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笑着安慰道:
“岳母大人放心,应当是陛下想起了什么事情,要与我提前有个知会。”
说完还给黛玉一个眼神,黛玉瞬间心领神会,上前握着贾母的手坐下,轻笑道:“外祖母,这可是自己的家里,哪里有这般的?再说他现在是陛下,每天心里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外祖母别瞎想了。”
随后又小声的凑到贾母跟前说道:
“再说了,不是还有我们呢么?外祖母就放心吧,就算是真的有什么事,也不会有事的。
黛玉这话,真的就是纯纯的安慰了。
贾家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小事上,影响不大的自然没问题。
甚至都不需要她们,贾珏就会看在她们的面子上轻轻放下。
但如果影响很大很坏,就算是她们求情,也一样都没用!
而且黛玉比谁都清楚,姑娘们都不是目光短浅的!
哪怕是湘云这样豪气的性子,也一样明白轻重缓急。
元春和探春她们就更不必说了,就算是贾家的姑娘,也不会助纣为虐的。
大家现在都是以贾珏为主!
真有什么事情,怕是都不必贾珏知道,她们就会处理了。
但这话的确是让贾母平静下来了,她伸手捋着黛玉鬓间的青丝,轻叹道:
“玉儿长大啦,你说的对,家里也的确不会有什么事儿。二老爷是个木讷老实的,孩子们又还小呢,能有什么事儿?”
“你们在宫里却也是要多注意一些,不要太顾念家里。家里什么都好,你们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就好了。将来如果贾家真的有什么事...”
“你们能帮就帮,但如果你们不好出面,就不要强出头了。现在朝廷的事情,我越来越看不懂了。但也明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贾母很聪明,她甚至比这个世上九成的女人都聪明。
毕竟出身就已经代表了一些普通百姓触及不到的层面,在加上做了这么多年的国公夫人,见到过太多的事情。
之前一直对家里放任不管,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太上皇和雍和帝对贾家的忌惮,谁都看得清楚。
再加上贾家当时也的确是没个正经人,她只能得过且过,难得糊涂。
可现在贾家被抬的有些高,高的她一开始兴奋,但现在就有些心慌。
她清楚,只要家里不造反,不闹太大的么蛾子,贾珏就会看在姑娘们的份上给贾家百年富贵。
但如果真的出了什么无法原谅的大事,姑娘们纵然保下贾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第219章 扶贫?!
黛玉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
“老太太放心吧,有我们看着呢,家里下一代肯定是出众的。”
贾母摇头,心说出众就算了,还是平平安安的就好啊!
后宅,花园。
林如海被梅花内卫引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贾珏蹲在稻田前思索着什么。
“陛下。”
贾珏回头,笑着招手道:“爱卿家里可有水田?”
一开始贾珏还习惯性的叫姑父,叫岳父,但后来林如海多次提醒,这爱卿也就叫的顺口了林如海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蹲在贾珏身旁道:
“臣不太懂这些事,也没有时间弄这些。就算是有了稻田,臣不在家,家里也没有人会伺候。不过贾家这片水田,虽有表面文章的意思,却也是看得出有人伺候的。”
贾珏失笑道:
“这倒是无妨,朕说的也不是这件事。”他起身后轻叹道:
“联知道,满朝文武功劳很大,就算是一些人没有功劳,也有很大的苦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都是好官。”
“爱卿,朕想调派一只考察组,去全国各地考察一下。看看大晟还有多少活不下去的百姓看看新法试行的到底怎么样。”
林如海愣了一下,随后捋着胡须思考了一下说道:
“这事儿倒也不难,若是专为考察官员品行,办事能力,还有百姓生活,新法推行如何的话,以御史们为先,应该会有一些很好的效果。”
虽然不明白贾珏为什么突然要这么做,但他还是顺着贾珏的思路往下说了。
贾珏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这些御史一个比一个刚,放出去以后肯定会严于律己,更严于律人的......只要派人一路随行保护,他们遇到什么不法的事情都能冲上去犯。
“爱卿,朕方才看着这片稻田,忽然想起前朝那些粉饰太平,只做表面功夫的官员了。朕在皇宫无法离开,天下各地到底是什么样的,朕只是听,无法亲眼看到。”
“所以朕需要一双眼睛,干净的,无法被遮掩的眼睛去查勘各地的情况。看看群臣汇报的是否属实,各地的官员是否落实下去正常,百姓是否真的得到实惠。”
“另外,各地统计灾民,乱民的数字,朕依旧觉得不对。正好也让考察组走访一下,看看还有多少活不下去的百姓,听听百姓真正的想法,看看他们真正的日子。”
其实现在灾民被安置的还算是很好了,分田免税这项政策强推下去,灾民们总是有希望的。
贾珏只是忽然想到,这天下还有很多山区!
山区里的人不至于活不下去,但又活的艰难。
他们因为地理关系,躲过了乱民的席卷,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政策推广下去,可各地依旧是只有那么多的地,他们还是以前的日子。
扶贫,扫盲,迁出山区穷困百姓,势在必行!
华夏这片土地的人,很神奇!
如果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会无奈的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寻求活命的机会。
他们坚韧的像是一株株野草,艰难而又挺拔的活着。
但只要有一丁点希望,只要饿不死,哪怕过的在困难,他们也很难离开家乡...人离乡贱,故土难离,这是每个华夏人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
前世纵然有太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发展,可心里依旧顾念自己的家乡。
甚至于很多人,都有一种落叶归根,死也要死在家乡的想法。
贾珏能理解,但现在作为皇帝,他很难接受
山区的百姓因为田地少,即便朝廷政策推广下去,也很难分到多少田地。
虽说靠山吃山,可现在贾珏又要保护环境。
他很清楚对环境破坏的越利害,大自然也就会报复的更厉害!
现在可没有什么保护自然的观念,所以贾珏要一点点的贯彻下去。
如此一来,本就贫困的山区怕是更加艰难了。
其实哪怕是前世,21世纪的时候,华夏依旧有很多贫困的山区。
所以更别说现在了,只会更多!
之前贾珏只考虑到了大部分的百姓,但却遗忘了他们。
今天偶然想起,自然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扶贫,来让所有的百姓都真正的活着,有希望的活着!
贾珏走在前面,林如海跟在后面仔细的听着贾珏说的话,不断的记下。
“爱卿,现在各地的学府都建设的差不多了,所有适龄的孩童,和愿意去学习的人,都可以入学。如此一来,二十年之后,天下就会进入一个新时代!”
“不过这其中会有很多的阻力,所以不仅要扶贫,也要扫盲!要让老百姓不被读书人牵着走,但又不能过度,要适当的愚民......”
如果是以前的贾珏,他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现在他坐在这个位置,站的越高,看得越远!
现在还远远不到全方位扫盲的时候,尤其是现在民心凝聚的还不够,全方位扫盲只会让国家乱起来。
他知道,他不是那位五千年才出一个的伟大的人物。
他没有那样的魅力,让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当做神一样来信仰膜拜。
他只能学着,摸索着,来将前世的记忆更改一下,用以适应这个时代。
但他也不会妄自菲薄!
他想用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伟大和魅力!
他也相信,再有二十年,三十年,他也可以达到那个地步!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不忘初心,将百姓,将天下放在第一位!
“扶贫这个工作,不能只靠着迁出百姓来解决。北大荒虽然大,可百姓会越来越多。而贫困,会一直存在,哪怕是百年之后,也一样会存在。”
“那些人是贫困的,为什么贫困,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无法走出贫困,这才是问题的根源。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而这并不是从下到上的工作,是从朕,从朝廷,从最高层来改变才可以的!这几天爱卿辛苦一下,以此事为题,和其他几位爱卿私下商讨一下。”
内阁既然是贾珏的‘私人秘书’,那么很多事情自然就都要交给他们。而且现在有五天休沐的时间,他们也不用那么日夜忙碌了。
这件事虽然很大,但其实解决的办法就那么多。
就算是贾珏在前世经过网络的熏陶,都能随口说出一些解决办法。
但他还是准备看看林如海他们能有什么建议,然后在拿到朝堂上议一议。
林如海颔首道:
“陛下放心,臣明日就和他们碰个头。天下百姓能有陛下这样的明主,真乃是天下百姓之福!”
“自古以来明君不少,但真正能把百姓如此看重,时时刻刻放在心里的,陛下还是第一人。”
林如海很清楚,史书上的那些盛世,其实都是上层社会的盛世。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不过是吃到了一些边角料的福利罢了。
从秦朝一统天下之后,汉唐盛世在于军事,在于横扫天下,让百姓无后顾之忧。
可如今的大晟不一样,大晟是从根源上,来让百姓富起来,让百姓脱离贫困和无知。如此圣君,自然是百姓之福!
这也是为什么朝中很多的年轻官员都干劲满满,因为他们能看到一个崭新的未来。为什么那些老臣,拼了命的在做事?
因为他们也能看得到未来,纵然无法参与其中,但至少能参与到开头,甚至主导盛世的开头!
贾珏哈哈笑了起来,摆手道:
“朕现在可不能听这些好听的,朕需要听一些不一样的。若不然朕到时候在和唐玄宗一样,那可就坏了!”
林如海也笑了起来,捋着胡须说道:
“陛下不会的,陛下是古今第一位真正的圣君。就连老天爷,也一直都站在陛下这边呢!东北边境。
行军大营。
余江川贱兮兮的看着高占,摊开手用一副欠接的语气说道:
“没办法啊!虽让你在这边要顾忌的事情太多了,陛下这才派我星夜兼程的赶过来。哎呀呀,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就落到我手里了?”
高占的嘴角抽了抽,无奈道:
“你啊,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路线都给你规划好了,明日我会派人给你带路。我在这里坐镇一个月,一个月后一定要回来,到时我还要赶赴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