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210节

  现如今的大明倒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盛了,若是光看京师,那就是妥妥的盛世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盛。

  不过,整个大明的问题却还有不少。

  西北的反贼还没有剿灭呢,辽东的建奴那也还有十多万人马。

  关键外廷还是一团糟,那些结党营私的朋党还在想着跟他抢夺朝堂的掌控权,继续吸大明的血呢。

  更重要的,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这颗毒瘤还没有清除,反贼和建奴可以说就是靠这帮通敌卖国之贼在支撑着呢。

  他想要大明变成前所未有的盛世,这颗毒瘤肯定必须清除才行。

  问题,魏忠贤好像也就够狠辣,论精明却是比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那些奸商出身的人差远了。

  这家伙都查了这么久了,竟然还没查出内奸的蛛丝马迹来。

  此事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他必须得想办法把内奸查出来,一网打尽,方能安心。

  有些不通历史的人估计就要问了,韩爌不就是内奸的头子吗,人家就摆在那里呢,他把人家给抓了满门抄斩乃至诛灭九族不就行了吗?

  这么做那只会打草惊蛇,一点用都没有。

  史料上那早就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历史上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建奴从蓟州镇杀入京畿,那时候的崇祯也怀疑韩爌有问题。

  是故,崇祯直接就放任周延儒和温体仁的奸臣疯狂攻击韩爌,甚至把跟东林有关联的袁崇焕都千刀万剐了,韩爌那也被逼得辞去首辅之职,返乡养老去了,但凡跟韩爌有关系的,那几乎都被牵连去职了。

  结果,有用吗?

  后面建奴还是想怎么入寇怎么入寇,韩爌都不在京师,建奴在京畿仍然如同逛自家后花园一般。

  还有反贼那也蹦跶得越来越欢,跟建奴玩声东击西那也玩得如鱼得水,没一点问题。

  洪承畴还是莫名其妙把大明最后十多万边军精锐送给了皇太极。

  最终,不管崇祯怎么挣扎,大明还是亡了。

  是故,收拾一个韩爌,除了打草惊蛇,那是没一点用。

  他必须把隐藏在大明内部的内奸连根拔起,一网打尽才行。

  问题,魏忠贤就玩不过那帮奸商,怎么办呢?

  他皱眉沉思良久,这才朗声道:“传魏忠贤前来觐见。”

  魏忠贤赶紧自己是越来越不得宠了,当今天子除了收地的时候会想到他,其他时候好像都把他给忘了。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每天上午他还是待在皇宫等着当今天子召见,一日都不曾懈怠。

  这机会还终于让他等到了,他是一溜烟窜到玉熙宫,满脸恭敬的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你倒是会说话。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忠贤,内奸的事查得怎么样了?”

  啊!

  您怎么突然间问起这个来了?

  魏忠贤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恕罪,奴婢无能,那些内奸也就在我们刚开始查的时候还蹦跶了几下,这会儿他们就如同销声匿迹了一般,根本就没一点动静了,奴婢那也查探不到一点蛛丝马迹了。”

  果然,那帮奸商奸诈得很,他们一查,那就是打草惊蛇了。

  人家就不动弹,还怎么追查?

  或者说,人家就不在京师搞任何事,他们在京师又能查探到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王崇古之孙王之圾还曾出任过锦衣卫指挥使呢,以那帮奸商的精明,能不在锦衣卫里面安插奸细吗?

  京师三卫,锦衣最废,那肯定不是没有原因的。

  历史上大明王朝灭亡的时候锦衣卫这支皇室最倚重的亲军竟然如同不存在一般,压根就没起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作用,难道,锦衣卫内部没问题?

  朱觉皱了皱眉头,随即问道:“你觉得锦衣卫里面有没有内奸?”

  这个我怎么说呢?

  魏忠贤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恕罪,这个奴婢看不出来,奴婢看他们好像都忠心耿耿。”

  果然,你也就是够狠辣而已。

  历史上你也是被人在牵着鼻子走,扛下了所有黑锅,最终不得好死,那些真正得利的却是没伤到一根毫毛。

  朱觉想了想,干脆道:“你查了这么久都查不到内奸的蛛丝马迹,那肯定是锦衣卫内部有问题。

  你必须命人好好清查一番锦衣卫内部才行,还有内奸的问题你也要坚持不懈的去查。”

  锦衣卫内部有问题!

  魏忠贤闻言,又细细想了想好一阵,还是有些无奈道:“陛下,锦衣卫内部的问题奴婢还能想办法查一查,内奸的问题奴婢着实有点无计可施了,他们就不动弹了,我们还怎么查呢?”

  你就去吸引人家注意力就行了。

  朱觉细细教导道:“你应该知道,东林有很大的问题,内阁首辅韩爌问题更大,你可以从韩爌入手去查。”

  我去查韩爌?

  这下好了,总算是有目标了。

  魏忠贤闻言,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你其实什么都不明白。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就让他们全力去查,不要害怕暴露了,哪怕暴露了,也算是给内奸敲响了警钟,让他们老实点,收敛点,这样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哦,还不用怕暴露是吧?

  这下我一定要全力去查,狠狠的查。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了挥手。

  魏忠贤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此时,一旁的王承恩和刘若愚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这么查内奸,那不是打草惊蛇吗?

  朱觉忽而又转过头来问道:“若愚,宁国公魏良卿读过书吗?”

  这个您让我怎么说啊?

  我说实话有背后捅魏公刀子的嫌疑啊。

  刘若愚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摇头道:“陛下,宁国公魏良卿未曾读过书。”

  朱觉又继续问道:“你意思他晋封国公之后还没读书吗?”

  这家伙就会吃喝玩乐,压根就不会读书。

  刘若愚咬牙点头道:“是的,陛下,魏良卿晋封国公之后奴婢也未曾见他读过书。”

  朱觉又继续问道:“这意思,他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这个我可不能这么说。

  刘若愚小心道:“陛下,宁公国应该还是认识几个字的,起码他会写自己的名字。”

  那有个卵用。

  看样子这锦衣卫指挥使必须换人了。

  不过,换了人之后那肯定会引起内奸的警觉。

  或者,让这家伙当出头鸟来吸引内奸的注意力,暗中再培养一批。

  问题,暗中培养那也得有人来当这暗卫的指挥使才行啊。

  他让谁来负责这暗卫呢?

  王承恩的两个弟弟吗?

  那两个家伙好像也没读过书,肯定不行。

  刘若愚的弟弟吗?

  那家伙好像读过一点书。

  问题,那家伙是领兵将领,认识的人太多了,突然调来负责暗卫,那根本就隐瞒不住啊。

  到底找谁来负责暗卫呢?

  朱觉又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第286章 重整锦衣严查奸细(上)

  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那是风光无限。

  什么先斩后奏,什么管杀不管埋,锦衣卫的权力那也是大得没边。

  曾几何时,朝堂官员见着锦衣卫那都双腿发软。

  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那更是令人心惊胆颤,毛骨悚然。

  可以说,锦衣卫就是维护皇权的利刃,有的时候这柄利刃那是锋利得吓人,所有人那几乎都吓坏了,吓得拼命上奏,吓得拼命劝谏,求当皇帝的管管。

  是故,东厂和西厂等限制锦衣卫权力的内廷衙门才应运而生。

  说白了,那就是锦衣卫的权力太大了,搞得所有人都怕了,当皇帝的那都不得不用内廷的太监去限制一下。

  可惜,到了泰昌朝,锦衣卫就废了,他们莫说是维护皇权了,当皇帝的命他们都保不住。

  泰昌和天启相继莫名暴毙那就是明证。

  到了崇祯朝,锦衣卫那更是废完了,貌似吓人都吓唬不了了。

  历史上大明王朝灭亡的时候锦衣卫那更是如同隐形了一般,好像压根就没有这股势力一样,崇祯被逼上煤山的时候,身边那是一个锦衣卫都没有,锦衣卫废得简直成了千古奇谈。

  锦衣卫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废呢?

  大抵是因为锦衣卫指挥使太废了。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当指挥使的太废,锦衣卫自然就废了。

  这会儿锦衣卫也就收地厉害,让他们查内奸,那是根本查不出来。

  宁国公魏良卿这个指挥使貌似就是个摆设,若是没有魏忠贤撑腰,恐怕锦衣卫那都要废完了,什么都不会干了。

  更重要的,现如今锦衣卫里面有内奸,他让内奸去查内奸,那自然是查不出来了。

  是故,朱觉想重整锦衣卫,先组织暗卫去查内奸。

  问题就是,这暗卫让谁来负责呢?

  若是不找个厉害点的人来负责,那暗卫恐怕也是废的。

  他想来想去,貌似都想不到一个能堪当大任的人选。

  现如今外廷官员那都只想抢夺皇权,内廷官员还都忙得很,他可用的人太少了。

  到底让谁来负责暗卫呢?

首节 上一节 210/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