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恨自己族叔恨的牙根儿痒痒,但是他们也只能将这些怨气压在心头。
毕竟,摊丁入亩都已经定了下来,再以此来参奏自己族叔,那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太子的办法,就绝对不止如此。
“在银行存款的利息,是怎么来的,你一定要讲明白,这里面是户部欠款的利息,用那些欠款人的俸禄作为抵押。”
沈叶郑重的看着年栋梁,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的道:“你要发动自己身边的衙役和里长的作用……”
“……告诉他们,这个银行的存款额,只有三百万两,存够为止,多了就不收了……”
“……还有,给那些拉来存款的衙役和里长提成,知道什么是提成吗?就是谁拉来的存款越多,谁的好处就越大,就好似是卖保……”
说得兴起,沈叶差点就将前世的一些东西说出来。
年栋梁此时正听得入神,见太子突然停止说话,忍不住问道:“太子爷,卖什么啊?”
“卖什么你不用管。”
“你只要记住,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就行。”
“还有,告诉那些衙役里长,他们可以找人和他们一起拉存款,他们可以从这些人的提成中,也提取一部分……”
年栋梁听得云里雾里,晕晕乎乎。
太子说的好似很简单,又好似很深奥,仔细琢磨一下,好像又挺有道理。
但是这样做,真的行吗?
这三百万两银子的欠款,真的能够换成存款吗?
“老年,你给我估算一下提成的额度,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提成的额度,不能超过户部欠银所产生的分期利息。”
沈叶说到这里,拍了一下年栋梁的肩膀道:“我相信,有你老年出马,这三百万两银子,很快就能够凑齐。”
年栋梁本人虽然没有把握,但是看着一副我看好你的太子,只能低头领命。
这真的行吗?
第200章 太子声望太高,该压一压了
秋雨连绵,浇灭了京师炎热的暑气。
不过,和这褪去的炎热相比,大兴县衙役陈五六心里的灼热,却是怎么都浇不灭的。
短短半个月,他足足挣了五十两银子!
要知道,就算他在顺天府里是一个班头,偶尔也能干点儿上下其手的事情,但是这种进项,实在是太少了。
毕竟在京师里,大佛实在是太多了。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不要说,很多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他染指,就已经解决了。
而现在这件事情,既不用他出手,也没有任何的风险,挣得还不少。
想一想,就有点欣喜若狂!
给毓庆银行拉存款,开始的时候,他还没什么动力,但是,自从知道了毓庆银行的存款有利息,而且利息还有保证的时候,他就心动了。
他钱不多,也就是有个二十多两银子。
平日里,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偷偷的摸到他家里,把他的银子给偷走。
一旦被贼偷走,那他这么多年的忙活,可就打了水漂。
而存到钱庄去,他又不舍得。
因为银子存到钱庄,那是需要缴纳费用的。
他这二十多两银子不多,每个月再倒贴费用,他可舍不得。
现在,这毓庆银行不但背靠毓庆宫,而且存钱还给利钱,这让他惊喜不已。
不过,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当他试探性地向身边人推荐这种存款的时候,他发现居然真的有人去存。
而且,他也真的能够拿到提成。
这一下子提高了他的积极性。
也就是半个月的功夫,他就提了五十两的银子。
当然,他也给毓庆银行拉了五千两银子的存款,但是他并不觉得有啥不妥,那些被他拉着去存钱的人,一个个银子放在了安全的地方不说,而且还能坐收利息。
对自己,他们应该感恩戴德才对。
要不是自己,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将银子存进去。
毓庆银行可是说了,一般人的存款不收,只有他们这些业务员介绍的钱才能够存进去。
这应该是自家县太爷给太子要的一份福利。
要不然,太子怎么会把这般的好事给自己等人呢。
“老陈,咱们喝酒去!”就在陈五六想着去找谁拉存款的时候,突然被人拽住了手臂。
他抬头一看,发现是熟人,隔壁宛平县的班头李铁尺。
李铁尺学过武技,平日里非常的傲气,在陈五六的感觉中,他觉得这位同行眼高于顶,并不是太看得起自己。
陈五六虽然心里不爽,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他们两个不是一个衙门的,职位也差不多。
现在被李铁尺拽着去喝酒,陈五六心里犯起了嘀咕。
如果是平日里,这种饭不吃白不吃。
但是现在,他一心想着挣钱,实在没心思和李铁尺磨嘴皮子,所以他就沉声的道:“李头儿,我等一下还有事情要办。”
“你有什么事就直说。”
“咱兄弟之间都是实在人,没必要绕弯子藏着掖着。”
李铁尺嘿嘿一笑道:“老陈,现在已经到了饭点了,吃点饭再说。”
“你放心,我保证耽误不了你的正事儿。”
说话间,他就拉着陈五六就朝着酒馆走。
李铁尺的手就好似钳子似的,陈五六想要挣脱就挣不了,没办法,只好跟着李铁尺进了酒馆。
两个人都是一身班头儿打扮,饭店的老板哪里敢怠慢?也就是眨眼功夫,就殷勤地给端上来两道凉菜和一壶酒。
看着那喷香的烧鸡,陈五六一阵流口水。
而李铁尺此时已经将酒杯倒满道:“陈头儿,咱兄弟俩喝一杯。”
虽然陈五六不知道李铁尺想干啥,但是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只好举起了酒杯。
两个人干了一杯酒之后,李铁尺道:“陈头儿,你可真不够意思啊,有发财的买卖,为啥光想着老徐,不找我啊!”
听李铁尺如此一说,陈五六顿时明白了。
他一下子撕下了一个鸡腿,一边吃一边道:“这不是觉得你李头儿忙嘛!”
“也就是瞎忙,有啥好忙的。”
说到这里,他朝着陈五六道:“老陈,我这个人你知道,平日里大买卖不敢做,家里孩子又多。”
“你大侄子眼看到了议亲的年龄,这都需要钱,你这个当叔叔的,可要帮衬一二。”
“只要你让我帮着找人存款,多了不敢说,我半个月就能给你拉过来六千两银子。”
“你看怎么样?”
一听这话,陈五六顿时兴奋得双眼放光。
若能招揽李铁尺入伙,他就能得一笔可观的提成,少说也有十五两银子进账。而李铁尺更是能赚上四十多两,这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买卖!
“老李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这个当叔叔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侄子娶不上媳妇吧?”
陈五六举起酒杯,笑得见牙不见眼,“来,干了这杯!”
酒过三巡,二人话锋一转,聊起了闲事。
李铁尺一脸羡慕地感叹道:“老陈,你是不知道我们那帮兄弟有多眼红!”
“你们不但有太子殿下亲自观政,还能参与那新开的银行吸收存款,最关键的是,存钱还给利息!这新鲜事儿我还是头一回听说!”
“有太子和户部作保,这事儿自然假不了。”
陈五六吐出一块鸡骨头,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不过你也别眼红,谁让我们县太爷姓年呢?年美人的堂兄,太子殿下爱屋及乌,当然要格外关照!”
说着,他忽然正色道:“要我说,你想要揽储可得抓紧!听说三百万两的额度,差不多已经完成二百多万了。再晚些,怕是捧着银子都找不到门路!”
李铁尺一听这话,腾地站起身,连酒都顾不上喝了:“老陈,你先吃着,我得赶紧去联系好的那两家看看!”
话音未落,人已快步往外走了,临走还不忘在桌子上拍下一块碎银子。
望着李铁尺匆匆离去的背影,陈五六也加快了扒饭的速度。这赚钱的买卖,手快有,手慢无,能多捞一笔是一笔啊!
与此同时,乾清宫的书房内,乾熙帝正凝神翻阅着毓庆银行的账册。
那上面赫然写着:定期存款二百一十五万两,存期一年。
这意味着,太子随时可以动用这笔巨款。
正当他沉思之际,又一份奏报呈了上来——是关于太子试种红薯的收成奏报。
看着这两份文书,乾熙帝眉头微蹙,心中暗忖:太子的声望太高,似乎该适当地压一压了
第201章 这天下,只可有一日当空
对于太子试种的这些红薯,乾熙帝差不多已经忘完了。
作为一个皇帝,每天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堆积如山。
别说区区一百亩红薯的产量,即便是一万良田红薯的产量,也入不了乾熙帝的法眼。
毕竟这些东西对于乾熙帝而言,真的算不上什么大的收入。
不过,在看到京城之中流传的太子试种的红薯,一亩产量一千五百斤的说法,乾熙帝第一个感觉,就是有人想给太子上眼药。
如果是以往,如果有人敢于给太子上眼药,他这个当爹的,必须得护佑自己的儿子,一马当先。
但是现在嘛,乾熙帝觉得让太子丢一下颜面也没什么不好的。
自己是圣君,有一个能干的太子无可厚非。
可是,他也不想自己还没有七老八十,就被人盼着退位,盼着给太子腾地方。
这天下,只可有一日当空!
所以,对于这种小手段,乾熙帝不但不愿意动手阻止,还有了一种想要推波助澜的想法。
他把这两份资料放下,就看到了一份关于内务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