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得手书一封前去。”
“不!我得先去跟父亲商议一番,天下大乱,需得结交高郞这等骁勇之人,才是上策!”
而清河崔氏这边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崔光在去世之前便特意提及过高羽,让族中后辈要与高羽结个善缘,而在得知的消息中看到高羽代替天子巡视洛阳。
清河崔氏之人也动了心思。
像他们这样的顶级门阀世家,鼻子跟狗一样灵敏。
知道尔朱荣做出这样的事情后,肯定会致使天下大乱,但凡是有野心的人都会举义兵前去讨伐。
这种时候就得赶紧结交武夫中的骁勇。
乱世武夫才能得天下,早早的投资,在其得到天下之后,才能享受到最大的红利。
反正只是投资一下而已,又不是举族投靠。
世家最大的优势,便是家底足,可以支撑他们多方下注。
再说……
高羽可是崔光看好的人,崔光之子也跟高羽打过交道,崔光的眼神还能有错?
………………
泰山郡。
“可恶!啊!!”
“高羽这厮竟然骗我!我将他视作挚友,他竟然委身于尔朱荣这等凶羯之后,简直就是自甘堕落!!”
羊侃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他显得极为愤怒!
虽然当初在洛阳接触的次数不多,但他确实将高羽视作挚友,甚至是觉得以高羽的勇武,若是能够等到天下大乱,未尝不可将这破碎的江山缝合,让汉人再一次统御中原大地!!
结果?
高羽现在竟然在尔朱荣的麾下效力?
尔朱荣是什么人?
羯人之后!
草原各部里面,汉人最恨的便是羯人,恨不得将其灭族!
“阿兄,为何要这般恼怒?”
“难道不该恼怒吗!”
“二郎早在洛阳便与尔朱荣相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之下,他前去投靠尔朱荣乃是为了自保,阿兄怎么就那般确定二郎是真心实意的投靠那尔朱荣呢?”
“苌楚!你还在为他说话!你可知……他已经与那尔朱荣的从弟尔朱兆之女定下婚约!”
羊侃一直在令人打听高羽的消息。
他也知道高羽跟尔朱月婵定下婚约之事,所以才会这么愤怒!
羊苌楚这些年可是一直在苦等高羽。
“可恶!你那么护着他,他怕是早就已经将你给忘了!我恨不得这就带兵前去洛阳,将其千刀万剐!方能消我心头之恨!!”
羊苌楚眼中闪过一丝哀伤,这个消息也令她备受打击。
但是……
她心中就觉得高羽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
自从六镇叛乱开始,整个大魏内部就一直是乱成一团。
她觉得高羽的一切都是为了自保,肯定是有苦衷的。
“阿兄,尔朱荣跟你一样,是当初洛阳中军叛乱的亲历者,他比谁都清楚二郎的勇武,要重用他,自然会通过姻亲的方式拉拢。”
“亦非二郎本意。”
“此前一直打听不到的二郎的消息,眼下他就在洛阳,阿兄可以遣人手书一封前去。”
羊苌楚说到此处顿了顿,“若是其真铁了心要为尔朱荣这羯人效力,我便不再劝阻阿兄南下投奔大梁。”
“总得给二郎一个解释的机会。”
羊侃无奈的叹了口气。
按理说……
羊苌楚见高羽的时候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小女童,对男女之事应该是一无所知才对!
怎么就对高羽这般念念不忘呢?
距离洛阳一别已过去八年。
期间众多世家、门阀前来提亲,却都被其拒绝。
天天就惦记着在内院里面练习射箭。
就只为了高羽当时的一句承诺?
真就对高羽这家伙一见倾心到了这个地步呗?
但是事已至此,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重重的叹了口气,“好,我就给他一个机会,我这就手书一封!”
“你也去手书一封吧,瞧你这魂不守舍的模样。”
羊苌楚俏脸一红。
却也顾不上还嘴,而是急匆匆的坐于案前,将自己想要跟高羽说的话全部都写在信封之内。
她也想知道……
高羽当初那句话,真的是随口一言吗?
PS:大家别急,后面已经酝酿了一波超级大混战。
主角会开杀,也会拿到自己的地盘准备争霸。
第217章 也算有爵位了
建义元年,四月二十三。
诸事皆定后,元子攸、尔朱荣回到洛阳皇宫内。
原本因为尔朱荣举起屠刀大肆屠戮百官、公卿后而陷入停滞的朝廷机器又开始轰隆隆的运转起来。
能这么快的运转起来。
证明朝堂上确实大多数都是霸占位置却没啥能力的虫豸,随时都能挑一批人上来顶替他们的位置。
第一件事情便是改元。
元诩是大魏的第九个皇帝,而元子攸则是大魏的第十二个皇帝。
元诩的幼女和元钊这俩人都走过合法的继位流程,元诩的幼女还好仅仅当了两天皇帝,胡太后就把她给换了。
但是元钊是实打实当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就改年号为武泰。
年号一般都是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比如武泰,就是希望通过勇猛的武力让国家重新回归平安、安定的状态。
而元子攸则力排众议,将他登基之后的第一个年号定为‘建义’。
这个年号就很好理解了。
就是暗戳戳的指责尔朱荣在河阴的所作所为导致天下人心浮动,道德沦丧,礼崩乐坏,元子攸登基之后希望能够让整个社会风气都恢复到以前的模样。
当然。
元子攸明面上肯定不可能这么说,他用的理由很冠冕堂皇。
大魏之所以从六镇叛乱后,便一直动荡不安,是因为朝中奸佞作祟,致使天下道德崩坏,所以他希望能够扭转社会风气。
尔朱荣哪怕知道元子攸是在暗戳戳的用年号来恶心自己,也得捏着鼻子承认。
改元往往都伴随着大赦天下。
不过这对于目前的大魏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尔朱荣和元子攸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对着朝中的职务下手。
太极殿内。
元子攸高坐皇帝尊位上,尔朱荣和‘百官’们立于殿内,元子攸在河阳草草登基的时候便已经给尔朱荣升官。
尔朱荣目前是。
太原王,使持节,丞相,侍中、领军将军。
乃是百官之首。
不过尔朱荣自打在洛阳城外演了那么一出戏之后,倒是对元子攸恭敬很多,他也跟身后的人一样拜见皇帝后,这才转过身去看向殿内众大臣。
“陛下!臣有事要奏!”
尔朱荣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丞相有何事?”
元子攸故意装傻,其实今日的朝会就是要给洛阳城外河阴之事定性,要安抚人心。
尔朱荣却不接他这个话茬,而是一脸正色道。
“陛下,臣世代蒙恩,今见太后淫乱,先帝暴崩,死于非命,遂率义兵南下,而陛下正值登基之际,人心未定,故大军会合,场面混乱,难以控制,这才使得诸位宗王、公卿、大臣们,多为横死。”
这就是政治吗。
看来玩弄政治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要脸,要睁着眼睛说瞎话,而且是一本正经的说瞎话!
明明在河阴的时候是尔朱荣亲自下令让麾下契胡精骑冲着朝臣们主动冲杀,当时的宗王、公卿们要么留在岸上被砍死,要么主动跳下黄河。
可眼下?
尔朱荣压根就不承认屠杀百官的事情,而是要在太极殿内直接从官方名义上给这件事情定性成‘意外’。
高羽站在靠近殿门的位置,低着头,却一直在用余光偷看,想要看看这君臣二人之间是如何斗法。
尔朱荣顿了顿接着说道。
“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臣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无法弥补所犯下的失职之罪,是臣没能约束好部下,臣现在为河阴亡者,乞表追赠。”
“尊‘无上王’为帝。”
无上王就是元子攸的亲哥,元勰的长子元劭。
其实尔朱荣把元劭给杀了,也算是变相的帮了元子攸一把,毕竟元劭才是长子,即便是要从元勰这一支里面找个人来当皇帝,从法统上来说元劭比元子攸更有资格当皇帝。
自己兄弟的死,元子攸一开始愤怒,是因为觉得尔朱荣要把自己也给杀了。
当发现尔朱荣暂时没有取代自己当皇帝的想法后,元子攸内心反而波澜不惊,死了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