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213节

  武举殿试毕,京师也渐渐有了寒意。

  这眼看着就要入冬了,朱觉的目光又投向了造船厂。

  皆因这会儿京师造船厂和海河造船厂的船坞水道里那都满是正在建造的舰船。

  这些舰船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大明能不能自此一飞冲天就看这些舰船了。

  问题,若是今年冰封之前不能完工,这些舰船就得在船坞水套里躺五个多月啊!

  现如今京师造船厂和海河造船厂可是在同时建造两千多艘舰船,若是这两千多艘舰船躺五个多月,浪费的运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且这会儿他们冰封的时候也能造船了,若是船坞水道里塞满了正在建造的舰船,两个造船厂那又没法造船了,这一耽搁,那最少又是两千多艘舰船没了!

  也就是说,今年冰封之前若是京师造船厂和海河造船厂的两千多艘舰船没有建造好,那他们前前后后足足要损失五六千艘舰船将近半年的运力。

  这会儿他们能调集到海外的舰船也就五六千艘而已,这五六千艘舰船半年的运力他可损失不起。

  是故,武举殿试刚刚结束,他便开始往造船厂跑了。

  其实,这会儿造船厂主要就是缺木材,皆因他们造船厂扩张的速度太快,木材的供应没跟上。

  大明本土的木材原本光是供给京师造船厂一家都有点够呛,他们是早就从南洋进购木材了,这会儿两个造船厂同时一上,木材供应那是立马就开始紧张了。

  他也不是没想办法,美洲和南洋的木材他都命人开始采伐了。

  问题,美洲太远,来回一趟得四个月,且他们舰船数量还严重不足,一趟也拉不了太多的木材。

  南洋倒是近,不过,他们也刚开发一个多月时间,木材的产量还没提上来,且舰船配的也不够多,是故,这木材供应是一直紧张,两个造船厂那都是因为木材供应不足而造船进度被拖延。

  他若不赶紧想办法,京师造船厂和海河造船厂还真有可能不能赶在冰封之前把船坞水道里的两千多艘舰船全部建造出来。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便带着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来到京师造船厂中。

  此时这边五百艘小型致远商船和中型致远商船的船体倒是已经组装好了,也下水测试过了,这会儿匠户们正如同蚁附般在上面组装锅炉、蒸汽机和水轮呢。

  问题就是,船坞里面都没什么板材了,这里的木材差不多都用光了。

  朱觉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良甫,南洋那边的木材送了几批过来了?”

  王徵不假思索道:“朱将近已经命人送了两批过来了。”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他冰封之前还能送几批木材过来,你觉得够不够把两个造船厂现有的舰船全部建造完工?”

  这个怎么说呢?

  王徵琢磨道:“他再过几天还能送一批过来,接下来再送一批怕就要冰封了。

  现如今南洋那边采伐的木材还不是很多,微臣估摸着,就算是两批全送到,木材怕还是不够,微臣现在也就指望大明本土能多采伐点木材运送过来,补上这窟窿了。”

  大明本土的木材吗?

  朱觉闻言,立马追问道:“你的意思,接下来不需要太长的木材了,大明本土的木材也能用是吗?”

  王徵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这长的木材其实主要就是用在船底、船舷和龙骨上,其他的地方的木材其实都是可以拼接的,短一点也没关系。

  特别是这边的小型致远商船和中型致远商船,原本最长也就需要十来丈的木材而已,短的两三丈长就能用。

  大明本土采伐的木材大多也就是两三丈长到十丈左右,是故,这边完全可以用大明本土采伐的木材。

  至于海河造船厂那边,现在船底、船舷和龙骨框架也都已经组装好了,甲板和船舱用短点的木材拼接也没多大问题,只要不是太短就行。”

  大明本土的木材也可以用,那就有办法可想了。

  朱觉缓缓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如今大明本土的木材主要是从哪些地方采伐?”

  这个就有点多了。

  王徵细细解释道:“现在我们主要是在巴蜀、湖广、江西和南直隶采伐木材,浙江、福建、两广也有一些,不过浙江、福建和两广我们都是派人去进购,并未组织人手去采伐。”

  这些地方都太远了,京师周边就有啊。

  中原和西北暂且不说,京畿就有,燕山里面那都不知有多少木材,还有辽东,那更多,辽东可是足有十多万平方公里,且大半还都是山地,从辽西走廊到辽阳,沿途那都有山地,定辽右卫那更是被包围在群山之中。

  若是从京畿和辽东采伐木材,运过来简直不要太快啊。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我们就组织人手从京畿和辽东采伐木材。

  原来我们之所以没有从京畿和辽东采伐木材,那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运力不够。

  现如今我们的轨道都铺到辽阳了,且辽东那边还有一千五百艘小型致远商船呢,京畿和辽东的木材运过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你大致估摸一下,还需要多少木材,又需要多少人去采伐,朕马上命人组织人手给你去采伐。”

  对啊,京畿和辽东这会儿交通都方便了,且他们也有足够的运力在这两地。

  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两地采伐木材啊,京畿采伐的木材运过来那都不用一天时间,辽东采伐的木材运过来也就需要两三天而已,这速度简直不要太快啊。

  王徵闻言,颇为兴奋道:“如果是从京畿和辽东采伐,这木材拉过来就快了。

  其实我们现在需要的木材也不是很多了,两个造船厂大抵也就缺三百多万料木材而已,南洋那边两趟还能拉过来近两百万料,我们总共也就缺一百多万料不到两百料的木材了。

  至于人手,一班碓子十个人一天采伐十料木材问题应该不大,大抵也就是一个人一料一天,若是能组织十万人采伐个十多天就差不多了。”

  你这可是越快越好,不能拖,这小冰河天灾如此严重,谁知道京畿什么时候冰封啊,辽东那边恐怕都快要冰封了。

  朱觉琢磨道:“这会儿辽东就快冰封了,那边的粮食应该收完了,那边的军民也应该没有什么事干了。

  朕等下就传旨,让伯雅征召二十万青壮赶紧给你采伐木材,争取冰封之前多采伐点运过来,冰封之后那就只能走陆路了,运不了多少了。

  京畿这边朕等下也让田国丈征召二十万农户青壮,赶紧给你去采伐木材,我们争取在十天之内把两个造船厂需要的木材备齐,这两千多艘舰船在冰封之前完工没问题了吧?”

  王徵连连点头道:“那肯定没问题了。”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突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潘将军密报。”

  密报?

  潘云腾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事奏报?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潘云腾奏报,反贼张献忠部好像让出了潞安府和辽州一带所有地盘,貌似正集结人马往西北方向而去。

  张献忠这家伙想干什么?

  这个时候高迎祥和张献忠还分兵,难道就不怕潘云腾挥军杀到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的老巢吗?

  张献忠和高迎祥联手都顶不住,难道留下高迎祥一个就能顶住了?

  他皱眉沉思了一阵,脸上不由得漏出一丝恍然之色。

  张献忠这家伙想杀回陕西去!

  皆因这会儿陕西还有不少藩国可抢呢。

  且朝中的奸细还能利用这些藩王宗室做文章。

第290章 反贼疾走关中失守(中)

  张献忠的确是想杀回关中。

  皆因他从中原抢的粮食那几乎都被汉中军给抢去了,他就没有余粮过冬。

  高迎祥倒是转运了不少粮食到山西,但想要那家伙的粮食代价太大了,人家还要他出钱买,出价还高得很,那家伙就是想将他抢来的金银财宝全讹去。

  他自然不愿意。

  粮食都没了,再没了钱,这队伍还怎么带?

  是故,他是早就想杀回关中去了。

  朱觉猜的一点没错,他就是想杀回关中去抢那些藩国的粮食包括金银财宝。

  原本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还不让他去呢。

  皆因他和高迎祥两个本就敌不过汉中军,他再一走,高迎祥那更顶不住了。

  若是汉中军趁机突袭,那他们的老巢又危险了。

  是故,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一直不让他去。

  他是一再让步,先是把投奔到他麾下的反王全送给高迎祥,又精简了自己的队伍,一直精简到二十万,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终于是同意让他去了。

  至于原因,那主要就是他手底下剩下的二十万人马对战局影响不大了,他一再让步之下,高迎祥手底下人马那都超过八十万了,他带足不到两成的人马,对战局影响自然大不到哪里去了。

  还有一点,那也如同朱觉猜测的一般,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还想让朝中的奸细趁机发力。

  张献忠跑去关中收拾藩王宗室,当今小皇帝哪怕不管,那朝中的奸细也可以利用这个借口来做文章啊。

  这文章如果做得好了,可比张献忠手底下二十万人马有用多了。

  朱觉是很快就猜到这帮家伙想玩什么花招了。

  张献忠跑去陕西收拾那些藩王宗室那倒是没什么,他还想这家伙去把陕西的藩王宗室全收拾了呢。

  问题,这会儿负责陕西防务的是杨鹤杨嗣昌父子啊。

  若是陕西的藩王宗室被收拾了,他能不惩处杨鹤和杨嗣昌父子吗?

  治国之道可不是摆明了玩有罪不罚,若他摆明了玩有罪不罚,那大家都会跟着犯罪,就好比嘉靖帝摆明了不管严嵩贪腐,那一下直接让大明官场贪腐成风,一发不可收拾。

  是故,摆明了玩有罪不罚肯定不行。

  再说了,他若是不惩处杨鹤杨嗣昌父子,朝中的奸细肯定会挑动复社那帮愣头青闹事,到时候闹起来也让人头疼。

  杨鹤和杨嗣昌父子那可是他的人,他自然不能害自己人啊。

  为今之计貌似只有赶紧想办法把杨鹤和杨嗣昌父子调离陕西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若愚,拟旨,擢杨嗣昌南洋总督,命他速速回京面圣,准备赴任。”

  正好,这会儿南洋还缺个负责开发的文官呢。

  杨嗣昌那小子还是有点能耐的,去负责南洋的开发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杨鹤,他暂时还不能将人家调走。

  他若是突然间把杨鹤和杨嗣昌父子全调走,那利用反贼来收拾藩王宗室一事就做的太明显了。

  且西北正是反贼肆虐之时,他突然间把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全调走那也有点太不正常了。

  他决定,杨鹤暂时不动,等张献忠动手再说。

  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便到了十月底了。

  京师那都已经寒风呼啸了,这眼看着就快要冰封天地了,京师造船厂的五百艘小型致远商船和中型致远商船那也陆陆续续完工了,海河造船厂的六百多艘大型致远商船和六百多艘中型致远战舰那也眼看着就要完工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刚处理完奏折,又带着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直奔海河造船厂而来。

  此时海河造船厂的六百多艘大型致远商船和六百多艘中型致远战舰还没完工呢,不过,一千多艘巨舰那都已经露出真容了。

  这可是三千多料的巨舰,大明都已经两百多年没造过如此大的舰船了。

  海河造船厂的船坞水道里面那就跟趴满了巨兽一般,人在这种巨舰面前那真的就跟蚂蚁一样。

  朱觉站在船坞里,看着这遮天蔽日的巨舰,那都不由得感慨万千。

  大明沉睡日久,现如今总算被他唤醒了,这些巨兽一旦出笼,那大明重回海上霸主之位的日子就不远了。

  他看了看略显阴沉的天色,忍不住问道:“良甫,这些巨舰还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王徵那是止不住兴奋道:“快了,陛下,最多再有三天,这些巨舰便能陆陆续续离开船坞水道去海里遨游了。”

首节 上一节 213/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