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也赞同康大人的想法。臣请命带兵闪击,凡所过之处,不留活口!扬我大晟国威!”
其他群臣也纷纷附和,认为应该给予一次反击。贾珏见人心可用,便也不再犹豫,正色道:
“余江川接旨.....”
养心殿。
这会儿已经下朝了,余江川去突袭罗刹国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所需兵马、副将、后勤等事情都确定的差不多了,贾珏还有些事情要嘱咐余江川,就将他给带回来了。
贾珏和余江川坐在台阶上,一人捧着一个煮玉米啃,毫无形象...余江川是很久以前就跟随了贾珏的,除了李振山,感情也是最好的之一。
之前贾珏将人全都派出去了,只留下余江川在朝中。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贾珏平时需要有个人说说话解解闷。
贾珏将啃剩的棒子扔到一旁的盘子里,随意的往后一靠,侧歪在台阶上说道:
“本来是想把高瑞调回来做神武将军的,让你去接手南越的事。现在罗刹国那边蠢蠢欲动,你又有心立功,也就只好放你去那边了。”
余江川哈哈一了,往下出溜了两个台阶,双手枕在脑后笑道:
“陛下,我倒不是想立功,实在是呆不住啊。这整天在家里享福,人都要废了的。以前天天打仗,纵横沙场,那才是活着的感觉。”
“我们这群人立不立功的,陛下都不会亏待了我们。不过高瑞这人脑子一根筋,又不苟言笑的,给陛下做神武将军正好。”
别看高瑞现在是个王爷了,但是和神武将军并不冲突。
这个职位本身就是荣誉性大于实际性,本身就代表着帝王无与伦比的信任。
而且贾珏也不是只给他一个神武将军,还要把京营节度使交到他的手上。
高瑞颇有一些三国时期高顺的意思,治军严谨,不苟言笑,正适合这些事。
至于余江川,就有些跳脱了。
贾珏拍了拍余江川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次让你去那边,不是让你覆灭敌国去的。罗刹国的版图太大,目前大晟的人口不足,无法占领。朕只需要你将他们打疼,打怕!”
“在三五年甚至十几年内,让他们都不敢在生出踏足大晟领土的心思!等到国内人口爆发之后,在打罗刹国的时候,朕依旧以你为先锋!”
余江川嘿嘿一笑,拍着胸脯保证道:
“陛下放心,我知道现在是高占那边动不了,若不然就让高占直接打进去了。我就过去收拾他们一顿,然后就回来陪着陛下。”
高占在草原上,不只是要防范罗刹国,也是要防范西域诸国。
这会儿西域诸多小国部落都还没有完全臣服大晟,也就是象征意义上的派使节来朝贡,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但贾珏绝对不允许这样!
不过人家面子上很是懂事儿,就不能强攻过去。
况且贾珏前世也听说过一些事情,那些保卫疆土的人虽然和这个时空不是一个族群,但依旧值得贾珏网开一面。
贾珏准备之后强压过去,用经济和武力来震慑,让他们逐渐服从大晟。
最后从根源上推广汉语和文化,逐步的来同化他们。
其实西域和国内的一些地方没什么区别,贾珏也不会像是对待其他国家那样,从根源上抹杀对方的文化传承。
依照前世的经验来看,多民族虽然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好处远是比劣势大的。
当然这也就是仅限于前世的那些民族,其他国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第211章 好哥哥~~
贾珏点了点头笑道:
“这次给你配五十台火炮,三百架马克沁和三千把步枪。子弹、炮弹、手榴弹,一应弹药应有尽有。不过朕得在嘱咐你一句,不要大意,不要冒进。”
贾珏对余江川,更像是对兄弟一样。
所以对他的嘱咐也有些不厌其烦的感觉...
余江川笑呵呵的听着,应喏道:
“陛下放心!”
贾珏看向殿门外的天空,有些无奈的说道:
“还想着好歹能有你陪着朕说说话,结果这会儿你也要走了。看来朕得赶紧将高瑞招回来了,虽然他不怎么说话....”
高瑞就是那种你说十句,他都未必说一句的人。
余江川哈哈一乐,撑着坐起来说道:
“陛下别着急,等明年皇子们就都生下来了,到时候陛下就不会无聊了。”
余江川明白贾珏的无奈,本是该属于战场上的璀璨传说,却要困在这宫里每日做着繁琐的政务。
虽然后宫有很多女人,可那和兄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些话,也只能和他们这些人说说笑笑了。
贾珏呵呵一乐,略带些期待的说道:
“是啊,这日子过的真快,眼看着小半年就这么过去了。等朕的儿子们生下来,长大一些后就交给你们,你们教教他们什么是战事,什么是战场。”
“只有懂得战场的残酷,他们才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子民,怎么爱护自己的天下。到时候你们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不必顾忌朕!”
余江川呵呵一乐,却是不敢搭话。那说到底是皇子,谁敢打骂?
不过就算是皇子,只要贾珏下令,他们也会忠实的贯彻下去。毕竟死忠,是非常可怕的。
贾珏起身拍了拍龙袍,伸了个懒腰说道:
“行了,内阁的人也快回来了,你也赶紧回去准备吧。三天时间虽然有些紧,但朕相信你的能力。”
余江川起身走下台阶,后退了几步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陛下保重!臣等都不在陛下身边,若是有人让陛下不舒服了,陛下莫要发怒,忍耐忍耐,等臣等弟兄回来帮陛下出气!”
贾珏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后点了点头,轻声道:“去吧!”
其他人出去都是倒退着出去,只有余江川转身离开。
看着余江川走出养心殿,贾珏摇了摇头,随后整了整衣服重新回到御案坐下。
难得在白天轻松了一会儿,找回了状态后睁开眼缓缓开口道:
“请内阁诸位爱卿过来吧!”“喏~”。
傍晚,长秋宫。
黛玉和湘云正在苦着一张小脸的围坐在桌前,眼前是厚厚的一摞账目。不仅有后宫这一季度所花费的,也有下一季度的预测。
这些都是需要黛玉和湘云心中有数的,并且还要对下一季度各项开销进行增减。
还有内务府这一季度的账目也送过来了,要知道内务府现在有很多独家的生意,每月进出的银钱极多!
这些账目也自然是多的很,让黛玉和湘云有些头疼。
这些都是温婉、凤姐儿、探春她们商量好一起送来的,就是为了让黛玉和湘云心里有数。哪怕是知道她们两个不喜俗务,可到底也该都知道怎么回事,钱花在哪里了。
再说哪里有皇后放着后宫什么都不管,全都交给贵妃的道理...湘云放下账目,‘哎呀~’了一声说道:
“就让温姐姐她们定夺就好了,怎么都送到这里来了呀~我还怀着孕呢,这要是累到了孩子怎么办呀!”
黛玉忍俊不禁,伸手点了点她的眉心。
“你这丫头,都怀孕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你怀孕了,难道她们没怀孕么?如今温姐姐她们都刚怀上,精神不济,自然不好劳累的。”
“再说凤姐姐也说的对,你我身为皇后,总是要做一些事情的,不能什么都不管。咱们己经足够清闲了,这几个月都没管过事情,都是她们在操心。”
后宫太大了,各局各司那么多人,每天的事情也是极多。
虽然小事都有各局各司的尚仪来管,但即便如此也够温婉她们忙的了。
湘云嘿嘿的笑了笑,趴在桌子上,侧着脸看着黛玉笑道:
“我就是说说嘛~我实在是不喜欢这些呐。凤姐姐她们喜欢,以后都让她们管就是啦。本来就都不是外人,哪里需要这么分得清啊。”
黛玉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事也分怎么说。现在的确是只有她们,怎么样都没事儿。但将来呢?
不说将来,就说年底盛家的几个姑娘入宫,到时候就不是一回事了。盛家的姑娘就算是都听话,都很好。
可到底也不是自己人!
凤姐儿她们现在就是要把规矩给立住了,将来就算是再有其他女人入宫,也就得依照着这个规矩来。
说到底,凤姐也是为了她俩好。
湘云又坐起甚至,活动了一下后背。
她也知道这些,只不过是嘴上说说罢了。
又拿起一个折子看了看,笑道:
“这折子说今年中秋想要大办,不仅要宴请群臣,还要与民同乐。城中都要张灯结彩,还要办灯会....”
一边说着,一边将折子还给了黛玉。
黛玉看了看,想了想说道:
“倒也该办的,大晟新立,这对稳定民心有好处。不过这些银钱不能让各街道商家和百姓来出,这不好。”
内务府的折子上说神京城内各处花灯、烛火、灯彩等物,全都交给各街道的商家。由内务府来制定各种模板,商家们按照样式来将自己门前的一片区域布置好。
没有商家的地方,就由里长来发动百姓。
以往也的确是这样的,虽说都要拿些钱出来,但这神京人口这么多,平摊下去是没多少的商人多花一点,老百姓几乎就是每家交个几文钱,十几文钱将自家所在的路上布置一下。
毕竟花会都是在主要的繁花街道,不会出现在偏僻的地方。
黛玉继续轻声道:
“现在珏哥哥做皇帝,一应政策改革都和民生有关系。不管是根源还是结果来看,珏哥哥都不希望过度的浪费民力,更不允许压榨百姓。”
“虽然只是很少的钱,可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不该如此。再说普天同庆,与民同乐,本就是为了安抚民心,提升凝聚力。”
“这钱,还是让内务府来出吧!内务府本就有这些经验,还有些余财,而且这是好事。将中秋夜宴和城内灯会都办的隆重一些,不要怕花钱才好。”
湘云嗯嗯的点着头,认同道:
“林姐姐说的是,老百姓这么多年都水深火热的,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哪里能让他们花钱?哪怕是一文钱,也代表着朝廷的态度。”
“珏哥哥说的对,必须要让老百姓知道,大晟和大乾不一样,完全的不一样!不仅前面的朝廷要这么做,咱们在后宫也要这么做!”
虽然她俩都不太喜欢俗务,但不代表对这些事情不懂。
尤其是贾珏经常陪着她俩,和她俩说这些事情,耳濡目染的,怎么会不明白?黛玉笑着打趣道:
“难得云丫头这么明事理,那就这么定了。若是内务府没钱了,就先扣你的月钱!”
湘云哈哈大笑,随后“咦”了一声道:
“你说内务府现在有多少钱?那么多的奢侈品和必需品,全都是由内务府和户部经营,虽然时间不长,怕是也赚的金山银山了。”
黛玉摇了摇头,轻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