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59节

  “一派胡言!”种师中骂道:“他凭空捏出两万人,不过是童贯的胜捷军常用伎俩,要吃空饷而已。”

  “他就是要让我们去和西夏东部的人马拼命,他在旁边看热闹,真打赢了就是胜捷军里那个什么陈绍的功劳,输了就是我们种家军作战不力!”

  种师道没有说话,显然也是默认了这种分析。

  不怪他们这么想,实在是童贯用这招,在西北用了十来年了。

  大家都深受其害,他自己则越爬越高,每提到这些,西军诸将都气的破口大骂。

  “兄长是什么意思?”

  种师道叹了口气,“如今的局势,各路人马都在伐夏,既然童贯下了命令,我们也不能不动。就出兵吧!打出横山去,看看那所谓的两万大军的动静,再做计较。”

  “哪来的两万大军!”种师中啐道:“肯定又是千把人,缩在城中,坐看我们拼命!”

  种师道只是淡淡一笑:“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机应变了。”

  ——

  盐州城。

  王家覆灭的消息传开,确实震慑了周围的势力。

  于是众人齐聚盐池,要歃血为盟,效忠陈绍。

  大家起来反抗西夏,需要一个统帅,也都乐得见陈绍做这个统帅。

  因为万一失败了,大家还可以继续做西夏的顺民,无非是再投降就是了。

  可你要是做了领头的,失败之后,绝对会被彻底灭族。

  正是因为如此,以前尽管西夏压榨的厉害,也没有个人愿意出来领头反抗。

  聚众反抗之后,首恶的罪过那可就太大了。

  城外军营中,韩世忠和陈绍并辔当先驰出,众亲卫立即鱼贯随后,旋风一般卷向盐州城郊的盐池。

  盐池,西边是瀚海,东边有长城。

  长城下面是鱼肚状的山谷,两侧是连绵的山脉,山前左侧是一条泛着银白色的大河。

  大河掩映的两侧,胡杨树一排排站着,风动杨絮飘,远远望去,就如同下了一场大雪。

  会盟地方,身旁是一棵沙枣树,这沙枣树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合抱粗的大树,树干虬结如同一条条蟒蛇缠绕在那儿。

  周围还有很多的红柳树,原本都是王家的产业,这些红柳树五六米高,因为这片山谷水热条件比较好,每一棵都能深入地下30米吸收盐水,通过落叶将盐分排出,形成地表盐壳。

  甚至还经常有“盐生乔木”的奇观。

  此时树下,已经聚集了盐州城,大大小小的地头蛇。

  他们背后,或是部落,或是家族,或是堡寨、或是商会.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则坐在蒲团上,互相之间有关系不错的,也有有些仇隙的。

  等到马蹄声声,每个人都站起身来,朝着山谷入口看去。

  隔着两百多步远,那些人齐刷刷地勒住了战马,纷纷板鞍下马。

  众人见陈绍,竟然只带了几十人,就来赴会,不禁生出些敬意来。

  他们投靠陈绍,是情势所迫,但他们也更愿意追随一个强者。

  陈绍是一点都不怕,这里虽然只有他的几十个侍卫,但周围却有没藏部的不少战士。

  而且韩世忠、董大虎都在,真有事,他也有信心冲出去。

  毕竟这里是他手下布置的,藏不了死士。

  随着陈绍靠近,众人纷纷单手抚胸,躬身施礼。

  陈绍摆了摆手,走到了人群中央。

  只见大沙枣树下,左右各有几只大锅,正在烹煮着什么,右侧一个沙坑上还架着一头羊,烤成了金黄色,油脂滴落火中,火苗起伏不定。

  他看了一眼周围这些人,今日来会盟,都穿的还算整齐,但依然有那种穿‘漏腚’装的,也有裹着羊皮的。

  这很明显不是什么奇异的爱好,就是纯粹的穷,很多部落已经到山穷水尽的末路了。

  他们这些人,估计都凑不出一千把钢刀来,这也是他们不敢轻易反抗西夏的原因。

  陈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之后,一摆手。

  众人这才落座。

  陈绍开口就是直奔主题,“大家苦夏贼久矣,只是迫于他们的强大,无法反抗。今日我来了,东边有十万大军,宣帅童贯率领,作为我的援兵,而且阻挡西夏兴庆府方向的支援。

  东边有种家军为辅,牵制银夏两州,我带大家先攻下宥州,然后和种家军一道,拿下定难五州。从此就以瀚海为界,与兴庆府夏贼对峙,不出三年,必然灭亡西夏!”

  经过这些时日的思量,陈绍的思路更加缜密,说出来也更具信服力。他把自己计划又重新说了一遍,听得众族长频频点头,信心也大了起来。

  陈绍继续说道:“这些年来,大宋和西夏交战,两国商道断绝。如今的情形你们也知道,盐州归我之后,你们手里的皮货、牛羊、甘草,不管是屯在手里有多少,我转手就能给你们运到大宋卖光。

  而你们需要的粮食、铁器、瓷器、布匹,都可以通过我从大宋购买。中间能省出来的赋税、运送成本,足够你们跟着我一起发财。”

  这些来会盟的人,都是各族的族长,掌握、管理着一族的生计,他们都能听懂。

  而且很快就明白,陈绍没有说谎,他是大宋的知州啊!

  投奔了他,大家以后都是宋人了!

  大宋富的流油,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而且大宋的百姓,对于皮货、牛羊、甘草的需求,根本就是无穷大的。

  就西北这点产出,光是一个汴梁的市场,就足够把它们全部吃下。

  根本就不够.

  别的不说,光是牛羊肉的缺口,在汴梁就没补上过。多少运进去,都不够汴梁人吃的。

  陈绍继续加码,“以前你们打不过西夏,是因为没有兵刃,也没有积粮,这些我全都不缺!”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举起酒杯说道:“我陈绍,誓灭西夏,带领诸位杀进兴庆府!”

  说完仰头将一大碗酒喝了下去。

  众头领、族长纷纷起身,跪在地上,“愿奉陈绍太守,为我等之主!”

  陈绍先是环视一周,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众人的跪拜,等了一会才让大家起身,各自落座。

  “无规矩不成方圆,尔等新附,还来不及熟悉我大宋的律法。不过即将出征,也不能不做约束。”

  没藏参荣上前两步,举着满满一杯酒、单膝跪地,高声说道:“骏马驱驰,无头不行,您就是我们的主人,请尽管吩咐!”

  “战时规矩,一切从简,我只说三点,尔等切记!”

  “有功者赏,这是其一!”

  “有过者罚,这是其二!”

  “违令者,斩!”

  有些见识的人,心中一凛,都暗自提醒自己,回去之后一定要约束族人。

  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各部人马凑在一起,肯定会有倒霉蛋,因为违抗命令,而成为那个杀鸡儆猴中被杀掉的鸡。

  陈绍也没有表现得很和善。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不信服和善的人。

  他作为盐州人推举出来的盟主,只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即可:

  带着大家打胜仗,不断地战胜西夏;

  奖罚分明,让他们看到在战场上搏杀的价值。

  ——

  一场不算盛大,但是信息量极大的会盟之后。

  陈绍骑马和韩世忠一起回营。

  月色皎洁,韩世忠喝的脸色发红,一张嘴全是酒气。

  “太守啊,这次追随太守,要是能打下宥州,打散嘉宁军司,咱们可就要名扬天下了!”他挥了挥马鞭,咬牙道:“男儿大丈夫只有如此,才不负平生啊!”

  “这就不负平生了?”陈绍笑着摇了摇头。

  要是别人这么说,韩世忠肯定不服,觉得此人在故作姿态。

  但陈绍,他是真信。

  韩世忠挠头道:“太守,你的志向究竟在哪里啊,怎么多大的功劳,都不看眼里的模样。”

  “俺韩世忠是个粗人,见识短浅,太守你不妨说出来,叫俺也涨涨见识可好?”

  说,肯定是不能说的,因为靖康耻还没出现。

  陈绍不想当个神棍。

  他猛地一甩披风,笑道:“早晚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

  就在老种和小种,疑心陈绍要躲在盐州城中,看他们拼命的时候。

  陈绍已经在调兵遣将,筹备他开衙建府后的第一场大战。

  盐州兵,以韩世忠为先锋,更有横山诸羌之勇,童贯物资之充裕,已从盐州出发。

  大军三万人,号称一万五直扑西夏嘉宁军司的驻地宥州。

  这既有示敌以弱,攻其不备的意思,也是没法多说,解释不清楚。

  大宋对武将的防备,还是很严的,虽然此地山高皇帝远,一直不属于大宋的管辖,但是谁能保证那些鸟人不作妖。

  低调点总是好的。

  与宋军步卒多,骑兵少不同,此次出征骑兵占比极高。

  他们就不是去攻城的,而是要在野战中,击溃嘉宁军司。

  粮食、衣物、锹锄斧镐、锣鼓乐器,全都是应有尽有。

  备有的刀斧枪矛、弓弦、箭矢、帐蓬.横山诸羌,这辈子也没打过这种仗。

  韩世忠也是一样,这辈子没打过这种富裕仗。

  要是能率领千军万马正面破敌,谁愿意带一二十骑,夜袭敌营啊。

  那不都是逼出来的么。

  没想到,自己已经可以指挥这么多兵马了,他心中难免一阵豪情翻涌。

  沿途的运输,也是不用发愁,各部落凑了大批牛羊随军驱赶,备作肉畜。

  因为横山之战的缘故,五年内,他们的牛羊无法卖到大宋去,早就通胀了.

  四月中旬,童贯他们还在西线僵持的时候,种家军北出横山,兵锋直指银州。

  银夏两州震动,西夏左厢神勇军司、祥佑军司、夏州、龙州都派出兵马支援。

  种家军有心试探,并不急着攻城,而是主动退后二十里,依山结寨。

  西夏诸军心领神会,以为这又是一场默契仗,他们一致认为,种家军又是被宋庭和童贯逼着来的。

首节 上一节 59/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