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霸业:辽东阵斩奴儿哈赤开始 第215节

  如今看来,太上皇错了。

  这个皇帝,可未必是什么守成之君。

  不仅有很大的不足,甚至还有些不合格!

  雍和帝闭上眼冷静了两秒,随后缓缓开口道:

  “太上皇驾崩,天下大悲。朕本欲大办国丧,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然父皇临终遗言,国丧不可大肆操办,但体恤国库,体恤百姓。”

  “传朕旨意,勋贵之家半年内不得嫁娶饮酒作乐,百姓三月内不可嫁娶饮酒。孝慈县皇陵开龙门,待父皇入陵。礼部,宗人府、内务府立刻拟定国丧诸多事宜!”

  没有皇太后背锅,他不敢说出秘不发丧的话来。

  也因为他没想到这一套大义、大是大非对皇太后竟然没用,还让‘母子’之间出现了嫌隙如今他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太上皇在这个时候突然驾崩,影响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就是户部官员各个揪着头发思考从哪里挪些银子出来,毕竟现在国库空虚的很。

  虽然朝臣们之前捐献了不少钱粮,可早就都运到边关和各地赈灾了。

  国库留下的粮食还有些,但银子真没有多少了!雍和帝虽然说了要简单操办,可他们敢糊弄么?粗略计算下来至少要百万两银子!

  当然这些银子也不用都从户部出,内务府和宗人府也会出一部分。

  可大头还是在户部这边啊!

  其次就是兵部,兵部现在算是最忙的地方了!

  各地有乱民暴动,消息已经逐渐的传了回来,局势正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兵部要不断的调动各地大营‘剿匪”,还要和吏部配合让各地官府安抚百姓。

  最麻烦的还是边关!

  现在国内乱糟糟的,换做他们是异族,也一定会在这个时候猛烈攻击边关各镇。

  就算是打不下来,也要将大乾打成弱势。

  因为蒙元也好,满金也好,都清楚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大乾不敢鱼死网破!

  只要他们强势出击,就算是无法攻入大乾,也能在和谈一事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蒙元还好说,毕竟大乾这边算是占着理。

  虽然那个蒙元皇子死了,可雍和帝也遭到‘刺杀’。

  可满金现在是局势逆转了!

  之前满金是弱势,被大乾打的狼狈不堪,面临着和谈的巨额赔款。

  可现在满金跟随蒙元,只要能赢,那么他们反过来能在大乾身上占便宜。

  至于以后几个满金皇子如何分,如何斗,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大乾满朝上下都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边关一定会爆发大规模战争!

  这就有牵扯到了户部,户部众多官员都想骂娘了...

  数日后,养心殿上。

  雍和帝也没有心思在看奏折了,坐在椅子上走神。

  太子秦苏犹豫了一下,上前行礼道:

  “父皇,这个时候是不是将康大人放出来?张大人虽然也有能力,但现在需要康大人这般的脾气站出来...”

  他说的康大人就是原来的兵部尚书康浩,因为顶撞太上皇被关入了大牢。不过太上皇也清楚,这样的人才是很难得的。

  只是想关一关他,在磨磨他的性子。

  所以兵部尚书的位置是左侍郎张华暂领,而不是直接提拔上去。张华做事圆滑,懂得揣摩圣意。

  在平时自然没什么,可眼下这个关节却是很难镇住局面。雍和帝闻言回过神,看向太子的眼神有些微妙。

  这时候二皇子秦艾似乎做了很艰难的决定,在雍和帝还没有开口的时候,站出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有要事禀告!”

  雍和帝淡淡的说道:“讲!”

  他看着眼前的三个儿子,心中也是有些迷茫。

  其实一开始坐上皇位的时候,他是想着只关注太子秦苏的,不想出兄弟阋墙的事情。

  可后来皇位一直坐不稳,三个皇子却是有了些起势的苗头。

  而且太上皇还不止一次当着群臣的面夸奖太子,还给太子放了一些权利。这让他有些不安...

  于是也学着太上皇当年的手段,不断的抬着二皇子和三皇子。

  或许是要让他们互相制衡,或许是想要将三人都当做磨刀石,看看哪个能青出于蓝。

  只不过他似乎没有太上皇的能力,一样的手段,最后却落了一个父亲猜忌儿子,儿子忌惮父亲,兄弟为难兄弟的局面

  二皇子秦艾脸色严肃的郑重道:

  “儿臣近日查到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与太子有关!”

  太子秦苏没有一皱,正要开口,就听得雍和帝问道:“什么事?”

  二皇子秦艾忽然跪在地上,沉声道:

  “父皇,儿臣查到太子与镇江、凤阳、苏州、徐州、济南、青州、德州等多地知府、官员、世家有所关联,甚至漕帮也有人暗中投靠了太子!”

  太子闻言大惊,勃然大怒道:

  “胡说八道!本宫何时和他们有所关联,更别说什么漕帮了,滑天下之大稽!”

  三皇子秦茂也站了出来,和太子对峙道:

  “太子,不仅二哥查到了些东西,臣弟也查到了一些。前段时间赈灾钱粮消失就和漕帮有关,臣弟想着为父皇分忧,未曾想查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

  太子怒极反笑,指着秦茂呵斥道:

  “果真是本宫的好弟弟,好巧啊!老二刚查到了东西,你也查到了东西。怎么,是不是人证物证俱全的那一种啊?!”

  还不等秦艾和秦茂说话,雍和帝愤怒的拍了一下御案。

  三个皇子连忙跪在了地上,齐呼‘父皇息怒’。

  雍和帝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的看着三个儿子。

  “够了,朕不想在听你们在这里胡说八道了。都滚出去!”现在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听三个皇子在这里互相攀咬。

  眼下朝堂、地方、边关的事情乱糟糟的,他的脑袋都胀疼胀疼的!

  三皇子秦茂高声道:

  “父皇!太子勾连漕帮私吞赈灾钱粮,其心为何?!漕帮数十万青壮,一旦在沿河各地造反,后果不堪设想!这些钱粮就是太子蓄养死士的军粮!”

  太子秦苏大怒道:

  “胡说八道!本宫一心为父皇,为朝廷,何时做过这样的事情,有过这样的心思!本宫连漕帮一个人都不认识!”

  二皇子秦艾也跪直了身子,沉声道:“事到如今,太子何必挣扎!臣弟已经掌握了证据,只要......”

  “滚,都给朕滚出去!”

  秦艾的话还没说完,雍和帝就抄起砚台砸了过去。

  他虽说也在提防三个儿子,却也不相信太子会这么做。

  可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夏守忠的急报。

  “陛下!陛下!锦衣府急报,运往江南赈灾钱粮的官船又被劫了!”

  雍和帝闻言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呢喃道:“又被劫了?!”

第121章 贾敬的谋划

  镇江府外。

  盛紘劫后余生的擦着眼角的泪水,又哭又笑的看着贾珏。

  他身后还有百余人,有官员,有护卫,此刻也都是劫后余生的模样。

  贾珏皱了皱眉,有些无奈的问道:

  “你们果真是被漕帮劫的?三千精锐,被劫了?”

  众人纷纷点头,不少人都觉得有些丢人。

  盛紘现在还是一副后怕的模样,擦了擦汗拱手道:

  “侯爷,您是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有多凶狠啊!一眼望去铺天盖地的人,数都数不清啊!我们的船被围上了,一波波的人往上冲,再多的人也挡不住啊!”

  “要不是我们趁乱跳河,又都懂得水性,还是趁着夜黑风高,我们怕是都活不下来!我们本想往神京方向跑,结果晚上太黑了,跑错了方向,又不敢再往回跑。”

  “没办法,我们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南下,可没想到这边的乱民也这么多。这一路上我们是昼伏夜出,小心谨慎。路过看到的几个府县也都是情况不妙......

  盛紘本来和押运赈灾钱粮没什么关系,他是南下找孔家后人过继的,跟着船队就是顺路搭船。

  所以现在他倒是不担心这些事会牵扯到自己,倒也不算是太害怕。

  他们一路南下,也是凑巧遇到了贾珏,若不然都准备一路‘潜逃’到应天府呢!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总算是安全了!

  这一路上遇到的府县都自身难保,也别说什么调兵保护他们了。

  贾珏扭头看向甄应嘉,有些无奈的道:

  “世伯,不如在考虑一下我之前的提议?以工代赈?”

  甄应嘉摇了摇头,义正言辞的说道:

  “宁侯不可!虽说应天府和这里都已经‘自愿纳粮’了,但是数量并不多。恢复每日发放稀粥给他们果腹即刻,若是以工代赈,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这些天贾珏带着兵四处‘救火’,总算是将一些冒头的乱民都打服杀服了。

  再加上应天府又开始恢复发放稀粥,贾珏又设立多出工厂招募人手,算是已经逐渐安稳了。

  当然,

  安稳的前提,是贾珏大开杀戒!

  整个应天府周围府县的世家、豪绅几乎被杀了五成,关了三成...这些人‘消停’了,贾珏和甄应嘉有钱了....

  最近开的工厂所需要的花费,全都用的这个钱!

  贾珏所说的以工代赈,其实就是想让‘朝廷’出这笔钱粮,然后让工人去自己的场子干活结果甄应嘉不同意.

  现在贾珏麾下已经‘招募’了不少‘青壮”,已经过万了!

  甄应嘉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心,自然是要能划清界限就划清界限的。

  虽然方才已经有人说了太上皇的旨意,贾珏不仅再次提升了爵位,而且还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但一万青壮,谁知道会不会触及到皇权的禁忌?

  盛紘凑上前,陪着笑拱手道:

  “侯爷,甄大人,你们瞧我们现在这副模样实在是难以见人。不知道是否能容我们在应天府稍作休整?沐浴一下,换身衣服?”

首节 上一节 215/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