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南洋诸国其实也有钱,皆因他们那边金矿多,那边还出产香料和名贵木材,运到大明来那都是紧俏货。
问题就是南洋那边太乱了,抢生意的太多了,抢货船的那都屡见不鲜,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乃至西班牙人那都有可能劫掠货船。
是故,要把南洋的生意做起来那得有强大的水师才行,水师越强大,生意就能做越大,若是能把那边生意全抢了,一年赚个百来万两黄金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还只是从南洋赚的钱,不算把南洋那边的香料和名贵木材运回来之后赚的钱。
若是香料和名贵木材的生意也能做起来,一年再多赚个几百万两都不是问题。”
问题就是现在他们的水师还不够强大啊。
若是现在就去做南洋那边的生意,恐怕得把郑芝龙手底下所有八百料以上的战船全派过去才行。
对了,第二批轮船也快造出来了。
到时候就有五十艘八百料的轮船了,趁着年前跑去南洋做一把,赚个价值几百万两的黄金回来应该不成问题。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你好好准备一下,看南洋那边什么货最紧俏,我们又能生产又或者进购到的,把货都准备好,年前让芝虎跑趟南洋。”
第156章 文治武功朕选武功(下)
殿试毕,朱觉钦定崇祯元年戊辰科武举殿试金榜。
武状元朱有贞还是国姓,不过并非皇室,乃是广东都司广州左卫屯卫军户出身。
榜眼潘国忠则是陕西都司汉中卫屯卫军户出身,还有探花王来聘则是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人,还并非屯卫军户出身。
其他二甲、三甲武进士暂且不论。
朱觉对此次武举殿试那真是相当的重视,他不但按文举殿试的传统给赐了荣恩宴,举办了武状元游街的活动,还直接给所有武进士授予京营将校之职。
武状元朱有贞那是直接授予京营副总兵,榜眼潘国忠和探花王来聘则直接授予京营参将。
还有二甲进士则按排名分别授予游击将军和把总,三甲武进士则全部授予京营千总。
这么授予武职那真是前所未有,最低的千总那也是正五品啊,最高的副总兵那都从二品了。
文科殿试的状元郎那也就能授个正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二甲能授个六品主事那就算是不错了,剩下的那基本都是七品御史和知县。
武举那也从未这么授予武职,就好比名将俞大猷在嘉靖十四年武举会试中名列第五,且本就是世袭百户,结果也就授了个千户之职。
他这倒好,最低都是京营千总比屯卫千户实权都大。
这还没完呢,武举殿试结束之后他便命卢象升开始征召京营步卒了,这一次直接就征召二十万步卒!
他要让所有武进士手底下都有足额的人马。
不过,京师外城的修筑并未因此停下来。
这修筑外城也要一鼓作气全修建完,这样京营步卒就能拉出去作战了,外城如若这么拖着,那也不知道要修建到什么时候去。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十月底。
京师已然是寒风呼啸,西面外城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十余万农户青壮那正拼命的挥舞着锄头挖护城河和连通温榆河的运河呢,二十万新征召的步卒和剩下几万京营屯卫青壮那也正挥舞着砌刀在修筑城墙。
这天上午巳时许,数百骑又自阜成门蜂拥而出,卢象升、郑芝龙、黄得功、朱有贞等赫然在列,他们貌似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到西面正在修建的城墙处看看进度。
其实,真正查看进度的是隐藏在他们中间的朱觉。
他们一行来到外城正西门处一看,那硕大的城门圆拱都已经成型了,城墙那也快修建到丈许高了,那城门两侧还有数不清的匠户及其家眷正飞快的修建自己院落呢。
朱觉伸手感觉了一下寒风中的冰冷,又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色,不由微微叹息道:“今年这第一场雪怕是比去年来得还要早一些。
这城墙墙体和城外的护城河应该能修完,但城门楼、箭跺,还有内城间隔的城墙怕是没时间修建了,连通温榆河的运河怕也没法挖通了。”
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其实下雪了也能干活的,哪怕冰封天地,那也能干活。
这大冬天干活是有点冷,但也有助于锻炼出强壮的体魄来,九大边镇里面之所以辽东边军战力最强,那就是因为那边冬天最冷,将士们习惯了抵御严寒,那体魄自然就比一般人强健了。
是故,微臣觉着可以让这二十万新征召的步卒在冬天里继续修筑城墙,内城间隔的城墙总共也就需要修建三道了,且北面那两道都只有十余里长,就西面这一道长一点,一个冬天修筑完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话有道理,冰封天地的时候干活不但有助于强健体魄还有助于锻炼毅力呢。
若是刺骨的寒风吹身上都没什么感觉了,那战场上受点皮外伤更没什么感觉了。
朱觉闻言,缓缓点头道:“嗯,那就让他们一直干,干到过年,权当操练了,对了,袁国丈,你觉得这些新招来的匠户青壮冰封天地的时候能在外面干活吗?”
国丈袁祐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个应该没问题,微臣也是匠户出身,微臣也曾苦过累过。
这些年冬天是越来越冷了,我们匠户为了能有口饭吃,哪怕是冰封天地,哪怕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那也得出去干活。
这些匠户每家每户每口人那都发了匹棉布,他们也都穿上厚实的新衣裳了,冰封天地的时候干活应该没有一点问题。
陛下,其实我们匠户不怕冷也不怕累,就怕赚不到钱没饭吃,家人都要跟着饿死。”
这话着实不假,这年头匠户就这么惨。
朱觉闻言,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让他们一起干吧,争取年节之前把活全干完,这样大家都能安安生生过个年了。”
这些匠户过完年之后干什么呢?
现如今没用蒸汽机来生产的貌似就只有丝绸和布匹了。
他们这会儿之所以不缺丝绸和布匹,那是因为魏忠贤本就抢来了很多丝绸、布匹、生丝和棉花。
这接下来肯定不能靠抢了,他们哪怕抢也抢不到这么多,到时候跟西班牙人的生意做起来了,那一年真有可能卖出去上千万匹丝绸和几千万匹棉布。
或许可以考虑在这边建织布厂,纺纱厂则建在东城那边,反正这会儿京城的水路四通八达,用船把纺好的纱线拉过来,再把织好的布匹运到漕运码头去那都方便得很。
他正琢磨着呢,一骑快骑突然自内城方向狂奔而来。
不一会儿,方正化便捧着份奏折满脸欣喜的躬身道:“陛下,西南捷报。”
这是平定奢安之乱了?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果然。
五省总督朱夔元上奏,其集结云贵土司人马十余万于水西之西南围堵佯攻,同时集结巴蜀土司数万人马在水西之北围堵佯攻,以川东路总兵秦良玉五万白杆兵为主力,自水西之东猛攻。
秦良玉不负众望,阵斩奢崇明和安邦彦,击溃叛军主力,歼敌万余,伤敌无数,水西安氏安位惊惧请降,至此,奢安之乱彻底平定。
好啊。
朱夔元果然厉害。
秦良玉更是不负朕望。
朱觉看罢奏折,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若愚,拟旨,擢五省总督朱夔元太子太保,荫其子锦衣卫指挥使,擢川东路总兵秦良玉忠贞侯,世袭罔替。
着令朱夔元继续坐镇西南五省,安抚当地土司,防止再生叛乱,着令秦良玉回师重庆府,守住巴蜀门户。”
啊!
秦良玉好像是女将吧?
这女将领兵本就罕见,凭借军功封侯那更是从未有过的。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震惊之色。
郑芝龙闻言,震惊中还带着一丝复杂之色。
秦良玉何许人也,为何比我还得陛下器重呢?
我可是剿灭了十多股海盗才一步步封侯的,秦良玉竟然一步到位,直接封侯!
京营将领则是震惊中还带着喜色。
陛下如此看重军功,那是大好事啊。
他们若是能立下足够的军功,那也封侯进爵有望啊。
第157章 冰封天地反贼遽起(上)
崇祯年间,小冰河天灾正是最为严重之时。
据史料记载,崇祯朝十七年里关中就没下过一场大雨,那渭河里都干得能跑马了,田里干出的裂缝那更是一不小心就能把脚给夹进去。
黄河以北的冰封期那也从两三个月变成了四五个月,漕船经常被堵在南直隶徐州一带,根本去不了京师,京师的粮价也从一两一石涨到了五两银子一石。
崇祯元年,京师的第一场雪那更是从十一月初就开始下了,接下来就是冰封天地,直接从十一月初冰封到来年三月初,足足封了四个月。
历史上的崇祯朝京师百姓的日子那也很难熬,据史料记载,一到寒冬,大街上那都难得见到几个人,国子监的监生那都有饿死的!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京师在冰封天地的时候京营将士和匠户们还干得热火朝天呢。
那西面外城和北面外城每天都是数以十万计的京营将士和匠户在修筑城墙,很多人竟然都干得汗流浃背;那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里更是蒸气直冒,不论什么时候都足量供应热茶乃至洗手洗澡的热水。
这还只是他们歇脚和吃饭的地方,京营将士和匠户们每天那都是回去睡觉,烧的煤那都是免费的,热炕头那是早早就烧好了,睡觉穿个单衣都没问题。
朱觉那也经常冒着严寒跑京营将士修建城墙的地方看一看。
皆因整个黄河以北那都冰封了,奏折传送那都受到了影响,八百里加急奏报那更是鲜有传到京师来的了,他手底下上百艘轮船那都开去南面给郑芝虎转运货物去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便批阅完奏折带着郑芝龙和王承恩等打马自德胜门出来到了北城和西城交汇的那道城墙处,而后便举起望远镜扫视起来。
其实这大白天的时候还不是很冷,太阳出来之后温度大约也就零下十来度左右,他裹上绒毛披风带上手套那都不觉着很冷,那些修建城墙的将士很多更是热得把厚重的棉衣都给脱了,直接穿着秋天的戎装在干活。
不过,冰封天地的时候干活多少会受到点影响,摆放在地上的转头和石块那都带着冰渣子呢,城墙上那更是一下雪就会结出一层厚厚的坚冰,得用火烤一阵那才能继续往上砌。
还好,这修建城墙的石灰砂浆是要加糯米汁的,那滚烫的糯米汁直接倒下去一通搅,提去砌砖的时候还冒着热气呢,若是石灰砂浆都被冻得跟石块一样了,这城墙真没法砌了。
他举着望远镜扫视了一阵,卢象升已然闻讯赶过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这城墙过小年之前应该能完工吧?”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没问题,这两道城墙都只有十来里长,五万京营将士修建一道也就个把月的事情,就是西面那道城墙,足有四十多里长,十万京营将士加十几万匠户估计都得忙活到年底去。”
那边朕就不去看了,皆因那边有西北来的匠户,里面很有可能有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安插的奸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将望远镜交给一旁的亲卫,又搓了搓冻得有点发疼的脸,随即挥手道:“这外面站着不动着实有点冷,我们还是去窝棚里坐坐吧。”
卢象升闻言,连忙带着他们一行走进一旁装着锅炉的窝棚里。
这会儿里面值守的将士都开始做饭了。
朱觉说是进来坐坐,但并未真的坐下来,他绕着那些临时搭建的灶台转了一圈,不由得皱眉道:“荤腥还是太少了,光是鱼肉和鸡蛋,将士们怕是很难壮实起来啊。”
这个也没办法啊,这年头真没多少人能养得起猪,特别是北方,肉食主要还是以牛羊肉为主。
明朝的时候猪肉还比牛羊肉都贵,牛羊肉那都是十五文左右一斤,猪肉却是二十文一斤,皆因这会儿真没多少粮食去喂猪,牛羊那都是吃草的,是故便宜。
问题,这京畿还草原都没有,牛羊也没多少人养,几十万人想吃顿肉那真的很难。
卢象升闻言,不由看向北方,幽幽叹息道:“若是北平行都司没丢就好了,起码京畿还能买到牛肉和羊肉,这北平行都司一丢,京畿的牛羊肉都少得可怜了。”
北平行都司就是当初宁王朱权的驻地,也就是现如今的察哈尔草原。
那草原是真的大,足有两三亿亩,那么大的草原还不是被北虏给抢去的,而是大明朝廷主动放弃的!
皆因那些文官一个劲的说浪费钱粮,每年足足要转运上百万石的粮食过去给边军屯卫当口粮,太浪费了!
那些文官也不知是没长脑子呢还是居心不良。
还浪费粮食,一百万石粮食才多少钱,算上运费,撑死值两百万两。
两三亿亩草地又能养多少牛羊?
哪怕纯放养,放开了养,十亩地养一只羊,一百亩地养一头牛,那平均每亩草地也能出最少五斤肉啊,两三亿亩草地最少能出十多亿斤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