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右卫将军怕是过于自大了吧。”
“我等皆知右卫将军骁勇,然……敌军势大,敌众我寡,与之力敌实属不智。”
“此等险要情况,还言战者,其心可诛!”
“右卫将军素有骁勇之名,便是洛阳城破,南梁大军也会有招揽之意,可我等呢?右卫将军难道要用我等和陛下的性命,成就右卫将军骁勇之名吗?”
驳斥,阴阳怪气之声四起。
他们都觉得高羽疯了!
三十万大军要打到洛阳城下,高羽还在头铁请战?
众人脸色皆变!
是啊。
谁不知道高羽素有勇武之名?
三十万大军里又不单单是只有南梁大军,还有其他联军之人,这些人都有招揽高羽的想法。
即便城破,对高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乱世之中,高羽这种世不二出的猛将可比他们这些公卿、大臣要值钱的多。
守卫洛阳越是表现的勇武,人家招揽的意图就越明显。
元子攸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要死死的抓住高羽这根救命稻草。
“右卫将军,可有御敌之策?不妨说来听听。”
高羽则拱手回应道,“陛下,依臣之见,此番我等可以迎战敌军。”
“我军有七胜,敌军有七败!”
“请右卫将军明言!”
元子攸打起精神,十分配合的将舞台给了高羽!
高羽也不含糊,上前一步,便走到了之前只有尔朱荣才能站的位置,他来到元子攸尊位的下方,转过身去看着太极殿内的公卿、大臣们!
却没有人敢指责他僭越之举!
高羽双目有神,昂首阔步,仿佛早已成竹在胸,无不彰显着自己十足的自信!
他缓了缓之后,才开口朗声道!
“陛下乃大魏天子,天命所归,又行仁德之举,百姓无不赞扬您为仁德之主,叛军一路纵兵为匪,尽失民心,此乃一胜!”
“洛阳以陛下为尊,文武群臣皆受陛下领导,上下一心,贼军虽然人多,然各自为政,各立山头,互不统属,各有异心,此乃二胜!”
“敌军一路前进,一路受降,并未遇到真正的强军,洛阳城中士卒皆精锐、骁勇之士,此乃三胜!”
“敌军势大,其兵定然心生自满骄傲之情,骄兵必败,此乃四胜!”
“敌军孤军深入,其势头难以为继,粮草运输困难,然洛阳城池坚固,城中粮草、军械充足,此乃五胜!”
“敌军主将纵兵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陛下可法令严明,奖赏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乃六胜!”
“敌军士卒众多,却未有骁勇之士为将,洛阳城中,自末将以下,高昂、彭乐、木兰、达奚武等人皆为骁勇猛将,此乃七胜!”
高羽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太极殿内的公卿、大臣们一时之间竟然都难以辩驳。
因为高羽说的确实都是一些客观的事实,虽然有的理由听起来很扯,但乍一听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
元子攸的眼神也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连连大声叫好!
“不愧是右卫将军!”
“有此七胜七败!我军必然大胜,敌军必然大败!”
“朕绝不弃洛阳北上,朕决意与洛阳共存亡!!”
第252章 一箭定军心!
元子攸态度决绝。
其实哪怕高羽没有说出这番‘七胜七败’的言论来,只要高羽开口请战,给了元子攸一个台阶下。
元子攸都会坚定自己固守洛阳的决心。
元子攸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却没能得到众人的响应,尔朱彦伯更是开口驳斥。
“右卫将军之言,初听令人如沐春风,看似有理,然而实际根本经不起推敲,乃是祸国殃民之言!”
“三十万大军来袭,陛下身份尊贵,岂可以身犯险?”
“右卫将军为邀‘骁勇’之名,却不顾陛下安危,其心可诛!”
“………………”
有人带头,公卿、大臣们便纷纷跟着一同攻讦。
面对诋毁,高羽却一脸傲然的驳斥,“我一心为陛下,绝无私心,便是丞相在朝中,也会支持我。”
尔朱度律却冷笑,“右卫将军自恃勇武,言语之中对南梁大军多有轻蔑之意,何为骁勇?何为猛将?右卫将军怕是过于托大了吧!”
高羽不欲与他做口舌之争,反而是回头看向元子攸。
“还烦请陛下携百官移步太极殿外。”
“哦?右卫将军要做什么?”
“到了殿外,陛下一看便知!”
“好!”
元子攸虽然不知情高羽要做什么,但还是选择相信他,当即便起身往外走,皇帝都跟着走了出去,公卿、大臣们即便是心有不愿,也得乖乖跟着走出殿外!
高羽走到一旁在达奚武耳边叮嘱了几句,达奚武便转身离去。
不一会。
皇宫内的禁军们便纷纷同样聚集到太极殿外,一左一右,分列两队。
达奚武则匆匆的拿着一把宝弓来到高羽面前,双手奉上。
高羽一手持弓,朝着元子攸行礼道,“陛下!末将愿意一展箭术,以安陛下之心,以安百官之心!”
“末将想向陛下借一物!”
“何物?”
“陛下腰间的玉佩。”
“这有何难,赠予你便是。”
元子攸相当大气的解下腰间的玉佩,高羽一挥手,达奚武便手持一长戟前来,高羽便将玉佩挂在了长戟的前端。
能在太极殿内为官之人,谁不是饱读史书?
一看便知道高羽是想要效仿汉末猛将吕布的‘辕门射戟’。
将玉佩挂好之后,高羽开口道,“持此戟,走一百五十步!”
达奚武按照他的指示,手持长戟,顺着前方开始走,在心中默念计数,到一百五十步的距离之后,便停了下来!
前来围观的禁军们皆错愕不已。
元子攸及身后的公卿们也都错愕,因为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别说是长戟上挂的玉佩了,便是达奚武这么一个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壮汉,远远望去也不过是一个不足巴掌大的‘小人儿’。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都要怀疑陈寿所作的《三国志》的真实性。
真有人能一百五十步外射中长戟上挂的小枝?
怕不是过于夸大了吧?
“陛下,诸位公卿、大臣们,若我此箭能够射中,是否足以令你们安心!是否证明我此前‘七胜七败’所言非虚!”
尔朱彦伯冷笑连连,不断的泼冷水,“右卫将军还是不要托大,若是此箭一空,怕是有损将军骁勇之名。”
尔朱度律也跟着打配合,“怎么可能?我自小便研习箭术,见过不少神射手,如此距离就不可能射中,除非是长生天庇佑,不然绝无可能!”
好!
高羽等的就是这一句长生天庇佑!
这俩人倒是无形之中帮了自己一把,鬼神之说,他不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最能安定人心的一种方式。
元子攸一看高羽这般自信,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豪气。
他也没见过有人的射术能够这般神准,他心里也没底。
但他很清楚……若是这一箭高羽真能射中,那么公卿、大臣们将彻底闭嘴,不然的话,即便自己再怎么坚持也会被他们裹挟着北上避难。
他不想在日后彻底成为尔朱荣掌控下的傀儡,那便只能跟着高羽豪赌一把!
“右卫将军,且等一等!”
元子攸抬手制止,旋即开口道,“朕来替将军持戟,朕相信将军的箭术!”
众人皆是脸色一变,高羽都不由一愣,倒是有些胆量和气魄。
可惜。
若是早生二十年,大魏又何至于此?
公卿们连忙劝说。
“陛下!不可以身犯险呐!”
“陛下,您乃千金之躯,岂可行此危险之事?”
“右卫将军!若是陛下有什么闪失,你之罪过当诛!”
高羽没有开口劝说,元子攸也不顾百官劝阻,义无反顾的在禁军士卒们的注视下,来到达奚武的身前,在达奚武错愕的目光中,从其手中接过长戟!
旋即一手持长戟,立在原地!
元子攸能感受到,这一路过来,禁军们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毫无疑问!
皇帝这般豪气冲天的行为,也深深的折服了他们这群武夫。
元子攸也在赌!
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豪赌!
若是能赌赢。
他将彻底收服禁军之心,只要高羽退敌成功,那么……这皇宫之内,他将拥有跟尔朱荣叫板的底气。
“右卫将军,莫要自误,若是陛下有个闪失……”
尔朱彦伯还在用言语骚扰。
高羽却压根不理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