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40节

  这需要定型的也就是船底板材和船舷板材,匠户们对这个简直不要太熟悉,定起型来也不要太麻利,没过几天时间,那船坞水道旁便摆满了扎的如同后世大货车下面的弹簧钢板一般层层叠叠的船板。

  接下来就是加工龙骨框架和新甲板了。

  王徵为了保险起见那龙骨框架是能做多粗就做多粗,那甲板装载火炮的地方那也是能用多厚的木板就用多厚的木板。

  反正炮舰就没打算用来拉货,按装载量来算的话,那多整个几十万斤的木材装上去都没问题。

  紧接着,他又开始带着人试制炮车了。

  这炮舰上的炮车跟马拉的炮车还不一样,马拉的炮车多少还有点像马车,只是需要加装几个支架,而炮舰上的炮车那就如同趴地虎一般,低矮得很,且轮子还得卡轨道中来回推动,四周还需要绑上很多绳索来缓冲后坐力。

  王徵正带着人试制炮车呢,那新修的两百余条船坞水道紧接着又建好了。

  这一下他又得安排人下六百余艘拼接货船的料,同时准备密封的橡胶圈、橡胶带等等。

  他是忙得不亦乐乎。

  朱觉那也是一有空就往造船厂跑。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刚刚批阅完奏折,那又急匆匆的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坐着轮船来到了造船厂中。

  此时,王徵都已经把炮车给研制出来了,甚至就连火炮都给装上去了。

  郑芝龙这家伙还在一旁指指点点,教人家怎么绑绳索呢。

  王徵却是举着望远镜,看着通惠河南岸,也不知在琢磨什么。

  朱觉见状,不由凑上去好奇道:“良甫,你看什么呢,对面有什么东西吗?”

  王徵喃喃的道:“对面要是没有什么东西就好了,我想直接朝着对面开几炮试试,问题,对面是通州城的城墙啊,上面还有京营将士镇守呢,这要是一不小心打到人,那可是没得救了。”

  呃,你想直接朝着对面开炮!

  朱觉闻言,那都不由得吃了一惊。

  他想了想,还是命王承恩取来小望远镜,举起来朝着对岸扫去。

  这对岸两里左右的距离还正好就是通州城的城墙,城墙挨几炮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大不了让人用石灰糯米浆和砖头补一下。

  他又回头看了看那趴地上都不到半丈高的炮车,随即果断道:“承恩,命人去通知对面城墙上的守军将士,让他们散开两边,另外,派两艘车轮舟轮船去把来往的船只截停一下,让他们在两边等等,这边要开几炮试试。”

  啊!

  真要对着城墙开炮啊?

  王承恩闻言,那都不由愣了一愣,这才连忙跑去安排人。

  这时候,王徵也反应过来,连忙转身行礼。

  朱觉微微摆了摆手,随即果断道:“良甫,两边准备好之后你就直接朝对面城墙开炮,没事的。”

  他倒不是对王徵纵容得没边了。

  关键王徵着实是忙,没时间。

  若是把炮车和火炮拉对面火炮厂的测试场地去,王徵肯定也要跟着去细细看看。

  这炮车搬过去可不是一般的麻烦,皆因炮车下面还垫着船板轨道呢,炮车两侧也有固定绳索的框架,若是搬过去测试,那最少得半天时间。

  他不想让王徵浪费这半天时间,是故,他就纵容王徵这一回,让其对着通州城的城墙开几炮试试。

  王徵本就想朝着对面城墙开炮,这会儿当今天子都同意了,他自然不会再顾忌什么了。

  他看对面城墙上的守军都散开两边了,这边炮车也准备好了,那是毫不犹豫的下令,命人朝着对面城墙就是一炮轰过去。

  好巧不巧。

  此时,大明极南之地,琼州府崖州城南面海域,那也有人正朝着城墙开炮呢。

第185章 海盗再犯天涯又乱(中)

  这年头炮舰上的炮车着实复杂得很,光是两边的绳索那都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不过,还好,这些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见过的人,且用心记下了,那就能搞出来。

  这炮车的关键还就是得结实,不能一炮开出去,绳索都被后坐力拉断了,又或者车轮都被后坐力跟震坏了。

  也就是说这套东西有任何部件都不能出问题,若是出了问题,那开一炮就没法再开了,炮车若是造成这样,那肯定是不行的。

  说白了就是炮车任何部件的质量都得过关,得经久耐用。

  现如今大明造的东西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

  绳索他们用得就是缆绳,船都能拉住,火炮那点后坐力自然不算什么。

  炮车的轮子他们直接就是用铸钢锻造加工出来的,那更不可能被震坏。

  再加上郑芝龙也用心记住了炮车的结构。

  是故,他们是一次测试成功。

  王徵命人连着朝对面通州城的城墙开了五炮那都没一点问题。

  这家伙,不知道这两百斤的火炮轰鸣声有多大吗?

  朱觉见王徵再没命人开炮的意思了,这才掏了掏震得有点发麻的耳朵,随即拿过望远镜往对面通州城的城墙扫去。

  这会儿对面城墙上也有很多京营将士在探头往城墙墙面看呢。

  他们也想看看这火炮的威力如何。

  朱觉调好焦距往炮弹的一个落点一看,脸上不由得漏出思索之色。

  这尖锥型的炮弹对城墙的破坏力其实也不小,炮弹的落点那都被砸出了一个尺许方圆的坑来,深度最少有半尺左右。

  就这,还只是两百斤火炮的炮弹而已。

  若是五百斤乃至上千斤火炮的炮弹,那最少能砸出个脸盆大小的坑来,深度很有可能会超过一尺。

  箭跺的厚度那也就是一尺左右。

  也就是说,五百斤的火炮炮弹砸箭跺上,很有可能一下就把箭跺给砸烂了,若是来上几百门乃至几千门五百斤的火炮对着城墙一通猛轰,那城墙估计会如同被暴雨冲刷的泥沙一样,被冲得一干二净,连墙体都能冲没了。

  这估计就是火炮发明出来之后城墙渐渐就消失了的根本原因。

  皆因建城墙没什么用了,只要敌方火炮数量够多,城墙那就是个摆设。

  除非是钢筋混凝土修筑出来的堡垒,那还得够厚才行。

  对了,钢筋混凝土!

  钢筋他们现在就能造。

  混凝土这东西,只要有水泥就行。

  水泥好像也不是很难造出来。

  或许可以考虑命人研制水泥了。

  若是有了水泥,修筑城池那就简单了,盖房子那也能盖得飞快。

  他正琢磨着呢,王徵突然止不住兴奋道:“陛下,炮车没问题了,这下好了,炮舰没一点问题了,十一月份冰封之前绝对能造出来。”

  郑芝龙竟然也忍不住提醒道:“良甫,炮车是没问题了,你还得考虑一艘炮舰装多少门火炮呢。”

  这两个家伙。

  朱觉回过神来问道:“良甫,你还没考虑好一艘炮舰装多少门火炮吗?”

  呃,这个我着实还没考虑。

  王徵颇有些尴尬的解释道:“陛下,起先我还不知道这炮车能不能成呢,若是炮车还需要改进,那一辆炮车占的地方可能会变大,是故,微臣并未急着考虑一艘炮舰装多少门火炮。”

  这炮车着实挺占地方的。

  两边的绳索加上框架那都差不多有一丈宽了。

  现如今他们一千六百料的炮舰也就十余丈长,且船头船尾还都没用船舱罩住。

  这船头船尾还得减掉两丈左右,那就剩下八丈左右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就别考虑了,直接装十六门吧,左右各八门。”

  这火炮数量有点少。

  关键他们造的不是楼船炮舰,甲板上光就一层。

  且他们一千六百料的轮船就是按一千料的长度来造的,这么长的舰船一层还就能装这么多的火炮。

  王徵闻言,连连点头道:“好嘞,这下微臣就可以把炮门的位置给定下来了,船舱部件也可以开始加工了。”

  这会儿他们还不能开始组装,皆因船底和船舷的板材还都没定型好。

  朱觉那也只能等着看了。

  没想到,等来等去还等来个坏消息。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批阅完奏折,正准备去造船厂看看进度呢,方正化突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琼州府八百里加急奏报。”

  琼州府?

  那地方就是后世的海南,属于大明最南面的极南之地。

  若不是那边出了个海瑞,恐怕这年头很多人都不知道琼州府这地方。

  朱觉闻言,接过奏折一看,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琼州知府奏报,一股海盗突然攻击崖州城,崖州军民齐心协力之下,海盗是未曾攻破崖州城,但城外被数千海盗劫掠一空,房屋田地一片狼藉,崖州城外数千百姓无家可归,粮食财物也被海盗给抢光了,生活无以为继,琼州府军民皆人心惶惶。

  这刘香,恶心人是吧?

  或者说,浙党海商豪门在恶心人。

  大明的海盗,上岸劫掠的很少。

  皆因他们几乎都是沿岸的海商豪门豢养的,海商豪门豢养海盗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上岸劫掠,而是为了掌控海外贸易的利益。

  且所谓的海盗本就是沿海平民,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他们是不可能上岸劫掠的。

  比如嘉靖朝,那是因为掌控大明海外贸易利益的余姚谢氏被灭了门,从而引起了海外贸易掌控权的争夺战。

  嘉靖不明所以,派出巡抚朱纨一通查,一通杀,扬言要剿灭海盗和倭寇。

  后面,最大的海盗头子汪直还被引上岸给干掉了。

  这一下,直接捅了马蜂窝了,海盗倭寇那是如同发了疯一般疯狂上岸劫掠,搞得大明东南乱成了一锅粥。

  说白了,嘉靖就是自不量力,一拍脑门或者被别有用心的文官一通忽悠就要剿灭海盗和倭寇。

  海盗和倭寇那也不是吃素的,你不来剿我们,那我们就好好做生意,你敢来剿我们,那我们就要搞得你不得安宁!

  当然,并不是说海盗和倭寇不该剿灭。

  关键,不能一拍脑门就命人上,最起码,那也要集结足够人马,打造足够的战船再上,这样才能一举将海盗和倭寇剿灭。

  嘉靖那是一拍脑门就上,毫无准备。

  结果,一剿就是二三十年!

  历史上的崇祯那也是一个样,毫无准备,一拍脑门就上,根本就没想好怎么才能剿灭反贼,直接就开干。

  结果,剿了十七年,反贼没剿灭,自己完了。

首节 上一节 140/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