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385节

  成功的经验值得在军中宣扬,这样的场合下,亦是激励士卒们奋勇杀敌的一个好手段。

  黄匡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但还是磕磕巴巴的说着。

  “起初我等亦心有惧怕之意。”

  “然……我等牢记将军的谆谆教诲,只要我等能克服心中恐惧,迅速结阵迎敌,便是再骁勇的骑兵也非我等的敌手,当时我脑子里想的是……练武时,前来冲阵的可是将军的玄甲军!玄甲军都未能将我等冲垮,我等岂能被敌军的普通骑兵给冲垮?”

  “因此我等便按照平日里练武时那样,结阵,迎敌,果然如将军说的一般!”

  “停下来骑兵不堪一击!”

  高羽面带微笑点着头,“对!你说的没错!”

  “只要放下心中的恐惧,就能令你们战无不胜!尔等都要知晓一点,两军厮杀,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怕死的人才死的越快!”

  “此战尔等立下赫赫战功,按照此前天策府的《策勋十二转》定,尔等是上阵上获,当记五转。”

  “念在尔等初战便大捷,扬我天策府威名,特加三转!”

  黄匡等人不由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呆愣在原地,五转已经让他们欣喜若狂,八转,距离成为十二转的上柱国也就只差最后四转罢了!

  王思政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当然很清楚,《策勋十二转》也就是秦国那一套军功封爵体系的强化版。

  天下大乱的时候,这等‘军功封爵’体系最能激发士卒们的战斗力。

  当然……

  一旦停止扩张后,上升渠道关闭,这样的制度也很容易迅速就崩塌,但并不妨碍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这一套好用。

  高羽这次大手一挥,自然也有其深意。

  千金买马骨!

  依旧是树立典型,树立标杆,要让此番出征的所有府兵都知道这件事情!

  刺激那些资历更老的府兵们。

  这些新兵蛋子都能做到的事情,他们比新兵蛋子更骁勇,还能被比下去?

  而跟黄匡等人相似,后面才被纳入府兵的这一批‘新兵蛋子’们也会想。

  都是接受同样的训练,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你能做到,我怎么就做不到??

  除此之外。

  高羽还让人带来了美酒,好肉。

  “来人!”

  刘一等人拿来几个陶碗,将美酒倒在里面,递给了黄匡等人。

  高羽也端着一个陶碗,将陶碗高高举起。

  “来!我在此敬尔等一杯!”

  “待到平定敌军,我再来与儿郎们共饮得胜后的庆功酒!”

  王思政全程旁观。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能做到这些便是治军名将!

  侯渊啊,侯渊。

  你若以为山东之兵未曾经历战事,就因此小瞧了山东兵的战斗力,怕是此战便会饮恨而归。

  事情很快在军营内传开。

  高羽按照惯例在军营之中巡视的时候,看着那些年轻面孔的眼神之中满是对功勋的渴望。

  一个个都恨不得赶紧出发前去跟敌军野战。

  唯有野战,才能立下大功,才能快速的完成阶级跃迁。

  他便清楚……此战他定能大胜!!

  夜里。

  刘一匆匆进入大帐内,将一封书信呈交给高羽。

  高羽将其拆开一看。

  内容很少,但却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侯渊坐不住,要主动出击,正在集结大军准备来与自己对垒。

  “好!”

  高羽还真就怕侯渊在城中当缩头乌龟。

  他跟尔朱荣都是在赛跑,抢时间。

  比的就是看谁先解决眼前的敌人,然后迅速分兵前去增援。

  高欢应该还能撑一阵子,但自己也得想办法迅速搞定侯渊,然后挥师西进前去援助高欢。

  “传我军令,增加外出游骑和斥候的批次,尽可能的打探更多的军情。”

  “然后召集军中将领前来见我!”

第388章 全军出击!

  四月二十。

  一场雨持续了三、四日,略微减轻了剑拔弩张的氛围,但随着天空再次放晴。

  暂时被中断的战事又得继续。

  每日都有大量的斥候、游骑归营带来最新的消息。

  繁琐的消息累计在一起,信息量极大,侯渊身为一军主帅,要从手中汇集的信息中,推断出高羽下一步的行动,进而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侯渊皱着眉头,不由叹了口气。

  高羽两路大军北上,粮道也是两条。

  木兰他们这一路大军自武遂北上乐城,其后勤粮草走的依旧还是冀州。

  侯渊即便是想要去袭扰其粮道都没有办法。

  尔朱荣从未将手伸进冀州,侯渊自己也没有去过冀州,即便是他去过,他麾下的士卒也没去过。

  袭扰粮道听起来很简单,似乎只要将骑兵派到指定的区域去,看到运粮车就搞破坏,增加对方的后勤压力就行。

  可实际操作起来。

  骑兵们知道路吗?

  就知道一个大致的方位,南下,南下到什么地方?

  怎么绕开在乐城周遭的大军?

  袭扰粮道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技术活。

  也正是如此,侯渊才会袭扰另外一条粮道。

  可传回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前去袭扰粮道的骑兵们几乎没有什么收获,普遍都有一定程度的折损,按照他们的描述,负责押运粮草的这些山东兵。

  都是训练有素的骁勇之士。

  面对骑兵突袭不慌乱也就算了,迅速结阵,一般到了这一步,骑兵自己就会主动撤退。

  可山东兵倒好,反而还会主动追击,步卒追着骑兵砍。

  外派的骑兵中不乏战力彪悍的幽州铁骑,便是幽州铁骑面对山东的运粮兵都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还频频吃瘪。

  消息在军营中传开,反倒是使得整体士气极为低迷。

  侯渊不由叹了口气,苦恼的皱着眉头。

  “将军,为何事苦恼?”

  贺拔允走进他的大帐内,刚好看见他愁眉苦脸的模样,不由关心的开口询问。

  他能不清楚么?

  作为联军主帅之一,侯渊并没有察觉到他的不对劲,得到的一手信息也基本都会告知贺拔允。

  侯渊这才收敛起愁容,“刚刚得到消息,敌军正准备北上。”

  “这不是正好?”

  贺拔允劝说道,“我等本来就准备南下,若敌军也出城的话,野战有利于我军。”

  三州之兵有大量的骑兵,野战的话,骑兵有着机动性的优势。

  “然眼下军中士气低迷。”

  “正是如此……我等更应当速速主动出击,明明我军人多,面对少于我军的敌人却迟迟不肯行动,底下的将士们难免人心浮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能指望一群大头兵站在侯渊这个将军的位置上来思考全局。

  底层士卒们的想法很质朴。

  人数明明比对面多,为什么不敢打?为什么不仗着人数优势主动出击?

  什么骄兵之计,什么缓兵之计。

  他们不懂。

  这其实就很考验主帅在军中的威望。

  威望够高的话,似二凤那样让全军在城中硬守大半年,底下的将士们也不会怀疑,反而依旧坚信跟着二凤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即便是威望到了二凤这个地步,也得时不时的主动出面说些场面话来激励士卒们维持高昂的士气。

  威望不够高,那就是军中人心浮动,人心一旦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很显然,侯渊的威望还没有到这一步。

  管住他瀛州本部的将士还行,但从燕州、幽州来的将士们,他可就管不住,他没法指望贺拔允和刘灵助帮他一把。

  起码刘灵助就不服他。

  谁还不是个尔朱荣的心腹重臣?

  谁没有为尔朱氏立下赫赫功劳,凭什么自己就得被分到偏远的幽州去,而侯渊则坐镇瀛州这等富庶的地方?

  凭什么这次联军就得以侯渊为首?

  况且,刘灵助本就主张主动出击跟高羽决战,而不是在城中龟缩。

  威望不够势必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眼下士气不足……”

  “我倒是有一计。”

  贺拔允轻笑道,“请刘公再次施展神通,祷告上苍,乞求长生天降下旨意。”

  侯渊略一迟疑。

首节 上一节 385/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