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第229节

  反正也不会有人反对。

  一听到朱由检有话要说,周道登一群人心里充满了庆幸。

  一个个官员的脸庞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原来皇上心里早有想法,还好他们这些人,并没有把心里面的话说出来。

  否则跟自家皇上的想法相反,那可就遭了罪了。

  反对是不可能反对的。

  只有老老实实的跟着皇上,接下来小命才会无忧。

  想到了这里的众多官员,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口。

  “启奏皇上。”

  “不管皇上有什么想法,微臣等人都大力支持。”

  “没错,请皇上尽管说出来,微臣一群人哪怕是豁出性命,也得完成皇上交代的事情。”

  ……

第175章 大臣:“赴汤蹈火啊,皇上!”“求订阅”

  “皇上请放心,微臣一群人都是忠于大明朝的,只要皇上一句话,赴汤蹈火不成问题。”

  “是啊,皇上,微臣一群人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就等着皇上的旨意了。”

  周道登一群人抬头挺胸,一个个站在朱由检面前,等待着接下来的吩咐。

  朱由检已经开口了,尽管还不知道什么事情,但是表明自己的忠心就对了。

  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些年,加上这些天一系列发生的事情。

  感受到朱由检的强硬手段,以及锦衣卫和东西厂的威胁。

  周道登一群官员把自己的小命,看得格外的重要。

  这种时候不表忠心,难道等到被砍头的时候才说吗,那可就什么都晚了。

  一群官员等待着朱由检接下来的吩咐,一个个心里面还有几分期待。

  在这些官员看来。

  只要自己领到了事情做,那就证明皇上既往不咎,他们这些人的小命也就能保得住。

  还是原来的那句话。

  在整个朝堂上,不怕没事做,就怕一天无所事事。

  在皇上的面前没办法展现出价值,随时都要被淘汰,甚至会丢掉自己的小命。

  在一群官员的期待之下,感受到众多官员的态度变化。

  朱由检心里的笑意更浓,这一个个的官员变脸,比翻书还快。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眼看着这些官员这么识趣,朱由检立刻第一时间开口。

  “好,不愧是我大明朝的忠臣。”

  “既然各位爱卿都已经做好准备,那朕可就说了。”

  一听到朱由检要开口,一堆官员赶紧竖起耳朵,一个个的表情充满了认真。

  这可关乎到自己未来的前途和性命,必须一个字不落的记住。

  此刻的众多官员,生怕错过朱由检所说的每件事,以及每件事的细节。

  如果不是没有纸和笔,众多的官员还真想,现在就开始记录下来。

  紧张,忐忑,期待。

  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弥漫在周道登一群人的心里。

  此刻的官员们,可以说是眼巴巴的盯着朱由检。

  “……”

  面对着众多官员的眼神,朱由检以及王承恩两个人,心里面只觉得有几分好笑。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所有人一起上朝的时候。

  一个个官员在朝堂上,那可是趾高气昂的。

  对于朱由检这样的一位皇上,一个个官员纷纷联合起来,丝毫没有任何的买账。

  只要是朱由检一开口,想要把心里面的想法说出来。

  又或者是朱由检要做什么事,一群官员都会第一时间反驳。

  一个个官员的心里面,都把朱由检当成了皇帝傀儡,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可是现在,要多老实有多老实,要多谨慎有多谨慎。

  这样的态度一对比下来,属实是有几分滑稽。

  克制住心里面的笑意,面对着官员们投来的目光,朱由检继续开口。

  “首先这第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经提出来过,现在朕就再说一次。”

  “派遣军队前往灾区,一边赈灾一边消灭反贼,这其中花费了不少的银子。”

  “还有给边军部队,补发欠缺的粮饷,大把大把的撒钱。”

  “而这些银子,都是从之前的贪官污吏家中抄出来的,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整个国库的情况,各位也都已经了解了,可以说是一两银子也拿不出来。”

  “虽然说暂时稳住了局面,但以后还需要银子,才能彻底的消除隐患。”

  “除此之外,朝廷的运转,各个官员的俸禄等等,全部都需要用钱。”

  “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搞钱。”

  “而搞钱的途径,还得是增加商业税。”

  “这一段时间,朕也早已经看得出来。”

  “咱们大明朝的商业,已经到了一种繁荣的地步,一个个商人手中都富的流油。”

  “不少的商人暗地里,还想办法的偷税漏税,这可相当于从我大明朝国库中偷钱。”

  “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朕已经让户部尚书,制定了一份征收商业税的计划。”

  “户部尚书,你站出来给各位官员说说。”

  “是!”

  朱由检话音落地,户部尚书站了出来。

  作为系统里购买的人才,征收商业税的各种细节,户部尚书早已经做完。

  甚至在暗地里,已经和朱由检提前通过气。

  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征收各种各样的商业税,绝对能大把大把的捞钱。

  之前的各种商业税收,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

  一听到朱由检要征收商业税,再看着站出来的户部尚书。

  周道登一群官员,一个个早已经有所预料了。

  他们这些官员当然知道,各个商人一系列的操作,确实是相当的富裕。

  欺上瞒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要不然的话,一群商人怎么发家致富,怎么有钱送给各个官员。

  甚至有不少的官员,直接在商人的产业之中入股,每年大把大把的捞钱。

  有些商人还是朝堂上官员的代理人,直接为他们这些官员赚钱。

  各种各样的操作,周道登一群人简直不要太熟悉。

  一群官员对商人知根知底,知道现在增加商业税,确实是能够充盈国库。

  皇上终究还是忍不住,对各个商人下手了。

  如果换做是以前,官员们必然要站出来反对一番。

  毕竟增加商业税,切实的触动了他们这些官员的利益。

  一个个每年少分不少的银子,那可是白花花的金钱呀,要是不反对才怪。

  可是现在,局势很明朗了。

  朱由检这一位皇上,一看就不是好糊弄的主。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足可以证明朱由检身上的雄才伟略。

  一下子砍了不少人的脑袋,众多的官员可不想,丢掉自己的小命。

  再说了,他们这些人连家产都捐出去了。

  身上一两银子都不剩,周边还有锦衣卫和东西厂监督,以后跟那些商人也没有太大关系。

  换句话说,他们这些官员,再也没办法捞到任何银子了。

  增不增加商业税,对自身的利益毫无影响。

  还有。

  户部尚书跟朱由检一唱一和,而且连征收商业税的计划都准备好了,这明显已经提前通过气的。

  既然自己家的皇上,都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还有谁敢反对。

  除非是想自己掉脑袋,成为被砍头的一员。

  要不然的话,周道登一群人才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公开的唱反调。

  弄清楚了所有的情况以后,在脑海里稍微的分析一番,一群官员纷纷沉默的看着户部尚书。

  官员们都等着户部尚书开口,这其中可不会有人敢插话。

  谁说话谁死,皇上还在龙椅上盯着呢。

  刚刚就表明大力支持的态度,就算是心里面不喜,那也得憋着、忍着。

  一群官员心中有数,就等着听听征收商业税的具体内容。

  等户部尚书一说完,果断的表示支持就完事儿了。

  多听,多看,少说话。

  伴君如伴虎,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

首节 上一节 229/7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