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160节

  新约克如此之大——战争爆发前有七百多万人口,那些三三两两开小差的士兵们就好比鱼入大海,仅凭几百名宪兵怎么可能管得过来?

  那么现在沃罗诺夫就只能自食恶果了,前线对峙的三个步兵营现在只有一半军官和三分之一士兵位于阵地,其余人全都开小差自谋财路去了。

  磨叽到了拂晓时分,帝俄围困部队总算组织起了一次进攻。

  在一辆多炮塔坦克和几辆装甲车的支援下,两个加强步兵连开始了第十一次对证券交易所大楼的进攻。

  战斗尤为激烈,帝俄士兵们利用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步步紧逼,但也在几栋大楼形成的密集交叉火力打击下死伤甚多,最后尽管又有一个连赶来增援,进攻仍未得逞……

  ‘魔术潮汐’第一天的行动有惊无险,最后撤出了七百多名伤病员和四百多名守军官兵。

  其余人在麦考利夫上校的带领下边打边撤,退守码头附近的最后防线。

  同时留下大约三百名自愿掩护大家撤离的官兵,由特纳中尉带领,孤军死守新约克证交所大楼,牵制了大批敌人。

  战至次日傍晚,帝俄士兵们甚至已经推进到足以看见远方海面上浪花的距离。

  入夜,一队驱逐舰和快速货轮准时赶来,撤离行动第二阶段继续进行。

  经一夜努力,几艘驱逐舰和货轮成功撤走了剩下的两千多人,还捎走了少量滞留平民之中的伤患。

  月明星稀,枪炮声断断续续,海浪拍打码头发出一阵阵哗啦声。

  千疮百孔的怀特霍尔码头上,附近时不时有流弹尖啸着飞过,满面烟尘的安东尼-麦考利夫凝视着新约克证交所的方向,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旁人焦急地催促道:“上校!我们该走了!”

  麦考利夫闭眼深呼吸了一口气,不舍的转身登上了小艇。

  等靠近驱逐舰,他跟其他人一样攀爬绳网登上了甲板。

  见到舰长后,他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商某人何在——促成撤离行动的那个家伙在哪里?

  少校舰长迟疑几秒,用不确定的语气答道:“也许去总统那儿领取嘉奖了?”

第267章 华盛敦之战

  当商某人乘坐潜艇返回纽波特纽斯,再来到华盛顿特区的时候,形势已经很严峻了。

  前后之经过,大体上如他之前所预料的那样,八九不离十。

  起初,休整后南下的帝俄进攻部队气势汹汹的杀向华盛敦,在市区与守军爆发了许久未见的血腥鏖战。

  这是远征军登上美洲大陆以后首次遭遇如此坚决的抵抗,与之相似烈度的战斗,恐怕只能追溯到泊林战役和汉诺威战役了。

  美军的组织能力差劲,表现颇为笨拙,华盛敦特区的建筑密度又比较稀疏,对防御方没那么有利。

  然而,本土作战,美军临时补充了大量冲锋枪和霰弹枪,且得到了军援的几千支一次性火箭筒和近万颗反坦克手榴弹,这给帝俄步兵与坦克部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再加上波托马克河西岸有好几个野战炮群,又有不间断的空中支援,饶是帝俄进攻部队皆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打得亦很艰苦。

  国会大厦被战火从白色染成了灰黑色,漂亮的大穹顶完全坍塌,墙面遍布坑坑洼洼的弹孔。

  白宫不复存在,这座重建过的总统官邸时隔百年再次被毁,变成残垣断壁。

  林肯纪念堂由海军陆战队负责防守,这附近发生的一系列拉锯战更加血腥,纪念堂本体那三十多根洁白的高大立柱多半倒塌。

  宪法公园则成了血肉磨坊和钢铁坟墓,双方在这儿上演了残酷的添油战术,小小的公园先后填进去三千多条生命和四十多辆坦克。

  经过四天三夜鏖战,海军陆战队第1团和陆军第24步兵师基本失去战斗力,前者蒙受了多达70%的战斗减员,后者伤亡也超过45%之多。

  虽然45%看上去比70%要小,但是第24步兵师是师级部队,实际换算到一线单位,伤亡比例其实跟陆战1团差不多。

  考虑到政治目的顺利达成,艾森豪威尔少将和霍奇斯中将一致认为不应增兵。

  在东岸市区指挥战斗的布莱德利仍然保持着作为指挥官的理智,深知继续死缠烂打下去收益不大,于是率领部队趁夜撤退。

  这时候守军差不多已经被打烂了,组织混乱,各部队之间联系不畅,撤退行动发生了一些疏漏。

  最大的疏漏是第34团级战斗队残部一千余人在准备过河的时候,河对面的第37步兵师误以为那些是敌人,匆忙爆破了桥梁,不但炸桥还发炮回击,误伤甚多,半小时后才恍然大悟的停火。这导致第34团级战斗队本可以成建制撤退,最终被迫舍弃全部技术装备,分散泅渡过河。

  尔后,帝俄进攻部队企图‘宜将剩勇追穷寇’,打算一鼓作气强渡波托马克河。

  不过,西岸以逸待劳的美军总归比土鸡瓦狗要强一些,打碎了帝俄部队的企图。

  意识到波托马克河防线没那么简单对付以后,帝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加强侦察,等到海运而来的后续增援赶来,随即故技重施,派出多支偏师向波托马克河上游迂回,避实击虚。

  艾森豪威尔判明了敌人的想法,提前在上游布置了几个预设反坦克阵地,也部署了手头上唯一一支装甲师。

  可惜,没有奏效,绝对的客观差距不是通过意志和精神可以改变的。

  当看到37毫米穿甲弹打在T-34正面装甲上跳弹或撞个粉碎时,绝望的亚美利加装甲兵无计可施。双方爆发的坦克战尽管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际却是一边倒,陆军第1装甲师损失了近百辆M2中型坦克,收效甚微。

  美军一共只消灭了约莫三十辆T-34,而且最滑稽的是其中有三分之二由航空兵和炮兵斩获,先后有二十多辆T-34和六七百名步兵是在过河后的登陆场受到空袭和炮火覆盖而损失。

  可以说作为防御方的美军已经竭尽所能,然而,缺乏合格的装甲部队实施强有力的反冲锋,这一软肋太致命了。

  现在,波托马克河上游,帝俄部队已经建立了两个稳固的桥头堡,第三个也在开辟中。

  考虑到己方正面和侧翼同时受到威胁,野战又难以对抗敌方,亚美利加军队已经明确决定撤退了。

  保卫战进行期间,为鼓舞军民士气,合众国联邦政府高调宣传了市区发生的战斗,每隔十二小时发布一次战况公示新闻,以这样的频次几乎全程直播了首都保卫战。

  当晚,小镇彭德,波托马克河防线后方指挥部。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一路搭便车的商克赶到了这里,沿途可见一些作战单位已经在组织撤退,而指挥部也在收拾电台和机密文件。

  人来人往,商克挤过一群参谋,走到指挥部中间,一边看地图一边问:“伊凡罗斯人已经突破防线了吗?”

  边上,艾森豪威尔正跟几名参谋和卫兵打桥牌。

  闻言,他转头看了眼商克,欣然道:“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伊凡罗斯人在上游15英里和20英里处建立了两个桥头堡,有大约100辆坦克和1.5万人,在我们的炮击和空袭的阻挠下,他们可能还要24到36个小时才能做好进攻准备。”

  若有所思的商克叉着腰,微微倾身,上下左右看了一会地图,最后问道:“装甲师还有战斗力吗?”

  一名中校答复:“没有,他们不剩多少坦克了。”

  “(敌方)增援部队什么时候会到?”

  “我们的飞机(空袭)把他们的一个步兵师迟滞在了巴尔的摩,那个师也许明天晚上才能赶到华盛敦。另外,情报表明,两个师在蒙特利尔下船了,正在集结。”

  获悉最新情况后,商克轻轻点头,又缓缓摇头。

  确实无解,美军已经把手头上能打的牌全都打出去了,没有可以逆转战局的撒手锏。

  “不得不佩服你的淡定。”商克对一旁仍在打桥牌的艾森豪威尔说道。

  后者呵呵一笑,振振有词地说:“休闲是为了放松头脑,我需要清醒的头脑来做决断。”

  “这个心态倒是值得学习。”商克笑了。

  毕竟龙德施泰特喜欢抽空看侦探小说,而罗科索夫斯基在前线的时候甚至还有闲心找女人。

第268章 活宝组合

  那么在商克看来,华盛敦战役打得倒还像模像样,虽说槽点不少,可已经有了些起色。

  之所以守不住华盛敦特区,纯粹是战前军备废弛欠下的债还没还完,不足为奇。

  撤退命令已经下达,倒计时十二小时,各部队将会依照撤退计划交替撤退。

  一部分向西,沿阿巴拉契亚山脉重新建立防线;一部分向南,以里士满为支点建立防线。

  在那之前,疲惫的商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睡了一宿,等天亮了再赶时间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

  防线正面几处较为合适的强渡位置,当面之敌都尝试过进攻,最终折戟沉沙。

  越野车晃晃悠悠,颠簸个不停,日上三竿时,商克来到了其中一处。

  河对岸,坦克残骸燃烧的火焰早就熄灭了,周围散落着各种零部件,还有一些横七竖八的帝俄官兵尸体。

  介于一线和二线阵地之间,美军布置了一个反坦克阵地。

  五门军援的40式65毫米战车防御炮部署于此,阵地呈钝角L形,正面有两门,左侧有三门。

  各炮位皆做了良好伪装,视野开阔,射界大部分重叠,可圈可点挑不出毛病。

  商克视察后都不禁称赞。

  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一问,果不其然,波托马克河防线的许多地方得到了瓦尔兰德和玛丽安娜流亡部队的指点。

  “对于我国援助的反坦克炮,还有对抗坦克的战斗,你们怎么评价?”商克向周围的官兵问询道。

  大家七嘴八舌,颇为热情。

  一名中尉沉吟道:“至少我们有了可以正面对抗敌方坦克的东西,这比原先的轻型反坦克炮强多了,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瞄准镜和炮架。”

  中尉讲述了一些毛病和值得优化的地方。

  商克表示认同。

  经过实战检验,至少40式65毫米战防炮是合格的,达到了对付T-34的设计初衷。

  这种48倍径的反坦克炮战斗全重只有1.3吨,目前配发的是较为传统的尖头被帽风帽穿甲弹(APCBC),可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09毫米厚度的垂直装甲。

  这门炮的纸面参数很不错,以轻得多的重量做到了仅稍逊于历史上的Pak40反坦克炮的威力,要知道Pak40重约1.5吨。

  另外,亚美利加士兵们指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付T-34的时候,这种65毫米反坦克炮实际上要到700~800米时才能比较稳定将其正面击穿。

  前世的商某人好歹是炮校出身,这方面是专业的,一眼就笃信是穿甲弹不合适。

  枪也好,炮也罢,都是系统工程,不止要看枪炮本身的设计,还要看子弹与炮弹的设计。

  要知道T-34的正面装甲倾斜角度达到了60度之多,抗弹能力极佳,尖头穿甲弹并不适合对付它们。

  事实上,如果只是为了对抗大倾角装甲,钝头穿甲弹的效果会更好。

  可是钝头穿甲弹存在局限性,对付垂直装甲的时候很吃力。

  恰巧,不列颠人特别执着于垂直装甲,而伊凡罗斯人又热衷于大倾角装甲。

  这两国结盟,姑且不论其它方面,只论甲弹对抗的话,确实给大统制联邦带来了困扰。

  同时配发两种穿甲弹?

  天知道大头兵在瞬移万变的战场上会不会有闲心去挑选合适的炮弹,毕竟那不是在打电脑游戏。

  可以说联合王国与伊凡罗斯帝国这对活宝组合十分甚至九分讨厌,换言之非常的互补,给本国造成了从战术到战略的各种麻烦。

  所以商某人的看法就是换条路走,干脆不玩传统的甲弹对抗了,否则太吃亏。

  另辟蹊径从小的方面来说,加大对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的开发,不拘泥于尖头或钝头穿甲弹。

  另辟蹊径从大的方面来说,直接放弃硬碰硬的甲弹对抗,优化航空兵和炮兵远程火力反应速度,以巧克力,在敌人的钢铁洪流还在集结时就将之瓦解。

  这一小一大两方面也正是商某人至今为止一直在努力的。

  不久,骑着哈雷摩托车的传令兵突突突的来了,一边穿梭一边大喊着。

  “注意!来自团级战斗队指挥部的命令!撤退代号‘四月’!两小时内做好撤退准备!”

  传令兵急驰而过。

  “伙计们!该走了!”中尉眺望着远方烽火连天的华盛敦特区,惆怅道:“希望我们能夺回合众国的首都。”

  商克正欲坐上越野车,闻言便随手丢给几人一包好运牌香烟,笑道:“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华盛敦保卫战以一种比较体面的形式落幕了。

首节 上一节 160/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