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这里面还不光又造鞋的厂房,就连绘图和刺绣的厂房都有。
那些匠户中的绘图高手都被集中在一个厂房里面,描绘各种花纹、各种花鸟虫鱼、各种瑞兽等等。
但凡刺绣拿手的宫女那也都被集中在一个厂房里面,她们的任务就是选取各种图案刺绣成鞋面。
她们刺绣出来的鞋面那都会做成各种款式的鞋子看看效果,若是异常好看的,那就准备量产,不行那就继续试制。
说白了,他们就是在研制新鞋。
这高端的鞋子可不是几个款式就行了,他们想要垄断这高端行业那不但得款式多样,那还得不断研制新款式出来才行。
不过,他们这会儿橡胶还是有点不够用,是故,这边还没有开始大规模量产。
宫女们大多都是在研制新鞋,一天下来也不用做多少双,悠闲得很。
朱觉那也正悠闲得在厂房之间转悠呢。
这地方是真心不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女如云,花美人更美,看着都让人赏心悦目。
他正琢磨着要不要去看看新鞋呢,方正化突然就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陛下,袁国丈命人传来消息,水泥厂那边也投产了。”
水泥厂也投产了?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朱觉闻言,立马挥手道:“承恩,召集人手上船,芝龙,走,我们去看看。”
这会儿他出宫那简直不要太方便,只要坐上船,不管是去京师哪个外城半个时辰之内那都能赶到。
水泥厂还就在西南外城南面靠近护城河区域,坐船过去那都不用走几步路便到了。
此时,硕大的水泥厂内已然是机器轰鸣,热闹非凡。
袁祐、卢象升、宋应星、宋应昇等那都带着口罩站在一排机器跟前饶有兴致的看着呢。
他们一见朱觉来了,那是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随即命人取来口罩。
朱觉倒也没说什么,他飞快的带上口罩之后便跟众人站一起看起来。
这水泥生产说起来其实挺简单,也就是将原料烘干磨成粉搅拌均匀,而后高温煅烧成熟料,而后再将熟料磨成粉就行了。
至于制造水泥的原料,主要就是石灰石和黏土,辅料也就是石膏、铁矿石等,大明都不缺。
这年头之所以还没出现水泥,思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磨粉这个环节。
小麦、大米、黄豆等农作物要磨成粉那是很容易。
是故,面粉、米粉、豆腐等食物那是早就出现了。
石头要磨成粉那可不容易,人力那几乎是做不到的,是故水泥还迟迟未出现。
这水泥出现的晚也可以说是概率问题,若是石头易于磨成粉,那总有无聊的人把各种粉末混合了试一试或者干脆说玩一玩,玩着玩着水泥估计就出来了。
关键就是石头很难磨成粉,是故,也就没人把水泥给玩出来了。
这石头要磨成粉是真不容易,后世那都得用好几种设备,这会儿他们更是把能想到的工具和设备都用上了。
比如,用大锤砸。
这用大锤砸还不是人工去砸,而是用蒸汽机转动铰链,铰其几百斤的大锤去砸。
大锤下面是一个硕大的铸钢平台,两边还竖起了挡板,后面进料的地方还修了个长长的斜坡,好让将士们把石料推上来倒平台上,前面出料的小斗车上还设置了一个筛网,没有破碎到一定程度的石料还要捡回去继续砸。
石料都砸成大致手指粗细之后还得倒进带向下波纹的钢辊中间去碾,都碾成米粒大小之后再放进特制的磨粉机里去磨,磨成粉状,搅拌均匀之后再煅烧成块,再砸碎,再碾,再磨。
这套流程看似简单,但除了砸碎这个环节勉强可以用手工替代,其他环节那必须用机器来。
当然,后世造水泥的设备并没有这么粗糙。
朱觉还是那句话,先要有,然后再改进。
他细细看了一阵,第一批水泥那都开始出料了。
那出料口一打开,一个小推车很快接满,紧接着又是一个小推车,又是一个小推车,足足装了二十余车才装完。
这量看似很多,其实也就一万斤左右,皆因每个小推车也就能装个五百来斤的,要不然,一个人就有点推不动了。
他上前捻起一点成品搓了搓,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还好,这会儿大明的加工水平已经够了,做出来的水泥还就跟面粉一样,就是纯纯的粉末,没有任何细小的颗粒。
至于质量,其实不用试,原材料的配比他还是记得的,普通水泥造出来就没问题。
他想了想,还是指着墙角那堆河沙道:“国丈,命人搅拌一下,开始铺地面吧。”
这厂房的地面还就是平整过的土地面,根本就没铺石板,皆因这样建起来快。
若是地面还要铺石板,那还得耽搁几天呢。
他也早就说过了,这厂房的地面直接铺水泥就行了。
是故,河沙、铲子、格挡什么的那是早就准备好了。
袁祐一挥手,匠户们立马把水泥推过去忙活起来。
这个搅拌水泥砂浆其实就跟搅拌糯米石灰砂浆差不多,将士们倒是挺麻利的。
很快,一车水泥就搅拌成水泥砂浆了。
朱觉直接指着另一个墙角摆好的格挡道:“铲过去,铺平,稍微刮一刮就行了。”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石灰砂浆匠户们也刮过,只不过,他们以前都是往墙上刮,那难度可大多了,这往地上刮那就没一点难度。
很快,那格挡里面就填满了水泥砂浆,匠户们稍微用钢板平刷刮了刮,那水泥砂浆上便光滑如镜了。
接下来就是等了。
朱觉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这才走过去,蹲下来,用手指轻轻在水泥地面上摁了摁。
紧接着,他便微微点头道:“嗯,没什么问题了,可以大批量生产了,这里一天之内不能踩上去,五天之内不能放重物,五天之后就跟石板地面差不多了。”
呃,这就成了?
袁祐、宋应星和宋应昇闻言,那都不由得露出一丝难以置信之色。
他们还当这东西很难研制出来呢。
毕竟,光是磨粉的设备他们就造了一堆。
谁曾想,这么简单就成了。
朱觉见状,干脆问道:“元九,这水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水泥?”
宋应昇琢磨道:“若是十个厂房全部投产,那这水泥厂一天足可生产一百万斤水泥。”
这用斤算听起来着实吓人,其实一百万斤也就五百吨而已。
后世的水泥厂那都是以千吨来计算的,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产一千吨水泥,几条生产线那就是几千吨。
他去过的水泥厂那都没有低于五条生产线的,上十条的都有,就那,还是考虑到销量没有疯狂建生产线,若是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那估计几十条线乃至几百条线的超级水泥厂都会有。
这会儿一天生产一百万斤那也勉强就够辽东那边用而已。
朱觉闻言,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芝龙,你安排几批中型致远商船来拉水泥,每批五艘,不停往辽东拉,你们把水泥卸辽海城码头就行了,至于河道转运,让伯雅他们自己安排小型致远商船去拉。”
孙传庭收到水泥之后那可不得了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那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上冒啊,看那进度,怕是不用十天就能修一丈高。
皇太极收到消息那都不由有点慌神了。
明军的城池堡垒也是他们骑兵的克星啊。
人家现在这修建城池的速度也太恐怖了,到时候若是太子河以南城池堡垒密布,他还能怎么办?
他都有点六神无主了。
第235章 合作开发不行就打(上)
七月的辽东那也有点热了,太子河南岸,十余万京营将士更是干得热火朝天。
这会儿京营将士貌似都成专业的泥瓦匠了。
他们在京师的时候那也是成天修建各种厂房、商铺、民宅,不曾想,跑辽东来之后他们又干上老本行了。
或者说,他们又干上副业了,这泥瓦匠可不是他们的老本行,他们的老本行是打仗。
不过,这打仗的时候光是修建城池貌似也不错,起码不用冲上去跟建奴拼命。
这并非说他们不够英勇,关键是没必要。
他们就没必要冲上去跟建奴拼命,为什么要去寻死?
至于军功,等他们把城池建好了,建奴冲过来那就是军功。
哪怕建奴不敢冲过来,他们这一路把城池建过去,收复了整个辽东,那也是天大的军功。
京营将士干得那叫一个来劲啊,那就如同在拼命一般。
辽阳城东西南三面那三座硕大的城池那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型。
孙传庭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跑太子河上游去修建一座城池,直接把沈阳通往定辽右卫的山间大道也给建奴堵了!
那样定辽右卫也成了孤城一座了,他们只需一直围困,城里的建奴也得降。
不过,去太子河上游修建城池还是有一定危险的,皆因那边不能通小型致远商船,且那边山峦密布,根本就没有通往这边平原的路,他们还得开山修路才行。
这会儿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路呢,更不用说再去修建一座城池了。
且建奴特别擅长山地作战,跑山里去跟人家打那得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才行。
这会儿他们兵力还是有点不够。
他也只能先忍忍了。
皇太极若是知道孙传庭觉着四十多万大军还有点不够,也不知会做何感想。
这会儿他们族人全部加起来也才四十多万啊!
他遇着孙传庭这稳如泰山的统帅那也是遇着克星了,人家压根就不冒险突进,他能怎么办?
朱觉对孙传庭倒是放心得很,辽东交给孙传庭他完全不用去操心。
这会儿他就等着西班牙使者前来呢。
瓦尔德斯倒是积极得很,七月初一他便从马尼拉出发了。
奈何,他运气不是很好,还没离开吕宋岛,前面就传来消息,海上风暴正在东番和吕宋之间肆虐呢,好多船都被吹回来了,甚至有的船都被吹没影了。
他也没办法,只能在吕宋岛北面的港湾里躲了几天,躲过了海上风暴这才继续出发。
是故,他七月十几里才赶到大明内海。
这会儿他正急着赶往大明京师呢,那就没什么心思到处瞄。
原本这大明内海也没什么好看的,皆因这大明内海太大,船只又不多,看上去就跟外海没什么区别。
谁曾想,这一路过去他却是看到了很多的舰船,不但有成群结队的商船,甚至还有纯战舰组成的舰队!
海河口那就有上百艘战舰围着一艘巨大的楼船炮舰打转。
这上百艘战舰还不光是打转而已,每转一圈每艘战舰都要朝着远处固定的浮标齐射一轮。
那家伙,炮弹轰鸣声就没停过,那巨大的浮标都差点被冲天的水柱给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