永济给他增兵禁军五千,屯兵于中都北门通玄门外。

  河北山东河南金国正规军,紧急调入中都的是三万人。

  原本中都的禁军也是三万(其中五千人拨给胡沙虎了)。

  如果一切正常,现在中都的守军,是六万六千人,跟蒙古人事先估计的差不多。

  不过,这里出了一个重大变故。

  东北军南下了。

  金国屯驻在东北地区的正规军,不过是三万左右。

  如今蒙古人入侵,金国国内的契丹人蠢蠢欲动,想要借机恢复大辽。东北地区的契丹人闹得最为厉害。金国朝廷特意下旨,每两户女真人夹着一户契丹人居住,防止契丹人发动叛乱。

  然而,过了近百年的好日子的女真人,虽然人数多些,还未必有这些贫苦的契丹人有战斗力。

  东北地区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必须要靠这三万军镇压。

  另外这东北的三万军,还有防备东面高丽国的战略任务,压力非常大。

  按说,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的。

  但是,野狐岭大战后,金国的上京留守徒单镒当机立断,派同知乌古孙兀屯统领两万金国正规军,南下保卫中都。

  完颜永济大喜,升徒单镒为参知政事,命他再率领五千正规军来援。

  到了现在,守护中都的正规军,达到了九万一千人。

  再加上金国紧急在中都附近签军五万,总兵力达到了十四万一千人!

  “现在,绝不是攻打中都的时候!”

  这是铁木真率领麾下诸将,绕着中都长达三十六里的护城河转了一圈回到金帐后,说的第一句话。

  木华黎马上表示赞同,道:“中都城全长三十五里有余,光城门就有十三座,经过六十年的经营,城防完备,易守难攻之极。城内有军民百姓百万以上,其中正规军超过了九万,就算把巴鲁营都耗光了,恐怕都奈何不得他们。”

  “不攻中都怎么办?总不能现在就退兵吧?”脱栾道:“现在中都不好攻打,等金国缓过这口气,各地的援兵的到了,就更难攻打了。”

  铁木真处置了阔阔出之后,脱栾没受任何排挤,现在不但是世袭千户,还是铁木真麾下的六大扯儿必之一,每每参与重大军国事务的决策。

  “哼,他们缓不过来这口气。”

  铁木真冷然一笑,道:“这次咱们不但要打他们的援军,而且要把援军的家都抄了!我意已决,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中都的敌军。然后,分出大部分兵力,攻略山东、山西、河北和东北地区,让金狗无兵可调,无饷可征!”

  “分兵?”

  忽难有些担忧。

  当初术赤的确是分兵了,但他的任务是别让胡沙虎捣乱,只破了山西部分城池。现在分出那么点兵马,就要控制一个省,谈何容易?

  他说道:“这样一来,咱们一个方向也就是两三万的兵马,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口都差不多有一千万。虽然金军的正规军调开了,但是还有不少州郡兵。如果这些人拼死抵抗的话,恐怕不大容易。”

  “无妨。”

  铁木真向赵朔看来,道:“当初浍河堡一战,你为了鼓舞签军的士气,给每个幸存的签军都发一块木牌?”

  赵朔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块木牌。我在那木牌上写清楚了,他们算是对蒙古有功之人,回家之后,如果遇上蒙古军劫掠,只要拿出我给的木牌,就可以保全家性命和财物的平安。

  如果他们回去之后,能聚集乡邻,投靠蒙古军,只要给蒙古军提供粮草,连他们的乡邻都不会劫掠。如果他们聚拢的人更多,就有可能被蒙古任命为当地官员。

  这些待遇,不但在木牌上写好了,并且盖上了我的万户金印。”

  铁木真道:“阿朔的办法很好。我以为,咱们完全可以效法阿朔的办法。每次攻城之前,可以征集城池周围的民壮。家里没有男丁的就算了。如果有男丁,就让他们服徭役,帮咱们攻城。别管家里有几个男丁,只要出一个男丁,就给他们发木牌,保证他们家性命和财物的安全。”

  赵朔补充道:“如果财物过多,可以分给这些男丁一些。以后咱们再去攻打,可就会容易多了。”

  蒙古军人数太少,只能攻下城池,劫掠一番就离去。

  所能带的物资,只不过是些金银细软罢了。

  其他东西,包括珍贵的粮食,多数情况下只能付诸一炬。

  但话说回来,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城外的贫苦农民,就意义太过重大了。

  金国现在是王朝末年,贫富差距极大,恐怕稍微漏出点东西,就是这些贫苦家庭一年的收入。

  而这次蒙古军到来,那些贫苦农民不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赚了这么大笔钱。等蒙古军再来的时候,他们会干什么,那还用问吗?恐怕蒙古军还没到,就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

  铁木真瞬间秒懂,向着赵朔赞赏地点了点头,道:“阿朔的法子甚好,就这么办了。”

  他甚至懒得再费唇舌,说如何攻城,而是道:“发动起民壮来,就该攻城了。咱们到底该怎么办?阿朔,你说说。”

  赵朔其实早有预案,道:“首先,咱们应该派人喊话,如果肯投降献城的话,咱们就只征金狗府库中的财产,以及家产在一万贯以上富户七成的财产,和一万贯以下富户的一半财产。

  所谓富户,就是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上的人家。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咱们不会收一文钱。非但如此,如果他们举报富户隐匿财产的话,就能得到那些隐匿财产的一成。想必,那些富户是肯拿钱买命的。”

  其实,三十贯钱的标准,就是金国官面上签军的标准。

  朝廷总是要脸面的。

  三十贯钱以上的家庭,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出一丁从军,家庭还是能活的下去的。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再出一个丁,那就真的要逼死人命了。

  不过,在实际执行上,这些兵役其实就是被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承担了。

  以至于,金国几乎每次大规模签军,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现在山东的农民义军“红袄军”,还和金国朝廷的兵马激战正酣呢。

  赵朔干脆就定下了三十贯钱的标准。

  家产在三十贯钱以下的人家,是真的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还不如直接拉到蒙古一边。

  至于说,如果那些富户舍不得一半的财产怎么办?

  那没办法,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舍不了财,就只能舍了全家的性命了。

  “如此甚好。”忽难连连点头,道:“这样以来,城外的农民,城内的平民,都成了咱们的盟友。一个地方千万人口又如何?恐怕帮咱们的,比帮金狗的人都多。”

  “那就这么定了。”

  铁木真原本的计划,是投降的城池给予优待,不投降的城池就按照老规矩直接屠城,只有美人、工匠还有不超过车轮的孩子能够幸免。

  现在赵朔定的这些细则,比他预想的好多了。

  毕竟,蒙古军的劫掠,实在太粗疏了,破坏力很大,但抢掠到的只是一些浮财。富户把财物藏起来,还真找不到。

  现在,赵朔这么细致的办法一出,所获肯定比原来多得多,中原人的抵抗也会比原来小的多。

  铁木真面色一肃,道:“你们都听清楚了吧?其一,赵朔驸马当初发给那近三万签军的木牌,都是我认可的。谁不按照木牌上的办法去做,就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其二,攻打敌军城池之时,直接给予参军的壮丁木牌,保证他们家人和财物的安全。

  对于主动投降的城池,只收取金狗的府库,和一万贯以上富户的七成财产,和一万贯以下富户一半的财物。三十贯以下的人家,不收一文钱。

  带不走的财物,就分给那些出了力的壮丁。

  允许乡邻告密,赏赐他们隐匿财物的一成。

  隐匿财物者,视为罪人,诛其家中所有男丁,妻子掠为奴隶。

  无罪之人,不得妄杀一人!

  如果谁不按照这法子执行,同样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其三,如果该城依旧拒不投降,且城内无人响应我军号召,城破之后,杀光城内除工匠外的所有高于车轮的男丁。如果谁不按照这法子执行,还是挑衅我的威严,格杀勿论!

  咱们要让所有人知道,遇到我蒙古大军后,除了投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说到这三个“格杀勿论”,铁木真的语气已经是杀气腾腾。

  他身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然明白兵易散而难聚的道理。

  这么多兵马撒到几千里外,如何强调纪律都不为过。

  “遵旨!”

  诸将肃然应声。

  他们都明白,这些措施,不仅能大大的减轻他们攻城的压力,更是在中原百姓中建立信誉的大好机会。

  蒙古朝廷说话是算话的。

  金国朝廷说话,连狗屁都不如。

  那金国大部分百姓人心,到底是向着蒙古还是向着金国,还用问吗?

  事关国家大事,他们丝毫不敢含糊。

  赵朔道:“如果咱们攻城的过程中,城内分成了两股势力,一股要献城,一股要守城,是不是赏赐献城的,诛杀守城的人?”

  铁木真道:“那是自然。”

  赵朔又问道:“还有,就是攻略地方的时候,有人来投降我们,我们能否自行处置?”

  “当然可以。”

  这个问题铁木真已经考虑很久了,本来就准备下旨的,道:“此次出征,务必善待降人。谁收拢的降人,就算谁的部下。如果人家要越过你的防区,去投别人,那就是你干的不好,不得有丝毫阻拦。”

  忽难道:“那要是有降人朝三暮四怎么办?今天投了一个贵人,明天又想去投奔另外一个贵人?”

  铁木真毫不犹豫的道:“以投奔的第一个贵人为准。对于朝三暮四之辈,直接杀了就是。”

  “遵旨!”

  最后,铁木真又向赵朔看来,道:“你当初放回去的签军,是不到三万人吧?他们也都算你的部下。”

  “谢父汗!”赵朔微微躬身。

首节 上一节 83/1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