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地、有部曲。
在高规格的待遇下,严苛的训练强度不至于有太多的怨言。
高羽没法让他们一下子成为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士,但却可以通过严苛的训练,让自己麾下的府兵先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那就够了。
至于真正的精锐。
那就得去实战中,自己从死人堆里养蛊养出来才行。
高羽也不是神仙,没法点石成金。
没法让一群没见过血,没杀过人的新兵蛋子一下子就成为百战老兵。
饭得一口一口吃,事情也得一步一步去完成。
欲速则不达。
“子翀你且放心,我定然不会辜负你。”
羊侃也向高羽承诺道,“我自会亲自去检阅府兵的训练成果!我汉家男儿绝不会输胡人!”
高羽略微有些无奈。
好在自己麾下追随前来的胡人并不算多,不然羊侃这个‘铁血皇汉’的部分言论是真会得罪人,引发自身内部的动荡不安。
第32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高羽离开洛阳时,尔朱荣将其麾下玄甲军中的契胡精锐全都升职编入到禁军之中。
削弱了高羽的实力,毕竟这一批契胡精锐跟着高羽完整的经历了洛阳之战,硬冲三十万联军,大破之还活了下来。
放在任何的人的手中,那都是宝贝疙瘩。
但也变相的帮高羽提纯了部队。
高羽就带了三千六百人过来,其中的六百人是最早跟着他从怀朔一路走来的老人,而似王玄、李文书这些原本在洛阳近郊被抓来的丁壮,大多数都是汉人。
府兵中大多数为燕、幽之地前来逃难的流民,但这些流民也绝大多数都是汉人。
也就是说……
高羽的军队几乎就已经成为了一支纯汉人组成的军队。
有坏处,也有好处。
坏处就是大魏统治北境一百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提防汉人,不许汉人为兵,汉人的军事素养下降的厉害。
好处就在于军队并非多民族混杂的联军,不会轻易的出乱,不会有太过于明显的胡汉之争。
带着五千府兵出发,而自己的玄甲军被高羽留在东阳城,这其中一部分人会成为新设立折冲府的都尉、校尉、旅帅,他们也都是老兵,最主要的是识字。
高羽可是从怀朔起,就有意培养麾下士卒认字。
一来嘛,自己不单单是将军,还是他们的老师,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来嘛,高羽一开始就是将这批人当做起步就是中层军官的标准来培养。
他这六百玄甲老兵,那就是六百个军官,高羽能很轻松的将自己所掌控的军队数字提升上去,无非就是高羽并不喜欢那种‘虚胖’,听着很唬人,实际不堪一击。
崔暹、杨愔等人也被高羽给带上。
“将军,十个折冲府还是少了点吧?”
崔暹很清楚高羽手中掌控的田地有多少,“设立二十个最为合适。”
只要手中有足够多能分出去的田,府兵其实维护成本极低,吃喝拉撒全部都是自己解决,
府兵制最大的优点,其实并非是在优秀的奖赏机制下,使得府兵很能打。
真正的优点在于,兵农合一的模式下,日常维持成本极低,且不容易造反。
府兵平日里就分散在各个村落中,日常务农、研习武艺,没有战事轻易不得召集,将领只能负责指挥。
召集的话也需要走一套十分繁杂的流程。
比如高羽设立的折冲府,就是个管理机构,并没有兵权,没有特殊情况,折冲府的校尉、都尉都不得擅自接触府兵。
高羽暂时的想法是在天策府下设立一个总揽府兵事务的机构,由木兰、羊侃等人一同管理。
若要召集府兵,需要有木兰、羊侃等人共同的签字画押,又或者说是最少有两人共同出面,手持印信才能征调府兵。
高羽在军中的威望毋庸置疑,尤其是从洛阳带来的三千六百人就是他绝对的铁杆,但随着自身势力的扩展,他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
那就只能重用心腹之人,并且必要的制衡手段也得用上。
并非是不信任,制衡本质上也是对心腹的一种保护。
若是上头对一个人完全不设防,反而会让这人胡思乱想。
高羽却摇摇头,“得留有足够的禄田和恤田,南青州的步子可以迈开一点,剿灭流民后,暂时先设立二十个折冲府。”
历史上的从宇文泰一直到隋唐,府兵制是以关中而控天下。
高羽眼下的基本盘注定就是在青州、南青州,光州这一块,以山东之地控天下。
若是一切都顺利,三十五个折冲府,那就是三万五千府兵,算上辅兵的话,高羽大致能够轻松的拉扯出一支七八万规模,且训练有素的部队出来。
随行的还有贾思勰。
南青州有着大量的荒地,要开垦荒地,让荒地迅速改造成良田,就得大规模的推广堆肥。
在高羽的帮助下,贾思勰也已经将‘曲辕犁’给捣鼓出来,若是能顺利推广,亦能提高不少收成。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羽此番定下的计划就是。
爆兵外加提高农业生产,那些基层教育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可以稍微放缓一点点。
在平昌郡集结部队后。
高羽便带着军队一路南下,来到了东莞县,他并没有着急前往南青州治所团城,而是就地在东莞县驻扎,派出府兵前去剿灭附近的流民。
事实证明。
古代的信息传递速度真的很慢!
明明高羽在青州大规模的剿灭流民,而东莞县就在青州和南青州的交界线上。
但这边的流民军还是不怕死。
面对高羽的先礼后兵,依旧选择顽强抵抗。
宁为鸡头不当凤尾。
能占山为王,干嘛要去给高羽低头做小呢?
只是他们大大的低估了高羽此番的决心,也低估了第一批府兵们想要‘建功立业’得到封赏的决心!
高羽一边剿灭,一边往团城赶。
南青州也确实是地广人稀,这一路走来,村落数量特别少。
高羽却十分欣喜。
“若是南青州的流民数量不够,或可从青州迁徙一批流民过来,亦能减轻青州境内土客之争的情况。”
嗯?
话一出口。
高羽便想起来,自己以前还吐槽过曹操各种移民策略折腾百姓。
自己现在干的不就是曹操曾经干过的事情?
这回旋镖……
“将军此言甚是有理,还请将军以天策府的名义下达诏令。”
杨愔拱手提议道,“需要招收更多的人手。”
清丈田地,将流民编户齐民,又要将新的府兵登记造册,这些事情工程量巨大。
光靠杨愔他们这些人可忙不过来。
眼下基础教育没普及开,不可能指望普通百姓和府兵这样的小地主。
那就只能吸纳更多世家之人,这些人识字,哪怕能力再差,也能帮着执行一些基础的政策。
高羽很是头疼。
他的势力扩张太快了。
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地盘扩张的速度。
不过这样的局面倒是能够安抚一番跟着自己混的那些世家。
他们有足够多的人在高羽麾下为官。
这就够了。
第327章 要我学魏武?
五月十五,团城。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哪怕是夜晚也没能带来一丝清凉,燥热的环境让高羽心烦意乱。
他带着元子攸下达的诏令来到南青州的治所团城,原南青州刺史茹怀郎接到诏令的时候,便直接走了,哪怕元子攸名义上没有剥夺他刺史的头衔,但茹怀朗很清楚,他也不想卷入到朝廷的争斗之中。、
索性便回老家去了。
站队这玩意,站对了确实有极大的好处,可若是站错了,那便有灭顶之灾。
对于大多数世家而言,眼下局势晦暗不明,观望便是最好的选择。
后入场得到的好处不会太多,但起码没有坏处,也能维持自己家族屹立不倒,对于世家而言只要家族不倒,那就一切皆有可能。
皇帝要掌控那么大的地盘,需要人才去帮他治理。
书籍、知识都垄断在世家的手中,皇帝抽卡的卡池就那么小,而且是限定世家,寒门之子祖上也是世家,无非就是落魄了而已。
“人才,人才啊。”
高羽很是无奈。
他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下降到能认一定的字,就可以称作‘人才’,但就是这样的‘人才’,他手上都没有。
推广堆肥、曲辕犁需要有人去执行,府兵组建起来以后,也需要有人去执行。
高羽目前想学戚继光那般,将很多条条框框的东西通过书本知识在军中传播。
战争本质上也是一门经验学,似淮阴侯这样的天纵奇才,也读兵书。
兵书中是前人智慧的总结。
无非就是天纵奇才们能够融会贯通,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学以致用。
笨一点的就死记硬背,不能让其成为当世名将,但却能够保证一个很高的下限。
下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