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这套军礼服,一股脑儿塞进了很多原时空的礼服装饰。
棉质军服配上马靴,就连身材肥胖的隆庆皇帝也有了英武之气。
皇帝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越看越是满意。
再想到武监阅兵的时候,自己在台上穿着这套军礼服检阅武监生的样子,皇帝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准奏!让苏爱卿再送一套军服去兵部,朕要在武监演武的时候看到武监生都穿着这套军服。”
可能又怕兵部不肯出钱,隆庆皇帝大手一挥说道:
“军服的钱朕出了!”
“遵旨!”
——
果不其然,兵部尚书曹邦辅,看完六科廊送来的苏泽奏疏,长长叹息了一声。
曹邦辅又让身边的职方司主事戴旭誊抄苏泽的奏疏,发给部内公议,果然在苏泽的意料中,这份奏疏上的内容“收买”了兵部。
但是看到曹邦辅一脸闷闷的样子,职方司主事戴旭问道:
“大司马,这次苏翰林主动让步,让兵部介入武监事务,您为何面露忧色?”
在兵部看来,苏泽这次主动带上兵部,是兵部的一次胜利。
既然让兵部伸手了,那兵部上下也有信心,将武监拉入到兵部的体系中来。
但是曹邦辅是知道苏泽的手段的,他可没有手下官员那么乐观。
武监的钱是陛下从内帑出的,人是从勋贵和世兵中选的,苏泽不过是给了兵部一个年终考核嘉奖的权力,就把兵部上下乐开花。
还有明年利用武监生清查京师卫所的事情,这件事到底是兵部利用了武监,还是苏泽利用了兵部都不好说。
京师卫所冗员的问题,虽然苏泽没有提过,但是《隆庆会计录》是他提议编纂的,京师卫所的问题他能不知道?
曹邦辅觉得兵部大概是被苏泽虐惨了,只是捎带上兵部,就让他们满足了。
只能说兵部之前被苏泽搞的太惨了。
曹邦辅比一般兵部官员看得更远。
武监体系不仅仅是学校这么简单,而是一整套武官晋升的新途径。
正如同国初的国子监一样,武人通过武监也能脱颖而出,走入皇帝的视野中。
日后高级军官的任免,必然逐步归于武监。
这样的武监,还能只是一个学校吗?
曹邦辅摇摇头,就算是他看到这样的趋势,也不可能阻止武监了。
只能说苏泽当年的谋划确实厉害,皇帝亲自担任监正,兵部还怎么打压?
这时候戴旭又提醒道:
“大司马,传旨的李公公特别说了新式军服的事情,说是陛下从内帑拨款,要求兵部一定要在武监演武之前,将军服发放到位。”
曹邦辅揉着太阳穴说道:
“这事情就交给职方司来办吧,让武选司从今天开始进驻武监,对武监生进行年底考核。”
“下官遵命。”
——
李如松将马粪铲进了推车,又给马厩里铺上牧草,这才离开马厩。
马教官对于他们偷练马术的事情睁一只闭一只眼,还专门给马厩拨了更多的牧草豆粉。
李如松不仅仅要帮着那些落后的同学打扫马厩,还要帮助他们训练马术,这几天也累的够呛。
但是成效也是显著的。
这些日子下来,骑兵二班的马术提升很大,不少同学都能完成切换马步行军了。
“班正!定下来了!”
夏忠孝是蓟辽军镇一名世袭百户,轮到他承袭的时候刚好赶上武监成立,于是就被塞进了武监之中。
夏忠孝和李如松同为辽东人,他父亲也曾经在李成梁麾下作战过,入学后两人的关系自然非常亲密。
“陛下和兵部尚书都要出席演武!陛下还从内帑出钱,给我们配发新的军装,说是要在演武的时候穿!”
李如松眼睛一亮,连忙说道:
“陛下隆恩!”
夏忠孝也说道:
“陛下隆恩浩荡!”
夏忠孝又说道:
“果然苏教务长没骗我们!”
“去去去,教务长何等人,怎么会诓骗我们?快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一定要好好操练,可不能在陛下面前丢人!”
第302章 检阅三军
转眼之间,就到了隆庆四年的十二月。
今年的冬季要比去年还要冷一些,今年京师富贵人家早早烧起了火墙。
但是武监的校舍中,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二月十日,皇帝会带着内阁和兵部驾临武监,观看校场演武。
听到这样的阵容,就连成国公府的朱时坤也紧张起来。
他的兄长,现任成国公朱时泰还专门将他召回府上,告诉他这次皇帝和百官都很重视武监演武,一定不能让成国公府丢脸。
兄长也委婉的表示,明年陛下会派遣武监生前往京营“见********的意思,成国公府这种顶级勋贵自然是清楚的。
京营的利益,成国公府自然也牵涉其中。
到了国公这一级,荣华富贵已经不缺了,是真正的与国同休。
但是对于成国公府来说,这点利益,也比不上皇帝的青睐。
武监是多么被皇帝重视,勋贵们自然是明白的。
武监生最后能不能在近乎禁锢的大明军制中走出一条路来,其实就要看这第一届武监生的前途。
如果他们中也能和戚继光那样,走出几个军功封爵来,那对于天下武人来说,就多了一条通天之路。
朱时坤记得兄长的教导。
作为家族次子,成国公的爵位和他无关。
他原本的人生轨迹,是作为勋贵子弟戍卫皇帝,靠着家族的关系获得一个世袭的军职。
也许在朱时坤这一代,靠着和成国公府的香火情,还能维持一个富贵的生活。
但是勋贵的旁支何其多,如果子嗣不肖,这份福德两三代就会耗尽。
朱时坤见过太多没落的勋贵子弟。
京营,就是老成国公给儿子谋的最后一条路。
所以这一次演武,朱时坤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给皇帝和群臣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监中忙碌,申家的成衣工坊也在忙碌着。
要给一百多名武监生赶制新式军服,申家的成衣铺子为了在演武之前完工,高价在京师聘请裁缝,最后甚至开出了一人一天一银元的天价。
就算是这样,工期依然非常的紧。
最后听说是申时行妻家的一名小娘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套新式军服分成几个部分,将身形差不多的军服一起裁剪制作。
又将剪裁、缝纫等工序分开,再专门让人负责制作勋带。
就是这样,成衣坊和染坊都日夜不停,总算是在演武之前完成了全部的军服。
——
“班正这套衣服可太威风了!”
夏忠孝一身新式军装,站在武监正冠堂的镜子前,扭着身体欣赏自己的“英姿”。
李如松懒得理他,夏忠孝是个典型的古代战将体型,放在现代就是典型的“大胃袋”。
李如松感慨京师裁缝的巧手,竟然能用布料将夏忠孝包裹进去。
相比之下,李如松的就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国字脸,身材高大,穿上新式军装显得挺拔英武。
这军装确实太威风了。
李如松想着自己带着这样一支骑兵,出现在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会惊讶成什么样子。
在这一刻,李如松发自心底产生了一种“君恩深重”的感觉。
不仅仅是“君恩”,李如松对大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越发以自己大明人的身份为荣。
李如松再下决心,等自己回到辽东,再见到那些女真反贼,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他们赶尽杀绝!
和李如松这些世兵子弟不同,勋贵子弟们更喜欢新军装的款式。
诚意伯世子刘荩臣试穿着衣服,忍不住赞叹道:“这才是咱们武人应该穿的衣服!那帮文官哪里知道战场上该穿什么!”
朱时坤冷冷的说道:
“你身上这套军服,就是苏教务长设计的。”
刘荩臣愣了一下,自从上次被父亲当众打了竹板后,他对苏泽的名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朱时坤又看向刘荩臣道:
“咱们班就你的骑术最差,过几日诚意伯他老人家也会来看演武,刘兄不怕回家再吃竹板?”
朱时坤这么一说,众人纷纷哄笑起来。
但是刘荩臣的脸却白了,他连忙拉着朱时坤说道:
“班正,你快帮帮我!”
朱时坤说道:
“我也正准备给你们特训,不过事先说好,若是不能完成训练,就要军法伺候。”
听到朱时坤说到军法,刘荩臣就下意识摸了一下屁股。
但是他想到,若是自己在演武的时候出丑,亲爹能把自己活活打死。
他连忙说道:
“只要能不掉队,军法就军法!”
有了刘荩臣带头,剩下几个骑术不合格的学生也找上朱时坤,朱时坤也都是同样的办法,先和他们约法三章,必须要按照朱时坤的训练计划训练,如果完成不了就要受军法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