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129节

  但自己这个镇将肯定会被杀头祭旗。

  叛军最开始围攻武川过程中死的人,积累的怨气,最终都会算在他这个镇将的头上。

  “还需去请援军。”

  人群中,其貌不扬的李虎突然开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临淮王不敢派兵,恒州的广阳王自然也不敢,何处还有援军?难不成北上找蠕蠕吗?”

  李虎摇头解释道,“西边。”

  独孤信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怀朔?”

  “对!”

  李虎点头分析道,“仅有沃野一镇之军围困,怀朔定然还有余力,唇亡齿寒这般浅显的道理,怀朔镇将肯定明白。”

  “眼下城中士气低迷,若能有援军前来,定能极大提振士气!”

  话是这么说。

  可谁去呢?

  武川和怀朔一直明里暗里的较劲,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不一般。

  而且要去怀朔借兵。

  最好的人选肯定是把名动六镇的高家二郎借过来,能提振士气,也能震慑敌军!

  但是高家跟贺拔家之间的嫌隙。

  众人不约而同的将视线停留在贺拔家之人的身上。

  而就在这时。

  贺拔岳主动起身。

  “嫌隙因我而起,此次便由我去怀朔搬救兵吧。”

第123章 走之前先干一下子

  众人神色各异,但还是惊讶居多。

  这几年贺拔岳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头没以前那么铁,也不像以前那般咋咋呼呼,年龄的增长让他沉稳了许多。

  “阿斗泥,既是要求援,也该我去才是。”

  贺拔允主动站了出来,开口劝说,他是贺拔家长子,更有份量一点。

  他深知贺拔岳极其爱惜自己的颜面,去求援,不说低声下气,但总归得是低姿态的说尽好话。

  尤其是先前双方已经结怨。

  万一言语上起了争执,难免又会再起冲突。

  虽然贺拔允觉得高家兄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至于这么心胸狭窄,但万一呢?

  “还是让可泥去吧。”

  贺拔度拔也是同样的看法。

  李虎这时又开口,“怀朔的具体情况,我等也不知晓,高家兄弟眼下是何情况,亦是未知,也许他二人早已投奔了叛军也说不定。”

  独孤信却轻笑一声,摇头道,“若是高氏兄弟已经降归那破六韩拔陵,怀朔城早就被破了。”

  “高大为怀朔豪侠所宗,高二以勇武称名怀朔,以高家兄弟在怀朔的名望,若他俩都投降,怀朔城中军心、民心如何稳得住?”

  李虎哑然一笑,“期弥头心思缜密,我自愧不如,确实是我疏忽了。”

  独孤信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真疏忽了吗?

  贺拔岳这时站起身来,态度坚决的说道,“与高家结怨,乃是因我当初为泄私愤而起,自然也该由我前去,阿哥,阿父,你们无需劝我。”

  “眼下,大敌当前,破敌才是当务之急,我岂能因个人颜面而罔顾大局?”

  “况且……”

  贺拔岳脑海中浮现了高羽和高欢的身影,“他兄弟二人素有贤名,为人豁达,又岂会因为些许小事而斤斤计较?”

  众人皆错愕,就连贺拔度拔父子也错愕的看向贺拔岳,似乎没有想到之前那个视个人颜面如命的铁头娃竟然也能说出这样的话。

  众人再也不反对,而是开始进行安排。

  要协助贺拔岳突围。

  好消息是,武川除了最开始如高羽一般痛击对方先锋军外,便一直龟缩城内拒不应战。

  叛军围困了许久,士气同样不高,也麻痹大意。

  贺拔岳突围就比贺拔胜之前要顺利的多,也更加轻松一点。

  突出重围后,贺拔岳不敢有丝毫松懈,快马朝着西边赶去。

  怀朔、武川之间联系颇为密切,贺拔岳对怀朔地形也相当了解,这小股突围的部队,很轻松便突破了破六韩拔陵所构建的包围圈。

  武川这边叛军麻痹大意,破六韩拔陵又何尝不是?

  围困日久而拿不下城池,手底下的士卒们也会疲惫不堪,尤其是眼下天气越来越冷。

  贺拔岳特意等到夜里,才带人冲到怀朔城下,靠近的时候他就在大声的自报家门。

  “勿要放箭,我乃武川贺拔岳!”

  怀朔城墙上的士卒一看他才几十人,倒也没有那么警惕,但城门依旧是不可能开的,扔下一个竹篮,将贺拔岳先吊了上去验明其身份后,这才将跟随贺拔岳前来的人也都吊到城墙之上。

  贺拔岳则已经先行前往镇将所在。

  在亲卫的带领下,贺拔岳总算是见到了杨钧,连忙行礼。

  “见过将军!”

  “阿斗泥不必这般客气。”

  杨钧将其搀扶起来,又令人端来一碗水递给他。

  但贺拔岳已经顾不上喝水,他再次下拜道。

  “还请杨将军援助武川。”

  杨钧一听,当即大惊,“难道武川……”

  “武川城还在。”

  杨钧这才松了口气,他是真怕武川没抗住,届时便是五镇军民合流,围攻他怀朔一座孤城,到了那时,万事皆休。

  “武川现状如何?”

  贺拔岳当即将情况全盘告诉杨钧。

  杨钧捻着胡须,一边听,一边思索,得知武川早就尝试突围南下去搬救兵,但临淮王元彧却没同意时,他也极为失望。

  朝廷援军是怀朔和武川稳固士气的重大依仗。

  结果?

  被围困快两个月,朝廷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怀朔还好,城外只有沃野镇叛军,尤其是破六韩拔陵分兵之后,怀朔的压力进一步降低。

  但武川人家可是硬抗三个半镇的叛军。

  “大魏……”

  身居高位者,要么是不学无术的酒囊饭袋,要么就是明哲保身的不粘锅。

  大魏的朝堂之上尽是这样的虫豸。

  杨钧终究还是没将心中的埋怨说出口,而是起身来回的踱步,“我可以分兵给你,但高家兄弟并不在城中。”

  “那他们?”

  “在城外娄家坞堡。”

  杨钧也懒得去细致的解释,但他同样也清楚,武川面临如此大的压力,必须得是高羽这个勇冠六镇的人前去才能提振其士气。

  在寻常士卒眼中,高羽可是带领五十具甲铁骑便能击穿十万大军军阵的在世霸王。

  高羽一人之名便可抵十万雄师!

  “既是这样……那我这就去拜访。”

  “你星夜兼程的赶来,想必已是人困马乏,而且还需商议,不急于这一时,先歇息片刻,养足精神吧。”

  在城中歇息一晚后。

  贺拔岳不敢耽搁,再次出城突围。

  说是突围,实际上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拦。

  娄家所建的坞堡便映入眼帘,其规模不亚于一座规模小点的县城,尤其是其外围城墙修建的极高,就跟贺拔家的坞堡一样。

  毕竟是在塞北,主要防备的是北边南下劫掠的蠕蠕,面对蠕蠕的骑兵,将城墙修高修坚固,打造成要塞便足够了。

  草原民族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他们不会在一个难以攻破的坚固城池前浪费时间,而是发挥他们的高机动性,到处劫掠。

  因此……

  每次草原民族南下劫掠,城池中或者有自己坞堡的豪族们不会有太多损失,损失最大的还是城外村落的百姓以及过往行商。

  用同样的方式进入坞堡内。

  当得知是贺拔岳前来求见。

  高羽和高欢二人罕见的愣了片刻。

  兄弟二人猜到武川可能会求援,但确实没有想到是与二人有恩怨的贺拔岳孤身前来。

  “见过二位郎君。”

  贺拔岳极为有礼数,降低了自己的姿态。

  “无需客套。”

  高欢摇摇头,“不知贺拔郎君此番前来,有何事?”

  “乃是为求援而言。”

  同样在场的侯景却冷笑一声,讥讽道,“武川士卒多骁勇,又有贺拔郎君这般勇武的人率领,何必向他人求助?”

  高欢皱眉瞪了一眼侯景。

  侯景这摆明就是在趁机数落,当初跟贺拔岳角抵被人摔了个狗吃屎,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不单单是在士卒面前极为狼狈,也确确实实的‘吃屎’了,一头撞在马粪上。

  侯景一直将其视做奇耻大辱!

  过去那么多年,偶尔宴会上被人提及取笑,侯景都会急眼。

  高羽还以为贺拔岳被讥讽过后,会发作。

  却没成想他极其克制的摇头,“人力终有殆时,武川将士便是再勇武,面对数倍于己的大军,也只能望之兴叹。”

  铁头娃不头铁了,这是成长了?

首节 上一节 129/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