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一副对联,写的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也是御笔!
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的是“慎终追远”。
旁边一副对联,写的是“己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亦是御笔!
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幕,端的是奢靡至极。
虽列着牌位,却看不真切。
看着眼前的贾家祠堂,贾珏怎么都想不出来这贾家最后怎么就落了这么一个下场!
有扛鼎人物在的时候倒没什么,没有能扛鼎的,就老老实实的不好么?!
倾注心血培养几代人,总是会出个人才的,非要急于一时。
开祠堂,自然是先祭祖再说事情。
贾家众人分昭穆排班立定,主祭的自然就是贾敬,贾赦作为荣国府大老爷自然是陪祭。
贾珏献爵,贾琏、贾琼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
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莫酒,礼毕乐止,退出。
说起来不过几行字,但祭祖之事忙活到了上午才算是祭奠完毕,其实这个时候贾家列祖列宗和家仙也没什么区别了。
贾母、贾代儒、贾代修等老一辈的人或是端坐,或是站立在前面。
贾赦贾政这一辈儿的文字辈的也都到了,下一辈的除了近支,其他人就已经开始退出去了和族人们一样,只能在外面等候。
因为这个时候各家家主过来观礼了,身份地位都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开国一脉的其余六公十二候二十四伯,再加上开国一脉诸多将领、受邀的文武官员前前后后少说也有八九十人。
贾珏见状心说难怪....
难怪贾家最后落了个那样的下场!
这份余荫,就算是自己是雍和帝也是要忌惮的。
尤其是原著中贾家还对皇帝的不尊重有很多侧面描写,元春省亲时也多香提醒,但却没有人在意。
这会儿没有人闲谈,都是一副肃穆的模样观礼。
贾敬坐在贾母旁边,今日他也算是主角之一了。
贾代儒举着文书阴阳顿挫的念着,无外乎贾珏如今得了爵位,光宗耀祖了。
但是宁国府主脉断绝,陛下旨意让贾珏过继接掌宁国府,肩担贾敬这一支血脉传承,望祖宗知之。
如今,立嗣仪式更被美誉为“纳婿”,贾代儒后续又宣布:“贾珏自今而后,便是宁府之嗣。”此言一出便意味着,嗣子与生父母关系断绝,成为嗣父家族的一份子。
贾琏悄悄的瞥了一眼贾赦,他神情淡然,看不出什么来。
念完等了片刻,无风无雨,这事也就成了!
直到贾代儒让贾珏上前给贾敬敬茶的时候,才总算是结束了。
看着观礼来的众人过来和贾敬还有自己道喜,贾珏立刻摆出一副练习了好几天的笑容。
养望嘛,假一点不寒碜!
宁安堂上。
王熙凤看着满屋的诰命夫人,眼睛里的光都快溢出来了!
她现在最大的追求,就是和这些诰命夫人一样,有自己的诰命服。
没看平日里端的不行的王夫人,这会儿也只能陪坐着么!
第54章 调笑凤凰,神仙妃子
高榻上,
贾母拉着北静王妃的手,笑着说道:
“王妃以后若是有闲暇就多来家里坐坐,你离家这么远,难免有时候想家。以后想家的时候就来府里,咱们娘儿们说会话!”
北静王妃名叫甄凝,是江南甄家的嫡女。今年也不过十七岁。甄家和贾家是百年世交,两家的关系极为亲近。
两家都在彼此放着几万两的银子,就是为了方便子弟来回路过的时候能随时取用。这甄凝嫁给北静王水溶也不到一年,至今还没有子嗣。
贾母和她这般说笑,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甄家贾家的关系,也是因为这一屋的诰命,只有甄凝的身份最高。
其他三座王府只是派人过来送了礼,并无人过来观礼。
甄凝含笑点头,柔声道:
“本该早就过来看望老太太的,只不过太妃身体一直不好,身边离不得人。王爷说今天本来应该亲自过来,还说给宝兄弟准备了些好东西,只是太妃今日又难过的紧。”
“后来王爷也是念及我嫁过来近一年,未曾见到家人。就说贾家与我家都是一样的,我回来了就如同回娘家一般,让我来拜见老太太,舒缓心中思乡之情。”
贾母闻言笑的更是开心,但心里则是警惕了起来
虽然四王府也都是开国一脉,但其实大家早就不怎么联络了。
当年大乾立国的时候,唯有北静王府功高,所以太祖言此爵位世袭罔替。
不过四王府当年也都是聪明人,立国之后就逐渐淡出权利中心。
在军中早就没有什么余荫了,不像是贾家还出了个贾代善这么一个战神。
这几十年里,贾家和四王府之间的交集不多。
也就是红白喜事的时候,才有一些往来。
甚至很多时候四王府都是让家族管家或者是晚辈过来走一趟,不会亲自出面。之前贾珍贾蓉的丧事操办时,北静王水溶就出人意料的到场了。
还和贾宝玉‘一见如故’,贾宝玉这段时间也去过两次北静王府。
不过今天北静王没有过来,贾母总觉得事有蹊跷。
丧事来了,这么大的喜事不来?
贾珏接掌宁国府,可以说是贾家这些年最大的事情了!
一来贾珏重新获爵,二来贾敬这一脉血脉其实已经断绝了。
现在只让后宅女眷过来,还找的这么好的借口,贾母有些不踏实!
就在这时,一旁的镇国公府牛继宗的夫人笑着说道:“瞧瞧老太太,咱们这么多晚辈在这,老太太一个不理,偏偏拉着王妃说了好一会儿,哎,看来咱们是不得老太太喜欢喽!”
这夫人和王夫人的年纪差不多,但是身份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牛继宗是正儿八经的爵位,是镇国公府的家主。
她在镇国公府的地位,和贾家的贾母是一样的!
而且她娘家和史家也是有亲,可以说是贾母的晚辈。
贾母也趁势收回握着甄凝的手,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也不瞧瞧王妃才多大岁数,她年纪小,又离家这么远,我关心几句难道还错了不成?倒是你,这段时间也不来家里看我,可见心里是没我了!”
说完对着王熙凤招了招手,王熙凤连忙上前附耳。
贾母蚊声道:
“去前面和珏哥儿说要他仔细些,外面的不全是好人!”
王熙凤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故作听见什么好笑的事情,掩口笑道:“老太太实在偏心,行,我这就去准备去。”
随后冲着诸多诰命福了礼,告了罪后就赶紧出了宁安堂。
正好撞见要进去的可卿,王熙凤一把拉住她道:“你可别往里面凑了,各个身份可都不低。坐也不能坐,说也不能说。就让珍大嫂和两位太太陪着吧,你去厨房那边和珠大嫂子看着些,马上就要放宴了。”
可卿疑惑的看着王熙凤,轻声道:“二婶婶这是做什么去?”
王熙凤无奈道:“给老太太传个话去,今儿的人太多了,你也帮我照看着点。我劳累这么多天,可不能在最后这个节骨眼出事。这宴摆好了,我也就放心了。”
可卿掩口笑道:
“二婶婶就是个操劳的命,这一天八百件事都不够给你管的。”
王熙凤白了她一眼,朝着她的臀儿就扇了过去。
可卿嫁进来的日子虽短,但是和王熙凤却是一见如故,关系极好。
说完话就知道王熙凤要‘动手动脚’的,一转身就闪开了。
“啐~好在跟前没人,叫人看见了,难免又要喝舌头!”
可卿娇嗔的啐了一声,王熙凤都险些没忍住哆嗦一下。
实在是可卿这娇嗔的小模样在配合那双桃花眼,让身为女人的王熙凤都有些怜爱她了.
“你这妖精,少在这里和姑奶奶扯臊。赶紧去那边帮我看着点,珠大嫂子不愿意得罪人,在那边就是多了个木头人。你在那边还能让我放心一些,别叫人偷懒了!”
可卿无奈的点了点头,心里也知道这是实话。
李纨向来是不管事的,哪怕是丫鬟婆子也不愿意得罪的......
王熙凤这边快步来到了宁正堂后门,将帘子掀开一条缝隙瞧了瞧。
只见贾珏在一群长辈跟前如鱼得水,谈笑风生,一人应付着一群人,没有冷落了半个。
而她那个琏儿,平日里章程的厉害,这会儿却躲在角落里无所事事。
一会儿挠挠脸蛋,一会和薛蟠低声奸笑...
“这小王八,将我的琏儿都带坏了!”
......
这会儿能来贾家的,基本上都是和贾家关系密切或者是有亲的。
尤其是一些文官,比如吏部和户部的,这会儿能过来的基本上都是和贾家交情莫逆的。
现在贾珏是真的很佩服贾代善和贾代化,这两位一文一武,在当年也算是门生遍地。
这也是为什么原著中贾政可以轻飘飘的就给贾雨村谋了一个缺儿,还是应天府知府这样的官职!
牛继宗这会儿拉着贾珏‘醉醺醺’的问道:“珏哥儿,你这马上就要提掌京营节度衙门了,以咱们的交情,那可是水里来火里去一起打过鞑子的,给你牛叔提前透露下呗,说说对咱们城外三大营是怎么个流程?到时候要是真砍刀子,你先朝五军营砍啊!”
周围几人都笑了笑,王子腾也笑呵呵的说道:“如今,不可叫哥儿了,该叫宁侯了!”
牛继宗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忙拍拍脑袋懊悔道:“哦对对,怪我!宁候勿怪!”
“没关系,咱们这关系不用如此生分,称呼都随意些便好。”贾珏笑着摆摆手。
王子腾继续道:“哎,不得不说,宁候虽然还未到舞象之年,但智勇双全,自然明白这些。开国一脉抱团百年,这些还用你来说?”
贾珏跟着笑呵呵的,心里则是尼玛皮!这帮老家伙一个比一个阴险!
牛继宗看似是在和自己说笑,实则是在打听今天早上皇帝和他说了什么。
想要知道皇帝对城外三大营的态度!
王子腾就更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