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329节

  然而不过片刻,王玉脸色开始变红,呼吸都开始有些粗重。

  王玉此刻只觉得很难受,整个口腔,他形容不出一种感觉,就像是一团火在烧一样。

  王玉很想吐掉,但看着自己在王宫大殿,最终硬着头皮咽下去,可很快,喉咙也传来一阵灼烧的感觉,让他顿时受不了了。

  “水...水....”

  王玉刚出声,朱高煦就已经拿着一壶凉茶递给王玉。

  看着王玉的这个样子,朱高煦的笑声回荡在大殿内,是一点都忍不住。

  朱高煦很清楚一个辣椒吃下去不会有事,顶多是让人难受,笑得可是一点形象都没有。

  直到许久,王玉总算是感觉舒服了一点,但嘴唇,都有些红,脸上更是汗如雨下。

  “王爷,你害我啊,这个辣椒,哪里能吃了,太难受了。

  刚才臣的嘴都已经麻木了,仿佛像感觉不到知觉一样。”

  王玉看着朱高煦,那脸色,那眼神,要多幽怨有多幽怨。

  他是真的信了朱高煦的鬼话,这是菜?这能吃?这能作为调料?

  “哈哈,王玉,这可不能怪我,你自己刚才不是很想试一试嘛。

  你是还没有适应这个辣椒,而且又是第一次吃,就直接生吃一整个,觉得口齿、喉咙,甚至肚子都火辣辣的,甚至会有些疼痛,这都是正常的。

  等你适应了,后面在菜里放入辣椒,你就知道有多香了。

  而且这个辣椒还可以剁碎之后,用来沾着菜,沾着肉吃,加上一些盐和一些香料在里面,那可是一道美味。”

  朱高煦看着王玉一脸不信的样子,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笑声还在殿内回响着。

  其实辣椒在历史上,十六世纪下半叶传入进来之后,都没有任何人吃,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存在。

  直到康熙年间,才逐渐被人发现,这个可以吃,以及逐渐发现各种不同的吃法。

  枚青在一旁憋着笑看完,随即来到下一个箱子,他可不想继续说辣椒这个问题了。

  王玉拿朱高煦没办法,可不代表拿他没办法,他可不想被王玉惦记。

  当这个箱子打开,朱高煦看过去,一时都有些惊讶。

  “向日葵?”

  王玉听后,依旧还是疑惑,因为眼前这个,似花非花,到底是什么,他是一无所知。

  朱高煦是真没有想到,枚青居然将向日葵也带回来了。

  向日葵本是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向日葵种子被传到南洋,又从安南传入云南的,如今这个时候,枚青就带回来了。

  枚青的声音也在这时传了出来。

  “王爷,这个向日葵本是一种植物,能够开出花,不过这个花里面,还可以结出果实,这个果实,可以吃,臣就带回来了。”

  “好,做得好啊。”

  朱高煦满脸的惊喜,这个向日葵可不仅是种子可以吃,还可以提炼成油,向日葵油。

  历史上也早就有人做过的,不过如今,就是大汉率先使用了。

  之前他就说大明怎么没有瓜子,合着瓜子在这里呢。

  这下好了,以后真的可以嗑瓜子了。

  朱高煦看向王玉,肃然道:“这个向日葵,后面也要大量种植,果实不仅可以吃,而且这个向日葵,还可以做成油,向日葵油,是一个好东西呢。”

  王玉闻言,也是一阵惊奇,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个植物,居然不仅能吃,还能出油,这可就是一个意外收获了。

  “王爷放心,臣过后就将其种植下去。”

  王玉丝毫没有关心种植的办法,既然枚青带回来了,肯定是知道这些的。

  而且哪怕枚青不知道,他相信朱高煦肯定知道,因为朱高煦对这些这么了解,肯定知道怎么种。

  朱高煦看着向日葵这么一个意外之喜,随即又将目光看向下一个箱子,他现在是越发期待了。

  待箱子打开,朱高煦定睛一看,好嘛,又是他熟悉的。

  “王爷,这个是花生,也是一种植物,不过它的果实是结在土里,而且这个果实也可以吃,只需要剥开那个壳,里面的果肉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这次箱子里面装的,正是枚青带回来的花生。

  朱高煦直接剥开一个,吃了起来。

  花生啊,也是好东西,不仅可以做成油,还能直接吃,尤其是过一遍油后,撒一点白糖,下酒菜这不就来了?

  王玉看着朱高煦都吃了,也忍不住拿起一个跟着剥开吃了起来。

  生的玉米吃起来那个口感,有的人觉得好吃,有的人就会吃不来。

  比如现在的朱高煦与王玉,朱高煦就觉得可以,王玉则是觉得味道有些平淡了。

  “王爷,这个花生,吃起来口感不怎么好,而且这也无法作为粮食。”

  “王玉,你要这么想,花生虽然不是粮食,但可以作为一道菜啊。

  而且这个花生要过一遍热油,撒上一点白糖,才好吃。

  除此之外,还可以提炼出油,都是挺不错的。

  这个也要种植开来,让百姓的饭桌上,再多一个菜。”

  朱高煦比王玉太清楚花生的价值了,用途很多,只是许多用途,如今都还无法实现罢了。

  而且花生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前提得是生吃,是效果最好的。

  随后又到下一个箱子,当箱子打开,这下不止朱高煦熟悉了,王玉也熟悉。

  “南瓜?枚青,你怎么将这个都带回来了?”

  听着王玉的话语,枚青一愣,这时朱高煦主动出声。

  “这不能怪枚青,南瓜在大明虽然有,但种植比较少,他或许还没有见到,正常的。”

  南瓜是在明初传入,并且在所著的《饮食须知》上就有说明,在觐见朱元璋时,还靠着这个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

  里面就有一句: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只不过在大明种植确实很少,也就是如今大汉种植比较广,但枚青出去得早,可能没有看见。

  有着朱高煦的解释,枚青也舒了一口气。

  “谢王爷体谅,臣确实没有见过南瓜,还以为没有,就带回来了。”

  “无碍,你这个用意是好的,只得赞赏,若是真没有,你带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朱高煦很是欣赏,知道带回来就是好事。

  王玉也是向枚青致歉,刚才那句话,他虽是打趣,但他也感觉有些不对,会伤人心。

  南瓜的事情过去,枚青又继续打开下一个箱子。

  朱高煦眉头微微一皱,他感觉像是他熟知的一个农作物。

  “这是,木薯?”

  “王爷说得是,这个就是木薯,不过这个虽然可以吃,但却是需要经过处理,不然吃了会中毒。

  臣将处理的步骤都记了下来,并且已经试验过,经过处理之后吃,没有任何副作用。”

  朱高煦心头一惊,他没有想到,这还真是木薯。

  其实最初的时候他都还有疑惑,那就是占据南洋与东南亚之时。

  因为木薯本生长于热带,南洋之地以及东南亚,应该是极为适合种植木薯的,但他确实没有任何木薯的消息,完全没有看见。

  现在他明白了,合着是这玩意现在都还没有传过来,难怪在这里如今还没有。

  这次枚青带回来的东西,是真的给了他不少的惊喜,好几个都是他都意外的收获。

  “这个木薯极为不错,也可以当做粮食,就像番薯与土豆那般。

  只不过要记住刚才枚青所说的,那就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吃,这就是有毒的。

  经过处理之后,就是可以食用的粮食。

  这个木薯也种植下去,大汉这里的气候,正好适合种植这个木薯。”

  朱高煦直接安排了下去,但有毒的问题,他也是又给王玉说了一次。

  这玩意是可以,产量高,算是一个不错的粮食,可以填肚子,但必须得要经过去毒处理才能吃。

  王玉将这些一一记下,又从枚青手中接过处理步骤以及种植的方法。

  “王爷放心,臣一定嘱咐下去。”

  朱高煦点点头,随即看向最后一个箱子。

第344章 大王万年!大汉永昌!

  朱高煦来到最后一个箱子前,当枚青打开后,却是愣了一下。

  因为里面是一个盆栽,是一种植物。

  朱高煦想到什么,骤然看向枚青。

  “这是橡胶树?”

  “是的王爷,这就是当初您让臣要带回来的橡胶树,在当地,已经有人开始使用,效果极佳。”

  听到枚青的确认,朱高煦心头一时有些火热。

  橡胶树,这可不是普通的树木了,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资源。

  尽管如今大汉已经初步掌握橡胶的合成,但这种天然橡胶,依旧是尤为重要的。

  用途也实在广泛,并且许多用途都还是无法替代的。

  更为关键的是,大汉的疆域,有太多地方适合种植这个橡胶树了,非常适合橡胶树的生长。

  最开始的时候,他都以为这边会有天然的橡胶树可以产出橡胶,结果是他想多了,橡胶树根本就没有传播过来。

  橡胶这个难关,可谓是阻挡了大汉太久时间的发展,现在既有了初步的合成技术,又有了天然橡胶,朱高煦都可以想象,只要将橡胶树培育开来,大汉的许多行业,又会有巨大的提升。

  而橡胶树的种植也不难,主要还是通过种子进行种植,不过橡胶树的种子可没有休眠期,随时都可以在成熟之中进行采摘,然后开始种植。

  想到这里,朱高煦心头又骤然一紧的看向枚青。

  “这个橡胶树成熟的种子,带回来的有多少?”

  这是朱高煦非常关心的,要是枚青没有带回来种植,就凭借现在的这个小树苗,这已经不是得长大几年时间才可以采用的问题了,而是根本无法大面积种植开来。

  就一颗两颗的,哪怕是已经可以采摘橡胶的成熟橡胶树,都没有什么作用。

  等这个小树苗长大后成熟结果,再用种子种子,单单就是培育,几十年之内,都别想用了。

  本身橡胶树的成长周期就比较长,至少需要六年以上的时间。

  就这个时间,等大汉慢慢培育开来,他反正是看不见了。

  至于橡胶树产胶的时间,朱高煦则没有担心,至少都是十多年,多则二三十年。

首节 上一节 329/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