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把话说出口时,整个市政厅里都陷入了沉默,安静得让人感觉可怕。
“从今天开始,奥格斯堡可以拥有自治的权力。城墙以内和城墙外的部分居民,全部由市议会来进行统治。如果你们与奥格斯堡主教,或巴伐利亚公爵产生任何冲突,我会亲自来进行裁决,并且使结果尽可能公正。”
“——”
会场中依旧沉默。
市民代表瞠目结舌。
皇帝在说什么?
“你们听到了吗?”海因里希皱起了眉头,“我将赋予你们自治权,你们必须要以赋税,和供养帝国军队,来报答我给你们的权利,你们明白吗?”
回答他的依旧是沉默。
谁也不敢第一个作答。
直到所有目光,全部落在执政官身上时,大家都选择将责任甩开,让这个同样目瞪口呆的中年男子,扛下所有的责任。
但奥格斯堡执政官也不敢啊。
他的手颤颤巍巍,就像触电一般抬起来,擦掉额头上的汗之后,才注意到周围的气氛变化。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落在了他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陛......陛下.......”
执政官结结巴巴地开口,可以看出他现在十分艰难。
“臣......必定不......不辱使命......”
“那就来签字吧。”
赫尔曼走到了执政官面前,拿出了一份契约,重重地拍在了桌上。对面的执政官见他这样的动作,被惊得吓了一跳,连胡子都炸了起来。
签字?
看着眼前的契约,执政官感觉头昏眼花。
契约上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却显得格外模糊,歪歪斜斜地看不清上面写了什么。字里行间,似乎到处都是“责任”,让执政官的意识逐渐开始恍惚。
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他才听清,周围的市民代表们,似乎都在喊着他的名字。
......
“真是场闹剧。”
利奥拿着手里的情报,默默地摇着头。
奥多则在利奥身边,静静地听着。作为最聪慧的听众,奥多是为数不多能完全理解利奥的人,而他也刚从德意志赶回来,并不准备去罗马继续承担枢机的职责,而是先在科雷佐拉休息一下。
“怎么说?”奥多嘴里嚼着小零食,“兰杜尔夫打输了,还是格里高利又惹祸了?”
“皇帝脑子犯浑了。”
利奥摇了摇头。
“他居然要在奥格斯堡推行市民自治。”
奥多愣了一下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吗?”
果然,大部分人都这么想。
看来还是自己的路子太成功,导致很多人产生了不正常的幻想,所以硬是来效仿自己这套吧。
不过听众是奥多,利奥还是准备分析一下。
于是他开口道:“除了意大利,和东方的罗马帝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都不具备搞城市自治的可能性。”
“嗯......”
奥多沉吟着,似乎在思考着这番话的含义。
利奥很快就给出了解释。
“因为那些地方的经济不够发达啊。”
这才是重点。
“想让城市自治,首先得找经济足够发达的城市吧。就算是罗马,当初好歹也是有两万多人的城市。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托底,还是接受领主的统治更好,而不是胡搞城市自治。”
说到这里,利奥又点了点地图。
他的手指落在了莱茵河。
“就算想在帝国内搞城市自治,除了意大利之外,最合适的就是莱茵河畔的城市了。科隆、美因茨、法兰克福,到底是哪个不好呢,居然让海因里希想着在奥格斯堡搞。”
不得不说,海因里希的确是犯浑了。
或者说,他太年轻了。
历史上的海因里希,也是搞城市自治的高手。
但那时是在1077年,经历了卡诺莎之辱,在教皇面前磕头之后,才开始发力的。那时候的海因里希,已经亲政了十年左右,培养了足够的政治资源,也拥有足够的政治经验,去进行一些试验性的改革。
现在呢?
海因里希底子薄,经验少,外部压力还比历史上的要大。
再这么胡乱操作下去,利奥可真的要把兰杜尔夫当作敌人,而不是海因里希了啊。
“给兰杜尔夫一封信。”
利奥说道:“可以让他适当放缓一下进攻速度,不要着急追击了。或许,海因里希有埋伏呢?”
里卡多应了一声,低头开始写起了信。
奥多则是笑了。
他一眼就看出利奥想做什么。
第293章 前插和反击
兰杜尔夫也看出来了。
“教皇冕下要我们放慢进攻速度,格里高利,你觉得这合适吗?”兰杜尔夫摇晃着手中的信,“海因里希的统治已经要结束了。”
“嗯......”
格里高利沉默不语。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说话也算是一种回答,只是比较委宛。
看懂格里高利想法的兰杜尔夫,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信随手交给侍从,然后看着面前奔腾的河流,开始思考了起来。
海因里希大概被打怕了。
尽管他的军队在数量上依旧占优,但士气已经被打崩了。
而且随着天气逐渐回暖,行军的损耗开始下降。这对于优势的一方来说,那就是优势继续扩大了。
“要打吗?”
齐格弗里德来到了兰杜尔夫身边。
他们看着奥格斯堡,这座精致小巧的城市,却有着与之不匹配的坚固城墙。想要强行攻占有大量驻军的这里,想必会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断水?不可能。
奥格斯堡旁边就有河流。
强攻?更不可能。
那么高的城墙就在那里。
挖墙脚?算了吧。
就德意志工程师的水平,兰杜尔夫也不太信他们。而且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性价比也太低了。
“不,换个方向。”
兰杜尔夫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张巨大的地图。
作为一名南征北战过的中年人,兰杜尔夫对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都熟稔于心。像奥格斯堡这种城市,他更是清楚不过。
如果从这里向北,来到多瑙河畔,控制整条多瑙河流域的话,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因为这样,就可以切断皇帝与北方的联系。
这就是战略操作。
从战略上进行逼迫,将海因里希逼到帝国东南角,就可以让帝国的大部分地区,没法给海因里希输血,甚至直接臣服于兰杜尔夫。
“我们去多瑙沃特。”
兰杜尔夫说道:“那边在多瑙河畔,控制了那里,我们就可以沿着多瑙河行军,控制整条大河了。”
格里高利认真地听着,同时尝试着理解兰杜尔夫的思路。
“会不会有点危险?”
齐格弗里德略有担心。
不过,兰杜尔夫笑了。
“这种情况有什么危险可言?哪怕我们的侧翼出现了敌人,他们也未必能打赢。就算他们真的赢了,我们也可以沿着多瑙河,一路撤退到乌尔姆,重整旗鼓以后继续作战。”
兰杜尔夫的计划十分缜密。
听着他的计划,齐格弗里德甚至觉得,兰杜尔夫是不是对一切情况,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若真是如此,那海因里希的陨落,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不过,能打这么快,也算是历史的奇迹了。
从兰杜尔夫起兵,到现在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皇帝打的生活不能自理。那么不妨再多想一下,如果兰杜尔夫叩阿尔卑斯山关,南下意大利入罗马的话,那位利奥教皇,又能抵挡多久呢?
打这一刻起,齐格弗里德开始相信,或许圣灵是站在兰杜尔夫这边的。
“让士兵们出发!”
......
奥格斯堡城中。
海因里希收集着四面八方的情报,对于如今的情况,有非常悲观的预测。
他可能真的要完了。
从理性角度来说,海因里希的确是这么认为的。他已经有连续半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到来自法兰克尼亚或者萨克森的消息。这说明,那些地方很可能脱离了他的控制,甚至已经发生了叛乱。
再加上兰杜尔夫向北的机动,明显是要把海因里希卡死,让他被困在帝国东南一隅。
说不定他还有奥托的指点。
消息搜集的越多,海因里希就越绝望。
只不过,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海因里希是不希望自己落败,也觉得自己绝对不能落败的。
但该怎么赢呢?
海因里希忽然叹气,然后整个人瘫在了王座上,用书本盖住了自己的脸,独自在大厅中沉默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仆人们看到这样的行为,也都纷纷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