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08节

  最终解释权在尔朱荣的手里。

  最恐怖的一点是。

  朝堂上多是胡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元诩自己提拔起来的人反而很少,就元诩跟胡太后明争暗斗到这个程度,只要是胡太后一党。

  尔朱荣便可判定为奸臣。

  就连高阳王元雍这等宗王都未必能独善其身。

  只要是元诩曾经的政敌,通通都可以打成叛党。

  彭乐恍然大悟,冷不丁的来了一句,“若大都督想要掌控朝局,岂不是要将洛阳城中满朝公卿尽数杀尽?”

  “满朝公卿在洛阳深耕多年,其势力早已是根深蒂固,且彼此之间关系更是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杀一批哪够用?”

  木兰脸色大骇,连忙出言制止,“你这匹夫,怎么脑中只知杀戮?杀尽满朝公卿也亏你敢想,行此举,那不是把人都给得罪光了?”

  彭乐却不以为意的嬉笑,“洛阳本就瞧不起我等,尔朱氏自称契胡,实则乃是羯胡,洛阳又能瞧得起他们?得罪便得罪呗,反正都是得罪,死人还没法复仇,也没法张口怒骂。”

  “…………”

  高羽没有接话,他深深的看了彭乐一眼叮嘱道,“待到大都督亲率大军前来,似这等言语子兴且不可再说。”

  彭乐咧嘴一笑,“将军不让我说,我就不说,我只听将军之言。”

  ………………

  洛阳城内。

  尔朱荣带兵南下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

  就古代这个交通条件,能够供大军行进的道路就那么几条。

  又不是在茫茫草原上难以捕捉其踪迹。

  胡太后得知消息的时候,内心极为慌张。

  尔朱荣当初离开洛阳时,极为不体面,可以说是因为元乂之死,极为狼狈的遁逃。

  也就是尔朱荣反应快,不然他能不能活着离开洛阳都尚且未知。

  更别提尔朱荣早已私底下跟元诩达成政治联盟,还将女儿送入宫中嫁给元诩。

  这种人来了洛阳。

  别人不一定遭殃,但她胡太后绝对会遭殃!

  毕竟明面上,尔朱氏这些年从尔朱荣祖父尔朱代勤那一辈开始就与洛阳公卿、宗王交好,总归还是有些表面上的情谊在。

  胡太后当即匆匆的下达诏令,让群臣入宫商议。

  太极殿内。

  胡太后亲自抱着三岁的小皇帝元钊,内心虽然惶恐,但面上还是表现的极为沉稳。

  经历过多次政变,这点心理素质还是有的,基本的喜怒不形于色还是能做到。

  她沉声道。

  “尔朱荣不遵天子诏令,强行带兵南下,与河北、山东的反贼何异?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要看看,诸位可有退敌之策?若是让尔朱氏这等羯胡带兵来到洛阳城外,定然会致使生灵涂炭,若其狼子野心进一步滋长,行汉时董卓之事,尔等如何自处?”

  胡太后很清楚。

  自己两日内连立两个皇帝的行为,让满朝公卿以及元氏宗亲都对自己极为不满。

  但她已经没有退路可言,眼下她必须要将尔朱荣树立成所有人的共同敌人,才能得到这些人的助力。

  她甚至都将董卓的事情拿出来吓唬这群人。

  可……

  满朝公卿、宗王皆不为所动。

  全部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闭口不言。

  胡太后心中恼怒不已,眼神也冷了下来。

  她的贴心好宝宝郑俨,这时上前一步,主动出来为其解忧。

  “太后、陛下无需忧虑。”

  “尔朱氏不过是一群尚未开化的羯胡蛮夷,其部众人数少,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秀荣川至洛阳路途遥远,其快马赶来,到达司州地界,那也已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

  “洛阳城中尚有数千可战骁勇,且还能从临近郡县调兵前来,足以御敌。”

  “且黄河天险在朝廷掌控,眼下正值黄河春汛,有此天险庇佑,尔朱荣根本就无计可施。”

  “况且,即便是尔朱荣能带兵过的了黄河天险,洛阳城防坚固,城中粮草、军械十分充足,我等只需固守,尔朱荣匆匆赶来,粮草不济,羯胡也与草原之民无异,不善攻城,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

  郑俨的话,有理有据。

  而且句句都说在胡太后的心坎上。

  胡太后眼下需要的不是具体的退敌之策。

  不过就是大难临头的时候,想要有个人来安她的心罢了。

  听到这些话。

  胡太后的脸色舒缓下来。

  “郑卿之言,深得朕心,不愧为国之栋梁,尔等难道不羞愧么?皆食朝廷俸禄,却在这个时候一点有用的计策都提不出来,不能解君之忧,要尔等何用?”

  面对嘲讽。

  公卿们心中不屑,却依旧闭口不言。

  胡太后每说的一句话,他们都当做放屁。

  是胡太后给了尔朱荣带兵南下的理由,是你亲自给尔朱荣递刀子。

  那么事情就得由你自己来平定。

  要是能处理,那么大家依旧表面和气奉胡太后为尊,与胡太后共享大魏皇权,如晋朝故事一般即可。

  自古掌权者得位不正,那就只能与公卿世家分享权力来获得其认可。

  要是不能处理?

  胡太后还能不能活着都未必。

  反正。

  死的又不是他们。

  尔朱荣再立一个新皇帝,也不影响他们依旧身居高位。

  甚至尔朱荣也要拉拢他们。

  在官场体系内操作,他们这群老油条,有的是手段来对付尔朱荣这只会杀人,没脑子的羯胡。

  散了朝会后。

  郑俨、徐纥二人在显阳殿面见胡太后。

  郑俨可不像在太极殿时那么托大,他进言道,“太后,尔朱荣这厮南下无非就是想要谋取更高的权位,太后不妨遣人前去传递善意,许以高位,让其退兵,如此方为上策。”

  “且,眼下需遣人去将北中城,河桥,小平津掌控,防止尔朱荣过黄河直扑洛阳。”

  河桥,顾名思义便是建在黄河上用于过河的桥梁,而北中城则是建在河桥以北专门用来御敌的城池,只要北中城不丢,河桥就永远不可能丢。

  至于小平津乃是洛阳‘八关’之一。

  是黄河边重要的渡口。

  大军没法走河桥的话。

  常规情况下就只能是坐船过河。

  除非是遇到极端天气,黄河结冰,且冰面极为坚固,可以供大军人马辎重过河。

  胡太后点点头。

  “那就让京畿大都督李神轨带兵前去河桥驻营,郑季民,郑先护带兵驻扎北中城,武卫将军费穆驻守小平津。”

  都是胡太后新近提拔,对其有提携之恩的人。

第203章 拥立之功?

  四月初二。

  尔朱荣亲自带兵来到上党郡。

  高羽粗略一看,便清楚……这一次尔朱荣可谓是倾巢而出,前来投靠者以及尔朱氏子弟都跟在其身侧,就连去占据马邑、井陉的尔朱天光、尔朱仲远都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带着亲卫匆匆的前来与尔朱荣汇合。

  清君侧嘛。

  肯定手中有大义。

  但还得最终成功才能叫做清君侧。

  不成功的那就是造反。

  夜里。

  奚毅带着数名亲卫,神色匆匆的赶到上党郡面见尔朱荣。

  “武成!”

  “天宝!”

  俩人乃是表亲,尔朱荣见面便给了其一个大大的熊抱,“这些时日辛苦武成了,此番前来便不要再回洛阳,不然我怕你……”

  “干大事岂可惜身?”

  奚毅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进而又解释道,“我此番乃是带着太后的诏令前来,若我不回洛阳,太后定会严加防范,到那个时候,天宝再想过黄河进洛阳便难如登天,此时此刻必须要稳住太后。”

  尔朱荣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奚毅之言正合他的心意。

  心中对其好感与信任又不免加重几分。

  毕竟他继续带兵南下,奚毅重回洛阳确实是以身犯险,但就如奚毅所说,他这次来传消息后必须得回去。

  奚毅不回去的话,那就是摆明了尔朱氏要跟胡太后不死不休,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但这种话,奚毅可以主动说,尔朱荣可以暗示,假借他人之口,但绝对不能亲自说。

  尔朱荣重重的拍着奚毅的肩膀,欣喜的说道,“太后有何旨意?”

  奚毅将诏令递给尔朱荣。

  尔朱荣粗略的看了一眼,诏令内胡太后说尽好话,且许以王爵,丞相之位,可以说只需要尔朱荣不继续带兵南下,胡太后就会以新皇的名义昭告天下,让其一步登天,位极人臣。

  “呵,这贼妇。”

  “天宝麾下精锐,兵锋直指洛阳,她自然怕了。”

  “她不是怕了,她是知道死期将至。”

  尔朱荣没有丝毫留恋的将胡太后的诏令给丢到一旁。

  用得着她来许以高位?

首节 上一节 208/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