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35节

  分别是:兴庆寨、兴平寨和木瓜寨

  在西北边境上,大宋堡寨的名字,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地恶心西夏。

  这堡寨的营造者,多少是有点恶趣味的,把一个堡寨用西夏都城兴庆府来命名。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来就职西夏皇帝呢。

  因为陈绍已经提前叫赵河来打过招呼,堡寨外稀稀疏疏站着一些人,算是在等候陈绍。

  这些人神色木然,浑身脏兮兮的,泥垢在阳光下都能反光。

  很多人穿的衣服,甚至都还露着腚,也不知道在这么冷的天,是怎么挨过来的。

  其实这都算是好的,至少有衣服穿,很多人家根本就是全家一件衣服,谁出来的时候谁穿上。

  陈绍只是从中走过,堡寨的一个都头跟在他身后,其实他也不是这个堡寨的负责人。

  此前这里被夏人击破,守军早就死光了,他是从前线溃逃下来的。

  陈绍注意到,他身上的盔甲,松松垮垮,极不合身,像是小孩穿了大人衣服一样。

  陈绍来到这里之后,就发现这里的地形有大片的草原和土地,多山、多水,山是险山,水是恶水,这里的小村庄极少,大部分都是部族聚居式的堡垒或山寨,或依山、或背水,都在险要之处、都在道路必经之处,可谓步步为营、步步兵垒。

  此地的堡寨多为夯土而筑,如临石山,个别地方也有石砌的,但不多。

  附近几个堡垒山寨除个别有石砌段落外全都是夯土而筑,但是这夯土极为坚固,硬可砺刃,并不比石块稍逊。

  一句话,寨子是极好的,人差了点。

  走到一半的时候,崔林走了过来,陈绍迎上去问道:“查点得如何?”

  他派人来,不只是告诉他们自己要来,更是清查堡寨的物资。

  崔林皱眉摇摇头:“不多些个,粮食不足七天积储,甲和弓矢都没有,刀矛有百余把,其他物件,特别是守城战具,也是少得很……仓库还有放火的痕迹,幸好大雪积压,没怎么烧起来。”

  在陈绍身后,那员都头也说,“统制,小人来时,这里就穷的叮当响,这些人躲到了深山里,才得幸免。”

  他不想这么早得罪陈绍,因为这是胜捷军派来的统制,是童贯的心腹。

  人家童贯最是护短,而且胜捷军的统制,大概率能弄来粮食。

  他和手下的百十个弟兄,快把这些百姓的存粮榨干净了,还需要新的粮食。

  他压低了声音,小声道:“统制,这寨子里,还有八百多刁民,要是不把他们赶出去,两天就吃光了积储。”

  陈绍笑道:“我奉宣帅命令,来此招募兵马,守备堡寨,正需要民夫补城墙,修守具,挖壕沟,补营寨,你把人赶了,这些活你来干?”

  那都头点头哈腰,连声不敢,低着头眼里却露出一丝鄙夷。

  就凭你还要守备堡寨,夏贼来了,看你跑不跑?

  反正自己是要跑的,路上一刀把你攮了,就说夏贼宰了你,谁能知道。

  陈绍走到中间,发现一个房间门窗紧闭,周围还有三五个小兵,懒洋洋地靠在墙上晒太阳。

  他有点好奇,想要过去,被都头马洪拦住。

  “这地方不错,我在这住。”陈绍笑着要上前开门。

  “统制,这里是.”马洪赶紧挡在前面。

  还没等他说完,董大虎一下就把他提溜开,然后打开了门。

  却发现里面堆满了东西。

  身后的都头脸色有些古怪,笑道:“小人马上收拾出来,都是我手下弟兄的行头。”

  陈绍呵呵一笑,道:“无妨,我还要去别处看看,你慢慢收拾。”

  等他走后,那都头一脸冷笑,在这一亩三分地,你空着手来就要接收?

  他打定了主意,把这年轻的小统制架在这里,等着从童贯那里捞点粮食,等到夏贼来了,就带着兄弟们宰了他继续往东跑。

  前面的局势已经崩了,十万宋军都死了,还能翻盘怎么着?

  等到出了兴庆寨,陈绍放慢了速度,崔林骑在马上,靠近之后说道:“东家,这都头名叫马洪,说是都头,谁也没见他的腰牌,穿的都头盔甲也不合身。”

  “他带着十来个人,来到此地之后,把附近山林里躲藏的百姓哄骗出来,然后圈起来盘剥抢掠了好几次。”

  “其他兵马是哪来的?”

  “都是从前线溃逃的,被他留下,充当了自己的部曲。”

  陈绍点了点头,心中有数。

  刚才打开房间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耳环。

  那耳环不是很名贵,也不知道是什么金属做的,反正不是金银。

  但是下面,缀着一块人的耳垂肉。

  陈绍回头看了一眼,嘴角轻笑一声,看不出喜怒。

  这地方是真的乱,不过越是乱,就越容易建立新的秩序。

  那些太平地方,倒是不乱,可是壁垒森严,早就固化。

  这地好,这地够乱。

  天胡开局!

第45章 买人

  鄜延路,一小队骑兵正疾驰而过,他们的马匹十分高大。

  当先骑士捧着一面青色牙旗,正是宣帅童贯衙署的旗号。

  这些骑兵都是带着洒花交脚璞头,锦袍犀带,胜捷军上上下下,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身高强健汉子。

  尤其是童贯的亲卫,非但得能打,还得是孤儿,没有根基的少年。

  然后他再从这些人里,寻找有手段、有能力的,下放去招兵买马,慢慢组建自己的私兵。

  胜捷军上下,只知有童贯,不知有皇帝,更别提西北这些将门了,完全不放在他们眼里。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如今在横山前线的一个统制。

  看着这几个胜捷军风一般的卷过,正当路上的延庆军士卒纷纷躲避,忍不住在背后一个个低声咒骂:“这些鸟人,忘了俺们西军根本,倒给没卵子的人当狗去,且看你们如何收场!”

  这次童贯强令陕西五路兵马出击,给皇帝新年贺喜。

  其他军头都不听,偏偏熙和军的刘法听了,于是死在了前线。

  如此大的败绩,人人都以为童贯肯定要倒霉了,所以西军各路人马上上下下,都在等着看他们胜捷军的笑话。

  胜捷军几名骑士,簇拥着一个三十不到的英武青年,他也是锦袍玉带,戴着一顶洒花头巾,满脸风尘仆仆之色。

  他正是童贯心腹中心腹,曾经的亲卫头子杨可世。

  他和陈绍的任务不同,他要做的更多,主要是和几个军头谈判,将此次的事彻底压住。

  死了这么多人,必须要安抚一下。

  来到大刘相公府上,杨可世下马,迈步进去。

  刘延庆是鄜延路兵马实际掌控者,算是西北资历比较老的一个军头,但是他手下兵马的战斗力一直饱受诟病。

  近年来,也是跟童贯走的很近,让西军上下都有些怨言,觉得老刘相公糊涂,不跟着老种经略和小种经略同进同退,反而跟着童贯,是乱了西军的根本。

  老种小种相公,以及他们的得力手下如姚平仲等人,对于童贯分化西军,拉拢刘延庆试图以取代老种相公,成立胜捷军挖走西军精锐敢战之士,已经是深恶痛绝。西军将门百年基业,早已盘根错节,岂能让人轻易下手!

  所以童贯根本没有去拉拢他们,而是专心拉拢刘延庆这类军头。

  至于死硬西军,就靠梁师成给压力了,你们就是闹翻了天,也是半句话传不到官家耳朵里。

  老刘相公刘延庆的府上,分内外宅共五进,最外面类似于军营。

  大堂明间是一个玄关,正中有白虎屏风隔挡。杨可世绕过屏风,就进了正堂。

  正堂之上,一个身着锦缎长衫,戴着乌纱璞头,腰系玉带的高大汉子正在堂上负手走来走去。

  这汉子五十多岁年纪,面皮白皙长须髯,看起来不像是个军门将主,倒像是个士大夫。

  见到杨可世进来,刘延庆赶紧问道:“宣帅回来了么?”

  “宣帅已经在路上。”

  刘延庆心中抱怨,这童贯惹了天大的祸事,把西北大好局面捅破了,竟然还能在汴京过完上元节再走。

  他的心是真大!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如今人心惶惶,前线溃兵无数,前几年修建的堡寨壁垒,大多被夏贼夺走。若是宣帅再不回来主持大局,局势危矣!”

  杨可世耐着性子,跟他讲起了宣帅在汴京的作为,还有隐相梁师成的承诺。

  刘延庆听罢,心中仿佛涌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静。

  他也算是老将门出身了,打了这种败仗,还能瞒天过海的,大宋成立百年听都没听过。

  刘延庆的心中,再一次感受到了童贯这些人的能量。

  “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

  刘延庆笑了笑,心中也有些苦涩,自己这些西北将士的性命,在汴京那些大人物的眼中,实在不叫个事。

  杨可世刚从大堂出来,就见一人站在门口。

  “那是?”

  “是刘府的三公子。”

  杨可世点了点头,迈步上前,刘光烈赶紧拦住,笑道:“久闻杨兄大名,今日到府上,一定要赏脸,共饮一杯。”

  杨可世手下的胜捷军,都有些发蒙。

  刘光烈笑道:“绍哥儿是我娘舅家的表弟。”

  众人恍然大悟,彼此也都亲近了起来。杨可世这些人,和陈绍的关系极好,尤其是在汴梁这段时间,陈绍为人慷慨,性子四海,舍得花钱,而且做事仔细。

  杨可世没少在童贯面前暗戳戳帮他说话,不然童贯也不会格外重用提拔他。

  鄜州最好的酒楼内,杨可世喝的脸红扑扑的,然后就见刘光烈拍了拍手,手下堂而皇之拿出一盘金饼。

  “这是何意?”

  明晃晃的金光,让人拔不动眼球。

  但是杨可世还是很理智的,重金之下,必有所求。他的位置很关键,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

  刘光烈笑道:“我也是受人之托,绍哥儿在横山一带,想要个咱们鄜延路营中的军汉,这些钱算是给他在胜捷军买个名额。”

  杨可世一听,顿时放心下来,而且十分开心。

  这么简单,就能拿这些金子,他自己都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是一个调令,绍哥儿开口,我还能拒绝不成?这些金子,你快些拿回去,对绍哥儿说今后再这么见外,弟兄们的情义没来由都生分了!”

  他虽然这么说,但是眼睛始终在金饼上睃视,刘光烈笑呵呵地让了起来,最后甚至佯装恼怒。

  杨可世这才‘不情不愿’地收下了。

  他心中着实快美,这笔钱赚的忒容易,调一个鄜延路的军汉进陈绍的手下而已,他们鄜延军自己都没意见,刘光烈亲自出马,自己只需要让胜捷军发一道调令即可。

首节 上一节 35/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