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121节

  这一次,他更要好好看看。

  看着太子和裕亲王的对话,乾熙帝忍不住轻声的道:“威胁自己的皇伯,这就有点过分了!”

  “不过,皇兄这些年做事,确实过分,也该是被人敲打一下了。”

  自语之间,乾熙帝的神色,开始慢慢的凝重了起来。

  思索了瞬间,乾熙帝就将奏折放在了一边。

  不管怎么说,太子能够将欠债要回来,这是好事。

  可是,三大织造的欠款,真的是一个麻烦的事情啊!

  想到孙嘉诚说的三大织造欠款的事情,他就一阵恼火。

  被臣子这样说,实在是有点丢人啊!

第156章 论挣钱,朕不如太子

  三大织造欠户部的银两,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五十万两左右。

  而在这一百五十万两,差不多有一半,都是曹家欠下的。

  曹家之所以欠得多,是因为曹家对于乾熙帝最为忠心。

  每次乾熙帝下江南,曹家都会精心准备,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事无巨细,所需的一切,都是尽其所能,提供最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乾熙帝自然住得非常舒坦,玩得顺心,而曹家花的钱也是最多的。

  这一百五十万两,让乾熙帝帮着三家拿出来,乾熙帝不舍得。

  他内务府里虽然有不少银子,但是一百五十万两,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这个数字,连他都不舍得。

  可是,让曹家他们三家担负这个债务,那以后别人会怎么看自己?

  像孙嘉诚那样的莽汉,应该不多。

  但是不多,并不代表没有。

  如果以后,再有一个和孙嘉诚差不多的家伙,将这种事情肆无忌惮的传播出去,那他乾熙帝的脸面该往什么地方搁?

  更何况,有些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还不知道该怎么想自己呢!

  思前想后,乾熙帝朝着站在一侧的梁九功道:“让曹寅来见朕。”

  曹寅在京城筹备女儿嫁入毓庆宫的事情,就住在京师里。

  这段时间,经常被乾熙帝招到宫中,和梁九功也是经常打交道。

  听到乾熙帝的安排,梁九功很快就把曹寅给找了过来。

  和以往相比,曹寅依旧个头挺拔,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但是乾熙帝却觉得,曹寅的白发好像多了不少。

  论起年龄,曹寅比自己还要小一点。

  可是,现在的曹寅,让乾熙帝觉得比自己至少大了十多岁。

  想到当年两个人少年意气的情形,乾熙帝心里莫名的升起一丝悲哀。

  他心里清楚,这些白发之中,至少有一半是因为给自己办差造成的。

  但是这些悲哀,他却不能表现出来。

  在曹寅见礼之后,乾熙帝朝着曹寅道:“曹寅,婚礼准备得怎么样了?”

  “禀告陛下,差不多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吉时了。”曹寅虽然和乾熙帝非常熟悉,但是面对乾熙帝,他仍然不敢有丝毫造次,表现得恭恭敬敬。

  乾熙帝可以对他没有架子,那叫平易近人,与民同乐;但是如果他也随随便便,那就是妄自尊大,不懂礼数了!

  乾熙帝点头道:“那就好,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江南?”

  “臣准备在吉时之后,就回江南。”曹寅郑重的道:“臣这次离开的时间,也有点长了。”

  乾熙帝点头道:“是啊,这些天,江南的奏报,已经有些迟缓了。”

  听乾熙帝如此说,曹寅虽然不在江南,但是,作为江南这边通政司的一把手,赶忙跪下请罪。

  乾熙帝伸手将他搀扶起来道:“咱们两个之间,你就不要给我来这些虚礼了。”

  “江南的事情出现迟缓,也不是你的过错,毕竟,你来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说到这里,乾熙帝郑重的道:“我准备将两淮的盐政交给你和李煦,你们两个轮流管理,为期十年。”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职多年,对于两淮盐政里存在的弯弯绕心知肚明。

  不论是谁,只要担任两淮盐政的主管,一年下来,就算什么都不干,不说弄它个盆满钵满,十万两银子是绝对少不了的。

  如果上下其手的话,那就只能更多。

  乾熙帝让他担任江宁织造这个肥差的同时,又让他和李煦分管两淮盐政,这里面的意思,自然是想尽力补贴这两个人,让他们早日还上户部的欠债。

  “多谢陛下!”曹寅心里感动万分,旋即跪在地上,诚恳道:“陛下为了奴才,真的是操碎了心。”

  “都怪奴才不争气,才让陛下您跟着操心。”

  “都是奴才们的错!”

  听着曹寅的检讨,乾熙帝虽然很清楚,这事儿怪不得曹寅,不论是谁,遇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下江南,都会欠户部的钱。

  实际上,曹寅他们自己的钱也花了不少。

  但是曹寅能有这种态度,说出来这番感恩戴德的话,乾熙帝心里还是非常受用的。

  当即沉声的道:“两淮盐政虽然有些银子,但是用于还账,还是有些困难。”

  说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下道:“分期付款这件事儿,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就连朕,也不能随便开这个口子。”

  曹寅明白乾熙帝的意思,如果在自己这里免了利息,说不定来找乾熙帝的人就会越多。

  乾熙帝是出了名的好面子,再加上有自己这个先例,那么别人的利息也就难以收回,户部的催缴还是麻烦。

  想到户部催缴银子的情况,曹寅也知道到了不催缴不行的地步。

  户部都没有了银子,朝廷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转了。

  “陛下对奴才的恩典,奴才永世不敢忘记。”曹寅郑重无比地道:“那分期付款的利息,关系到户部太仓的收缴,臣怎敢为了一己之私,从而毁了陛下为国之大计!”

  乾熙帝越发觉得曹寅贴心。

  向上不伸手,自己有一手,既能尽力办差,还能主动分忧,也只有这样的臣子放在江南,他才能够安心。

  当即拍了一下曹寅的肩膀道:“曹寅,在挣钱这方面,朕不如你的女婿。”

  “你等一会儿从我这里出去,就去找一下太子,让他帮你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再找一个挣钱的营生。”

  “这钱哪,早还了早干净。”

  说到这里,乾熙帝迟疑了一下,有些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在曹寅的印象中,乾熙帝很少说自己不如人的话。

  如果乾熙帝说不如别人,曹寅说什么也要拍一下马屁。

  但是乾熙帝说不如太子,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帮着乾熙帝狡辩。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这才道:“青出于蓝胜于蓝,太子能够有今日的英明,那都是陛下您教导的好。”

  “陛下不但英明神武,而且教导的太子同样聪慧,这实在是江山之福,社稷之福!”

  将这些话说出来,曹寅只觉得额头一阵冒汗。

  这些话,实在是有点太难说了,要不是没有办法,他绝对不会说这些。

  乾熙帝虽然知道曹寅在拍自己的马屁,但是他心里很是有些得意。

  而且隐隐约约,他对于太子的忌惮少了一点。

  曹寅虽然有点像拍马屁,但是有个事实确实没有说错,自己这个皇帝能够教导出来一个明君儿子,好像也是一个能够让人钦佩的地方。

  秦皇汉武他们虽然牛,可是他们就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哪!单从传帮带这种长远眼光来看,就是断断不如自己的。

  和乾熙帝又说了一番话,曹寅离开了乾清宫,他一边朝着毓庆宫的方向走,一边琢磨:太子真的能够帮到我吗?

  他真的能够帮我挣钱吗?

第157章 以钱生钱,发财的机会

  坐在毓庆宫,沈叶有些烦心。

  他烦心的不是户部的催缴,因为这件事对他来说,差不多已经完成了。

  别说现在运作这件事的马齐本身就能力非凡,即便现在运作这件事的是一头猪,那也能圆满解决了。

  当然,前提是作为皇帝的乾熙帝不能添乱。

  只要乾熙帝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对沈叶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一旦乾熙帝这边整出来一点幺蛾子,那事情就有点严重了。

  但是,到了那个时候,那就爱谁谁了,他才不接手管这个烂摊子。

  惹沈叶心烦的,也不是石静容和年心月,这两个女人非但没有打翻醋坛子,关系反而不错。

  特别是石静容怀孕之后,年心月经常跑过去陪着石静容聊天,可以说沈叶的后院,基本已经实现了友好相处,和谐共生的效果。

  就是嘛,红旗不倒,彩旗飘飘,人还是要想开一些的,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至于其他的,就更不用他操心。

  他现在唯一烦心的,就是他没钱了!

  没错儿,他就是没钱了。

  虽然他在通往通州的石板路上弄了不少银子,但是现在,这些银子被他投进新院子的建设当中了。

  新的太子府起得很快,但是钱花的更快。

  现在,他手里还有一些石板路的股份,但是这些股份现在正在疯涨。

  已经从一股一千两银子,变成了一股接近两千两银子。

  而且,这还是有市无价。

  随着这条路眼见就要完工,那两条铁轨的作用,也越发显现了出来。

  很多人都已经预见到这条路的重要性,所以都想要收购这条路的股份。

  沈叶估计,如果这些股份再放一段时间,还是能涨不少钱的。现在拿出去卖了,以便建造自己的太子府,有点可惜。

  可是,不卖的话,他没钱哪!

  乾熙帝对于太子倒是非常大方,只要是太子需要的物品,基本上都是敞开了供应,绝对不会存在任何不供的情况。

  可是,供给的这些东西里,没有银子。

  自己再去找马齐,从太仓借出一笔银子,然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还贷款,沈叶心里有些不情愿。

  倒不是做不到,而是下意识的觉得有点丢人。

首节 上一节 121/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