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354节

  朱俊棠的倭语不好,属于只能听懂日常用语的水平,他也听不懂黄文彬和岛津贵久在说什么,只听到两人不停的提到佛郎机人。

  等谈判到了最后,岛津贵久的态度更加热络,甚至连身边的武士都撤去了。

  最后还是朱俊棠扶着黄文彬回到了房间。

  等回到房间里,黄文彬立刻从朱俊棠的肩膀上下来。

  “黄兄,你没事了?”

  黄文彬笑着说道:“这倭人的清酒比蔗酒还不如,在船上的时候你几时见我醉过?”

  既然黄文彬没醉,朱俊棠连忙询问他,到底和岛津贵久说了什么。

  黄文彬说道:“被朱兄砍死的那个佛郎机人,是耶稣会的传教士。”

  “耶稣会?”

  黄文彬说道:

  “我在通政司的时候读过南洋通政署的报告,耶稣会是欧陆教会下的一个分支。”

  “在我大明澳门地区传教的,就是这些耶稣会的传教士。”

  “这欧陆的‘和尚’,似乎把传教当做了最大的功德,耶稣会的传教士更是热衷传教,他们满世界乱跑传教,吕宋很多土人也跟着改信。”

  “这些耶稣会的传教士,也在渗透我大明的沿海地区,还一度在澳门修建了教堂,最后还是苏翰林奏请朝廷才拆除了。”

  朱俊棠不解的问道:“那我岂不是砍错了人?”

  黄文彬摇头说道:“朱兄没砍错,这西洋的和尚也和我们的和尚一样,也喜欢做买卖。”

  “耶稣会也有大量的产业,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高层关系也密切,刚刚如果不是我们冲进去,岛津贵久就要和他达成协议了。”

  听到这里,朱俊棠一阵后怕,暗暗庆幸黄文彬的果断。

  黄文彬继续说道:

  “岛津贵久和耶稣会的代表就只有一件事没谈妥。”

  “什么事情?”

  “那个传教士提出,要和耶稣会做生意,岛津贵久举要允许耶稣会来九州传教。”

  朱俊棠惊讶道:

  “也难怪那岛津贵久不愿意答应啊。”

  黄文彬冷笑说道:

  “传教这套,别说是咱们大明,就是倭国也明白其中的危害。”

  “耶稣会在堺港传教,如今已经在堺港发展了一万信徒,就连堺港的大商人今井宗久都改信了。”

  朱俊棠也听过淫祀害人的故事,仅仅是一些大字不识的巫师神婆,就能将百姓迷得团团转。

  这些西洋和尚可是欧陆蛮夷中的知识阶层,他们发展信徒的方式肯定更迅速。

  黄文彬说道:“所以我说,我们不需要岛津贵久开放传教,只要给钱就能提供他们硝石。”

  朱俊棠道:

  “那岛津贵久怎么说?”

  “那老狐狸开始还不信,后来我说你是大明皇商,武清伯世子李文同的亲戚,只要给我一艘船去澎湖,就能运回硝石。”

  “等等!黄兄,我什么时候是武清伯世子的亲戚了。”

  “你不是大明宗室吗?武清伯世子是皇亲,你们不就是亲戚吗?”

  “。。。”

  朱俊棠无语道:

  “那岛津贵久同意了吗?”

  “同意了,但是他只肯放我一个人去,要将你扣下来当做人质。”

  朱俊棠毫不犹疑的说道:

  “黄兄你尽管去吧,我愿意留下来当人质,只要能将消息传回大明,我就是死在倭国也没事!”

  黄文彬却说道:

  “谁说让你留下来的?你的倭语才入门,你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我和岛津贵久说了,由你去澎湖买硝石,我留在这里做人质。”

第316章 报道引起的科道风暴

  罗万化一边叹气一边说道:“子霖兄,那篇文章怕是发不了了。”

  看到憔悴不已的罗万化,沈一贯疑惑的说道:

  “一甫兄,你的报道不是写出来了吗?”

  罗万化叹息说道:

  “报道是写出来了,但是这几天编辑部的同年陆续来找我,请我暂时不要刊登这篇文章。”

  沈一贯疑惑道:

  “为什么突然又不发了?那几位同年是受了上官的阻力?区区一个房山县令,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要知道,罗万化这个编辑部的阵容堪称豪华,光是翰林就足足有三位,剩下的都是留在京师的进士。

  这个阵容,组一个阁部的班子都够了。别说是一个区区房山县令了,就是当朝重臣撞上也要三思。

  按理说,房山县令是没有能量阻止《乐府新报》刊发文章的。

  苏泽倒是已经猜到了缘由,他冷笑道:

  “一个房山县令自然没这个能量的,但是加上六科和都察院就不一样了。”

  “六科和都察院?”

  沈一贯反应过来,连忙问道:

  “是不是六科和都察院,认为《乐府新报》侵夺了他们纠劾的权力?”

  苏泽和罗万化点点头。

  罗万化无奈的说道:

  “几位同年都被他们的上官喊过去,提醒他们不要乱发文章,除了翰林院的赵兄和于兄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要署名发表之外,另外几名同年都起了退意。”

  罗万化说道:

  “其实我倒是不怕,可若是因为这样耽误了几位同年的前程,罗某又如何能安心。”

  沈一贯也露出遗憾的表情说道:

  “一甫兄说的也没错,纠劾风宪的权力,素来都是科道言官的权力,自然不愿意为报纸所侵夺。”

  “只可惜了你们这篇文章了。”

  沈一贯读过罗万化这篇稿子,稿件不仅仅详细记录了房山煤矿的重重问题,还将众人如何调查的过程也记录下来。

  甚至同年于慎行还伪装成买矿的商人,亲自去这几座矿山探访过,记录下了第一手的资料。

  可临门一脚,却被拦住,这感觉确实让人难受。

  苏泽看向罗万化问道:

  “那一甫兄是怎么想的?”

  罗万化握了握拳头说道:

  “子霖兄,如果这篇报道是我本人写的,那豁出命也要发出去,但是涉及诸位同年,还是算了吧,不行就另寻题材吧。”

  苏泽摇头说道:“一甫兄,这写好的稿子不能发,再寻题材就能发了吗?”

  罗万化无言,苏泽继续说道:

  “这天下不公的事情这么多,难道不是应该遇到一件就揭发一件吗?难道伸张正义也要挑软柿子吗?”

  沈一贯看到罗万化的脸红了,连忙打圆场说道:

  “子霖别说了,一甫兄也是顾忌同年的前途。”

  苏泽说道:

  “我就是想要知道,一甫兄是怎么想的。”

  罗万化想了想说道:

  “发!还是要发。”

  “我再和几位同年商议一下,将他们写的部分删去,重写一篇报道,最后就属我一个人的名字!”

  苏泽却摇头说道:

  “一甫兄,我以为不妥。”

  “既然这些同年的上官都接到了消息,和他们单独谈话了,那施压的人还不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吗?”

  “你以为删去他们所写的文章,只留你一个人的署名,这些同年就不会被忌恨吗?”

  “他们若是要报复,难道是官府审案吗?要看证据吗?不过是一个理由罢了。”

  罗万化沉默的低下头。

  看到报馆的气氛冷下来,沈一贯说道:

  “子霖兄你是什么意见?”

  苏泽斩钉截铁的说道:

  “发!等一甫兄发文之后,出什么事情我会上书。”

  也不知道怎么的,听说苏泽会上书,罗万化就来了勇气,他说道:

  “那我再去征询几位同年的意见,若是愿意署名的就请他们署名,不愿意的就是隐去他们的名字。”

  ——

  二月十五日,京师,街头。

  “号外号外!房山矿难,县衙瞒报,私矿奴工,魂葬黑矿!”

  一群报童手里高高举着报纸沿街叫卖,不一会儿就被一个青袍官员拦住。

  “站住!”

  报童看到来人的官服,连忙停下脚步。

  “你有多少报纸?”

  “回官人的话,小的报篓中还有十多份。”

  “本官都买了!”

  来了大客户,报童连忙将报篓中的报纸递上,这个官员扔下钱袋,夹着报纸就离开了。

首节 上一节 354/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