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01节

  元诩摇摇头,他猛地抓住元子攸的胳膊,“朕曾听他人说,若快马从晋阳出发,只需三五日便能到洛阳,此事是否当真?”

  元子攸点点头,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反问,“陛下,难道您……”

  “清君侧!朝中有奸佞,朕要让尔朱荣发兵南下清君侧,将似郑俨、徐纥这样的奸佞统统诛杀!”

  “不可啊,陛下!”

  元子攸连忙大惊反过来拉住了元诩,苦口婆心的劝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元诩愤怒的瞪着他,“你……”

  元子攸这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将其打断,“陛下,我知道您现在的心情,但还是请您冷静下来,耐心听我说一言。”

  “徐纥、郑俨二人没那个胆量谋害陛下,太后身为陛下生母又岂会加害陛下?事情之所以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完全是因为对徐纥、郑俨二人逼迫太甚!”

  “你说什么?”

  元诩愤怒的咆哮,“朕逼迫他们?”

  “陛下,臣不反对您欲要诛杀此二贼,徐纥、郑俨所作所为死有余辜,但您最近行事过于操切,需知事缓则圆的道理,您本可等到王遵业到了洛阳之后才擢升其为殿中将军,不应该人还没到就提前在朝会上宣布,难道您忘记当年征西将军父子与中军士卒之间的事情吗?”

  “中军为何最终铤而走险,在洛阳暴动?不就是因为广平王妃郑大车被贼匪劫掠,因牵扯到中军,朝廷却一直对如何处置中军之事悬而未决,令中军士卒终日惶恐不安,最终才酿成大祸?”

  “王遵业还未到,您便早早的在朝会上宣布要剥夺徐纥的官职,徐纥定然与当年的中军士卒一般,终日惶惶不安。”

  “至于清君侧?自古以来,有几人是真心实意的为国锄奸?打着清君侧的幌子争夺权利者倒是不在少数,陛下万万不能给尔朱荣下此诏令,眼下大魏已经无人能制衡尔朱荣,若陛下再给其清君侧的诏令,局面彻底失控,到时悔之晚矣。”

  北海王刚刚才带走两万步骑北上相州抵御叛军。

  洛阳周边的中军、禁军加起来撑死也就五六千之众,若尔朱荣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大军前来,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制衡他。

  到时候洛阳朝堂那就是任尔朱荣肆意拿捏,但凡尔朱荣有一点点不臣之心,局势都不知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

  元诩依旧在冷冷的看着他,反问道,“那你觉得朕该如何应对?”

  一看元诩还听得进去话,元子攸连忙劝说,“陛下,您眼下应当主动前去嘉福殿与太后缓和关系,向其低头道歉,安抚太后之心便是安抚徐纥、郑俨二人之心,甚至,您还可以面见此二人好言安抚,就说您仔细一想,当初在朝堂上所下达的诏令欠考虑,徐纥公忠体国,让其继续担任殿中将军,来安其心。”

  “朕还要对此二贼好言宽慰?”

  “陛下!此二贼死不足惜,然眼下局势是这般,陛下需暂时忍耐数日,待到王遵业入皇宫内,继任殿中将军,掌控宫中禁卫,足以护卫陛下周全后,您再以锄奸的名义,诛杀二贼亦为时不晚!”

  “陛下,将刀明晃晃的亮在身前是杀人,表面和善却背后持刀也是杀人,最终都是杀人,但后者无疑会大大降低对方的警惕和反抗,您身份尊贵,乃是千金之躯,不可以身犯险!”

  元子攸苦口婆心。

  示敌以弱顶多是会觉得委屈了点,但是只要能够兵不血刃的达到最终的目的,有何不可呢?

  况且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只需要降低姿态去说两句好话,便可以有效的防止徐纥、郑俨二人狗急跳墙行铤而走险之举。

  越是要杀人的时候,越要装作不想杀人的样子,这样才能防止对方铤而走险,做困兽之斗。

  杀人之前百般威吓,还大声嚷嚷着说要杀人,最终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

  元诩面无表情,“朕知道了,你先回去歇息吧。”

  “陛下,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还望陛下一定要听进去,不可再鲁莽行事。”

  元子攸躬身一拜后,离开了显阳殿。

  而元诩则冷冷的注视着其离去的背影,冷声道。

  “元子攸也不能信了,竟然还要朕去向徐纥、郑俨二人低头,他怕是私底下早已投靠了母后,难怪朕欲要下秘诏令尔朱荣带兵东出平叛,明明只与其商议过,却会被母后得知。”

  “可恶!枉费朕那般信任,他却背叛朕!”

  “这宫中,这朝堂之上,不对……洛阳内已经无人可以相信,继续这样下去,朕怕是哪天死都不会瞑目。”

  “必须要让尔朱荣带兵南下,太极殿内之人皆可换,只要朕在,大魏就在!”

  “来人!去将直斋将军奚毅叫来!”

  奚毅今日就在皇宫内值守,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来到显阳殿内面见元诩。

  “拜见陛下!”

  此刻,元诩已经调整好情绪,挤出和善的笑容,极为亲切拉着其胳膊,将其搀扶起来。

  奚毅顿觉受宠若惊,“不知陛下深夜唤末将前来,有何要事?”

  元诩笑着问道,“朕听闻尔朱氏如今兵强马壮,已是我大魏最有权势的外臣?”

  奚毅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听小皇帝元诩说这话,连忙惶恐的再次下拜,“陛下,尔朱氏确实在招兵买马,但那也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着想啊,河北、山东等地群盗猖獗,朝廷大军平叛不利,若天宝不整军备战,何人还能为陛下解忧平叛?”

  “武成何必这般惊慌,朕并无他意,只是询问一番罢了,英娥乃是朕的皇后,是朕最亲近之人,尔朱天宝是英娥之父,也是朕的岳丈,朕怎么可能不信任他?朕之所以问是想要消除心中疑虑。”

  奚毅依旧不敢大意,人心隔肚皮,他哪能知道小皇帝是不是在用言语试探?

  连忙说道,“天宝如今麾下精骑数千,足以平叛。”

  元诩听闻,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实际就是他压根不懂。

  奚毅也知道小皇帝不太懂这里面的门路,故意玩了个心眼子。

  尔朱荣麾下的契胡精骑,那都是按照精锐部曲的标准来培训的,集中在一起作战那就是几千人的精锐军官团。

  但……

  只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军械,足够的粮草。

  尔朱荣一声令下,以这数千契胡精骑,便能迅速的拉扯其一支数万乃至十万的作战部队。

  无非就是尔朱荣一向奉行‘精兵政策’,没有刻意的扩招普通农兵入伍来填充自己军队士卒的数量。

  但凡是稍微在军中混过的人都会清楚。

  数千精锐的含义是什么。

  眼见元诩眼中的失望之色,奚毅便清楚……小皇帝确实不太懂这个,他连忙补充道,“陛下请放心,数千精锐足以替陛下解忧,彻底平定河北、山东群贼!”

  元诩却没有当一回事。

  朝廷这两年里派了数支平叛大军前去,哪次大军的人数不都是几万,几万的?

  有用吗?

  到了河北不照样被叛军打的屁滚尿流?

  不过……

  数千人之众,足以替自己铲除奸佞。

  洛阳城中中军、禁军亦还有数千之众,刚好可以制约尔朱荣!

  该死!

  元子攸还口口声声说无人能够制衡,会酿成大祸!

  是怕到时候自己抓住徐纥、郑俨等人后,逼问出他元子攸亦是太后一党,会给其招来杀身之祸吧!

  想通一切之后。

  元诩主动走到奚毅的身旁,低声道。

  “朕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做,此事干系重大,万不能走漏风声,可以说朕将身家性命都托付于你和尔朱天宝。”

  奚毅瞪大双眼,“不知……”

  元诩却抬手打断了他。

  从自己怀中掏出一封亲笔手书与一份诏令交给了奚毅。

  “此二物需你亲自北上去交给尔朱天宝,让其看见书信和诏令后,速速带兵南下,朝中有奸佞,要谋害朕的性命。”

  “让尔朱天宝速速带兵南下洛阳清君侧,为国锄奸!”

  奚毅闻言。

  彻底傻眼。

  一脸错愕的看向小皇帝。

  带兵前来清君侧?

  小皇帝则是双手搭在其肩膀上,饱含热泪的叮嘱。

  “拜托了……”

第195章 风雨欲来

  奚毅离开皇宫的时候整个人脑瓜子都是嗡嗡的。

  他不曾想小皇帝居然真下了‘清君侧’的诏令。

  刚才拉着自己那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不像是装的,小皇帝元诩的性格他们都很清楚,性格这般急躁的人演不出这样的感觉来。

  小皇帝元诩因为让尔朱荣派兵东出平叛的事情跟胡太后之间闹的十分不体面。

  甚至小皇帝咆哮着喊出誓杀‘郑俨、徐纥’二贼的话,也都广为流传,并不算是什么秘密。

  在洛阳为官之人,都清楚……

  在外有流民叛军,群盗四起的情况下,洛阳朝堂上皇帝和太后之间的争权夺利也已经进入到一个白热化的阶段,随着小皇帝喊出要诛杀胡太后两个心腹的话后,双方等同于撕破脸,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这样的局面下。

  小皇帝元诩哪还有心思来试探尔朱荣这个目前明面上已经彻底投靠自己且权势极大外臣?

  奚毅虽是借着夜色离开的皇宫,但皇宫内的一举一动怎会瞒得过徐纥这位掌控各殿的殿中将军,很快便有人将元子攸和奚毅先后进入显阳殿又离开的消息传到了徐纥和郑俨二人耳中。

  二人听闻后不由对视一眼,屏退左右后,低声道。

  “元子攸是陛下的‘幕僚’专为其出谋划策,奚毅乃是尔朱荣留在洛阳与陛下互相通信的人,这二人深夜入宫,陛下到底意欲何为?”

  “陛下前不久才将我更换的禁卫赶走,我派过去的人似乎隐隐听到陛下不断说有人要害他。”

  “难不成……他察觉到了什么?”

  徐纥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出自己的推测,“难道是元子攸向陛下进言,让尔朱荣以带兵东出平叛的名义,实则带兵南下直扑洛阳??”

  郑俨脸色大变,“甚是有理,极有可能!”

  王遵业他们根本就没放在眼里,他二人在禁军内经营熟练,早就已经培养了一批心腹。

  原本跟尔朱荣关系好的那一批禁军早就被他们利用手中职权给安排到奚毅那边去了。

  王遵业就算继任殿中将军,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指挥的动禁军。

  可尔朱荣不同……

  曾经长期在元乂麾下效力,被元乂视作心腹,且尔朱荣这人很会拉拢人心,禁军中听命于他者不在少数。

  徐纥之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元乂,也是因为他觉得元乂冷落了自己,过于宠信尔朱荣,他这才趁机给自己换了个山头,投靠胡太后。

  若是尔朱荣带着其麾下精锐前来配合禁军中的旧友里应外合,那才是祸事将至!

  目前小皇帝元诩根本指挥不动洛阳内的军队,那么便只能向外寻求助力,尔朱荣还是小皇帝的岳父呢,肯定会来相助。

  最主要的是。

  骑兵从晋阳出发,快马加鞭一路南下洛阳只需三五日,即便他二人能够得到消息也根本就来不及做任何防备。

首节 上一节 201/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