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142节

  一些人想要索取关税优惠政策,一些人想要索取对亚美利加本土项目的主导权。

  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两类人本质上都沾点商人习性。

  商克个人不喜欢这种大事小事都要计较得失利益的秉性,俗话说就是满身都散发着铜臭味。

  这种算盘是可以打的吗?玩脱了怎么办?这又不是玩游戏输了还能重新开始。

  其余军方人员也一样有些反感。

  程云面不改色,婉拒道:“自然不妥的,目前分析来看美军势必要节节败退一阵子,形势比表象看上去的更迫切,我国一定要早做准备。”

  大统制联邦具备完整且充裕的供应链和工业门类,理论上可以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

  除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能源!

  本国控制下的南洋婆罗洲与旧港两大油田年产量960~1000万吨石油,缅甸仁安羌油田年产量100~120万吨,本土的几处油田年产量合计1100~1200万吨,合计大约2200~230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这看上去已经很多了,但是这远远无法满足本国的恐怖消耗量,每年至少需要5500万吨石油,而且这只是满足最低需求的数字,一般来说不会那么抠搜,所以缺口非常大,每年都要从亚美利加合众国进口3000~3500万吨石油!

  波斯那边虽然也有数百万吨的石油年产量,但是一旦与联合王国方面撕破脸,油轮海运短期内肯定就中断了。

  工业克苏鲁在狂暴输出无穷无尽的工业品的同时,每时每刻都在吞噬数不清的煤炭和石油,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除了第一战略目标以外,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大统制联邦也是与亚美利加合众国深层绑定的。

  如果亚美利加有什么闪失,本国立刻就要面临能石油短缺的麻烦,战略储备石油也迟早有耗尽的一天。

  如若那般,本国的战争机器也终会因为缺乏能源而陷入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商克在会议结束之后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在原地等待了许久,直到院长出现。

  两人并排走了一段路,针对‘直接或间接’帮助亚美利加方面抗敌讨论了许久,从大楼门口一直走到后边的停车场。

  末了,院长盯着身旁的轿车后视镜沉默片刻,转而看向商克开口道:“事情其实是在简单化,大局到了这个地步,军事问题差不多已经摆在首位了。”

  听闻这话,商克心领神会。

  每年三千多万吨石油能否保障直接和大统制联邦的安危挂钩,而亚美利加石油年产量近两亿吨之巨,并且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又恰巧是主要石油产地。

  石油!石油就是命脉!无论如何必须必须保卫西海岸。

  大统制联邦在经济建设上偶尔也会有买办操作,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务实的,对于石油产能不足的问题,统制政府很早就在双管齐下的寻求解决了。

  第一是与联合王国博弈,半抢半逼的要来了波斯的势力范围。

  第二是继续尝试开发本土尚有潜力的油田,自力更生。

  大庆油田其实能够很好的扭转这一局面,年产量可达数千万吨。

  然而大庆油田的开采难度和精炼难度都非常之高——平均油层深度约一千三百多米,石油品质也比较糟糕,属于高石蜡化的酸性重油,精炼过程困难且繁琐。

  原位面历史上为了开发大庆油田,足足动用了一千多名专家、五万多名工人、七万多吨各种设备器材。

  至于大统制联邦,二十年代中期就发现了大庆油田的存在,然而试开采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石油品质实在太糟糕了。

  昂贵的精炼成本让太平洋石油化工集团望而却步,经济效益微乎其微,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造不如买’了。

  所以太平洋石油化工集团只能先想办法开发一套针对性的精炼方法,而且由于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大庆油田的建设工作十几年来都很缓慢。

  这样的自然客观问题没什么好办法,如果真有造物主的存在,那么祂一定是个偏心的家伙。

  毕竟九州之地各种矿产资源都太贫瘠了,基本上重工业相关的基础资源都不尽如人意——铁矿品位低下、铜矿稀缺、石油品质糟糕……

  除了稀土矿和钨矿,二者又尤为丰富。

  可惜问题就在于,一个工业国宁可缺钨,也不能缺铜和缺油,基础资源的丰富程度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值得宽慰的是大统制联邦的国力摆在这,即使现在临时抱佛脚不计代价的大规模开发,一两年工夫也能折腾出可观的产能。

  次日。

  商克根据自己回国之后逐渐建立的关系网,寻了几个政见和观点相似的议员,再找了四五名高级军官,一帮子人联名上书直达华清池。

  这封联名信的请求很简单:不能心存侥幸!应该尽快直接参战!

  唇亡齿寒的道理人尽皆知,历史也许真的就是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所以很多事情只要翻一翻上下五千年的史书就能找到对应的案例。

  在这封联名信之中,商克没有刻意的毛遂自荐,说实话他操心归操心,但真要再一次远渡重洋领兵打仗又有点不情愿。

  百万大军之中总归有渴望建功立业的人,谁爱去谁去吧,反正我商某人已经吃过一次苦头了。

  “看吧,我之前多高瞻远瞩,海外作战部门迟早要组建,现在不就能派上用场了吗?”

  海外作战组织机关的架子已经搭了个七七八八,指挥部和后勤部一共两部十三处,各个职务的人选也都挑选得差不多了,真有必要的话几天时间就能火速上任到位。

第241章 光辉

  搞定这一切之后,商某人便‘溜之大吉’了。

  指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具体实施还是另请高明吧。

  可以说大统制联邦充裕的国力带来了绰有余裕的冗余,深不见底,再加上自己这两三年来的长远布局,几乎无懈可击?

  这让商某人感到从容不迫,危机感有是有,但真不多。

  至于曾经的奇遇,德墨忒尔的可怕预言,也许只是假象,或者说已经被自己的一系列干涉给轻易化解了。

  商克全方位的想了一天一夜,也找不出有什么重大纰漏,必胜的豪言壮语不敢保证,但是立于不败之地是肯定的。

  所以返回姑苏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无事可做。

  装步八师的整训工作已经不用操心,无限接近于完全形成战斗力。

  主战坦克、自行火炮、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空心装药破甲弹、中等硬度均质装甲钢等等几十个东西的研制工作也都在同步进行。

  似乎真的无事可做了?未免太轻松了。

  商克发现这是自己从穿越至今最轻松的美好时光。

  虽说在匈尔瑞有一段时间也很滋润,但那终究不是故土,没有现在这么有亲切感。

  “哎呀我真是下了一盘好棋啊,种瓜得瓜,也该享受生活了,为什么我不能成为罗司机和麦大帅那样的人生赢家呢?”

  如今闲下来了,他忽然想到了前几天张安远提到的事情。

  之前还有正事要忙,提不起兴趣,现在今非昔比了。

  当红的女演员有难处相求?为什么不论前世今生演艺圈的事情总是那么糟糕呢?

  我倒要一探究竟!让我看看!

  当商某人有如此闲心醉心于玩乐的时候,大洋彼岸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四〇年的八月对于亚美利加合众国而言犹如晴天霹雳,如果用更加本土化的预言来描述的话,那就是仿佛被龙卷风袭击了。

  截止月末红色战争计划基本上以失败告终。

  虽然亚美利加军队攻占了西线的温哥华和中线的尼亚加拉瀑布水电站,但是最关键的东线却几无进展,未能攻占哈利法克斯和蒙特利尔,也就无法阻止联合王国向美洲大陆投送部队。

  作为应对,亚美利加陆军只能暂时撤退,开始建立防线。

  同时陆军航空队大规模出击,倾尽全力轰炸魁北克和哈利法克斯的港口设施,最大限度的阻碍敌人的海运。

  大西洋舰队的‘阵地’也有所变动,波特兰只剩下少量辅助舰艇,大西洋舰队主力转移到了纽波特纽斯和诺福克这两座海军基地。

  半个世界之外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准备启程,在它们抵达之前,大西洋舰队只能躲在港口里,主动出击等同于自杀。

  为了不显得太过于窝囊,大西洋舰队倒也派出了潜艇部队主动出击,尝试执行破交任务。

  可这样的出击一样是自杀,仅六天时间就有三艘潜艇被击沉,战果却只有一艘货轮。

  美军潜艇兵在实战中发现了滑天下之大稽的奇葩情况——这鱼雷怎么不爆炸?

  8月8日,鲭鱼号(SS-199)潜艇抢占了有利伏击阵位,冒险向皇家海军护航的船队齐射了两轮Mk14重型鱼雷,艇长明确观察到鱼雷击中船身时渐起的浪花,声呐兵也听到了好几下清晰的撞击声,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鱼雷居然无一起爆?

  亚美利加海军装备的Mk14型533㎜鱼雷的采购价高达1万美元,这个价格非常昂贵,足够购买十辆崭新的小轿车,如今大部分市售小轿车也就800美元,贵一些的也不过1000美元。

  这种鱼雷存在极其严重的可靠性问题,以正确角度命中目标时几乎不可能起爆,反倒是以错误角度命中则有一定概率起爆。

  原位面太平洋战争历史上出现过最极端的案例——美军黑鲹号潜艇接二连三向日军东南丸号货轮发射了十五条鱼雷,虽然观察到命中但是无一起爆。

  总之,武备废弛的恶果是多样性的,迟早要为自己种下的恶果吃尽苦头。

  这种劣质鱼雷让亚美利加海军潜艇部队的作用几乎为零。

  并且如今大西洋舰队装备的潜艇太落后了,有一半是S级潜艇,这是大约二十年前的产物,最大下潜深度仅200英尺(61米),堪称父辈的遗产。

  劣质鱼雷搭配落后潜艇……亚美利加的事情为什么总是那么糟糕?

  不列颠人揍起亚美利加人也是不留情面,颇有些爸爸打儿子的作风,下手极狠,逮着潜艇就追杀到底。

  八月上旬的最后一天。

  伦顿。

  “……目前亚美利加人仍然呆在港口里,没有发现他们出动的迹象,显然他们想等待太平洋舰队前来支援,阁下,情况就是这样。”

  “我知道了,庞德海军上将的看法是什么?”

  “阁下,他认为维持现在的僵持局面也是可以的。”

  “我不那么认为。”安德鲁-坎宁安望着地图平静道:“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一部分大西洋舰队。”

  亚美利加海军始终是个威胁。

  虽然即使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合二为一,皇家海军也有把握将之消灭,但是自身势必也会受到不小的损失。

  考虑到未来还需要震慑或对抗大统制联邦国防海军,皇家海军无法接受大量损失。

  达德利-庞德这几天身体不适,由于健康原因暂时无法胜任打击舰队指挥官一职,这一重担就落到了安德鲁-坎宁安的肩膀上。

  时间不等人,坎宁安立即飞赴朴茨茅斯,搭乘才服役没多久的光辉号装甲航母前往坎拿大。

  大西洋舰队的战列舰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船,比如纽约号战列舰甚至是三十年前的产物,实在难堪大用。

  自知实力不如人,大西洋舰队始终遵照红色战争计划的指导思想,紧闭大门,高挂免战牌,躲在纽波特纽斯和诺福克拒不出击。

  坎宁安站在光辉号的舰桥外平台上,凝望着海平线沉思战术。

  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庞大的装甲航母劈波斩浪,向着大西洋的另一端进发。

  傍晚的时候,夕阳的红色辉光洒在光辉号的舰桥挡风玻璃上,景如舰名。

  坎宁安唤来了舰长拉姆齐-利斯特,询问道:“光辉号可以承受五百磅航空炸弹的攻击吗?”

第242章 牛牛牛!(合二为一)

  “当然没问题,阁下,没有航空炸弹可以威胁到光辉号。”拉姆齐-利斯特上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如果是近失弹呢?”

  “近失弹会对船壳造成一定损伤,但在承受范围内,只有鱼雷是致命的威胁。”

  安德鲁-坎宁安轻轻点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光辉号装甲航母与这个年代常见的木制飞行甲板航母存在本质区别,除了字面意义上的差异,二者在结构上也不同,尤其是英式装甲航母,其甲板属于是与船壳一体式的承力结构。

  皇家海军在实验性的建造了皇家方舟号之后,认可了装甲航母的优越性,因此便在其基础上开工建造了两艘光辉级。

  光辉级沿用了皇家方舟号的高干舷和封闭式舰艏设计,很适合大西洋较为恶劣的海况,当然其最大特点在于其采用装甲飞行甲板设计。

首节 上一节 142/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