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第267节

  八皇子做的亏心事不少,此时的他,当然心虚。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强作镇定地道:“任大人放心,不论谁在咱身边动手脚,我都会把他揪出来。”

  “我就不信,他能躲一辈子!”

  说到这里,八皇子话锋一转道:“《百官行述》的传言一出,它藏在任兄的手里已经不安全了。”

  “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陛下就有可能让人查抄。”

  “如果被查抄出去的话,那对于伯安兄就是一个大大的危险。”

  “所以伯安兄不如找个更安全的地方,别让它节外生枝才好。”

  八皇子这番看似关心的话,让任伯安的脸上闪过了一丝讥讽。

  八皇子什么意思,他心知肚明。

  面对八皇子这种建议,如果在以往,说不定他会考虑一下。

  但是现在,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了!

  所谓兔死狗烹,现在的他,已经完全从一个隐藏在幕后的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一个不慎,就会死得不明不白。

  这《百官行述》,现在反而成了他一个护身符。

  谁要想得到这《百官行述》,那就不能杀了他。

  “殿下放心,这《百官行述》我已经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只要我不死,这《百官行述》就永远安全。”

  “当然,如果我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我一个忠心的仆从,就会将这《百官行述》刊发天下。”

  “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给我陪葬。”

  听任伯安如此说,八皇子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阴霾,不过他心中也清楚,现在不是强行逼迫任伯安的时候。

  所以他笑了笑道:“既然伯安兄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准备,那我也就放心了。”

  “请伯安兄放心,我一定会想想办法,给伯安兄尽量安排一个好的去处。”

  “不让伯安兄受苦,更能够享受好日子。”

  任伯安的心中,虽然对八皇子依旧是不放心,但是他心里清楚,此时此刻,他没有别的选择。

  所以也只能朝着八皇子道:“如此,就多谢八皇子了。”

  毓庆宫中,沈叶一直默默关注着任伯安的举动。

  这次他让年羹尧想办法把任伯安的《百官行述》散播出去,心里还带着一丝迟疑,生怕年羹尧这件事情做不好。

  但是事实证明,年羹尧这件事情,做得还是非常缜密的。

  最起码到现在,这个事情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但是年羹尧派的人,却依旧没有让人抓住把柄。

  让年羹尧做这件事情,沈叶心里是带着一丝忐忑的。

  毕竟,年羹尧不是二十年后的年大将军,这种事情不一定能做得天衣无缝。

  但是沈叶没有办法,因为他手中并没有什么能用的人。

  原太子的下属,基本上都是通过索额图联系的。

  现在索额图生死不知,虽然有人开始朝着他接触,但是这种时候,沈叶怕这些人之中,混进来一些居心叵测的人。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至于于成龙,虽然站在他这一边,但是于成龙只是赞同他,并不是他的人。

  能够算是沈叶人手的,实在是太少了,比如曹家,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曹家实在是太显眼。

  需要做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手太少。

  可是,真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人手太多的话,又会引起乾熙帝的猜忌,遭受他的打击。

  这等的情况,很是让人难受。

  “太子爷,陛下请您过去一趟。”就在沈叶一边翻着书,心中一边感慨的时候,梁九功走了过来。

  看到恭敬的梁九功,沈叶一边让周宝上茶,一边道:“梁公公,父皇找我们有什么事情?”

  “太子爷,这个奴婢不知道。”梁九功恭敬的道:“不过陛下是只看了一封奏疏之后,显得很不高兴。”

  “还有,陛下也让人传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

  听到这话,沈叶的心平静了不少,只要这位老爹不是单独找自己,一切都好说。

  他笑了笑道:“多谢梁公公,我这就去见父皇。”

  当沈叶和梁九功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就见大皇子等人,都已经等在宫门外,而就在这时,魏珠笑着走出来道:“太子爷,各位皇子,陛下请各位进去。”

  沈叶等人就在魏珠的引领下,很快来到了乾熙帝的书房。

  乾熙帝正在看奏折,等沈叶等人走进来,他轻轻的将奏折一放,然后淡淡的道:“《百官行述》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沈叶没有想到,乾熙帝竟然突然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他知道乾熙帝如此问,一定有深意。

  在脑子快速旋转之间,他并没有立即开口。

  而大皇子等人,同样如此。

  看到儿子们都不开口,乾熙帝直接点名道:“太子,你听说过没有?”

第311章 只要找,总是能够找到毛病的

  面对乾熙帝的问题,此时的沈叶心里有点两难。

  说不知道吧,那就是敏感度不够,显得自己太迟钝;说知道吧,又等于说明自己不安于现状。

  脑子里飞快地转了几圈,沈叶躬身朝着乾熙帝回应道:“父皇,儿臣之前在理藩院观政的时候,偶尔听人提起过。”

  沈叶这话,既承认了他听说过,又点明了自己是观政时听来的,省得让乾熙帝胡乱怀疑!

  乾熙帝像是根本就没有在意沈叶的解释,他淡淡地追问道:“那你觉得,这件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沈叶心知肚明,这事儿当然是真的。但是,他这会儿不能直说。

  故作沉吟之后,沈叶这才道:“所谓无风不起浪,儿臣觉得,要想确定这件事情的真假,还需详查。”

  这话说得,简直是滴水不漏,进退自如,怎么理解都行。

  他这种含糊的态度,让乾熙帝瞪了他一眼:“这种事,还能大张旗鼓地查吗?”

  一旁站着的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也都默默地动着脑子。

  《百官行述》这事儿,他们也都听说了,甚至还为之心动。

  虽然不知道《百官行述》到底记载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记的都是什么具体内容,但是至少,掌握了数百位官员的隐私之事,就等于握着一把利剑,掌控了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有这么一股力量在手,争夺太子之位,就不是梦。

  他们都派人打听过任伯安,不过打听的结果却让人很不舒服,因为这位任伯安,竟然和八皇子来往密切。

  是敌人就没错了啊!

  在确定了任伯安的身份之后,他们就不约而同地在暗中推波助澜,开始在这件事儿上兴风作浪。

  管他到底是谁在推动,他们都得帮帮场子,把这浑水搅得更乱,毕竟这个任伯安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百官行述》这种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大杀器。

  乾熙帝会过问,他们一点儿也不意外。

  作为帝皇,如果乾熙帝连这都不敏感,那这龙椅也就坐不稳了!

  在乾熙帝问太子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装傻充愣,目光却紧紧地盯着沈叶。

  沈叶从乾熙帝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丝阴冷。

  他明白乾熙帝的顾虑。

  这种事情,调查起来会非常的麻烦,还容易节外生枝。

  对于这等的事情该如何处理,他心里也很清楚。

  不过,这件事情既然他自己就是幕后推手,那就得撇清关系,不能让人怀疑到他头上。

  所以在乾熙帝问他的时候,沈叶故作迟疑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任伯安也许是被冤枉的。”

  “所以儿臣以为,还是明察为好。”

  乾熙帝瞥了沈叶一眼,没有多说,心里却觉得太子这反应不够敏锐,处理得也不够妥当。

  太子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生气,反而隐隐觉得,这样也好。

  在迟疑了一下之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大皇子的身上。

  大皇子虽然已经降为了公爵,但是他毕竟是皇长子,所以依旧受乾熙帝看重。

  不过很多人都觉得,他和皇位已经算是绝缘了。

  毕竟一个在乾熙帝万寿节上,弄出这种假祥瑞事情的皇子,就算没有被治罪,也要担上一个昏庸的名头。

  “允是,你怎么看?”乾熙帝沉声的问道。

  大皇子看着乾熙帝有些阴冷的目光,稍微迟疑,就沉声的道:“父皇,儿臣以为,宁杀错,不放过。”

  “不管这件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至少,任伯安这个人都不留了。”

  乾熙帝点头道:“那你以为,以什么名义杀任伯安呢?”

  “儿臣以为,就凭他编制《百官行述》,居心叵测!”大皇子沉声的道:“谁替他求情,那就是谁在《百官行述》上,榜上有名。”

  乾熙帝看着杀气腾腾的大皇子,没有表态,又把目光落在了三皇子的身上。

  “允止,你说呢?”

  “儿臣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这个任伯安是不能留了。”

  三皇子沉声的道:“不过要杀任伯安,用《百官行述》的理由不合适,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东西,目前还没有真凭实据。”

  “而且一旦找到这个东西,说不定还会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儿臣觉得,可以用其他的罪名捉拿任伯安,逼着他交出来《百官行述》,然后再处理了他。”

  乾熙帝点头道:“你这个办法也算不错,不过以后如果有居心叵测之人,也用这招陷害旁人,又该如何?”

  三皇子的沉吟了刹那道:“对于这种情况,儿臣觉得可以让五城兵马司和步兵统领衙门严加巡查。”

  “以后,一旦发现散布谣言者,一律严办!”

  乾熙帝对于三皇子的话不置可否,最后把目光看向了四皇子允祯。

  “允祯,你觉得该怎么做?”

  “父皇,任伯安这件事情,无风不起浪,儿臣以为可以找个理由,将他调得远远的。”

首节 上一节 267/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