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翰林,阁老想要请你今日过府一叙。”
苏泽本以为高拱不会找自己商议预算的事情。
高拱作为政治家,很敏锐发现联名共议,争的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这些日子,吏部文选郎张四维,作为高拱的代表四处串联,据说也获得了不少支持。
张四维也找过自己,但是被自己婉拒了。
苏泽也知道高拱的性格,既然自己拒绝署名,他也不会强迫自己。
那召见自己是为什么呢?
苏泽摇了摇头,与其猜来猜去,还不如等着晚上当面去问好了。
当日,晚上。
苏泽来到了高拱府上。
让苏泽意外的是,高拱府上冷冷清清,没有叫其他门生弟子过来。
苏泽一路来到了高拱的书房,见到了坐在书桌后的高阁老。
“师相。”
高拱点头示意苏泽坐下,面对这个得意弟子,高拱的情绪是复杂的。
苏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门生弟子,他很少参与高拱的聚会,更不会迎奉高拱的命令。
但是高拱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苏泽。
“子霖啊,李阁老已经准备致仕了。”
苏泽疑惑的问道:
“李阁老不是日常上书请辞吗?师相为什么这么说?”
李春芳日常告病请辞,这已经是满朝皆知的事情了。
高拱沉默了一下说道:
“李阁老前日请我去府上,谈了他要归乡的事情。”
苏泽沉默了一下,看来李春芳是真的要退了。
高拱略带羡慕的说道:
“李阁老的父母还健在,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他要辞官回家侍奉父母,如此纯孝的行为,陛下估计也不会过多挽留了。”
苏泽也没想到李春芳的父母竟然这么高寿?
他本人也已经快要七十岁了吧?
再一想到大明皇帝那可怜的寿命,你们这些当臣子的,难道不是应该进献养生秘方吗?
但是想到皇帝那嗑丹药的爱好,想要长命都难。
这么算起来,原时空的隆庆皇帝,也没有几年寿命了。
苏泽正在思考要不要进献【万病药】给皇帝延寿,但是想到隆庆皇帝身上应该有很多疾病吧?这要多少才能延寿?
看到苏泽走神,高拱还以为他在思考李春芳去后的政治格局,于是也没有继续说话。
苏泽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弟子走神了,师相,李阁老如果真的要退,那弟子就要恭喜师相了。”
以高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及在内阁的资历,他接任首辅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原时空就是这样的。
高拱却说道:
“子霖你也是这么乐观的吗?”
苏泽顿了一下说道:
“师相是说张阁老?”
高拱点头,面对这个弟子,高拱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想法。
“张江陵素有大志,他不是屈居人下的性格,而且要办大事就要弄权。”
“张江陵师从徐松江,这个道理他能最清楚了。”
苏泽沉默了。
高拱和张居正两人实在是太像了。
一个内阁中,容不下两个强硬的人物。
之所以两人没有斗起来,一是有李春芳这个擅长平衡关系的首辅在。
李春芳的年龄、资历、能力都能服众,也得到皇帝的信任,虽然平日里总是当懒狗装病,但是一出手就是黄老家的治国术。
有他在内阁一天,高拱和张居正都只能自己的一片领域折腾。
高拱忙着推动实学,张居正忙着财政改革,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可李春芳一旦去职,无论谁成为首辅,那局势就要大不一样了。
苏泽也有些头疼起来。
如果朝廷风向转换,日后自己就更难在两派中跳舞,要推行政策的难度就更大了。
但是如今朝野之中,也就只有高拱和张居正能担任首辅,隆庆皇帝很难再找到一个李春芳这样的重臣了。
用游戏中的话说,自己算是出了“新手保护期”了。
世代更替是无法改变的事情,苏泽收起这些杂乱的心思,对着高拱说道:
“弟子还是要恭喜师相。”
高拱摸着胡子,要说不高兴也是假的。
李春芳在临行前专门找自己,交代了内阁的事情,看来李春芳也是认同让自己接任首辅的。
加上和皇帝的关系,以及高拱这些年来的政绩,张居正想要越过自己担任首辅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赵贞吉,他这些年都忙着军务,过于偏科,已经排除在首辅人选。
雷礼年纪本身就不小,而且是专务阁老,本就不是竞争者。
高拱接着说道:
“这次的群臣联名共奏,是子霖你提出来的,群臣可都被你折腾坏了。”
“最忙的就是子维,他忙着找人签名,已经拉到了近百个名字。”
高拱控制吏部多年,如果一百个名字都凑不出,那他也别指望当首辅了。
高拱又说道:
“但是张江陵那边,已经快要搜集齐二百个名字了。”
苏泽疑惑道:
“前几日的时候,张阁老那边不是和师相这边差不多嘛?”
按照沈一贯的“战报”,高拱和张居正的预算案支持人数差不多,都是一百多个。
剩下的文官要么观望,要么参与了申沈二人的联署。
高拱说道:
“勋臣武将的奏疏被陛下驳回了,现在他们都去张江陵那边签名了。”
原来如此,也难怪张居正那边的支持者暴增。
高拱担忧的说道:
“如此关键的时刻,会不会影响陛下的决定。”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高拱要召见自己了。
李春芳要辞职,正在争夺首辅的时候,阴差阳错下,苏泽弄出来的这个联名共议,正好可以看做朝臣对阁臣的支持。
高拱现在支持者落后,自然也会担心起来。
苏泽很快说道:
“师相,您是身在局中。”
“弟子这份奏疏中也说了,联名共议‘非为私党’,而是‘以事而议,事议则散’,陛下也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才御批了弟子的奏疏。”
苏泽接着说道:
“师相,敢问您知道陛下要一个什么样的首辅吗?”
高拱沉默了一下说道:“陛下御极后励精图治,自然是要有所作为的首辅。”
“宰辅宰辅,我朝虽废宰相,但内阁首辅也有宰相之实。”
“宰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高拱点头。
苏泽接着说道:
“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这也是李阁老能让陛下如此倚重的原因啊。”
高拱愣一下,苏泽继续说道:
“陛下要的阁揆,就是能是外朝‘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平息朝争,让百官信服的官员。”
“师相要和张江陵争,争的是谁更能调和各派,最终拿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预算出来。”
“张江陵和勋臣武将绑定太深,反而不好做过多的妥协,如今正是师相向陛下展示能力的好时机。”
高拱听完连连点头,更是觉得今天喊苏泽过来议事是对的。
是啊,张居正为了拉拢勋臣武将,新军的军费依然过半。
而自己没有这个包袱,可以谈判的底线更加灵活,那由自己去商谈,就算是得不到支持,只要其他官员不反对,那也能体现自己协理朝局的能力。
隆庆皇帝也意识到,随着登基时间越来越长,隆庆皇帝的勤政热情也逐渐消退。
皇帝自然是需要一个能稳定朝局的首辅。
送走了苏泽之后,高拱果然开始行动。
三月九日,高拱亲自见了五个联名奏疏的提案代表,这些都是联名人数超过十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其中也包括沈一贯。
申时行虽然是主笔,但是他本人来见高拱就不太合适了。
身为张居正的弟子,可以提出和张居正不同的提案,毕竟申时行是弟子不是家奴。
但是公然和政治对手接触,那就是赤裸裸的背叛了。
所以是沈一贯代表着五十多个签名来和高拱见面。
这次高拱一改往日的霸道作风,而是和煦和众人交谈,并且倾听了在场所有人的意见。
他发现很多提案虽然整体分配上未必合理,但是在某些预算的要求上却很有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