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是完全拉不开,要么就勉强拉开一点,达不到高羽的要求。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高羽也只能作罢,仔细一想也是自己太贪心。
能拉开两石强弓,放在军中那也是精锐中的精锐,有这本事的人早就进军营或者被豪族拉拢去成为私兵部曲。
他能够遇到木兰已经是走大运。
要不是木兰要替家中老父从军的话,他可能一个都遇不到,也不能太贪心。
六日后。
高羽随高欢出发。
北魏设立六镇拱卫最初的首都平城,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和怀荒镇。
沃野镇的位置最好,刚好也是在河套平原的黄河主流的边上,也就是‘几’字型的那个一横,以沃野千里为名,怀朔则是沿黄河支流建立,五原郡刚好就在怀朔和沃野的中间。
也不需要进入五原郡城内,段家为豪族与娄家一般,在城外自有属于自家的坞堡,其规模其实不亚于五原郡的城池。
段荣乃是段家嫡长子,娄信相是娄家长女,她为正妻诞下的便是嫡长孙,乃段家未来的家主!
来为其祝贺的人同样很多。
高羽就是个小透明,他又不像高欢那样好歹还有个‘娄家女婿’的名头,娄家女婿的弟弟这名头可不值钱。
但身为家属,他倒是跟着娄昭一同进入内院去看了一眼小孩子。
今天段家为嫡长孙庆周岁,也要举行‘抓周’!
‘抓周’,乃是自南朝那边豪族传来的习俗,随后便很快也在北魏这边的豪族中间流行起来。
宴会结束后。
亲朋好友们都一同来到内院。
婢女早就已经在床上摆放好了笔、墨、纸、砚、印章、木剑……各类物品。
娄信相抱着刚满一周岁的段韶过来,可能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段韶好奇的四处张望。
当即便有人开口。
“见众人却不惊,此子将来定前途无量!”
顶级马屁精。
高羽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也就古人信这玩意。
一岁的小屁孩能懂什么?
无非就是什么玩意亮闪闪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便会去抓什么,不过也能理解,图个心安嘛。
娄信相将段韶放在床上。
在众人的注视下,小段韶慢慢的朝着前方所摆放的各种物品爬了过去。
最终。
段韶的小手抓起毛笔挥舞了两下。
段家之人这才松了口气。
不少人已经开始吹嘘。
“类父,类父啊!!”
段荣就是出了名的喜欢研究《周易》之类的书籍,抓毛笔意味着将来有文采,饱读诗书。
然而……
就在众人交谈时,段韶又回过头一把将手边的木剑也给拿了起来。
众人无不惊叹!!
“一手握笔,一手持剑,岂不是寓意此子日后定能出将入相!”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恭喜恭喜啊。”
“…………”
对于极为迷信的古人而言,小段韶的行为简直就是神迹!!
段家之人都已经乐开了花!!
高羽倒是突然就想到……
段韶?
好像是‘北齐三杰’之首吧?
难道说……
冥冥之中,抓周这玩意真有点说法?
总之……
小段韶在抓周礼上的行为,让本就是嫡长孙的他,更加贵不可言!
也会成为其他豪族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高羽也仗着家属的身份,亲手抱了抱未来的‘北齐三杰’之首。
在段家停留三日后,高羽便跟着高欢回到怀朔。
他不信邪的又牵着马去集市尝试过几次,但无奈……再也没有走运碰到似木兰那般极有天赋的英雄少年。
时间很快来到3月末。
这日,高羽回到家中,在大厅便迎面碰到高欢。
他还纳闷今日高欢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高欢却提前开口。
“二郎,明日军营会来一批新服役之人,你可随我去挑选你心仪的士卒。”
第24章 强兵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吗!!
按理说高家为军户,有高欢入伍为兵,高羽并不需要入伍。
但高羽很清楚……
马上就要面临乱世,提前入伍进军队培养核心的私兵部曲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六镇起义引发的乱世来临之时,必须有一直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力量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拳头硬才是真的硬!
不过高羽没有走正常流程入伍。
而是高欢走关系,找到怀朔的兵曹直接给高羽登记造册。
早在去年年满十五,也就是北魏规定男子成年的年纪时,高羽便已经是北魏怀朔计入名册的正式兵员。
吃过饭后。
高羽提前回到了房中。
他盘腿坐于书案前,拿起毛笔、纸张,沾墨后便在纸张上写下‘计划’二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即将正式进入军营,他必须先提前计划好。
虽说他目前只是为一伙长,但身为高欢的弟弟,未来他必定能独领一军。
古代军队没有无线电通讯,将领想要指挥士兵,需要的便是手底下的军官一层层将自己的军令传递下去。
有着足额的基层管理便能极大提升一个政体的行政效率,而拥有着足够的军官便也能极大提升军队的效率。
兵仙韩信领兵号称‘多多益善’,但韩信也不是靠一个人来指挥千军万马,靠的也是无数军官层层执行下去。
高羽整理好思路后,在纸上写下。
强兵二字。
他不单单要训练士兵的作战素养,同时还会教他们识字。
也不需要教会全部,能够认识一场常用字,让其脱离‘文盲’的程度就行了。
毕竟……
教他们识字,那彼此之间就不仅仅只是上下级的关系,自己还能算他们的‘授业恩师’。
“希望乱世不要来的那么快,再多给我一些准备时间!”
………………
翌日。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高羽随高欢前往校场,其实在路上便已经看到不少或披着皮甲或披着铁甲,年龄不一的男子前往校场。
北魏沿用的是‘世兵制’,毕竟本身草原民族就是全民皆兵,但六镇这边随着孝文帝迁都,地位一落千丈后,朝廷又给养不足,渐渐自发的衍生出‘府兵制’的雏形。
也就是军户家的男丁,除了必备的轮值外。
闲时也会如普通农户一般去务农。
但这也使得军户的负担大大增加,又要务农,又要当兵,实际过的跟贱籍的奴隶无异。
韩家当初拒绝高欢下聘。
并非是高欢下的聘礼不够丰厚,觉得高家家贫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更多还是希望给韩智辉找个正常男子结婚,好彻底摆脱军户的身份。
军户服役,需自带武器,装备。
大多数都是自备一件‘两裆甲’,至于是皮甲还是铁甲就看自家家境,高羽也看到好几个自备军马来服役的人。
《木兰辞》形容的就是南北朝时期,北边军户参军前的真实写照。
其实参军也有很严格的选拔流程,最终所追求的目的无非就是将体弱者淘汰,留下身强体壮的男子在军营之中,由兵曹带人验明身份后,登名造册。
不过六镇保留着部分草原部落的制度,队主、幢主可以自行来挑选一批人,剩下那批没被挑上的需要经过一定考核流程。
怀朔地处边疆,民风尚武又靠近草原,骑射是最基本的。
无非就是有的弓马娴熟,有的仅仅只是会骑马和会射箭,熟练度不一样。
这种军镇平民的战斗力也许比正规军还厉害,就像大宋打西夏的时候,民团的战斗力可比正规军还要厉害。
高羽很快便找到了木兰。
挺好找的。
服役的人群中,年少的人不少,但像木兰这般皮肤白皙,样貌俊俏的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