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儿也是刚刚生了儿子....
现在都送到宫里,纵然是能有张道长的那番‘仙王下凡,众女仙随侍’的神话故事在,其实贾家和众女也都会有些名声不好的。
但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为了贾家!凤姐儿低着头,小声道:
“老太太,我....我舍不得你,也舍不得孩子,我不走,我在家陪着你,伺候你。
不是凤姐儿矫情,也不是她在演戏。
而是她忽然感觉到了贾母的难过和伤心,一时间真的想着不走了,就在贾母跟前伺候。她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和贾母贴着心,当贾母是自己的亲祖母。
说着说着,凤姐儿的眼泪就吧嗒吧嗒的往下掉。李纨也小声道:
“老太太,我也不走。我还有兰儿呢,如何能做这样的事情?且不说名声,单说为了家里,为了兰儿,我也不能走。”
李纨也说的不是假话,她最近其实一直都在纠结这件事。
自从听到贾珏不是贾家血脉的时候,她就知道这都是贾珏的计策。从那个时候,她就一直都在纠结。
既想跟着贾珏恩爱厮守,又担心贾兰受到伤害。
贾母轻叹了一声,摇头道:
“傻孩子,我方才就说了,有些事不是由得咱们做主的。再说这对你们,对咱们家也都是好事。凤丫头你们两个不必担心孩子的事情,有我在呢,孩子不会委屈的。”
“再说兰哥儿最是崇拜珏哥儿,时时刻刻的将他挂在嘴上。你入了宫,兰哥儿也不会恨你的。再说了,你入宫以后,兰哥儿的前程也更稳妥了不是?”
凤姐儿哭的越发的厉害,她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控制不住。其实她心里对贾家,对贾母是有很大的愧疚的。
她本身就不是水性杨花的女人,和贾珏在一起既是贾珏的筹谋已久,也是阴差阳错的一念之间。
贾母见状,轻叹了一声,起身拉着凤姐儿回到高榻坐下,握着她的手说道:
“你这个丫头平日里没个正行,可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如今有这么个机会,你怎么反倒是想不开了?想想你家里的老子娘,哪怕为了他们,也该想开些。”
王子腾叛国,举家问斩。
但好在因为贾珏的关系,不管是王夫人、薛姨妈还是王子肱一家都没有受到牵连。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王子肱一家现在门都不敢出,生怕被人抓到什么把柄或者陷害了。
贾母又看向黛玉和湘云,轻声道:
“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不可因为这个多想。她们都是无奈之举,不得不入宫的。”
黛玉抿了抿嘴,起身说道:
“外祖母放心,我们明白的。”
湘云虽然还有些没回过神来,但也知道眼下如果有些不好的态度,会让凤姐儿她们很难做,甚至没脸见人。
于是笑着说道:
“老太太放心,我们又不是那善妒的。再说我们本就天天在一起,以后还在一起也是好事。老太太也别怕孤单,我们以后轮班回来陪着您!”
皇宫,太极殿。
贾珏在雍和帝的灵前上了香,面色无喜无悲。
其实雍和帝的丧事还没过去多久,这国丧也没办完呢。
但因为皇室都没了,这国丧也就办的没那么隆重了。而且之前贾珏还没回来,城门都不敢打开...
贾珏转身缓缓说道:
“本侯回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大概,也知道国内各地的乱象。现在那黄巾乱民快到神京了吧?”
兵部尚书康浩颔首沉声道:
“他们当初占领了天津府之后,就开始分散开朝着周围的县镇劫掠。然后又有乱民不断的涌过去,人数越来越多。现在粗略计算都有五十万了!”
“他们倒是没有第一时间来攻打神京,而是朝着保定府和永平府去了。看来这乱民之中也有高人,是想着将神京围住!但现在侯爷回来了,自然都不用担心了!”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赞同,几十万的蛮子和鞑子都被贾珏杀的一个不剩,这些乱民算得了什么?
史鼐心里算了一下,开口说道:
“宁侯带回来五万兵马,再加上现在四大营差不多还有五六万可战之兵,盘锦那边还有八万大军。全都调回来的话,完全可以将这些乱民平定!”
四大营本身是有二十几万大军的,但这么多年吃空饷,还有老弱病残挂靠吃饷,总体算下来可战之兵其实都不足十万!
当时牛继宗和沈安带出去的六万大军都是青壮,四大营也就剩下三四万能打的。
史鼐说还有五六万,其实是给牛继宗留点面子。
贾珏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道:
“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不到最后一刻,本侯不想大开杀戒。尤其是这所谓的五十万乱民,指不定有超过一半被无辜卷入的。”
“本侯先派人去周围几座府城劝降一下吧,如果实在是谈不了,那本侯在亲自挂帅。只是也不能空口白牙的谈,现在朝廷这边可还有什么钱粮?”
众人纷纷看向户部尚书崔磊,他无奈的叹道:
“侯爷,非是户部无能,实在是真的揭不开锅了。这一年多大战频繁,再加上各地赋税因为乱民的关系收不上来,现在国库空的耗子都要哭了。”
贾珏伸手揉了揉眉心,装作一副头疼的模样。
最后‘咬了咬牙’说道:
“是在没有办法,本侯只能是在平叛的过程中以战养战了!如今天下各地乱民还好说,最麻烦的还是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
“他们手里握着无数的钱粮,还有隐瞒下来的人口。只要将这些心怀叵测的人都解决了,眼前危机可解!在这之前,本侯会和城内皇商谈一谈!”
听到这个,崔磊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这城内的皇商众多,只要能让他们慷慨解囊,至少能应付眼下的危机!
只不过之前雍和帝一直不敢松口,毕竟这些皇商背后的人都是大员。
可现在满朝文武去了大半,不少皇商背后的靠山都倒了。
之前他们不是没想过借着审讯那些反叛官员的机会,将这些皇商都牵扯进来,但又担心闹得太大,惹得这些皇商联合起来在反了。
毕竟这些人的护院、打手可都不少,谁也不知道谁家是否藏着火器和兵甲。
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城内的武装力量人数太少了,而且还不知道谁暗中包藏祸心。
他们只能维持着之前的情况,不让局势更糟。
如今贾珏回来了,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因为贾珏完全有能力铁血镇压一切!
见众人神色各异,贾珏就知道这里面还有不少人是有其他的算计的。
不过他并不担心,如今城外五万岳家军,再加上那些黄巾,任何的算计都会显得可笑。就在他和众人商议草原之事的时候,都察院的刘御史忽然开口道:
“宁侯,下官有一件事想问宁侯,请宁候认真回答?”
贾珏挑了挑眉,看向刘御史的目光很是平静。
众人也都明白,刘御史到底是要问什么。
他们其实也很想知道,贾珏到底会如何选择。
对于他们来说,眼下让贾珏登基是最好的选择。
但贾家,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贾珏不是贾家的血脉,那么贾珏就等于是一根独苗。
以后不管如何,他们都会成为最重要的从龙之臣。
贾家虽然也会得到好处,但大家都可以接受。
但如果贾珏是贾家血脉,那么贾家得到的好处太大了!
现在满朝文武剩下的不多,其中也有元平和中立派的武勋,还有一些和贾家有过节的文臣他们都会担心贾家事后报复!
刘御史上前再次行礼,一本正经的问道:
“宁侯,您是否真的是贾家的血脉?之前刑部受到陛下旨意,已经寻找到当初‘受贿隐瞒’的接生婆,称宁候您是个早产儿,故此怀胎九月便生了下来,同时也调查到了昔日令堂的相好,虽然斯人已逝,但您生父一家皆已凋零,仍有一位老仆隐居下来,了解到那桩红尘往事......”
“至于您生父一家是否是惨遭贾恩候毒手,时间久远,那便不得而知了。”
史鼐史鼎都皱了皱眉,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黛玉和湘云的婚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贾珏对姑娘们的喜爱,是无法掩饰的。
所以不管贾珏到底是不是贾家血脉,对史家来说都没什么影响。
贾家目前这个状况,其实不做宗室反倒是有好处的。
贾珏深吸了口气,缓缓说道:
“不错,本侯的确不是贾恩候亲生,但父亲养育之恩,与亲生无异。”
“过往的事,我也无异追究了,既如此,还请将那位老仆赡养起来,不得怠慢。”
无论如何,贾珏的亲生父母还是贾赦都已经过世了,所以这对贾珏来说没什么束缚。
众人有的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有的兴奋不已,有的皱眉沉思。
但都没有开口,毕竟这件事在眼下对他们,对所有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或者没什么影响。
“宁候放心,已经安置好了。但是......”
刘御史摇了摇头,一脸正色的话音一转道:
“宁侯身份既然已经真相大白,又有诸多大人作证,如此也免得日后出现什么乌龙之事。如今国无人君,人心惶惶,百姓生灵涂炭。宁侯有霸王之勇,又爱民如子...”
说到这,他退了两步直接跪在地上高呼道:
“臣,刘能,恭请宁侯登基!护卫天下苍生,庇佑华夏百姓!”
群臣暗骂了一声不要脸,随后也紧跟着跪下,齐齐高呼道:
“臣等,请宁侯登基!”
第172章 正式登基
太极殿,
看着群臣跪在眼前,贾珏本以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自己会欣喜若狂。
但是并没有,他的内心平静的毫无波澜。
果然期待太久的事情,谋画太久的事情,在得到的那一刻并不会有多么的开心。
因为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贾珏知道重头戏不是现在,于是开始了三辞三让的戏码。
“诸位大人,本侯何德何能,安敢奢望天下至尊之位。在场诸位大人论贤德,论能力,论资排辈,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本侯啊!”
他知道,现在跪在脚下的群臣并非都是真心实意的。而是论实力,论威望,不敢和他争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