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便有匠户将搅拌机下面的铁板一抽。
吧嗒一下,好大一堆黏土便掉那厚木板上了。
几个匠户飞快的把木板抬出来,趴上去用手一通扒拉,而后用一个钢丝长弓一把刮过去,又抬起厚木板倒过来往旁边的薄木板上一顿磕,那上百个大小均匀的泥巴饼便掉薄木板上了。
朱觉见状,脸上不由得漏出一丝惊诧之色。
这不就是做月饼吗,只是月饼是一个一个做的,这黏土饼一做就是一百个。
宋应星见状,颇有些尴尬道:“陛下,您说的那个挤成泥柱子挤出来不大好挤,且用钢丝绳割的时候还得量一下,画个线,有点费时间,是故,微臣就做成了这样,这样快多了。”
行吧,后世其实是把泥柱子放传送带上,匀速传送过去,那钢丝绳也是用电机带动的,一上一下的间隔也是均匀的,都不用人管,也不用量,所以速度才快。
这会儿没传送带也没电机,那肯定快不了。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这样也挺不错的,只要速度快,效率高就好,你也不用完全暗朕的想法来。”
此时,几个匠户已然把那上百个黏土饼给抬那些转动的坯盘旁的一个大桌子上了,另外几个匠户也把陶瓷磨具一沓一沓的搬过来了。
那转动的坯盘旁也早就十个匠户站那里等着了,他们是飞快的拿起一个陶瓷模具,又顺手拿起个黏土饼往陶瓷模具里一塞,随即将陶瓷模具往转动的坯盘上一夹,再把一个固定手柄的小刮刀往陶瓷模具外延一搭,而后抓着上面的铜模具往下一摁,多余的黏土瞬间被挤压出来,很快被小刀自动刮掉,一个瓷坯就算是成了。
这前前后后的时间加起来估摸还不到半分钟。
那十个匠户又松开夹具,将里面有瓷坯的陶瓷模具拿起来,摆后面的木板上,然后飞快的抓起一个空陶瓷模具,又顺手拿起个黏土饼往陶瓷模具里一塞,如此循环往复,不到半刻钟时间,一百个瓷坯便加工好了。
此时,搅拌黏土那边也早已将一百个黏土饼给做好了,几个匠户将装有瓷坯的上百个陶瓷模具抬走,又有匠户将空陶瓷模具和黏土饼搬了过来。
这么不停的循环往复,一刻钟足以做出三百个瓷坯!
不过,这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朱觉看了一阵,随即抬手比划道:“长庚,你得做一批小推车。
比如,那接黏土那边,几个人抬着厚木板塞搅拌机底下都有点费劲,也有点麻烦,你可以做个低矮的小车,垫厚木板下面,小车两头都带上拉绳,这样他们拽着拉绳轻轻松松就能将厚木板拉搅拌机下面去了,拉出来也很方便。
那接黏土饼的薄木板下面你也可以垫个齐腰高的小推车,这样黏土饼就不用抬过来了,直接推过来就行了,黏土饼加工成瓷坯之后也可以用推车推去烘干。
你甚至可以直接用小推车代替薄木板,也就是每一百个陶瓷模具配一个小推车,你让他们事先把陶瓷模具垒小推车下面,这样就不用搬来搬去了。
还有,倒黏土饼的地方你可以做个木架子,木架子稍微比这推黏土饼的小车高点就行,上面做四个半圆槽,正好对应那厚木板两边的四个把手。
这样他们只要把两个把手卡一边的两个半圆槽里面,然后抬起来一掀,将厚木板翻转过来,将另两个把手往另一边两个半圆槽里一砸,那黏土饼估计就全掉下来了,也不用磕了。”
推车!
宋应星闻言,双眼冒光,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他们正说着呢,那边做瓷坯的十个匠户竟然站那里不动了,做黏土饼的也没再做了。
朱觉见状,不由诧异道:“怎么回事,没陶瓷模具了吗?”
宋应星颇为尴尬的点头道:“是啊,这法子做瓷坯是快,但也特别费模具,上千个陶瓷模具一会儿就没了。
陶瓷模具做起来也需要时间,微臣正让旁边那厂房里的匠户在做呢,一天做五六千个出来应该没问题。”
这一天五六千个模具也太少了。
问题,他们还不能让陶瓷厂就此停产,让所有匠户都来做模具。
这么慢慢做模具,产量要提上去得多久?
一天产一万担瓷器那就需要两百多万个模具啊,这一天才能做五六千个模具,那不是得等一年半左右才能将产量提到一万担一天?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指着那转动坯盘的机器道:“长庚,你可以直接用这机器来做陶瓷模具啊。
那旁边厂房的匠户你就让他们用手工做陶瓷模具的模具,你这一套机器一天能出两三万个陶瓷模具吧?
你让旁边厂房的匠户做个四五天就能给你做出两三万个做陶瓷模具的模具来了,这样一套机器就是两三万个陶瓷模具一天了。
接下来你肯定还要继续做机器啊,旁边厂房的匠户也可以继续做陶瓷模具的模具啊,你就四五天做一套机器,他们四五天也能做出两三万个陶瓷模具的模具来。
这样一个月下来,你陶瓷模具的产量最少可以达到十多万个一天。两个月时间你造出三四百万个陶瓷模具来都不是问题啊,那时候我们新厂房也建好了,瓷器产量蹭一下就能提到一万多担一天了。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用机器加工出来的陶瓷模具都是一模一样的,生产出来的瓷器也是一模一样的,好堆放,也好装运。”
对啊,这机器不但可以用来做瓷器,还可以用来做陶瓷模具啊。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突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延绥巡抚杨嗣昌八百里加急奏报。”
杨嗣昌?
反贼不会跑去攻打延绥镇了吧!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满脸凝重之色。
杨嗣昌奏报,有很多在归化城一带谋生计的延绥镇平民逃回来了,皇太极已经率建奴骑兵杀入河套了!
皇太极这是向南入寇大明无望,跑去全力攻打北元鞑靼诸诸部了。
北元鞑靼部的林丹汗根本就不是皇太极的对手,建奴骑兵竟然这么快就杀到河套了!
这可不是好事。
皇太极一旦吞并鞑靼诸部,那骑兵数量恐怕会翻了倍的暴涨。
还有,这家伙都打到河套了,那十有八九回去陕西山边袭扰一番。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若愚,批复,命杨嗣昌和杨鹤收拢陕西三边屯卫,向边关各城池堡垒靠拢,一旦皇太极杀过来,就让所有屯卫军户及其家眷撤人城池堡垒坚守。”
第177章 太极耍猴哪个是猴(下)
皇太极已然改变策略了。
他也没办法,南面的大明他根本就打不动了啊。
现如今的大明京畿已然固若金汤,辽东明军还一举拿下了海州卫,使得他手底下的步卒全部都只能调去镇守辽阳、沈阳一线。
他等于没了步卒可用,再往南攻城略地那就是痴心妄想。
这种情况下他唯有选择往西猛攻北元鞑靼部了。
其实,建奴自努尔哈赤称汗就已经开始攻略北元鞑靼部了。
鞑靼八大部族里科尔沁部最先被建奴征服,皇太极的五个正妃皆出自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氏。
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还征服了鞑靼八大部族中的内额尔额部。
紧接着,皇太极又征服了鞑靼八大部族中的喀喇沁部,进而一举击败林丹汗,占据鞑靼汉庭所在的察哈尔草原。
崇祯元年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击败了鞑靼主力,并占领了鞑靼将近一半的地盘。
不过,历史上他是以向南攻略大明为主,并未逮着鞑靼猛攻。
这会儿大明打不动了,他也只能选择继续向西攻略鞑靼了。
林丹汗被他给打的,那是归化城都不敢守了,直接就带着部众往西北方向逃窜而去。
这一下,皇太极不但拿下了河套草原,还俘获了不少人口和牛羊马匹呢,若是加上林丹汗落在河套草原的,他这次一路杀过来足足俘虏了鞑靼部众数十万,牛羊马匹无算!
他拿下河套草原之后那是想着要用骑兵袭扰一下大明了。
不过,他袭扰的方向与朱觉猜测的还不一样。
这个暂且不论。
话说朱觉这边刚解决了瓷器量产的问题,造船厂那边又传来了好消息。
王徵如同发了疯一般废寝忘食的研制建造,第一艘拼接出来的一千六百料巨舰竟然被他给造出来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刚刚批阅完奏折,那又迫不及待带着郑芝龙和王承恩等直奔造船厂而来。
此时,王徵专门研制舰船的船坞水道里已然停着一艘崭新的巨舰了。
这艘巨舰跟第一批二十艘一千六百料的巨舰还不一样,皆因这巨舰的船底和船舷都是笔直的,并没有带一点弧度,只是船头和船尾带着明显的弧度。
甲板以上那倒是一样的,就是个硕大的船舱和一个高耸的烟囱。
朱觉站在水道边的脚手架上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怎么样,良甫,试过没,这拼接出来的船阻力有没有明显增大。”
王徵颇有些兴奋的摇头道:“陛下,这水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船头部分,我们船头部分的弧度那就跟整体弯制出来的船是一样的,是故水的阻力并没有明显增大,微臣都命人开出去试了一圈了,速度跟先前那二十艘差不多。”
那就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这种拼接的船量产没问题了吧?”
呃,这个怎么说呢?
王徵忍不住叹息道:“陛下,这木料的供应倒是没什么问题,且这种拼接的船中间的船底和船舷还都只需五六丈长的船板,还特别的省大木料。
问题就是,这船有点费橡胶啊,这一艘船用来密封的橡胶就需上千斤,一百艘就需上十万斤,两百艘就需二十余万斤。
西班牙人上次总共也就送来了二十多万斤的橡胶,若是我们全用来造这种拼接的船,一批建造两百多艘倒是够了。
但微臣这里把橡胶一用完,长庚那边就没橡胶用了,他这会儿不但蒸汽机需要用到橡胶密封垫,很多机器上他也在尝试着用橡胶呢。
若是微臣一把将橡胶全给他用完了,他怕是要跟微臣拼命啊。”
这一下又被原材料给卡住了!
西班牙人第一批送来的橡胶也太少了,第二批还不知道人家能送来多少呢。
朱觉闻言,微微皱眉道:“芝龙,这会儿都六月份了,西班牙人第二批货什么时候能送到啊?”
呃,西班牙人着实有点拖拖拉拉。
郑芝龙连忙道:“陛下,瓦尔德斯说了,第二批货七月份之前必到。”
这次他们最好给朕多送点橡胶过来,如若不然,朕这么多的船坞水道就白建了!
至少今年是白建了。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你东番那边的货船准备好了吧,那些设备和匠户这一趟一定要跟着人家的船队去美洲。
如若不然,美洲那边的橡胶产量想要提升到够我们用的程度是不大可能的,我们需要的橡胶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一年几千万斤恐怕都不够用。”
啊!
一年几千万斤都不够用?
您别动不动就是几千万斤几千万斤的来啊!
这货是需要用船运过来的,一年几千万斤,需要的货船太多了。
郑芝龙闻言,小心道:“陛下,船微臣早已命人备好了,这一趟肯定是能把设备和匠户给送去美洲的。
问题就是,西班牙人没这么多远洋货船啊,他们的远洋货船好像也就几十艘,能调来二十多艘专门给我们拉货那就算是不错了。
更何况,他们就算把所有远洋货船全调来,一趟恐怕也就能拉两三千万斤的货啊,且我们还需要大量的铜,他们还不能光拉橡胶。
还有,他们美洲到欧陆本土需要拉的原材料更多,他们也不可能把货船全部调过来给我们送货啊。”
这运输问题着实是个大问题,西班牙人就没有足够的船来送货,那边哪怕一年能产出几千万斤生橡胶那也拉不过来啊!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你命人去通知瓦尔德斯,让他再过来一趟。
这次你跟他商议一下,我们直接派船走北太平洋环流航道去美洲拉生橡胶和铜,他们的货船以后都不用跑这边了。”
我们派船过去!
您意思我们派大量的轮船过去拉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