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57节

  若是站冰面上砸,砸裂了那都不得了,若是在旁边不停挖,挖塌了那更加不得了,唯有用土罐炸药炸,才最为安全。

  京营将士见那满护城河的碎冰,那更是忍不住齐声欢呼起来。

  他们好多都不辞辛劳,新挖了冰窖,等的就是这最后一拨碎冰啊!

  这一下,那都不知能赚多少钱。

  朱觉见状,却是看着这满河的碎冰琢磨起来。

  此时,卢象升、毕懋康和袁祐等已然疾步来到城门楼上,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建斗,以后护城河的清淤就交给京营将士了,他们可以每年轮流把京师护城河分段清理一遍,就在冰封的时候,就如同这么清理。

  我们还可以顺势在护城河岸多建点码头,水渠就改成码头区域那就行了,这样护城河不用几年就能码头密布,京营将士也可以借此来获取大量冰块。”

  这会儿京师内外护城河着实没几个码头,皆因护城河太窄,不好修建码头。

  若是这么清理,挖水渠的时候直接就在需要修建码头的区域开挖,那就等于是拓宽了河道,修建码头也没问题了。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呃,年年这么炸?

  毕懋康闻言,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这么炸太费火药了,为了保证炸塌冰面下的支撑,我们每个水渠前面河道里足足埋了十罐五十斤的火药,这一下就是十多万斤火药啊。

  这木炭倒还好说一点,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问题我们硫磺和硝石都不多啊,这么炸的话,我们造子弹和炮弹的火药都要不够了。”

  硫磺和硝石这会儿着实不好找。

  硝石还是造钾肥乃至氮肥的主要原料呢,大明境内就缺这东西。

  不过,世界最大的硝石矿也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就在世界最大的铜矿群附近。

  他们完全可以大量进购。

  至于硫磺那更好办,东番就有大量硫磺矿,那边的村舍还曾拿来换物资呢。

  朱觉琢磨道:“孟侯,硫磺和硝石都不是问题,东番就有大量硫磺矿,我们可以命人去开采。

  至于硝石,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那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直接跟他们买就行了,那点钱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是多派几条船的问题,一艘中型致远商船那就能拉上十万斤,多派十艘过去,一趟就能拉上百万斤的硝石过来。

  我们还可以用硝石来制肥料,今年七月份我们就有足够的商船了,到时候我们多派几百艘商船过去,每年拉个几千万斤乃至上亿斤硝石回来都不是问题。”

  呃,您这一开口就是几千万斤上亿斤!

  毕懋康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突然又捧着份奏折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崇王殿下八百里加急奏报。”

  这是张献忠动手了吗?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果然,崇王奏报,反贼普天盖地自汝宁南面涌向汝阳,陛下,救命啊!

  张献忠都动手了,高迎祥和潘云腾肯定也要动手了。

  朕为什么要救你们?

  朱觉看罢奏折,直接递给刘若愚,冷冷的道:“批复,到底多少反贼,反贼数量都不说清,朕怎么派兵去救?再报!”

  您这不就是见死不救吗?

  看样子崇王只能来世再报了!

第210章 反王张狂藩王遭殃(下)

  崇王八百里加急奏折抵京之时,张献忠那都已经兵围郑州了。

  高迎祥那也已经拿下了潞藩,挥兵围住了怀庆府城河内。

  这一下中原的藩王宗室那是倒了血霉了。

  两大反王那都是几十万人马,普天盖地的涌过来,他们是跑都没地方跑,只能躲城池里瑟瑟发抖。

  而他们藩国所在的城池还都是洪承畴派了人马去驻守的,其结果可想而知。

  洪承畴派去的人马那都是压根不抵抗,直接就投降。

  周藩和郑藩又这么被高迎祥和张献忠给拿下了!

  有人就要说了,这会儿明军将士就这德性?

  你这不胡说八道吗?

  这并非胡说八道。

  很多史料就有记载,藩王为富不仁,守军将士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将领们那都急得火烧眉毛了,一个劲的去求藩王给点钱粮,好歹让守军将士吃顿饱饭,好有力气守城,但藩王都是一毛不拔。

  这样的藩王,谁替他们卖命守城?

  当然,这些史料也不一定是真的。

  皆因《明史》就是冯铨和洪承畴编的,但凡跟洪承畴有关的明史,那多少都有点荒诞诡异。

  大明的藩王是不是都如此要钱不要命,明军将士又是为何不抵抗,那都还有待考证。

  这些暂且不论。

  话说毕懋康提到火药之后,朱觉又开始关注海外贸易了。

  这硫磺矿还好说一点,只要下旨给熊文灿,那家伙自然会组织大量人手去东番开采。

  且东番离京师并不远,几千里的海路致远商船也就是几天便能跑到,运输那也不是问题。

  问题就是硝石矿,这会儿大明还真没有什么硝石矿,要想有足够的硝石来制火药乃至肥料,那还只能从海外进购。

  这意思并不是说大明两京十三省就没有硝石矿,关键以现在的勘探条件,大明境内那就找不到什么硝石矿。

  而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就不一样了,那真是老天给饭吃,铜矿、硝石矿,乃至金矿、银矿等那都到处都是,压根就不用勘探,刨几锄头下去就是,甚至地上都有捡的!

  这么丰富的矿藏落西班牙手里貌似有点暴殄天物了。

  皆因这会儿的西班牙殖民帝国那就不思进取,只贪图享乐,根本就没什么心思发展工业,甚至武器装备都懒得研制。

  如若不然,凭借殖民地如此丰富的矿藏和如此惊人的财富,西班牙就不会还是用几十年前的老式火枪火炮了。

  或许,光是派商船去拉还不够,他们还得考虑一下跟西班牙“合作开发”!

  不过,这“合作开发”那是需要武力支撑的,光凭嘴巴子哭着喊着要跟人“合作开发”那是没用的。

  这年头唯有你的拳头够大,人家才会考虑跟你合作,不然,人家就会把你当殖民地给开发了。

  说白了,欧陆殖民强盗就只认拳头,想要逼得人家“合作开发”,那拳头就必须比人家大。

  这海外贸易所谓的拳头那就是楼船炮舰了。

  现如今大明还只有炮舰,没有楼船,且炮舰数量还不多,想要逼得人家“合作开发”貌似还不够。

  是故,朱觉又开始往造船厂跑了。

  这会儿的造船厂那真是蔚为壮观,王徵那都带着数万匠户锯了三个多月的木材了,且他们还是用锯床加工的,加工出来的木材有多少可想而知。

  那船板、木方、船头船尾部件等都已经堆积如山了,且还不是一座两座山,每座船坞水道后面那都是好几座这样的木材山,整整齐齐的,那都有几层楼那么高。

  还有那如同货车弹簧钢板一般的定型船板,那都快把船坞水道附近的空地给铺满了,层层叠叠,到处都是。

  朱觉见状,那都忍不住赞叹道:“良甫,你这效率还真是高啊,这么多加工好的木材,造上千艘舰船都够了吧?”

  那可不。

  王徵忍不住有些得意道:“陛下,这机床加工木材就是这么快,现如今我们都已经把第一批四百艘中型致远商船,八十艘小型威远战舰和五百艘小型致远商船的料给下好了。

  微臣都已经命他们开始下第二批的料了,我们今年把中型致远商船配齐两千艘,小型威远战舰配齐两百艘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小型致远商船造起来更快,微臣也准备在今年配齐两千艘。”

  这效率的确够高,虽说他们可以称得上战舰的还只有小型威远战舰,不过,就凭两百艘的数量那都已经够称雄远东了,跟西班牙人谈“合作开发”那也没多大问题了。

  当然,就凭借这点战舰称霸海上还是远远不够的。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其他新型舰船呢,你研制的怎么样了?”

  王徵闻言,颇有些兴奋道:“陛下,大型致远商船、中型威远战舰和小型镇远战舰的材料微臣都命人加工出来一批了,只待水道里的冰融化了,我们便可以开始试制了。”

  这个其实可以不用等水道里的冰开始融化。

  朱觉看了看船坞和水道之间的玻璃幕墙,随即问道:“良甫,水道闸门都关上了吧?”

  那当然。

  王徵连连点头道:“水道闸门在冰封前就全关上了。”

  朕都说到这了,你还没想到?

  看样子你就一门心思在这琢磨造船,压根就没关注北外城那边的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良甫,其实我们可以在这船坞里挖一条水渠,连通水道,不用太宽,有个半丈宽就足够了。

  因为船坞里有暖气,水渠里的水就不会结冰,我们完全可以让京营将士提水去外面制冰,水道里这点水估计几天时间就放干了。

  到时候我们再埋几个火药桶放水道下面,把水道上面的坚冰炸塌,摔碎,让京营将士拉去冰窖里储存起来,这水道就干了,什么都没有了。

  你只需造些分立式支架摆下面,那就可以开始组装舰船了,到时候通惠河解封了,你就可以把水再放进来,让造好的船体浮起来,把下面的分立式支架全拉出来。

  这样一来,你就不用等解封也能造船了,只是这么造船匠户们会有点冷而已。”

  那点冷算什么,干活的时候就不会觉着很冷。

  这法子好啊!

  宋应星闻言,那是盯着水道旁的地面双眼冒光,恨不得里面就命人过来刨个如同水井般的坑出来试试。

  此时,方正化突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河南巡抚刘宗周八百里加急奏报。”

  哼,这家伙还有脸上奏啊。

  朕让你去想办法赈济灾民呢,你赈济灾民了吗?

  你就一张妄口,成天就知道喊叫为国为民,真让你干点实事,你是几年都干不出个屁来。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得冷笑一声。

  刘宗周奏报的还是中原藩王的事,周藩和郑藩那都被高迎祥和张献忠给拿下了,这两个家伙正挥军西进,扑向河南府和南阳府呢。

  福王就在洛阳啊,且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提刑按察使司和河南都司衙门的官员都已经迁到洛阳了,洛阳若是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这家伙倒是知道跑,早早就躲去洛阳了。

  现如今高迎祥和张献忠兵锋直指洛阳和南阳,这家伙已然没地方跑了,河南巡抚总不能跑出河南去吧。

  是故,这家伙才会八百里加急求救。

  朕救你个毛线!

  朱觉看罢奏折,直接递给刘若愚,冷冷的道:“批复,到底多少反贼扑向河南府和洛阳府?再报!”

  您这意思又见死不救!

  洛阳一旦失陷,遭殃的可不光是福王啊,河南的地方官员那都不知要被反贼给抓去多少。

  刘若愚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的愣了一愣。

  不过,他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提笔就是一顿疾书。

首节 上一节 157/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