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43节

  待到其离开后。

  独孤信在一旁叹了口气,“三郎你这般行事……怕是有损阴德。”

  宇文洛生默然,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

  他要是早就跟贺拔兄弟一样很早便投靠在尔朱荣麾下,他也不愿意委身于葛荣。

  但……

  太晚了。

  他已经没法给尔朱氏‘雪中送炭’,去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注定不可能得到重用。

  那就只能绑死在葛荣的战车之上。

  助葛荣夺得天下,那样自己才能做从龙之臣,享受拥立之功!

  再说。

  葛荣越是器重,依赖自己,将来自己取代葛荣也就更加方便。

  宇文泰看了看宇文洛生又看了看独孤信,想要张嘴,却又没能开口。

  就在启程出发前往下一处坞堡的时候。

  葛荣的特使骑马朝着军营赶来!

  特使总算是给葛荣带来了一条好消息。

  “陛下!南梁,南梁同意出兵北伐了!其北伐大军已经启程!”

第237章 渤海高氏

  入夜后的军营内,不像白日那般炎热,时不时吹拂的晚风为众人送来一丝清凉之意。

  葛荣左拥右抱,一手搂着一名美姬,轮番服侍他吃肉喝酒,从南梁返回的特使则在下方汇报情况。

  此番出征主要是为了迫使相州境内的坞堡帅们低头,压力并不是很大。

  葛荣特意带了十数名美姬跟在军营之中。

  以前被扔在怀朔那等苦寒之地,没有这个条件享受也就算了。

  眼下他已经登基称帝,手握七州之地,贵为天子,还不能享受享受?

  那他这个皇帝不白当了?

  “南梁武威将军与伪魏北海王元颢正在铚城聚集部众,北海王已经遣心腹返回北境,举义旗召集旧部。”

  无论何时,但凡是开战,师出有名很重要。

  哪怕是草原部落南下劫掠,也得喊着‘不饿肚子’的口号呢。

  “依你来看,南梁军队何时能够北上?”

  “回陛下,差不多六月可能就会挥师北上,末将启程的时候,武威将军陈庆之麾下的部众已经召集完毕,只待粮草、辎重到位就可出兵。”

  “好!”

  攻克了坞堡,又得到了南梁终于要北上的好消息,葛荣难掩心中的喜色,手上的力度都不由加大几分,孔武有力且粗糙的大手让一旁服侍的姬女,脸色微红,娇羞却又不敢反抗,反倒是身上的衣服渐渐凌乱。

  这可把下方的特使给羡慕坏了,想看又不敢直接看,只能不断的用眼神偷瞄,举止十分的滑稽。

  葛荣大笑,一手便将左侧的姬女给抓了起来,用力一推,姬女站不稳便跌倒在特使的身旁,颤巍巍的,让特使又不停的咽口水。

  “你为我立下大功,要看女人就大胆的看!这姬女赏你了,下去好生歇息吧。”

  特使如获至宝,不断的叩谢,“谢陛下天恩,谢陛下天恩。”

  眼中闪过兴奋之色,猴急猴急的就抓着姬女往外走,姬女似乎早已习惯,非但没有抗拒,反而很懂事的主动靠在其身上,稳稳的拿捏。

  宇文洛生就在帐内,他其实并不赞成葛荣出姬女随军出征,这样只会扰乱军心。

  还未成事便贪图享乐,就是葛荣这等流民军自古以来难以成事的最大原因,贪图享乐可以,但要有个度。

  瞧瞧人家高祖刘邦。

  老天爷不会给一个人那么多次成龙的机会,一次没抓住,可能就永远也没法变成真龙。

  “渔阳王,何必这般扫兴呢?这么多好消息,应当好好庆祝一番。”

  帐中不单单有宇文洛生,还有另外几名王,其实葛荣都未必记得清楚他封了多少王出去,他麾下二十余万之众,哪能都记得清楚?

  只要他们愿意听从自己号令就行。

  宇文洛生一脸正色道,“陛下,眼下正是紧要的时刻,切不可贪图享乐啊。”

  葛荣一皱眉,脸色大不悦。

  上次随他们一同侥幸跑回来的合康却阴阳怪气道,“弟兄们,将脑袋别在腰带上讨生活,为的不就是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美姬作陪?也是……渔阳王出身高贵,肯定也不会像我们这般出身卑鄙之人这般自甘堕落。”

  “好了!”

  葛荣强忍着心头的不悦,但他也清楚自己离不开宇文洛生的帮助,当即板着脸,摆摆手,“都退下去吧。”

  姬女们连忙起身离开军营。

  “渔阳王,说吧,接下来我等当如何打算?”

  还算有的救。

  看着葛荣将姬女赶走,宇文洛生的面色和语气柔和不少,极为恭敬的拱卫行礼道。

  “臣想反问陛下一句,陛下觉得……河北之地的门阀世家们,更愿意支持谁?”

  葛荣面色一冷,“渔阳王何必明知故问?在这些世家门阀的眼中,我等就是贼匪,若是伪魏朝堂没有衰败至斯,他们肯定会继续支持洛阳朝廷,甚至是南梁都比我们更得世家之心。”

  “对!陛下说的很对!”

  宇文洛生解释道,“陛下,此时南梁大军已经集结随时便会北上,若是让河北之地的汉人世家们得知消息,您说他们会不会私底下遣人前去,请南梁大军前来?”

  南边那可是汉人正统,北边的汉人世家在大魏强盛的时候未必会认可。

  但眼下大魏虚弱不堪,南边有收服汉人故土的希望,比起跟草原蛮夷同流合污,汉人世家显然更欢迎,与自己一样,同宗同源,文化习俗相同的汉人前来统治北境。

  “更何况南梁手中还有北海王元颢,其王位可是大魏先皇所立,并非现在尔朱荣的伪魏朝廷所立。”

  “他们反对尔朱荣,但并不反对元氏,他们同样可以投靠北海王元颢。”

  论法统。

  元颢其实跟元子攸半斤八两。

  俩人都并非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直系后裔。

  元子攸之父是孝文帝的六弟元勰,元颢之父则是孝文帝的七弟元怀,正常的皇位更替,轮X都轮不到他俩。

  但尔朱荣可以强行拥立元子攸,世家们也可以强行拥立一个跟元子攸大差不差的元颢。

  葛荣脸上的怒意渐渐消散,迟疑片刻后,他连忙起身走到宇文洛生的面前,抓着他的胳膊,感慨道,“渔阳王便是朕之留侯啊,若无渔阳王提醒,朕差点铸成大错!”

  “陛下,言重了。”

  葛荣连忙追问道,“那依渔阳王的意思,我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陛下!必须趁着南梁大军北上的消息还未传到河北之地,以雷霆手段胁迫河北之地的门阀世家们送钱粮、军械资助我军,如此我军方可度过难关。”

  葛荣缺粮。

  极度缺粮。

  他虽然掌控了膏腴之地河北平原。

  但一直在打仗,根本就没有功夫去种粮,也就是今年局势算是稳定了一些,他已经在冀、定、瀛三州安排人手种粮。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得把今年熬过去,所以只能一改之前怀柔的态度,用填人命的方式来强行压迫高门大姓的世家们低头。

  “若是手中有充足的粮草,我军方可与其慢慢对耗,待到南梁大军取得成功,尔朱荣方寸大乱之时,再出其不意给他致命一击!”

  “正所谓,善战者致于人而不致于人。”

  “尔朱荣手下兵少,经不起战败的损耗,只要其方寸大乱,急着找我军决战,我军便可一战定乾坤!”

  葛荣深以为然,不由大喜道,“好好好!”

  “来人,传我军令,将军中美姬送回信都,从今日起,包括朕在内,军中禁止饮酒,若有违者,军法处置!”

  “待到击溃尔朱荣后,朕再与大家一同作乐!”

  “陛下!英明!!”

  ………………

  晋阳霸府内。

  源源不断的消息也都传了回来。

  尔朱荣先看了看尔朱世隆等人送来的密信,信中所记录的内容,平平无奇。

  元子攸最近似乎并没有怎么折腾。

  只是将廷尉内挤压的案件卷宗调了出来,似乎是在清查冤假错案,甚至还主动出了皇宫,在洛阳城外亲自为百姓断案。

  “收买人心之举。”

  尔朱荣一眼便能看穿元子攸心中所想。

  河阴之变后。

  尔朱荣便彻底的被妖魔化,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个嗜杀成性的杀人狂魔。

  元子攸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跟尔朱荣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在密信的最后,倒是引起了尔朱荣的注意。

  “陛下下达诏令,进封高翼为冀州刺史。”

  比起另外两人的密信,尔朱世隆稍微贴心一点点,在密信的后半段将高翼的家世给补充上去。

  出自渤海高氏。

  是员外散骑侍郎高乾之父。

  “高乾……”

  尔朱荣放下密信,眯着眼睛努力思索着,总算是想到点眉目。

  “此人曾经入宫中,跟元子攸一同陪伴先皇读书,关系匪浅。”

  “是想要培养自己的嫡系么?”

  单单就一同陪元诩读书,就能清楚,高乾跟元子攸肯定是故交。

  重用高翼,便是要拉拢渤海高氏。

  想要培养外臣来跟自己打擂台?

  尔朱荣不由冷笑一声,“冀州早就已经被葛荣那厮打下来,即便是进封冀州刺史又能如何?”

  “若此子早十年为帝,大魏也许不会衰败至斯。”

首节 上一节 24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