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头小,可担不起这样的事情啊!”
沈叶点头道:“行,我知道了。”
也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快速的骑马跑过来,在和额愣泰说了几句之后,额愣泰就快速的走过来道:“大人,圣驾奉太后回宫了。”
“让咱也别去畅春园了。”
听到这消息,沈叶就是一愣!
按照他的记忆,乾熙帝的夏天,基本上都是在畅春园,现在天气还是燥热,乾熙帝竟然带着太后等人回宫,这……
想到刚刚年栋梁说的话,沈叶有点明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京城外面很快就有一二十万的灾民聚集。
这就是一堆干柴,一旦安置不妥,说不定就会引发大的变动。
畅春园虽然安宁,但是没有城墙保护,而九重之内的紫禁城,虽然天气燥热了些,但是重重的宫门和护卫,却是能够保护乾熙帝的安全。
就在沈叶心中明了的时候,年栋梁却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他带着哭腔道:“完了!”
“这一次全完了!”
“惊扰圣驾的罪名,可能也要落在咱们头上了。”
……
看着一副老爹都死了的年栋梁,沈叶无奈的道:“行了,我说保你无事,就保你无事。”
“这种罪责,怎么会落在你身上呢!”
因为圣驾回宫,所以沈叶和石静容的逛街大计,也只能夭折,石静容带着一丝恋恋不舍的回到了毓庆宫。
不过,随着各种消息的汇聚,沈叶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有点小瞧年栋梁了。
这家伙的乌鸦嘴,还真的很灵验。
就在圣驾回宫的当天,就有十几个御史,参奏年栋梁救灾不力,以至于引得灾民云集,惊扰圣驾。
更有激进的御史,直接上书,请斩年栋梁以谢天下。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沈叶差点儿气乐了。
不过圣驾的回宫和蜂拥而来的灾民,已经化成了一团阴云,笼罩了偌大的京城。
不少官员的目光,都开始聚集在接下来的常朝上。
毕竟,灾民云集,而乾熙帝已经回京,该怎么办,常朝之上,总有要有个决定。
有人,已经是磨刀霍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66章 上架感言
今晚零时,本书就要上架了!
尽管不是第一次上架,但是心里依然有点忐忑。
毕竟,每一次上架,都是对本书的一种检验,也是对作者的一种检验。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每一次上架,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这本书走到现在,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编辑青狐大大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但更要感谢每一个默默支持本书的朋友,你们是我把这本书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上架怎么都要说一下更新,上架四更,一天保底两更,一百张月票加一更!
大佬们,新书需要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每一张月票,都是对俺最大的肯定。
求支持,求支持!
求订阅!!!
第67章 天无二日 决不监国
晨曦下的太和殿,有一种别样的美!
但是此时的年栋梁却没有这种心思。
本来,常朝这种事情,他是不用参加的。
但是这次,却有谕旨下来,让他和宛平县令一起来参加今日的大朝会。
这让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毕竟,在都察院任职的同年已经传过来消息,说是已经有好几个御史提出了要斩杀他以谢天下。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心里真的怕啊!
他很清楚,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没有做错,就不找你麻烦,而是看你是不是大小正适合背锅。
虽然万福园的最大推手是太子,办理这件事情的是县丞沈叶,但是要惩处的时候,说不定别人就觉得他这个人大小正合适,就干脆把这口大锅,二话不说砸在他的头上。
那样的话,他是真的没有地方说理去。
“栋梁老弟,我这次是沾了你的光了,要不然,我还真没有资格参加这个朝会。”宛平县令王善德笑吟吟的道。
王善德的年龄比年栋梁大十来岁,是年栋梁前一届的进士。
平日里,这位王善德就拿老前辈的身份来压制年栋梁,很多事情年栋梁的心中虽然腻歪,却也无可奈何。
现在王善德这话的意思,更是让年栋梁心里窝火。
这家伙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如果是以往,他也就忍了!
但是现在这种时候,他觉得自己有点忍不下了。
当即朝着王善德看了一眼,淡淡的道:“王老哥,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啊,说不定以后就没这机会了。”
听到这话,王善德一时间就觉得自己的嗓子眼儿发痒。
他想骂人!
作为顺天府下辖的县令,虽然头上婆婆一大堆,但是只要做得好,那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甚至有前辈从大兴县令做到大学士。
而年栋梁说的珍惜,明摆着就是咒他王善德以后没有提拔的机会。
这种话在王善德听来,是何其恶毒!
他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他还拿年栋梁打趣。
“栋梁老弟,我觉得该珍惜的应该是你吧。”说完这句话,王善德嘿嘿笑了。
这意思,不言而喻。
年栋梁此时正准备还击,就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顺天府尹于成龙朝着他看了过来。
于成龙不但名气大,而且为人严肃,作为下属的年栋梁对于这位顶头上司,很是有点害怕。
所以他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也就在这时,净鞭的声音响起,随着那清脆的鞭子声,前头的人群开始朝着太和殿走。
这一次参加常朝的人太多,所以像年栋梁和王善德这样的小官,根本就进不了太和殿。
他们只能在外面听着。
站在太和殿外,年栋梁跟随着百官,一起三叩九拜的行礼,而后快速的分班站立。
几个监察御史,更是站在台阶上,不断的扫视。
谁如果敢在这个时候君前失仪,那绝对会遭到这些御史的弹劾。
年栋梁以往在这种时候,绝对会什么都不说,但是此时,他却趁着低头的机会,朝着大殿看去。
太和殿的宝座上,是一团刺眼的明黄,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刺得人的眼睛生疼。
不过他并不是想看皇帝,他要看的是太子。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他没有看到另外一团明黄。
太子没有来?
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在他的心头,年栋梁就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自己这脑袋,这两天都忙糊涂了,居然忘了太子已经交出了杏黄袍。
而交出杏黄袍的原因,则是给他奶妈嬷嬷一家赎罪。
虽然这个赎罪,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但是年栋梁觉得,太子重情重义,乃仁义之人。
就是不知道,太子这次,是不是也像救自己奶妈一样救自己。
如果能够救自己,那就太好了。
就在年栋梁充满期待的时候,常朝的奏事已经开始。
虽然年栋梁明白,这次常朝最关键的事情,是顺天府城外越来越多的灾民,但是第一件事,说的却不是它。
而是江南士绅联合上奏折,恳请乾熙帝再次驾临江南。
对于这个折子,年栋梁知道这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只是乾熙帝想要下江南,却不好自己说。
自然就有了这江南士绅的恳请。
不是我想去,是江南士绅邀请我,朕也是盛意难却啊!
实际上,此时站在御阶前的沈叶,心里也有着和年栋梁一样的猜测。
不过他此时想的,却是自己最好去趟江南。
留在京里监国,听上去权力挺大,但实际上处处都要受到老爹乾熙帝的压制和监视。
更何况,监国有什么好?劳心劳力不说,还平增猜忌。
还不如快快乐乐的下江南。
乾熙帝能够趁机收纳江南美女进入宫中,相信自己这个太子,也能受到馈赠。
这种一举多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不去白不去啊!
只是,怎么推掉监国这件事呢?
毕竟,以往乾熙帝不论是打仗还是巡视,都是让原太子监国。
就在沈叶思索的时候,这件事情乾熙帝已经定了下来,明年三月开始乘舟下江南。
一件,两件,三件……
就在这一件件事情被拿出来说之后,沈叶终于听到有人禀告道:“臣顺天府尹于成龙启奏陛下,现大量灾民聚集城郊,初步估算已有六万余众。”
“按照快马探报,从通州等方向还有大量灾民蜂拥而来,预计将有二三十万之重。”
“恳请陛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