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43节

  这会儿大明的加工水平已然很不错了,哪怕就是铸出来的罩壳那都看上去规整得很,表面也抛光了,看上去好像蒸汽机成品就是一个方盒子一般。

  他再细细一看那对接处的几排螺丝,更是不由欣慰的点头道:“嗯,不错,长庚,这螺丝装得好。”

  这螺丝的确装得好,皆因宋应星都没给带螺母,直接就给开的丝孔,且螺帽这边还铸出了沉孔,整个螺帽那都沉进去了,要想打开,除非有特制扳手,那不然就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

  徐光启细细看了看,那也不由得钦佩道:“陛下英明,微臣刚还担心蒸汽机会被人偷学了去呢,这样一罩,除非用大锤把罩壳砸烂,不然是别想看到真正的蒸汽机长什么模样了。”

  谁敢用大锤来砸朕的蒸汽机罩壳?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子先,这保密一定要做好,蒸汽机最好都用单独的小房间围起来,并派人严密看守,闲杂人等不准进去,谁若是鬼鬼祟祟跑进去想把盖子打开,杀无赦!”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交待道:“子先,这次长庚会派十来个老练的匠户跟着你过去,锅炉、管道、蒸汽机怎么装你就不用管了,你只管召集人手先把样板做出来好计算材料和人工,而后赶紧派芝豹派快船去两广拉匠户,赶紧建。

  朕是准备十一月份的时候把上十万户灾民给拉过去,那时候的琼州府应该不是很热,房子没建完也没多大关系,让他们帮着一起建就行了。

  至于钱粮,需要多少你只管派快船过来说,朕给你调拨。”

  徐光启还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接下来就是农田、山地、兴修水利,乃至那边适合种植些什么作物的问题了。

  这个都是农政大臣的事,朱觉也不能自己跑过去看,他也唯有在京师等徐光启的消息了。

  还有海盗刘香的问题,郑芝豹都带着数百艘快船和两三万将士跟着徐光启赶过去了,那也不用担心了。

  郑家兄弟那可是出了名的勇猛,有数百艘快船在近海水域哪怕碰到殖民强盗数十艘战舰他们都敢上,更何况海盗刘香就没几艘战舰。

  这家伙若是还敢跑过去劫掠袭扰,那就是寻死。

  琼州府的事宜他就这么交给徐光启这个农政大臣了,相信凭借徐光启的本事将极南之地开发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只需在京师等消息就行了。

  没想到,徐光启的消息还没传过来,辽东的消息却是传过来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正在琢磨着是去蒸汽机厂和锅炉厂看看呢还是去造船厂看看呢,吕直突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孙大人奏报。”

  皇太极这家伙,终于有动静了。

  他可是早就收到大同府的奏报了,孙传庭收复辽南之地后大约半个月皇太极便带着人马匆匆往回赶了。

  这家伙,都快一个月了,竟然没动静!

  朱觉接过奏折打开一看,不由冷笑一声。

  孙传庭奏报,据侦骑探知,建奴骑兵五万余自定辽右卫倾巢而出,跑他们留下攻城器械的假营地里细细查看了一番,而后便在那里扎下了大营,且把那些未造完的攻城器械全劈成柴火造饭了。

  皇太极估计就是想埋伏他们。

  这家伙一开始以为孙传庭还会去攻打定辽右卫,是故回去了也不露面。

  结果,左等右等没动静,这家伙又率骑兵从定辽右卫跑出来,在山谷中扎下大营,想引孙传庭上钩。

  孙传庭可不是杨镐,自然不会去上这种当。

  定辽右卫可是处在大山丛中,方圆百余里全是山,地形跟萨尔浒差不多,建奴那就特别擅长在这种山地作战。

  他们哪怕派车兵过去都没有用,皆因山道狭窄,车兵根本铺展不开,且很容易被堵两边都是陡坡的山谷里夹着烧。

  这种地形除非调同样擅长山地作战的川军白杆兵,那才有可能在定辽右卫一带击败建奴,如若不然,跟建奴在定辽右卫一带打那十有八九是要吃大亏的。

  问题这会儿川军白杆兵还得镇守巴蜀呢,他一但把川军白杆兵调到辽东,反贼那肯定会窜进巴蜀那粮草充沛之地,获得大量补给。

  张献忠那就喜欢往巴蜀窜,整个巴蜀还唯有秦良玉手底下的白杆兵能挡住那家伙。

  这会儿张献忠估计就窜巴蜀附近去等着了。

  他一看孙传庭的奏折就明白了,皇太极应该就是想把川军白杆兵给引过去,好方便张献忠窜入巴蜀。

  皆因萨尔浒之战后,世人皆知建奴在山地里多能打,而整个大明同样擅长山地作战的也就川军白杆兵。

  历史上川军白杆兵那都不知道被调去辽东又或调来京畿跟建奴干了多少仗,巴蜀也因此被张献忠进进出出,打成了筛子。

  建奴和反贼老是这么打配合着实是个麻烦事。

  他现在又不能调集大军去围剿反贼,辽东那边还需要巩固防线,多种点粮食、红薯和土豆什么的,等那边粮草充足了,他才能调集大军过去收复辽阳、沈阳等地。

  这会儿他好像还卡这里动不了了,西北动不了,辽东也动不了,反贼收拾不了,建奴也收拾不了。

  难道,就这么等着,先慢慢发展?

  这样好像也不行,这天气眼见着就要凉快起来了,一旦进入冬天,冰封天地,那便是反贼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去年反贼可是一举从二十来万发展壮大到了四五十万,今年若不再想办法应对一下,反贼暴增到上百万都有可能。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去跟伯雅说,让他先稳固防线,安心发展,等候时机,建奴不冲出来攻打城池堡垒他就不用去管。”

  吕直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反贼的问题是该想想办法了,几十股加起来几十万还没多大问题,若是一股就是几十上百万,那可就麻烦大了。

  朱觉看着吕直远去的背影,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第190章 离奇怪诞奉旨造反(上)

  时值九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京畿的稻麦日渐金黄,天气也慢慢转凉。

  此时的大明京师已然是一派盛世繁华的模样,内城的大街小巷每日那都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外城的厂房那更是如同雨后春笋办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数都数不清。

  京师百姓的日子那也是日渐红火,欢声笑语那是四处洋溢。

  朱觉这些日子却是有些眉头紧锁,舒展不开。

  大明现如今并非真正的盛世,繁华的地方也不多,很多地方的平民百姓还吃不饱饭,特别是西北灾区,那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其实,这会儿的大明还是内忧外患,天灾不断,京师只是有他坐镇才好点,西北灾区那还如同炼狱一般呢,反贼也趁着这炼狱般的天灾飞速膨胀起来了。

  西北的反贼那是迟早要收拾的,他还不能真的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让单股反贼膨胀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那样收拾起来就麻烦了。

  他就是在考虑怎么抑制反贼呢。

  这两年在他和蒲州三大豪族、八大皇商等的刻意纵容之下,反贼那是暴涨了十倍都不止。

  王嘉胤和王自用在日,反贼那才三万余,这才过去两年,反贼就暴涨到四十万都不止了。

  如若任由反贼按这势头发展下去,今年过冬十有八九会要超过百万。

  这百万反贼虽然是几十股,但高迎祥和张献忠会发动兼并之战啊。

  到时候不说高迎祥和张献忠这两股反贼数量都能上百万,加起来上百万估计也就这两年的事了。

  问题,这两年他才能开始着手赈灾,不管是推广种植红薯和土豆还是迁徙人口,那都不是这两年就能完成的。

  若是不遏制一下反贼的发展势头,那反贼十有八九会扩散到湖广、南直隶、乃至巴蜀,上百万反贼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到哪儿都如同蝗虫过境一般,铺天盖地啊,不派个几十万京营将士过去,那围挡不住。

  他以前是没想过反贼会在几年之内上百万,皆因历史上的崇祯朝反贼那是十几年后才上百万的。

  这会儿历史进程都快到无法想象了,才四年不到,反贼竟然就要上百万了!

  他不考虑遏制一下反贼都不行了。

  这遏制反贼还不能派大军去围剿,怎么搞?

  难道,想办法让反贼自相残杀?

  这招历史上的崇祯也试过,压根不行。

  那时候的反贼自相残杀那都是张献忠和李自成在吞并其他反贼,这两个家伙就没有自相残杀过,只要这两个家伙不自相残杀,搞得其他反贼自相残杀反而是在帮这两个家伙。

  夕阳西下,站蒸汽机厂那即将完工的厂房丛中发了半天待的朱觉正准备回宫用膳呢,卢象升却突然间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这几个月卢象升都快成包工头了,一天到晚那就是带着京营将士修建船坞水道,修建厂房,忙得很,他们好像都很久没见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事吗?”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这边厂房都快完工了,京畿的稻麦也快到收割的时候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调派京营将士轮流回去收稻麦了?”

  这边着实没太多活了,留几万人轮流干那也能在十一月之前完工。

  朱觉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这个你看着安排就行了。”

  卢象升却是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问道:“陛下,潘国忠其实也还不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提一提了,京营这会儿其他将领的编制是差不多够了,副总兵却是还缺好几个呢。”

  这会儿光是京师就有三十万京营步卒,蓟州镇还有十万京营步卒,辽东镇还有五万京营车兵、三万京营骑兵和一万京营火枪手。

  京营总兵其实也就崔应元、周遇吉、黄得功、郑鸿逵这四个,还略显不够,副总兵更是缺得厉害。

  潘国忠是崇祯元年武举会试的榜眼,同科的探花王来聘那都已经升京营水师副总兵了,潘国忠还是京营参将呢。

  至于为什么不提拔重用潘国忠,原本那是因为潘国忠的籍贯,此人乃是陕西汉中卫籍,极有可能与反贼有牵连,也可能跟蒲州三大豪族乃至八大皇商有牵连。

  不过,此时朱觉考虑的却不是这个了。

  他考虑的是反贼或者说反王。

  反王那基本都是延绥镇一带的,延绥镇虽属于关中,但关中和汉中同属于陕西,关中能出反王,汉中就不能出反王吗?

  若是让潘国忠这武举殿试榜眼出身的武进士去扯起大旗,征召人马,跟高迎祥和张献忠抢着兼并其他各路反王,高迎祥和张献忠能干得过吗?

  高迎祥和张献忠那绝对干不过!

  皆因高迎祥和张献忠的崛起靠的只是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暗地里的支持,若论领兵打仗的真本事,他们连给潘国忠提鞋都不配。

  这个历史早已证明,高迎祥、张献忠、乃至李自成麾下的反贼那都是乱七八糟,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马那都发挥不出正常军队的战斗力来,纯纯就靠人多势众,打仗就没一点章法。

  如若高迎祥、张献忠、乃至李自成手底下人马能发挥出正常军队的战斗力来,那天下早就是他们的了,什么边军、什么建奴、什么吴三桂、什么洪承畴等等,在真正的百万大军面前那都是个屁。

  高迎祥和张献忠手底下人马可以说就是乌合之众,莫说派个武举殿试一甲第二的榜眼去跟这两个家伙干了,哪怕随便派个二甲乃至三甲的武进士去跟这两个家伙干,这两个家伙都不一定干得过。

  至于什么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背地里的支持,跟他这个当皇帝的背地里支持比起来那也是个屁。

  这会儿他手里头的钱粮是不够赈济整个西北上千万乃至两三千万灾民,但是赈济几百万灾民的钱粮还是能拿出来的,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能拿出这么多钱粮来支持高迎祥和张献忠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赈济几百万灾民一年最少都要花掉上千万两,这年头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商人本就没几个,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商人那也肯定不会拿这么多钱送人。

  他却是可以拿出来,因为他本就想赈灾,只是这会儿还没法赈济所有灾民而已,他还得等红薯和土豆推广开来,海外贸易也做开了,才有足够的钱粮来赈灾。

  这会儿他没有足够的钱粮来赈灾,但却能拿出部分钱粮来暗中培养一股反贼,这样不但能赈济一部分灾民,还能防止反贼实力膨胀到不好收拾。

  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潘国忠手底下人马要跟高迎祥又或张献忠手底下人马差不多。

  也就是说,只要让潘国忠这个榜眼手底下反贼数量跟高迎祥又或张献忠手底下反贼数量差不多,那仅凭潘国忠操练出来的反贼,干翻高迎祥和张献忠都有可能。

  不过,此事也没这么简单。

  潘国忠可是武举殿试榜眼,且已经官至京营参将,正三品的实权将领,为什么要去造反。

  这是个问题,就算让潘国忠乔装易容,那也很有可能被人认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潘国忠实力膨胀之后会不会真造反。

  若是潘国忠麾下人马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之后野心膨胀,假戏真做,真造反,那可就麻烦大了。

  殿试榜眼可不是开玩笑的,兵法、武功、乃至谋略等,那都是上上之选,一般的领兵将领那都干不过。

  他可不能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实力比高迎祥和张献忠还强大的反贼来。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建斗,你觉得潘国忠会背叛朕吗?”

  啊!

首节 上一节 143/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