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461节

  高羽揉了揉腰,得亏自己有强健的公狗腰。

  让婢女服侍自己美美的泡了个澡,换了一身行头,高羽这才出来用早膳。

  正好看见崔芷蘩抱着女儿,高羽走上前去,将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抱在怀中,像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似得,尤其是肉乎乎的小脸。

  高羽忍不住用胡子去蹭了蹭,结果便是,原本还乖巧的小棉袄,顿时便‘哇哇’大哭起来。

  高羽手忙脚乱的都没能将其哄好,只能看向身旁的崔芷蘩,“快,快帮帮我,淇儿怎么都哄不好。”

  崔芷蘩白了他一眼,却还是接过来,轻轻的拍着女儿的背,很快便将其哄好。

  崔芷蘩的女儿唤做高淇。

  她分娩的时候,高羽还在外面带兵呢,不过也让传信兵送书信回到青州这边,无论男女的名字都想好了。

  《诗经》中便有‘淇水汤汤’,寓意跟崔芷蘩的性格很搭配。

  眼看高羽又凑上前来,贱兮兮的仿佛随时又要将高淇给弄哭,崔芷蘩像护犊子的老母鸡似得转过身去,“夫君辛苦操劳一夜,还有众多政务要处理……”

  操劳一夜?

  瞧不起谁呢?

  高羽反问,“我看起来很疲惫不堪吗?”

  “夫君!”

  崔芷蘩红着脸,她可不像尔朱月婵、元淼那般性子那么放得开,抱着高淇便走了。

  “夫君……”

  身后又传来熟悉的声音。

  刘氏、裴氏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高羽不由轻咳两声,“我还要与崔长史商议政务……”

  说着便匆匆离开,不然女人们的眼神他是真扛不住。

  总不能还没当上皇帝呢?

  就先‘从此君王不早朝’吧。

  崔劼确实已经带着天策府内的属官们正在等候他,随着杨愔、崔暹、崔季舒、崔猷等人先后被调派,天策府内的属官其实已经被更换了一批人。

  作为天策府的大管家,崔劼确实是耗费了不少心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指望他。

  本身他也不算是能力特别强的那种。操作的事情多,耗费心神,结果就是须发皆白。

  好消息是,高羽已经掌控了朝堂,天策府并不需要负责那么多事情,眼下更多的是作为府兵最高的权力机构,维持府兵的运转罢了。

  高羽看了一眼呈上来的各项文书,里面其实都是各种数据的统计汇总。

  山东之地确实稳定。

  再加上高羽让贾思勰带着工匠们不断的捣鼓农具和推广堆肥。

  当然……

  化肥这种大杀器在这个时代没法弄出来,不可能让亩产实现质的飞跃,但靠着农具和堆肥也已经足够让地里产的粮食增加不少。

  粮草是他对外用兵的底气,士兵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又怎么拿起兵器上阵奋勇杀敌呢?

  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高羽要提升工匠地位和待遇的想法。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得慢慢来,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眼下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学堂的教学成果。

  “按照丞相的意思,以科举考试,通过考试者有直接编入天策府任职,亦有被分派到各折冲府担任文职。”

  高羽点点头,“燕、幽、河北等地来年推广府兵需要大量的官吏,可将青州学堂的学员们安排过去。”

  高羽不需要那么多的治国之才。

  他需要的是大量的基层官吏,毕竟干活、执行政策靠的就是这些人。

  “崔公还得多上心,来年河北、河南等地皆需要开发,若是能开发顺利,山东之地便不用负担那么重了。”

  之前府兵们只需在山东之地防守,就地而食,粮草不需要转运,自然也就没有损耗。

  可自打高羽带兵出征,山东之地的损耗便极具增加。

  粮草只要往前线运,路途上就必定有损耗,牛马要吃,民夫也要吃,这也是但凡有点带兵经验的将领,只要能够拿到地形图就能很轻松的推算出敌军的进攻路线。

  主帅必定要考虑后勤,进军路线也肯定是尽量要减少后勤粮草在路上的损耗,能借助水运一定走水运。

  毕竟船这玩意运的多,还不用吃。

  若能让河北恢复生产,河北、河南就是目前对抗尔朱荣的第一线,相当于前线军队可以就地获取粮草辎重,可以极大缓解负担和减少损耗。

  “丞相且放心,府兵等制度在山东运行多年,只要有充足的官吏填补过去,河北、河南等地便能快速恢复生产。”

  很多制度已经在青州打磨完善且成熟的运行。

  其他地方只要完美的照抄就行。

  高羽点点头。

  他告别崔劼后,又换了一身行头,带上数名亲卫驾马出城,赶往周遭的第一个学堂。

  东阳城边,府兵最早推广,讲武堂、学堂也是最早设立,算得上高羽的‘革命老区’。

  高羽特意没有大张旗鼓的前来,就是想要暗地里看一看。

  也是赶巧,来的时候正好是进餐的时间,东阳城外的学堂会管一顿饭,就是正常粟米饭搭配咸菜,但却已经让很多人艳羡不已。

  能维持这个条件已经是相当不易。

  开饭之前,教书的老师傅们手握戒尺在学童旁,大声道,“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尔等吃的是谁的粮!”

  “将军!”

  孩童们一脸虔诚的大声回复道。

  “将来尔等要为谁效力!”

  “将军!”

  “…………”

  这……

  高羽颇为哭笑不得,他可没有要求让教课的老师傅们这样。

  也不知道是崔暹、还是杨愔的主意。

  最小也得是年满十岁才能入学堂,太小了送过来,童心未泯,学不进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学堂里最基础的教育内容。

  就是教识字以及一些简单的算术,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考核,通过考核者可以接受更加深入的教育,一级一级上去直至达到可以参加科举的标准。

  至于考核不通过的,学两年也能外放出去担任最基础的官吏。

  能识字外加简单的算术,担任基层官吏已经绰绰有余,看得懂发下来的公文就行。

  高羽又去讲武堂看了一眼。

  讲武堂内也是以府兵子嗣中的适龄孩童,不过前来的门槛被提高到十三岁。

  讲武堂内可是正儿八经要研习武艺,岁数太小了送过来也没意义。

  巡视一番,高羽很是满意。

  其他地方未必能有东阳城外学堂、讲武堂的条件,但肯定是大差不差。

  他又令人去准备不少布帛、酒肉,亲自去接见了此番北上战殁者的家属,亲自看了看,也顺便看看该给的抚恤到位没有。

  这种事情就得时常严抓,才能防止下面的人搞小动作。

  这也是他让自己‘眼线’重点盯着的领域。

  他能容忍底下人有些手脚不干净,但对府兵的待遇,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府兵才是高羽的根基,是他们奋勇杀敌,高羽才能有如今的权势。

  直至傍晚,高羽才回到府内。

  用过膳食后。

  他站在内院里,权衡一番后。

  最终还是走进了裴氏的房间,裴氏乃是河东豪族,他办事的时候还能顺便问一嘴河东的情况。

  只是苦了元淼。

  她郁闷的盯着房门,推开房门便能听到隔壁的熟悉动静。

  她满心委屈的走回房内,一咬牙道,“怎么今夜又不来找我!”

  她轻咬着下唇,“难道……真要将明月叫来助我一臂之力?”

第473章 年后的大婚

  “攸宁,我听人说那天策上将数日前便已经回青州,为何迟迟不来见我们?”

  “这般轻视我等。”

  萧妙淽很闷。

  背井离乡,离开了熟悉的建康,离开了她土生土长的江南水乡。

  她打小便没见过这么冷的天,建康可没有这么冷。

  一切的一切都让她极度不适应,刚到东阳城的时候甚至还大病一场,心中越发怀念以往在建康的生活。

  谢攸宁宽慰道,“此一时彼一时,你难道没听闻,天策上将于殷州钜鹿城外率军大破敌军,眼下已经进位大魏丞相,权势滔天……”

  “且他回来以后,据说一直在处理政务,也算合理吧。”

  “此等人杰怎么轻易被儿女情长所累?若只是个沉迷女色之辈,又岂能威名赫赫,身居高位?”

  萧妙淽张了张嘴,“那我二人眼下算什么?难道就在这府中苦等?”

  “眼下天寒地冻,不适婚娶,再等等看吧,几个月都等过来了,又何必计较多等这几日?你终究是太子之女,即便天策上将有所疏忽,他手下的属官也会提醒他的。”

  “就目前局势,天策上将虽大胜,但也需我朝大军在南助其牵制敌方大军,想来亦会对你礼遇有加。”

  谢攸宁笑着宽慰了一番,本就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的联姻,没有任何的情感羁绊。

  萧妙淽还是打小被萧纲过于宠爱,不然生在皇家,看萧菩萨的后宫不就清楚了?

  难道每一个萧菩萨的后宫女眷都能得到宠信?

  怎么可能。

  后宫之中总会有人独守空房。

  屋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侍女前来禀报,推门进来的时候,一股冷风跟着灌了进来,让二人身上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何事?”

首节 上一节 461/5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