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尔朱兆、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等人召集过来。
“明日我便会启程回晋阳。”
“天宝,你终于决定要与那葛荣一战了吗?”
尔朱兆显得很是兴奋,作为一名标准的脑袋尖尖的武夫,他连忙开口,“那我等也做好准备,随你出征!”
“若是我们都走了,洛阳谁来看着?好不容易掌控朝局,还能拱手让给他人不成?”
尔朱世隆的脑袋没有那么尖,“天宝你可是有事要交代?”
尔朱荣点点头,“我离开之后,你们在洛阳内替我看着陛下,但切记,只要其不做的太过火,无论陛下做什么事情,你们都不要言辞拒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遣人将消息传递给我就行。”
“一日遣三人,分早、中、晚给我传消息,让宫中的禁军、近侍以及后宫的宫女将陛下每日的言行都给我记下来,懂吗?”
三人点头应允。
尔朱荣又再次叮嘱道,“世隆,你也需搜罗人才。”
尔朱世隆跟高欢虽然都被封为州郡刺史,但受封的程度并不一样,尔朱世隆比高欢多了一个名头,尔朱荣在诏令中敕封他为建州大中正。
大魏基本沿用的就是晋朝时的九品中正制。
大中正就是负责在当地主持选拔事务之人,更直白一点,可以挑选人才,相当于是将人事任免权下放给尔朱世隆。
建州就在洛阳正北方,两地往返只需两三日即可,尔朱世隆完全可以频繁的在两地之间来回。
这可把尔朱兆和尔朱天光给羡慕坏了。
不过尔朱兆转念一想,自己还有个好‘女婿’,心里又平衡不少。
“天宝,你此番前去平定葛荣,都打算带谁?为何不带上二郎?”
尔朱荣摇摇头,并没有回答道,只是说道,“我自有打算,待我离去后,洛阳便靠你们了,切记凡事都不要做的太过。”
三人满口答应后。
尔朱荣又让人将斛斯椿叫到自己府上,“法寿,待我离开洛阳之后,你便随贺六浑前往晋州,帮我看着他。”
“是,我定当不负丞相厚望!”
斛斯椿很清楚尔朱荣的这个安排到底是什么用意。
叮嘱一番后。
尔朱荣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布置。
此番高欢得到的赏赐甚至比高羽还多,但这也是尔朱荣刻意为之。
高家俩兄弟。
一文一武。
必须要将这二人给分开。
高欢可是曾经有过意图反叛杜洛周取而代之的前科,尔朱荣不可能完全不放在心上,用他,也要防他。
对于这种善于经营人脉的人,就不能放在洛阳这个权力中心,得让其远离洛阳。
不然就尔朱氏的这些年轻一代,没一个人能玩过高欢,都得被高欢当狗一样耍的团团转。
至于高羽?
勇武过头了。
这次两天半就平定葛荣,也大大出乎了尔朱荣的意料。
所以他刻意将高羽留在洛阳,不让高羽前往军中,不然……高羽这么勇武屡立战功,在军中建立极高的威望,日后再想要制衡就很难。
倒不是他觉得高羽就跟尔朱兆一般,是个没脑子的武夫。
相反。
高羽的政治嗅觉在他看来很敏锐。
洛阳城外。
亲自向天子索要钱物、美女,这不就是妥妥的自污么?
但是通过这个行为,也让尔朱荣看出来。
高羽没有高欢那么‘危险’。
况且,高羽也确实是算半个尔朱氏的人,他跟尔朱月婵的婚约摆在明面上。
外人眼里高羽已经被打上了‘尔朱氏’的标签。
他对高羽也不可能像高欢那样防备。
将兄弟二人分开,是防止高欢这种‘野心之辈’撺掇着高羽做一些事情。
也算是给尔朱兆留下个帮手。
不带高羽去打葛荣,还有另外的原因。
这份功劳,尔朱荣必须独享,这是他要行禅让之事必须要拿下的战功。
并且。
葛荣明显已经被高羽给打怕了,若是知道高羽在自己的阵中,肯定会龟缩避战,尔朱荣并不希望见到这样的局面发生。
“诸事皆已安排妥当。”
尔朱荣便着手准备北返晋阳,回到自己的晋阳霸府内,那里才能给他十足的安全感。
………………
翌日。
朝廷的诏令下达。
高欢主动前来找到高羽。
“二郎,再过两日我便要出发前往白马城,今后你在洛阳需得小心行事,陛下用各种手段拉拢你,你都可接受,但需遣人将陛下对你所用的拉拢手段尽数告知丞相,以免丞相生疑。”
“你终究跟月婵有婚约,丞相对你更为放心。”
“我已经让丞相生疑了。”
高欢叹了口气。
他特意跟着高羽前去迎击葛荣,并不是想要去分功劳。
更多的是想要利用高羽的名头,去招降葛荣麾下的六镇之人。
还真被他成功了。
拢共招降了上万人,高欢本来想从中挑选一批精锐编入自己麾下,来壮大自身。
可全部都被尔朱荣截留,送往了并州。
甚至此番尔朱荣北上,还将他麾下的侯景、段荣给带走。
高欢几乎就成了光杆司令被‘发配’到晋州去,身边还会有斛斯椿这样的谄媚之臣盯着自己。
尔朱荣通过这几手安排。
高欢就成了帮山西之地看守西南面大门的保安,还是要被人监视的那种。
高羽默然。
人事即政治。
尔朱荣没有明说,但是他的一系列安排确实就是透露出了这个意思。
只能说。
高王的能力太强了。
不然为什么贺拔兄弟不被这般防备?
当然……
此前反叛杜洛周的行为,让高欢在尔朱荣的眼中就是被打上了‘野心之辈’的标签。
“我知道,阿哥你也小心,有什么事情遣人前来给我送信即可。”
第232章 故人来信
建义元年(公元527年),五月初二。
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洛阳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尔朱荣举义兵南下,在河阳拥立元子攸为新皇,随后又在黄河边屠戮满朝公卿,但很快又用心腹之人将朝堂的各个职务都给安排妥当。
这是足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月份。
在尔朱氏子弟的夹道欢送下,至高无上的太原王终于启程返回他忠实的晋阳,并、肆二州的百姓将迎回他们的‘太阳’。
元子攸也相当给面子,同样是亲自出城相送。
“陛下!臣不破河北、山东之贼,誓不还朝!”
“丞相!保重啊!”
君臣二人互相搀扶着对方的臂膊,热泪盈眶。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安乐公、诸葛武侯那样的千古君臣佳话。
待到尔朱荣转身上马带着亲卫离去时,元子攸依旧做戏做全套,直至返回自己的车驾上,才收敛起脸上的表情。
他将车驾上的帘幕掀开一角,冷冷的看着尔朱荣离去的背影,心中冷哼一声。
“此贼走了,朕总算可以大展手脚。”
“除了尔朱荣,尔朱氏子弟不足为惧,还是得先忍耐数日,容他们降低警惕再行事……”
他又目光灼灼的看向另外一道身影。
此人样貌俊朗,仪表堂堂,身姿挺拔,光是站在人群之中便如鹤立鸡群一般引人注目。
“高家二郎……你可莫要让朕失望。”
哪怕知道高羽现在不会心向自己,元子攸也已经没的选择了。
整个洛阳内,要么就是其他尔朱氏子弟,要么就是只剩下一个高羽,似贺拔兄弟这些人也都已经被尔朱荣给带走了。
他没的选。
更何况高羽已经展现出来那么强的能力。
只能说……
两天半来回行军拢共四百余里,击败贼匪还将消息传回来,过于惊骇。
让元子攸幼小的心灵大受震撼,他就没见过这么勇武的人,甚至是听都没听说过。
高羽已经被他视作救命稻草。
待到众人都散去后,高羽和高欢俩兄弟依旧在城门外的亭子里。
“阿哥,万景等人皆被天宝带走,可需要我让木兰或者子兴跟你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