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14节

  尔朱氏中本就草原部众居多,信奉强者为尊,高羽的勇武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并且高羽自己也很会做人,从来都不得罪人。

  要不是他就尔朱英娥这么一个女儿,不够分的话。

  但凡多一个女儿,他都绝对要将女儿嫁给高羽,拉拢高羽。

  在他看来,能够震慑自己这个利益集团内各方势力,能够在他出意外后致使尔朱氏集团不崩盘,挽狂澜于既倒的人也就只有高羽,也只能是高羽。

  高欢都不行,不是说高欢没那个能力,而是高欢没那个人缘。

  尔朱荣思考间,一阵脚步声将其惊醒,再一抬头便看到高羽站在自己的面前。

  “见过大将军!”

  “二郎,何必这般多礼?”

  尔朱荣起身亲切的将高羽搀扶起来,满脸笑容的拉着他。

  “眼下并无外人,唤我天宝即可,也可唤我做叔公。”

  尔朱荣笑着打趣,从尔朱月婵那边来论,高羽还真得叫他一句叔公,谁让尔朱兆就是尔朱荣的侄子辈呢?

  一下子就从平辈,降低了两个辈分。

  看高羽一脸窘迫,尔朱荣大笑不止道,“还是唤我天宝吧。”

  “天宝唤我前来可是有事?百官马上就要来觐见陛下,天宝还有时间来消遣我?”

  “自然是有事相商。”

  尔朱荣渐渐收敛起笑容,他看向高羽,正色道,“百官前来,依二郎之见,我当如何行事?”

  高羽张了张嘴,又叹了口气道,“想必天宝心中已有答案,又何必问我?”

  “我就是想听听二郎的看法。”

  高羽又不是瞎子,也不是不知道尔朱荣已经见过很多人,他说道,“天宝已经见过众人,想来他们都是劝你杀人立威,同时还能方便你在朝堂之中安插亲信,掌控朝局?”

  尔朱荣并没有否认,以高羽的才华猜到这些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那……杀多少才能立威?杀多少才能让你彻底掌控朝局?刀一旦举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易能够放下,洛阳与郡望彼此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杀一激百,若杀戮太盛,那便是自绝于天下,于将来恐有大患。”

  高羽劝说道,“只诛杀首恶即可,若今日大开杀戒,后世之人会如何看你?史官会如何记载今日之事?天宝就真不在乎身后之名?”

  尔朱荣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突然大笑道,“此生能得二郎一友,人生足矣。”

  “二郎,你可知道,我见了那么多人,都在劝我杀人,杀更多的人,陛下想要用我为刀来铲除异己,尔朱氏子弟、六镇之人希望我杀更多的人,来让他们可以身居高位。”

  “唯有你,二郎!你是唯一一个劝我想想身后之名,想想后世之人会如何评价我尔朱荣。”

  高羽看着情绪有些失控的尔朱荣。

  他其实能够理解尔朱荣目前的遭遇。

  很多事情,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尔朱荣不做,手底下的人也会强行推着他去做。

  老道长有一句话说的挺好。

  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

  “我既唤你一声天宝,那便是将你视作知己友人。”

  尔朱荣长舒一口气,心中顿觉欣慰,却又苦笑着摇头,“你曾与我言,清君侧与造反无异。”

  “当我举义兵南下的那一刻起,我便已经没有了退路。”

  高羽则劝说道,“何必那么急呢?若要立威,你可带军北上平定河北叛乱,亦能立威。”

  “到那时,天宝你要如魏武故事,还是想要代元氏王天下皆可。”

  尔朱荣依旧在摇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若处在我的位置,便会清楚,我已经停不下来了,身后之名我已经顾不上了,董卓当初兵进洛阳,不是没有想跟郡望大族苟且,结果如何?此事殷鉴不远啊!再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洛阳群臣本就视我尔朱氏为蛮夷,又岂会服我?”

  说着,尔朱荣便抛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就在刚才,我将太后和废帝扔进了这滚滚黄河中,弑君之事吾已做下,你说我还有身后之名吗?”

  高羽一愣,“什么?”

  尔朱荣却没有继续解释,“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我知晓二郎的本意,但你想过没有……洛阳朝堂上本就是一群尸位素餐者,若我不举起屠刀,屠戮殆尽,我带军北上,他们在背后给我使绊子的话,我如何迎敌?”

  高羽沉默了,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朝堂斗争一旦开始,除非是有一方被诛灭,不然绝对不会停止,哪怕会因此亡国也不足惜。

  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若我尔朱氏子弟都如你和大郎一般聪慧,我也可将其安插进朝堂内,用体面的方式来掌控朝局。”

  “但……你也很清楚,我族中皆是万仁这般,只知打打杀杀之人,若不铲除百官、公卿,待我离开洛阳后,这些善于权谋的公卿、百官有一万种的方式将我尔朱氏子弟从朝堂之中踢出来,到那时候,朝堂还是那个朝堂,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我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机会,自陛下在河阳登基称帝,已经过去数日,若洛阳城中公卿大臣、宗王们有心臣服,早早的便会出城前来见我。”

  “可眼下呢?他们依旧在城中安稳度日,由此便能看出他们心中所想,他们不会臣服于我,只会想着在我离开洛阳之后,继续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拉拢他们已经绝无可能,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将我视作‘自己人’。”

  “天下已经大乱,特殊时期当用非常之法。”

  “我就是要将这朝堂打碎!提拔诸多有才之人,提拔那些愿意臣服于我的人,再由我尔朱荣来缝合这天下!”

  “那之后呢?”

  尔朱荣突然一愣,进而大笑道,“拓跋鲜卑可王天下,我尔朱氏又有何不可?”

  高羽也不再劝说,而是拱手道,“那末将便助大将军一臂之力。”

  尔朱荣摇摇头,“这件事情终究是会有损名声,此事你就不要参与了,接下来无论我做何事,你都不要进言,不要劝说,旁观即可。”

  “恶人也好,骂名也好,我通通都担着!”

  尔朱荣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大开杀戒!

  看其态度。

  今日出城的百官,不知有几人能够生还?

  刀已经出鞘,必须要见血。

  PS:诸尔朱谓太原王曰:“洛阳公卿负天下望,倨傲甚矣,必贰我,当杀之以威天下!”荣思惟久之,乃定。《旧齐书》

  太原王疑不能决,因问策于贺拔岳、高祖,询以公卿处置之事。二人皆对曰:“当诛之。”既而私见太宗,阴语久之,策乃定。《新齐书》

第209章 都下河捞王八去吧

  这时。

  有亲卫匆匆来报。

  “大将军,百官车驾将至。”

  尔朱荣当即起身,一脸正色的吩咐道,“前去禀报陛下。”

  叮嘱过后,尔朱荣又看了高羽一眼,“二郎,我心中之事无法与你明说,你且在旁看看,我的谋划。”

  说罢。

  他便走出营帐,前去面见小皇帝。

  “河阴……之变。”

  “难道真要如史书记载的那般,满朝公卿尽皆丧命,尸横遍野,黄河水为之断流?”

  高羽望着尔朱荣离去的背影喃喃道。

  这算不算见证历史?

  他甚至能算做是亲历者,参与者之一。

  ………………

  百官、宗王们的车驾缓缓的驶向临时行宫所在的位置。

  丞相、司州牧、高阳王元雍作为眼下朝堂上资历最老,名望最高的宗王权臣,其车驾在最前方。

  元雍掀开幕帘,阳光直射进来,让其心中极为不爽。

  “尔朱天宝这羯胡仗着扶持元子攸上位就想在本王面前趾高气昂一番?”

  “哼,且先忍他一忍。”

  冷哼一声,元雍强压着心头的不悦和怒火,让仆从慢着点驾车,他可不想那么折腾自己。、

  车驾很快便停在大营前,元雍下了马车,往回看了一眼。

  司空元欣等宗王也都已经下了车,后面官职品级低一点的没有马车只能骑马前来。

  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粗略的估算一眼,起码上千人。

  营门口的契胡精锐对他们这群宗王、公卿非但没有敬畏,不下拜行礼,反而冷眼直视。

  这更加让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元雍等人心中越发不悦。

  “不必与这等羯胡计较,走!入内拜见陛下!”

  元雍已经是怒火中烧,却还是强忍着,一甩衣袖,带头进入军营内。

  尽管大部分士卒已经被派了出去,但留在军营内值守士卒的眼神让他们这群公卿们相当不爽。

  一介武夫也敢用眼睛直视他们,何其无礼?

  便是他们的头领,尔朱荣在洛阳内见了他们也得赔笑脸,伏低做小,谄媚讨好。

  元子攸就站在营帐外,尔朱荣特意令人临时在附近砍伐木头搭建了一个台子,元子攸就站在上面,尔朱荣站在其身侧。

  百官们来到台下。

  尔朱荣却没有下去的意思,而是站在上面俯视着众人。

  元雍、元欣等人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铁青着脸,甚至还怒目瞪了他一眼。

  尔朱荣没当做一回事,反而回头下拜,“百官已至,觐见陛下!”

  元雍等人连忙下拜,“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元子攸面沉如水,一抬手,“诸位请起吧。”

  随后。

  元雍唤太常上前,将准备的天子绶带以及玉玺都带了过来。

  元雍亲自将绶带系在身穿天子礼服的元子攸身上,又下拜将玉玺奉上。

  看着象征着天子尊位的玉玺就在眼前,元子攸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亢奋,整个人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死死的盯着玉玺,缓缓用手一把抓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并不是真的玉玺。

  秦始皇打造的那一枚真玉玺,现在是在南朝那边。

  西晋之后,传国玉玺落到了苻坚的手中,然而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后,姚苌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苻坚当时则说他已经将传国玉玺送去了南朝,也就是东晋。

首节 上一节 21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